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學家仍不能提前預測地震,但農村有個辦法,流傳了千百年

2020-12-04 楓葉吹兮

現代科技迅猛發展,人們對於自然界早就有了更加清楚透徹的認識。如今人們已經知道,不管是洪水還是海嘯,不管地震還是乾旱,這些都是大自然中非常自然的現象。不過,在古代,人們可不是這麼認為的。

古時候,人們沒有精密的測量、計算和觀察的儀器,也沒有先進的科學理論,古人對於世界的認識是非常有限的。在古代,受到社會發展的限制,人們大都依靠農業來生活,所以大自然就是人們最為敬畏的。因此才會有祭祀河神、山神這樣的活動。

那時候人們非常迷信,不管是打雷閃電,還是乾旱洪水,人們總是能將其聯繫到神明的旨意。皇帝也是如此,遇到災年,皇帝就會下「罪己詔」,向上天承認自己的錯誤,表達誠意,希望上天不要再降罪於百姓。其實在我們今天看來,這樣的行動毫無疑問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倒不如像是李世民那樣,鬧蝗災的時候大口吃蝗蟲,還能給農民提供一個食物來源和精神鼓勵。

從古至今,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向來是渺小的。儘管如今科技已經迅猛發展,但是很多的自然現象是我們至今為止都沒有辦法控制的。就比如說地震,這種破壞性極強的自然災害,每次發生嚴重的地震時,都是山崩地裂,無數房屋毀於一旦,親人不得不天人兩隔。

地震的傷害極大,我們沒有辦法控制,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提前預知,就可以減免很多傷害。雖然很多科學家為此奉獻終身,可是至今為止,我們都沒有十分有效的預測地震的辦法。倒是民間流傳了一些土方法下來。如今我們對照每次地震來臨的時候,產生的那些自然現象,不難發現,古人的土方法還是非常準確的。

第一種就是觀星術。雖然沒有天文望遠鏡,但是古人對於星象的研究興趣一點兒也不比今天的人們少。根據《晏子春秋》記載,當年齊國的大臣就是通過夜觀星象察覺到了地震將要發生。而且,通過觀察星象,古人還預測過很多其他大事情。不過這種觀星術早就已經失傳了,當然,歷時太久,觀星術也有可能是被人們神化了。

第二種辦法是使用儀器。東漢時期地震頻繁發生,最頻繁的是從永光四年到延光四年這段時間,三十年裡地震了26次,所以當時的統治者對地震十分關注。張衡通過多方考察,發明了地動儀這種儀器,並且成功預測了西部的一次地震。但是這種儀器預測的範圍太大,所以使用起來並不方便。而且製作方法早就已經失傳,今天我們也看不到了。

再就是人們對於尋常事物的觀測了。比如地震來臨之前,常常會有一些不同於尋常的現象發生。原本應該在清晨打鳴的公雞會在其他時間鳴叫,狗也會在夜間狂吠,原本清澈的井水會溢出來很多汙水,並發出陣陣惡臭,還有平靜的海面會在沒有風的時候掀起大浪。除此之外,螞蟻等動物會到處亂竄,找地方搬家,家禽也會顯得躁動不安。

歷史上對於這些現象都多有記載,這些土方法一直在民間流傳著。雖然沒有準確的科學依據,可以證明這些現象就是發生地震的前兆,我們也不知道這種現象發生了之後,再過多久就會發生地震,更不能知道地震的振幅會是怎樣。不過,從後來的很多現象來看,這些土方法中的狀況都是一一應驗了的。

儘管有一些專家指出,這可能是「事後諸葛亮」,只是在地震之後人們才總結出來的異象,不過一直以來,勞動人民的智慧都是超出大家想像的。我們也期待專家儘早給出權威的預測辦法,好避免大範圍的傷害發生。

