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基因可能會影響一個人決定是否養狗

2020-12-05 cnBeta

根據烏普薩拉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遺傳學或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自稱是愛狗人士。研究發現,一個人的基因構成可能會對他們決定是否選擇飼養寵物狗產生影響。研究人員將遺傳影響描述為「重大」和令人驚訝的。

此前已有證據表明人類馴化狗的跡象大約是在距今15000年之間。許多人形容自己是「喜歡狗的人」(dog people),他們表述了自己對寵物的極大喜愛,而另外一些人則不喜歡飼養寵物狗。烏普薩拉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差異的原因可能在於一個人的基因。

該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報告中,其中利用瑞典雙胞胎登記處數據的研究表明,環境可能不是影響某人是否選擇養狗的主要因素。這個決定是通過研究同卵雙胞胎後做出的,這些雙胞胎由於共有的基因組。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Patrik Magnusson表示:

這些雙胞胎研究無法準確地告訴我們涉及哪些基因,但至少首次證明遺傳和環境在確定飼養寵物狗方面發揮著同等作用。下一個明顯的步驟是嘗試確定哪些遺傳變異影響這種選擇以及它們如何與人格特質和過敏等其他因素相關。

儘管過去的研究已經慢慢解讀了人與狗相處背後的神秘面紗,但許多細節仍然未知。這項最新研究進一步闡明了這種古老的友誼之間的歷史敘述,可能為了解狗為什麼與人類保持如此緊密聯繫的新理解打開了大門。

