沈志勳的美國院士含金量有多高? 僅次於諾貝爾獎

2020-12-01 溫州新聞網

全美溫州博士協會最年長博士林多樑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物理系教授沈志勳

  溫州網訊 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畢業於溫州二中、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系教授的沈志勳赫然在列。但你是否知道,美國院士與中國院士有什麼不同?美國院士怎麼選出來的?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溫州人中到底有幾位「美國院士」?

  僅次於諾貝爾獎的學術榮譽

  全美溫州博士協會會長黃樂建博士接到晚報記者的越洋電話後,向記者推薦可向全美溫州博士協會最年長的博士林多樑請教。林多樑今年85歲,早在1961年就獲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在美國生活了50多年,擔任博士生導師40年,曾擔任美國耶魯大學研究員、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物理系教授,2002年退休後,被授予榮譽教授。他在美國科學界交往廣泛,他在中美尚未建交的1973年回溫州探親,還是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美籍華人楊振寧出高招促成的。

  林多樑說,美國科學界最高水平的四大機構有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醫學院、美國國家自然基金會。除自然基金會外,其他三院分別授予院士頭銜。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是美國僅次於諾貝爾獎的最高學術榮譽之一,意味著在學術界得到廣泛認可。

  美國國家科學院於1863年成立,選舉院士流程的特點是,信息透明僅限於院士評委成員內,對外界嚴格保密,先由院士進行正式提名,將候選人材料送到科學院31個專業中的某一個專業委員會主席手裡,遴選後最終形成一份「優先名單」,在每年三月初提交給所有院士審閱並進行投票,投票結果經過統計整理製成圖表,在四月底年度大會的院務討論會上展示,與會的院士就「最終名單」進行表決,以得票最高的候選人當選院士。當選人往往蒙在鼓裡,他們甚至不知是誰推薦他,常常是在新增院士名單公布後,才知道自己當選了。

  每年交200美元院士會費

  林多樑說,和中國科學院不同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是一個「由傑出學者組成的非營利性協會」,沒有政府撥款。當選院士也不具有經濟和行政意義,更不會改變當選者的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

  雖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含金量高,但在美國,它對應的詞「member」準確來說應該翻譯為會員。包括沈志勳在內的院士每年還須為自己的頭銜繳納每年200美元的會費。不僅如此,他們在為政府提供科學和相關技術服務時沒有辦公室,也不獲取個人報酬。假如3年不交會費,就轉為名譽退休院士,不再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不僅如此,院士也沒有任何特權。院士既不能更快晉升職稱,如果在學術上沒有新的發展,甚至不被相關單位續約,也得不到任何資助。

  此外,沈志勳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還承擔兩項義務、職責:首先,他們都應當為其所在領域的年輕科學家們做出表率;其次,他們有為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提供廣泛政策諮詢的責任,以增加美國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科學性。

  此前已有4位溫籍美國院士

  據不完全數據顯示,美國國家科學院至今產生了近20名中國籍院士,著名的已故數學家華羅庚,就曾是其中的一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其實與溫州淵源頗深。翻開歷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名錄,你會發現,此前,就已有四位溫籍院士入列。

  1984年當選的溫州考古巨擘夏鼐,同時身兼英國學術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美國國家科學院等七個國家最高學術機構頒發的榮譽稱號,被譽為「七國院士」。臺灣清華大學第二任校長徐遐生,祖籍永嘉楓林。他因為在密度波和恆星形成理論上有著卓越的貢獻,太空中的一顆小行星便以其Frank Shu的英文名字命名,他一人身兼三個「院士」稱號:1987年獲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2年獲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03年獲美國哲學學會院士。

  而曾任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顧問的王兆凱,祖籍溫州甌海,這個世界著名水產工程學家於1995年進入美國國家科學院。而1996年當選的著名生物物理學家葉公杼更是難得一見的女院士。

  當選後更關注的依然是科研

  沈志勳當選後,一直留在他的研究室內。他通過朋友告訴記者:「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成為其中一員,並沒給我帶來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上的什麼改變,我更關注的還是科研。」

  他說:「很多人對斯坦福教授的理解,以為他們都開公司,賺很多錢,這是不對的。在這裡,每個教授都在挑戰科學和技術最高層次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很自然地出來很多東西,比如專利、技術,然後轉化成公司和財富。」

  -國內院士有多少?溫籍兩院院士共23名

  2008年,就曾有一個「溫州為您驕傲——世界溫籍院士風採展」在溫州科技館開展,作為第二屆世溫會系列活動之一。

  那次展出的溫籍院士共有32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9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4位,國外院士6位。

