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澹的波音:新機型舉步維艱,失去中歐兩大市場

2020-10-17 BTmt科技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數據顯示,全球航空業仍處於困頓之中。顯然,隨著北美疫情戰線的持續拉長以及歐洲第二波疫情的反彈,航空公司的求生之路尤為艱難,全球飛機製造商巨頭波音公司受到的打擊幾乎可以算是「四面危機」。

交付數量不足去年的三分之一

近日,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的飛機交付數據。今年第三季度,波音公司共交付商用飛機28架,相比去年同期交付的62架,同比下降了54.8%,近乎「腰斬」,其中9月份僅交付11架飛機。截至9月30日,波音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交付的商用飛機總共為98架,相較於去年前三季度的301架,同比下降了67.4%,交付數量甚至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兩起波音王牌客機737MAX遭遇空難事件後,各大航司紛紛取消了該機型的訂單,使得今年前三季度737系列飛機只交付了12架,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18架下降了89.8%。

在訂單方面,根據波音公司披露的數據,迄今為止今年被取消的737MAX機型訂單總數就達到了436架,而波音所有機型的取消訂單為448架。

大量商用飛機訂單的取消造成了波音公司的財報虧損。雖然該公司的三季度報尚未披露,但是從二季度報來看,波音公司僅交付4架737系列飛機,營收僅為118.07億美元,淨虧損23.95億元,較去年同期收窄18.6%。

在商用飛機訂單被大量取消的情況下,波音公司新機型的開發也受挫。近日披露的9月月度報告指出,曾被期望代替737 MAX客機的波音787夢幻客機陷入了質量缺陷調查中,使得新機型的開發舉步維艱。今年以來,波音787機型屢次被發現存在質量缺陷問題。

7月份,一架美聯航的波音787客機在日本機場兩天內三次迫降,皆因為該飛機左側襟翼發生故障;9月份,一架787長程客機的機身連接處被發現存在兩處製造缺陷。隨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對900架波音787客機發起調查。

儘管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指出,全球航空旅行要到2024年才可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但是波音公司在近日的報告中仍給予了積極樂觀的長期需求預測。該公司在其2020年商業市場前景中表示:「在未來十年中,航空公司將需要約18350架新的商用飛機,在未來20年的預測期內,航空業將恢復其歷史增長趨勢,並創造出超過43000架新飛機的需求。」

波音公司還認為,隨著航空公司為節省運營成本和實現環保目標而加速淘汰舊飛機,未來十年內飛機更換數量的增加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飛機需求。該公司還預計,在大流行結束後的幾年內,飛機需求將激增至創紀錄水平。顯然,波音公司對於機型的替換需求過於激進,當前的全球航行情況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

失去中歐兩大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波音飛機製造本身的問題及全球疫情的影響,波音公司的市場在中國和歐洲的市場份額正在遭遇嚴重的「擠佔」。

先是中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渦扇支線飛機ARJ21在7月份完成首航任務,正式投入商用生產,8月份,國產打飛機C919也正式開啟多機場、多區域協同試飛,意味著國產商用大客機交付已指日可待。

事實上,中國曾是波音最大的商用飛機海外單一市場,2015年中國時任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曾指出,波音飛機在中國民航全航業中佔比47.2%。在2017年,波音飛機交付中國的數量就佔其全球交付量的近三分之一。但是自2017年11月9日的300家波音飛機訂單後,迄今為止,三年時間內,由於中美貿易戰、737MAX停飛事件以及新冠疫情的衝擊,波音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為0。

失去中國這一龐大市場外,波音公司在歐洲同樣不討好。除了空客公司之外,波音作為美國對歐洲輸出最醒目的大宗產品,更是成為歐盟反制美國關稅的重中之重。

10月13日,世貿組織宣布,歐盟有權對近4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以報復美國政府對波音公司的非法援助。

按照這份裁決,歐盟從10月27日起,可以對包括波音公司在內的美國輸歐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這意味著本身在有法國飛機製造商空客公司的競爭下,波音公司在歐洲的市場銷售將面臨著更大的困難。