相關焦點

  • 同性戀不完全由基因決定?新研究稱受多種遺傳因素和環境影響
    記者 | 田思奇 一種曾被廣泛認可的觀點指出,存在單獨的「同性戀基因」決定了人們不同的性取向。但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同性戀行為受到多種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每一種因素都會帶來微小的變化。這與遺傳變異和環境影響共同決定身高的情況類似。
  • 決定一個人的三個維度——念力——基因
    今天講的話題,是拋開環境因素影響,進行闡述的內容,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別拿環境因素較真。這三點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表現,什麼是決定,就是它作用了你,你卻無可奈何,是一種毅然決然的態度。這的確無助,卻是事實。首先,什麼是念力?念力就是基因、記憶、性格、意識。
  • 外媒:研究稱父親基因決定孩子健康 可跨代傳承
    參考消息網6月1日報導 外媒稱,根據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教堂山分校日前公布的一項研究,從基因上說,我們更像爸爸。據西班牙《萬象》月刊5月號報導,「我們從祖先那裡獲得的DNA只是遺傳的一個基礎,重要的是這些基因如何表達,即我們繼承的等位基因。
  • 英研究稱遭蚊蟲叮咬機率或由體味遺傳基因決定
    英國研究發現,一個人是否更容易被蚊子叮咬,可能是由控制體味的遺傳基因決定的。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外媒22日報導,英國研究發現,一個人是否更容易被蚊子叮咬,可能是由控制體味的遺傳基因決定的。  倫敦大學衛生暨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研究團隊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的研究成果顯示,有強烈的證據證明,一個人被蚊蟲叮咬的機率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
  • 基因能決定一個人是否美麗嗎?科技為您解密你不知道的美麗秘密
    眾所周知,基因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身高,長相,但基因無法決定一個人的美麗。1、 什麼是基因?基因就像我們身體裡的程序。學過計算機的人都知道,對於設定好的程序,是否運行取決於外部因素。這就像我們的某些基因,我們可以選擇是否啟動這些基因,比如選擇抽菸就可以啟動身體內部的癌變基因,選擇吃得多就會啟動身體內部的脂肪增長基因,即肥胖基因。第三類是通過安裝加載的第三方程序,比如辦公軟體等。這就像我們通過基因改造、變異、基因療法或者移植學習開啟的新的基因。
  • 美研究稱:氣味感知基因決定人對氣味的不同感受
    美國杜克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研究人員16日發表報告稱,人體的一種氣味感知基因決定著人們對人體汗液氣味的「看法」。人類對氣味的感受為何會存在個體差異的謎團就此揭開。  最新突破  這項研究結果於16日在《自然》雜誌網站上公布。
  • 電擊大腦幫助恢復記憶;新發現水的超離子冰形態;狗「馴化」人類傳遞愛狗基因 | 聞周周
    #進化瑞典和英國科學家團隊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基因遺傳變異能在一半以上程度解釋一個人的養狗行為,這意味著一個人是否養狗與其基因遺傳因素還有很大關係。這項涉及 35000 多對雙胞胎的養狗行為與個體基因遺傳研究,近日在 Scientific Reports 發表,這也是第一個提供證據證明人類遺傳因素可能參與我們選擇養狗的科學研究。
  • 同性戀:基因決定還是環境決定?
    同性性行為和同性戀究竟是遺傳(或者說基因)決定的,還是環境決定的?儘管科學家此前針對這一問題也進行過研究,但由於樣本量少等原因,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定論。 2019年8月30日,一個由美國、英國、瑞典、荷蘭、丹麥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在著名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 基因決定了智商高低? 智力的高低是由什麼決定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基因決定了智商高低? 智力的高低是由什麼決定的? 近期研究表明我們的學業成績,閱讀能力以及智力都有遺傳基   原標題:基因決定了智商高低? 智力的高低是由什麼決定的?
  • 基因可以決定COVID-19症狀是否嚴重!
    人們有相同基因的不同版本--稱為等位基因--其中一些等位基因對某些病毒或病原體比其他的更敏感。為了測試該警報系統的不同等位基因是否可以解釋SARS-CoV-2免疫反應的某些範圍,研究人員首先從一個在線資料庫中檢索了構成冠狀病毒的所有蛋白質的列表。
  • 「同性戀基因」是否存在?50萬人新研究給出回答
    換句話說,在一個人的基因組中存在大約400萬-500萬個SNPs。科學家們已經在全世界的人群中發現超過一億個SNPs,其中絕大多數對健康和發育沒有影響[5]。 回到這項覆蓋人數史無前例的同性性行為研究中來。
  • 單身男女通過DNA配對,什麼基因能決定是否相愛?
    近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到2025年,單身男女可以通過DNA進行配對約會。看來全世界都在為單身男女的幸福努力啊,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一、這項神操作如何實現?該研究稱,到2025年通過基因匹配和人工智慧相結合,可以預測單身男女之間的性吸引力和相容性,從而達到約會對象精準匹配。二、基因為能決定兩人是否相愛嗎?從科學層面分析愛情的產生就要提到性吸引力和相容性。科學研究表明,男女之間的吸引力不僅僅與身體有關,幾乎一半的吸引力是非常個性化的,並且不容易歸因於一個特徵或者行為。
  • 狗也有狗脾氣:與遺傳基因有關 主人能後天改造
    南方網訊  最新研究發現,像人類一樣,狗也有自己鮮明的性格特徵。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生物學家戈斯林等人,專門做了一個狗性格類型測試研究,一共78條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狗參加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狗實際上比我們人類所認為的要有個性。
  • 鍾南山院士:孕婦最好養貓狗,越早越好
    雖然已經多次闢謠了,這次疫情和貓狗等家養寵物無關,但是後臺還是收到很多讀者的疑問,養狗對人究竟是否有對健康上的影響呢? 可以告訴你,有!
  • 單身的人,適合養狗,還是適合養貓?
    昨天筆者看到有位讀者問到,單身的人,養狗好,還是養貓好。初次思考這個問題時,覺得好像沒有什麼意義,養寵物跟是否單身有什麼關係?但是思考了一會發現,養寵物跟飼主們是否單身,還真有一定關係。即便是貓咪外出閒逛,也是一個人。如果把貓咪擬人化的話,貓咪更像一個獨行俠。但是狗狗的性格屬性正好跟貓咪相反。狗狗喜歡自由,喜歡奔跑,甚至喜歡交朋友。
  • 收入由基因決定,你信嗎?
    原文發表於《知識分子》作為遺傳的基本單位,沒有人會懷疑基因在決定生物體生理性狀上的能力:身高、膚色、胖瘦、智力乃至疾病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有基因的作用。而在單純的生理性狀之外,對於人這種具有複雜社會性的物種來說,一個有趣的問題是:一個人的社會性特徵(比如收入)是否也會受到基因的影響?
  • 你有芝麻菜基因嗎?遺傳學可能決定你是否喜歡吃辣
    也被稱羅蓋特和盧科拉,它的辛辣和胡椒味道聞名。它看起來像一種不起眼的綠葉蔬菜,但它的味道、健康益處以及我們是否喜歡它的原因都可以歸結為基因。那些攜帶 OR6A2基因變體的人認為葉子有肥皂味,這要歸功於芫荽中的醛類化合物激活了這種受體變體。取決於你是否擁有某種味覺受體基因的功能性或非功能性拷貝,你可能根本無法品嘗某種化合物。在另一個極端,如果你有一個特定基因的兩個工作拷貝,一些食物可能會嘗起來難以忍受的苦和不愉快。另一個經典的例子是抱子甘藍。
  • 最可怕的人類學發現:一個人在短短的一生也可能會改變自己的基因
    最可怕的人類學發現:一個人在短暫的一生內也會使基因發生轉變,一個人在一生中可能不知不覺中多次改變其基因。人最大的幸福與願望是子孫安泰、子孫幸福、子孫孝敬,人們都想生出基因好的寶寶:活波、健康、勇敢、聰明、有智慧、能考上名校、能成為各種「家」乃至於日後能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棟梁之才。
  • 「同性戀」基因,還是社會影響?Nature vs Nurture
    BBC最近報導了遺傳學的一則研究進展,探討了人類的同性戀行為的生物基礎。科學的一個目標就是能夠預測,比如有一個同性戀基因,打開就是gay,否則就是straight。這種(線性?)現在的生物學有一個趨勢,就是什麼東西都往基因上面靠,這可能與上面的思考方式有關。因為這樣的研究可以量化,可以探討生物體出現某種狀況的原因。這與在「基因趨勢前」的生物學是很強的對比,以至於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沃森曾稱DNA以前的生物學是在「集郵」。,可現實世界似乎比這要複雜一些,有些事情,基因不能完全確定。
  • Science:一項針對狗的研究提示著基因療法中使用的AAV病毒載體可能...
    這種病毒載體是腺相關病毒(AAV)的簡化版本,被認為是安全的,這是因為它很少將它攜帶的人DNA片段整合到宿主細胞染色體中,然而一旦整合,它可能激活致癌基因。但是一項針對患有血友病的狗的研究表明,在這些在10年前用AAV治療的狗中,這種病毒載體可以很容易將它攜帶的治療性DNA插入到宿主中控制細胞生長的基因附近的DNA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