相關焦點

  • 地震預警和地震預測有什麼區別?地震是可以預測的嗎?
    日本氣象廳有大約一千多個硬體傳感器,分布在日本的四個主要島嶼上。但即使有這樣先進的預警系統,日本氣象廳也不可能對地震做出更長期的預測。地震預測是根據對地震規律的認識,預測未來地震的時間、地點和強度。實現地震預測的基礎是認識地震孕育的物理過程及在此過程中地殼巖石物理性質和力學狀態的變化。
  • 日本人說可以提前30年預測地震,你相信嗎?
    答案是:顯然不能。那麼,「日本中西部海域的南海海槽在30年內發生大地震的概率為70%」這樣一個預測是如何得出的?可能性又有多大?但是,我個人認為,就某一個地區這些歷史地震來做出下一次的強地震(預測),這種辦法並不靠譜。因為地震的發生有個發展過程,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候地震發生以後未來的地震會變強,但也有可能會變小。其實以前美國也做過這一方面的預測,概率多少多少,但是此後並沒有發生。
  • 「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
    並沒有可以提前預測地震的雲,目前尚無準確定義。同時我們雖然說在部分時候被解釋為正常的自然現象,但是部分時段也不被氣象專業或地質專業所認可,壓根就是「無中生有」的一個事情。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很明顯這個問題不用回答,大家都知道,壓根就沒有科學依據,也是如今沒有任何一個機構可以證明的。
  • 「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
    準確地來說,如今科學界是沒有辦法做任何的地震預測。地震真的無法預測?上面我們也說了,如今地震無法精確預測到,首先我們知道,地震的出現原理主要是因為板塊運動或斷層帶滑動所帶來的,這都是屬於活動性的。所以這就是地震精確預測的難度之一,也許地震預測永遠都做不到,包括如今美日經常說某個地區發生地震的概率有多高,
  • 地震為什麼不能提前預測?
    發生地震的跡象是什麼?我們都知道,要做天氣預報一張衛星雲圖就能看遍全國的天氣,記錄一次地震必須有三個要素,即發震時刻,震中位置和震級,有很多人說不是因為地震難以預測,而是因為很多地震局的人不給力,那麼事實是怎樣的呢?
  • 美國加州推出首個地震預警App:提前幾秒提醒 不能預測
    近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加州正式推出首個全州地震預警App「My Shake」,這款手機應用軟體可在破壞性強的地震波到達前,提前幾秒或數十秒提醒公眾,但不能預測地震。
  • 李四光預測了四個地震,三個都發生了?這些地震謠言別再傳了
    時至今日,關於地震的流言依然盛行:李四光預測過特大地震,地震可以提前一小時預警,路面開裂都是地震造成的,磁鐵可以預測地震……等等。銘記災難,莫傳謠言。汶川地震12周年,「科學闢謠平臺」聯合「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推出「地震科學流言榜」。
  • 現代科技都不能準確地預測地震,但是古代民間的一辦法卻很靈驗
    地震的危害性不用小編多講,大家都知道輕則家破人亡重則整個地區的人民全都被毀滅了,這種不可抗力的災害可以讓房屋瞬間倒塌,讓大家之前經營的美好社會瞬間變得支離破碎親人就有我們的嘮叨和關愛這一眨眼的功夫說沒就沒了,在此之後還有各種後遺症,像是細菌的蔓延,危害人類的各種健康都是常有的事情,那麼為什麼現在如此高的科技都沒有辦法將其預測出來了。
  • 中國地震局長:日本絕無可能提前10秒預測地震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陳運泰接受快報採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不能放棄對地震預測的努力。□快報特派記者 鄭春平 鹿偉中國地震局局長:提前10秒預測地震沒可能「這是一個非常不專業的問題,所謂提前10秒預測出來,那是不可能的,也絕無此事。」
  • 2020年2月3日四川成都再次發生地震,地震到底能不能提前預測?
    一、地震到底能不能提前預測告知我們?1.預測的難點在於地震發生在地殼深處幾公裡甚至幾十公裡之下,現代科學技術和儀器難以涉及這個深度,當地震儀測到有地震波時,說明地震已經發生了。此外,地震不是發生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是板塊之間的運動,地球很大,地殼之下的地質結構很複雜,地震的發生部位誰也說不準。
  • 大地震無法提前預測—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AP/REX/Shutterstock 所有地震在開始時看起來都是一樣的,這使得人們不可能在早期觀測中預測到最具毀滅性的地震。 早期預警系統依賴地震儀捕捉震動,並在大地震到來之前向附近城市發出預警。美國加州拉荷亞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Daniel Trugman說,對於個人和諸如醫院等單位來說,即便是提前幾秒的預報也能產生巨大差異。