相關焦點

  • 波音:墜落的雄鷹
    為了壟斷巨額利益,美國對空客百般刁難、歐洲諸國也奮起反擊,此中劇情幾乎與今天華為的遭遇如出一轍,而其結果,就是空客在夾縫中越做越大,而今更趁著波音的737Max事件,大有後來居上之勢:自2019年起,波音在全球市場加速萎縮,空客公司儼然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飛機製造商。
  • 波音737 MAX空難調查報告:波音向監管機構隱瞞重要信息
    據CNN報導,運輸和基礎設施委員會指出,兩起空難都與737 MAX客機特有的自動防失速軟體「機動特性增強系統(MCAS)」缺陷有關:基於單個迎角傳感器錯誤讀數,MCAS系統自動被激活,從而反覆下壓機頭,而飛行員無法手動恢復,最終導致飛機墜毀。
  • 美國會發布波音737MAX空難調查報告 波音公司、FAA均有責任
    中新社華盛頓9月16日電 (記者 沙晗汀)美國國會眾議院交通和基礎設施委員會當地時間16日發布針對兩起波音737MAX機型墜機事故的調查報告。報告認為,是波音公司和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共同錯誤導致了空難的發生。
  • 失去中國市場後,波音再次「斷臂求生」:減少787飛機一半產量
    說起美國,大家肯定都是不陌生的,他們原本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不但科技進步速度很快,而且經濟的發展也十分迅速,然而因為受到了衛生事件的影響,他們的航空領域本就受到了巨大的阻礙,後來又因為出現了一場意外,這也是導致他們波音企業的情況更加雪上加霜。
  • 波音737 MAX空難調查報告出爐:波音向監管機構隱瞞重要信息
    △CNN報導為保利潤 波音隱瞞安全問題據CNN報導,運輸和基礎設施委員會指出,兩起空難都與737 MAX客機特有的自動防失速軟體「機動特性增強系統(MCAS)」缺陷有關:基於單個迎角傳感器錯誤讀數,MCAS系統自動被激活,從而反覆下壓機頭,而飛行員無法手動恢復,最終導致飛機墜毀。
  • 波音777X的未知前途
    飽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當下,通常的思路是波音應該儘快將新機型投入市場,以儘量挽回已經跌入塵埃的質量信譽和市場頹勢。所以,當波音宣布將推遲波音777X的交付時,輿論普遍陷入了各種各樣的猜測。是波音737MAX事件讓777X躺槍?還是波音在尋找更為合適的市場時機以求絕地反擊?各種猜測,不一而足。
  • 舉步維艱的豈止華為?美國巨頭3月虧損160億,被迫裁員16000人
    所以從實際的角度來分析,當前美國針對華為的措施也使得華為發展舉步維艱,就連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公開表示,麒麟9000或將是華為自主研發設計的最後一款晶片。然而事物總是利弊同存,美國打壓華為是為了給美國企業騰出更多發展空間,但是讓川普政府萬萬沒想到的是舉步維艱的豈止華為,美國巨頭也亦是如此。
  • 掩蓋能力大比拼,波音美國爭第一
    編輯:野原圓圓 校對:酸菜魚近日,美國眾議院發布了關于波音公司的737 MAX客機墜毀造成兩起空難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這些錯誤是美國波音公司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共同造成的。在這半年裡,波音公司的737 MAX客機導致兩個航班上失去了346個鮮活的生命。為何放殺手出籠這兩起事故在國際社會引起極大的關注,中國民航局在去年三月份就宣布了波音737MAX客機停飛,自此開始全球各國先後停飛了該機型。
  • 墜機幕後:波音與空客的龜兔賽跑-虎嗅網
    面對A320neo的來勢洶洶,被動應戰的波音經過兩年糾結,最終選擇了放棄新機型,轉而推出改良機型737 MAX的決定。「未來十年,將不會有新機型出現」。2011年9月,波音民用飛機集團產品和服務市場副總裁蘭迪·廷塞思面對媒體說。[3]「在未來幾年,我們預測737 MAX不僅將趕上我們的競爭對手,同時還會超過我們的競爭對手。」
  • 兩起空難,346人死亡,波音罪證坐實
    報告稱,2018年10月新加坡獅航客機失事和2019年3月衣索比亞航空公司航班失事這兩起事故,「並不是由單一的機械故障、技術失誤或者管理不當引起的」,而是「波音公司的工程師錯誤的技術假設、波音公司管理缺乏透明度以及美國聯邦航空局監管嚴重不足共同引起的」。
  • 波音再撞大麻煩