  去年,溫州科技館南草坪的「溫籍院士風採園」進行招標,認定溫籍兩院院士共23名,他們分別是北京大學姜伯駒、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戴金星、中科院李啟虎、中國科學院李邦河、北京應用物理和計算數學研究所陳式剛、河北師範大學孫大業、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楊煥明、浙江康萊特藥業有限公司李大鵬、國家海洋局方國洪、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張超然、南京大學張淑儀、南京大學伍榮生、南京大學孫義燧、中國地質大學金振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鄭曉靜以及原中科院張肇騫、原復旦大學校長蘇步青、原中科院夏鼐、原中科院施立明、原中科院鄭振鐸、原中科院伍獻文、原溫州大學校長谷超豪、原山東大學王克明等23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0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

  據介紹,健在的溫籍院士有16位,年齡最小的是鄭曉靜,今年57歲;年齡最大的是伍榮生,今年82歲。他們的研究涉及信號處理、數學、天體力學等領域。

  別以為這些院士離我們很遠,其實,溫籍院士雖然身在世界各地搞科研,卻牽掛著家鄉的發展,關心著家鄉的教育事業。2002年,10位溫籍院士就曾聯合倡議組建綜合性的新溫州大學,並最終圓了溫州人的共同夢想。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院士VS美國科學院院士,哪個含金量高?
    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由美國著名科學家組成的科學組織,不是政府部門,而是民間的,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水平的四大學術機構之一,僅次於諾貝爾獎。,說起來,在學術的含金量上,美國院士和中國院士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中科院院士明顯檔次要高一點,更權威一些,價值更大。
  • 科學VS工程院院士,誰含金量高?高福中科院院士,鍾南山工程院士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方面,最高學歷為博士,與世界接軌,在學術榮譽上,應該是院士最高了,因為院士稱號是終身的,能評上院士說明在各自的領域裡面都有很強的實力,對於科技方面有重大和突出的貢獻,大家在評價大學的時候,都是以這所高校有多少院士作為一個衡量標準,那麼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諾貝爾獎地位有多高?諾貝爾獎代表著怎樣的榮耀?
    諾貝爾獎地位有多高?諾貝爾獎代表著怎樣的榮耀?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海海,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今天我們個大家來講一講諾貝爾獎,希望聽過以後你對科學界最榮耀的獎項有比其他人更深的了解,知道它的來歷,為什麼那麼知名,在諾貝爾獎哪些獎項的含金量最高,那麼諾貝爾獎在各種獎項的地位是最高嗎?首先我直接給大家一個答案,是的,但是為什麼呢?
  • 諾貝爾獎含金量降低?真實情況卻很殘酷
    而到目前,已經足足產生了九百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人類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可以說,沒有他們,人類的發展水平,就不可能達到現在的發達地步。不過,在這幾年,不少人開始懷疑諾貝爾獎的含金量問題。其實,諾貝爾獎的大部分獎項的含金量是不容置疑的,在科學領域,獲獎者都是當時科學事業的開創者。
  • 四位溫籍學者新晉中科院院士 他們與家鄉有繞不開的情愫
    溫州網訊 溫州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昨天被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刷屏。在61位新當選的院士中,謝作偉、吳朝暉、滕錦光三名溫州籍學者成功上榜;新當選的16位外籍院士中,溫籍教授沈志勳在列。
  • 袁隆平獲未來科技獎,未來科技獎的含金量有多高
    今日,微博袁隆平老先生獲得未來科技獎的消息刷屏了,很多人都認為以袁老的貢獻來說,獲得再高的獎項都不為過,那麼,你知道未來科技獎的含金量嗎?未來科技獎是近年來在我國設置的一個獎項,該獎項是由我國知名企業家和教授聯合創辦。
  • 饒毅:我國有2人應獲得諾貝爾獎!現在都不是院士
    其中有兩件事大眾較為熟知。他隨即宣布今後不再參選院士,並暗示院士增選「對有海外做教授經歷的是全面打壓」。第二件事是傳言他曾實名舉報武漢大學校長李紅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以及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耿美玉學術不端。
  • 說不盡的諾貝爾獎
    今年的諾貝爾三大科學獎已經塵埃落定,來自美國、瑞士和英國的9名科學家分享了這些榮耀。獎項已花落有主,但有關話題熱度未減,整個10月科學界最熱門的話題便是諾貝爾獎。1896年去世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一定沒有料到,據其遺產、遺囑創建的這三大科學獎項,已經成了全世界科學獎項中最具含金量的「硬貨幣」。有了這般含金量,引發討論自然在情理之中。
  • 有3個院士頭銜,對諾貝爾獎沒興趣!這才是學子們心中的真女神!
    少年班班級合影3個院士頭銜大家應該又知道院士頭銜的含金量有多大,前段時間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奶奶還因為不是院士上過熱搜,並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議論,而莊小威卻身兼3個院士頭銜。2012年5月,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3年4月,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2015年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華裔科學家謝曉亮沈志勳獲2009年度勞倫斯獎
    美國能源部日前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向六位傑出的美國科學家頒發了2009年度歐內斯特·奧蘭多·勞倫斯獎。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教授、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謝曉亮,材料科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沈志勳獲獎,在此之前,華裔科學家只有丁肇中(1975年)、李遠哲(1981年)和劉錦川(1988年)獲得過勞倫斯獎。