  • 汶川地震發生前,曾出現怪異現象,科學家至今也沒辦法解釋
    汶川地震發生前,曾出現怪異現象,科學家至今也沒辦法解釋!汶川地震是我國歷史上一次重大的災難,在這次地震中,有很多的人因此喪失,當地的建築也被夷為平地。就比如說在地震之前,會有很多鳥兒盤旋在天上飛翔,在地上的家禽也出現了異常,紛紛向外逃竄,這些都是地震來臨之前的信號。汶川地震發生前,曾出現怪異現象,科學家至今也沒辦法解釋!
  • 地震,為什麼不能提前預報?近期地震很頻繁?真相在這裡!
    目前,網上流傳著一些對「地震雲」的說法,地震和雲到底有沒有關係,「地震雲」是否真的存在?張芳華說,像地震這類地殼運動對大氣環流是否有某種潛在影響,有待於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和論證,即便有影響也比較細微,在做天氣預報時這種影響是忽略不計的。而這種尚未地震,就以天降奇象、雲生異變來預測的方式很不靠譜,我們認為「地震雲」的假設是不成立的。
  • 提前20小時預知地震!科學家給動物裝傳感器,證實它們能感知地震
    ,聯合在《動物行為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表示通過實驗,在高靈敏儀器的幫助下,他們發現牛、羊、狗等動物,在地震到來前的數小時,的確會感知到,不過因為數據不足,目前還不能明確證明動物們真的可以預測海嘯和地震。
  • 地震無法預測,發生地震怎麼辦?
    地震的破壞力很強,即使人類如今無法精確做到預測,但是發生地震我們也得想辦法減少影響,所以地震預警就成為了如今比較關鍵性的問題。地震預警跟地震預測不是一個情況,地震預警也是建立在地震發生之後,也就是地震發生之後利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來進行預警提示,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可以趕在地震波傳播到破壞區之前給予一定時間預警,這種方式在全球範圍內都在實施之中。
  • 50年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預測地震的方法
    1970年10月10日,《科學新聞》報導,地震學家們致力於研究預測地震發生的方法。一種可能性是監視地下流體壓力。例如:油井,氣井和水井的生產率波動通常與地震有關,有時甚至早於地震就可發出警告。
  • 李四光預測中國的四大地震 揭秘預測背後的真相
    李四光是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一生為了中國現代地質工作奉獻出了一生,而李四光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網上流傳的預測了中國四次大地震,而這四次大地震的前三次均已實現了,只有最後一次還沒有應驗,此後關於李四光預測四大地震的說法就流傳出來了,但是事實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 科學家解開地震預測難題 預言洛杉磯將有大地震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雪梨先驅晨報》網站4月15日報導,美國地球物理學家宣布了一則重大消息:他們已經解開了「地震預測」這一重大科學難題。他同時警告說,今年9月5日前包括洛杉磯在內的加州南部地區將發生大地震。這在全球科學界產生強烈反響。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俄裔教授凱利斯·博羅克稱,地震多發區的小地震和地震歷史模式,能夠顯示出未來可能會發生更劇烈的地震。
  • 日本科學家從空中電子密度變化中讀出地震預測信號
    許多科學家認為,日置的工作只是一連串錯誤預報裡面最新的一個。「它們就像普通感冒一樣,總是四處流傳,」東京大學的名譽教授、地震學家羅伯特·蓋勒(Robert J. Geller)說道,他花了數年時間揭穿各種錯誤的地震預報方法。「對於這些方法,如果你不理睬,它們自己就會消失。」然而,日置的觀點似乎並沒有消失,並且還可能會越來越可信。
  • 唐山地震,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帶你快速了解地震
    1976年7月28日的地震位於唐山豐南市一帶,當時半個華夏大地都感受到了震感。44年後,地震再次襲來,位於距豐南區不遠的古冶區,但古冶人民貌似沒有太大的驚慌,因為這些年他們見過的地震太多了。唐山本身來講就是地震帶繁多,小震幾乎不斷,但這也或許也不是一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