    在經歷了兩起震驚全球的737墜機事件之後,波音的至暗時刻直到現在仍未結束,任何一丁點的小問題都足以將其推上風口浪尖。波音最近一次的關卡是關於夢想客機787,還是生產安全問題。對於幾個月顆粒無收的波音來說,無疑又是一次緊急危機。現在處於危機中的不止是波音,疫情在美國遲遲沒有平息的勢頭,航空業今年的路不好走。
  • 波音為競爭不擇手段,美航空局為何成「睜眼瞎」?
    結論就是:此前737 MAX系列飛機的兩起致命空難,是由于波音公司及FAA「犯下了一系列嚴重錯誤」共同導致的,而FAA監管體系「存在嚴重問題」,亟須徹底改革。但事實證明,當這種傳統遇到民航客機製造這種高度壟斷的特殊行業,和波音公司這種「大到不能倒」的企業巨頭,就會顯得嚴重「鈍化」。報告就提到,由於國際競爭對手法國空客在2010年12月推出對波音主力機型波音737系列構成嚴重市場威脅的A320 NEO,波音感到芒刺在背,於是不惜採取各種手段為波音737 MAX的審批程序提速,令該機型在2011年8月面市。
  • 波音被對手甩開一大截!7月新增訂單為零,老牌航空巨頭舉步維艱
    波音公司的黴運自從737MAX客機發生墜毀事故之後就一直沒斷過,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他們咎由自取,最初印尼獅航摔了飛機之後,波音還死不承認是飛機的原因,後來衣索比亞航空發生了情況類似的事故之後,波音公司才知道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最終證明導致這兩起墜機事故的罪魁禍首大概率是「機動特性增強系統
  • 波音墜機後中國C919迎來機遇:年輕50歲是最大優勢
    兩場空難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波音、空客兩大巨頭之間的龜兔賽跑遊戲。   作者 | 劉愛國  數據支持 | 鈦禾產業研究院  五個月,連續兩起空難,346條生命。波音這一次無論如何不能淡定了。  這不是波音第一次面臨如此重大危機。對於一個產品出口全球的民用飛機製造商來說,安全是最大的命門。
  • 波音帝國過於龐大,壟斷必然走向合謀,原來美國官僚主義也挺厲害
    美國國會眾議院16日發布了有關波音737MAX系列飛機的調查報告,認定此前737MAX系列飛機的兩起致命空難是由于波音公司及美國聯邦航空局「犯下了一系列嚴重錯誤」共同導致的。報告還指出,美國聯邦航空局的監管體系「存在嚴重問題」,亟須進行徹底改革。
  • 89家中企被列入黑名單,美國已經開始沒底氣了:C919將挑戰波音
    近期,川普政府就再次將89家中國企業加入黑名單,但現在美國已經開始沒底氣了,此番受到制裁的中國航空企業正奮發圖強,已經研發的出的產品就有C919客機,它將會挑戰波音在中國的地位,美國無論如何對中國施壓,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
  • 2次向華申請復飛無果後,波音再迎壞消息,中方正式宣布反制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波音公司所製造的737MAX系列飛機又連續出現了飛行事故,這導致了波音公司的聲譽受到嚴重影響。這兩起事件夾雜在一起,使得波音公司如今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儘管波音公司體量巨大,不會輕易倒下,但要想恢復到往日的輝煌仍然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 波音747,民用航空市場的霸主機型,將被新機型替代要退出市場
    1、澳洲航空,波音747
  • 連續墜機的波音737MAX復飛,「致命機型」你還敢坐嗎?
    2013年1月,波音787客機因電池問題,在十天內出現7次事故,導致全球大範圍停飛,包括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波蘭航空公司、英國湯姆森航空公司、卡達航空公司等多家航司都向波音提出索賠。波音公司執行長大衛·卡爾霍恩(David Calhoun)坦陳:「毫無疑問,我們失去了一些市場份額。」不過,他認為波音的飛機在燃油效率、環境績效、座位成本等方面都有獨特優勢,波音擁有領先的基礎技術以造出有競爭力的產品。
  • 波音737 MAX復飛漸近,改進設計後真的安全了嗎?
    作為在全球範圍內最早停飛波音737 MAX的國家,中國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10月22日公開回應,沒有設定復飛時間表,但必須滿足三大原則:飛機的設計更改必須獲得適航批准;駕駛員必須得到充分有效的訓練;兩起事故的調查結論必須是明確的,而且改進措施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