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迅猛發展,人們對於自然界早就有了更加清楚透徹的認識。如今人們已經知道,不管是洪水還是海嘯,不管地震還是乾旱,這些都是大自然中非常自然的現象。不過,在古代,人們可不是這麼認為的。
古時候,人們沒有精密的測量、計算和觀察的儀器,也沒有先進的科學理論,古人對於世界的認識是非常有限的。在古代,受到社會發展的限制,人們大都依靠農業來生活,所以大自然就是人們最為敬畏的。因此才會有祭祀河神、山神這樣的活動。
那時候人們非常迷信,不管是打雷閃電,還是乾旱洪水,人們總是能將其聯繫到神明的旨意。皇帝也是如此,遇到災年,皇帝就會下「罪己詔」,向上天承認自己的錯誤,表達誠意,希望上天不要再降罪於百姓。其實在我們今天看來,這樣的行動毫無疑問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倒不如像是李世民那樣,鬧蝗災的時候大口吃蝗蟲,還能給農民提供一個食物來源和精神鼓勵。
從古至今,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向來是渺小的。儘管如今科技已經迅猛發展,但是很多的自然現象是我們至今為止都沒有辦法控制的。就比如說地震,這種破壞性極強的自然災害,每次發生嚴重的地震時,都是山崩地裂,無數房屋毀於一旦,親人不得不天人兩隔。
地震的傷害極大,我們沒有辦法控制,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提前預知,就可以減免很多傷害。雖然很多科學家為此奉獻終身,可是至今為止,我們都沒有十分有效的預測地震的辦法。倒是民間流傳了一些土方法下來。如今我們對照每次地震來臨的時候,產生的那些自然現象,不難發現,古人的土方法還是非常準確的。
第一種就是觀星術。雖然沒有天文望遠鏡,但是古人對於星象的研究興趣一點兒也不比今天的人們少。根據《晏子春秋》記載,當年齊國的大臣就是通過夜觀星象察覺到了地震將要發生。而且,通過觀察星象,古人還預測過很多其他大事情。不過這種觀星術早就已經失傳了,當然,歷時太久,觀星術也有可能是被人們神化了。
第二種辦法是使用儀器。東漢時期地震頻繁發生,最頻繁的是從永光四年到延光四年這段時間,三十年裡地震了26次,所以當時的統治者對地震十分關注。張衡通過多方考察,發明了地動儀這種儀器,並且成功預測了西部的一次地震。但是這種儀器預測的範圍太大,所以使用起來並不方便。而且製作方法早就已經失傳,今天我們也看不到了。
再就是人們對於尋常事物的觀測了。比如地震來臨之前,常常會有一些不同於尋常的現象發生。原本應該在清晨打鳴的公雞會在其他時間鳴叫,狗也會在夜間狂吠,原本清澈的井水會溢出來很多汙水,並發出陣陣惡臭,還有平靜的海面會在沒有風的時候掀起大浪。除此之外,螞蟻等動物會到處亂竄,找地方搬家,家禽也會顯得躁動不安。
歷史上對於這些現象都多有記載,這些土方法一直在民間流傳著。雖然沒有準確的科學依據,可以證明這些現象就是發生地震的前兆,我們也不知道這種現象發生了之後,再過多久就會發生地震,更不能知道地震的振幅會是怎樣。不過,從後來的很多現象來看,這些土方法中的狀況都是一一應驗了的。
儘管有一些專家指出,這可能是「事後諸葛亮」,只是在地震之後人們才總結出來的異象,不過一直以來,勞動人民的智慧都是超出大家想像的。我們也期待專家儘早給出權威的預測辦法,好避免大範圍的傷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