  • 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六所美國名校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那今天給大家介紹下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六所美國名。伯克利的教授中有136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僅次於哈佛;有91位美國工程院院士,僅次於MIT。傑出校友:恩尼斯特勞倫斯、葛蘭希柏格、羅伯特奧本海默等。
  • 7位華人當選今年美國院士 北大總數遙遙領先
    《賽先生》特約撰稿人常春藤 陳曉雪綜合報導北京時間4月29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新增美國國家科學院士84位,外籍院士21位,他們來自15個不同國家。在此次新增院士名單中,華人學者風採依舊,共有7人入選,其中一位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學者葉玉如入選此次外籍院士名單。
  • 《中國好聲音》冠軍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但同時也存在著很多質疑,質疑導師的水平,質疑學員的水平,質疑《好聲音》冠軍的含金量,那麼,《中國好聲音》冠軍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說到《中國好聲音》的冠軍,肯定就要說到梁博,一位才華和實力集一身的音樂人。他在《中國好聲音》第一季拿到冠軍的時候,也是被很多人質疑實力,因為梁博當時還是很普通的一個歌手,沒有代表作,不被觀眾們認可。
  • 7位華人當選今年美國院士 生物領域獨霸5席
    ,新增美國國家科學院士84位,外籍院士21位,他們來自15個不同國家。有趣的是,來自北大生物學領域的入選者就有4位,超過我國其他學校不分學科的總數。沈志勳在凝聚態物理和複雜材料領域研究中做出了許多開創性工作,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凝聚態物理領域一流科學家。
  • 這張大合影裡有30多位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應勇說上海張開雙臂...
    包括26位諾貝爾獎得主和多位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麥克阿瑟天才獎等世界著名學術獎項得主在內的35位世界頂尖科學家,以及近40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外傑出青年科學家出席論壇。上海市市長應勇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代表科學家致辭。上海市副市長、臨港管委會主任時光輝主持。
  • 戴瓊海院士:腦科學研究是諾貝爾獎「富礦」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國務院參事戴瓊海在杭州舉行的2020生命健康未來峰會上介紹,自1906年西班牙神經組織學家拉蒙·卡哈爾獲諾貝爾獎以來,100多年中有120多項獲諾貝爾獎的研究與腦科學有關,說明全球科學界對腦科學研究特別青睞
  • 沈志勳:愛因斯坦之光電效應——一個世紀的認知與創新
    演講 | 沈志勳(史丹福大學物理科學講席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整理 | 張林峰● ● ●謝謝大家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交流。所以在八年以後,也就是1913年,普朗克擔心愛因斯坦由於光電效應這篇文章而影響他的聲譽,選不上布魯士科學院的院士——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愛因斯坦選不上院士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所以普朗克寫信說愛因斯坦對近代物理所有的問題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思考上的偶然失誤,比如說光的量子論是可以原諒的,因為即使在最嚴謹的科學中提出嶄新的概念也是要帶來風險的。
  • 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薛院士,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網友:厲害了
    學校位於深圳,其發展速度也可以稱之為「深圳速度」,目前在各大排行榜中排名平均為三十多名左右,甚至僅次於清北與華東五校。可見其實力已經得到了國內外的認可,起碼已經達到了中下檔985的水平。而且南方科大十分重視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南科大的第一任校長就是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第二任校長是原北京大學副校長陳十一院士,而第三任院長就是薛其坤院士。
  • 四名溫州人當選中國科學院新院士
    此外,中國科學院新增外籍院士16人,出生於溫州的華人科學家沈志勳名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此次有兩名科學家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別為謝作偉、滕錦光,他們均是溫州鄉賢。出生於溫州市區的華人科學家沈志勳為何是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溫州市科協的工作人員表示,沈志勳是美籍華人,所以是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自考本科學歷含金量怎麼樣?社會認可度高不高?
    自考本科學歷含金量怎麼樣?社會認可度高不高?,說想讀自考助學班 ,不知道有哪些院校,又該怎樣去選擇院校。文憑含金量怎麼樣?那麼小編今天帶你們了解一下全日制本科助學班!我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總則第五條已經說明:「高等自學考試的專科(基礎科)、本科等學歷層次,與普通高等學校的學歷層次水平的要求相一致,其學歷被國家認可。同時自考學歷,可以出國留學及參加研究生考試、全國組織的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等,享有與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