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簡史1:或許地球曾經有一顆姊妹星,促使月球誕生

2020-08-19 科普益生君

冥古宙

46億年前,地球軌道附近布滿小行星與塵埃。在相互碰撞以及萬有引力的作用下,一顆比較大的天體在眾多小行星中脫穎而出,這就是地球的雛形。

註:地球在小行星的相互撞擊中形成

據推測,月球是在地球誕生不久後形成的(約45億3300萬年前)。關於月球誕生比較靠譜的說法是源於一次大碰撞。在地球形成之初,位於地球公轉軌道附近,可能還有一顆火星大小的姊妹行星幾乎同時形成。這顆行星與原始地球的碰撞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地月系統」。撞擊過程中,姊妹星較重的核心部分與地球融合,而姊妹星較輕的地幔、地殼部分就形成了月球。這也解釋了月球密度低於地球的原因。

註:地球與姊妹星撞擊想像圖

軌道附近小行星的不斷撞擊,使地球體積越來越大。撞擊產生的動能使地球內部不斷升溫,巖石融化形成巖漿。巖漿中的水分和氣體釋放到地表,吸附在原始地球表面,慢慢形成了地球原始大氣和液態水。雖然當時地表溫度不低於230℃,但得益於較高的大氣壓,液態水在44億年前就存在。科學家對鋯石的研究發現,也證實了這一點。科學家認為,冥古宙時期地球的大氣成分主要以甲烷、氫和二氧化碳為主,同時也有一定量的氨和水汽。

註:地球形成初期地表想像圖

生命起源:

關於生命的起源,科學界存在兩種學說:

1.宇宙外來說:

生命是來自外太空,在外太空隕石、彗星中休眠的微生物,降落地球後,在適當的環境中「復甦」,從而進化出現在地球複雜的生態圈。

2.化學起源說:

著名的「米勒實驗」模擬地球形成初期的大氣成分,通過電化學反應,生成了胺基酸。胺基酸是合成蛋白質的基本單元,而蛋白質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

註:發現35億年前「藍藻」化石的疊層石

目前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是來自澳大利亞西部,距今約35億年前的巖石,這些化石類似於現在的藍藻。因此可以說,地球生命起源應不晚於三十五億年前。另外,在格陵蘭的38.5億年前的巖石中發現了來源於生物體的有機碳。太陽系的後期重轟擊期大約在40億年前結束,在此之前,地球持續被隕石狂轟亂炸。所以,地球生命誕生最可能是在至今40億至38.5億年前這段時間。

註:冥古宙下了100萬年的暴雨

大約距今42億年前,地球迎來了第一場也是最持久的一場暴雨,這場雨大概下了有100萬年之久,從此真正的海洋出現了。在距今38億年前,冥古宙結束,地球進入太古宙時期。

地球簡史系列,小編會持續更新連載。希望大家喜歡,謝謝!

相關焦點

  • 月球曾經也擁有磁場
    地球剛誕生時相當險惡,地表溫度燒灼不退,空氣也含有毒性分子,同時太陽活動猛烈爆發,通過日冕物質拋射(CME)方式不斷送出高能粒子轟炸地球,簡言之,我們的星球早年也像個煉獄。根據目前理論,地球誕生後不到1億年,一顆名為Theia火星大小的巨大天體撞上了地球,把地球一些物質扔到太空、然後經引力作用結合成團塊形成了月球。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交匯點訊 宇宙浩如煙海,茫茫無際,類似地球的行星可以說是以萬億計。僅在太陽系,就有金星和火星兩顆星球和地球一樣位於宜居帶,但令人驚奇的是,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並且進化出了人類。  天文學家告訴《科技周刊》記者,地球成為太陽系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原因在於它的「天時地利人和」,恰巧的大氣、水和磁場環境,使我們成為浩渺宇宙的幸運兒。
  • 地球和月球曾經共享一個磁盾
    美國宇航局首席科學家、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吉姆·格林(Jim Green)表示:「月球似乎為地球提供了一道抵禦太陽風的實質性屏障,這對地球在這段時間內維持大氣層的能力至關重要。」月球簡史。根據領先的理論,月球形成於45億年前,當時火星大小的物體西婭(Theia)撞上了原始地球,當時我們的星球還不到1億年。
  • 地球不僅是人類的母親,或許也是月球的母親
    眾所周知,地球孕育了人類,是人類的母親。沒有了地球,我們也無法生存下去。但是你知道嗎,或許地球也是月球的母親。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兩者相距大約38.5萬千米。
  • 火星曾經被撞擊,地球也遭遇到碰撞,為什麼火星就不能誕生生命了
    生命的誕生是非常吝嗇的,即便這三顆星球已經如此相似,而且都在太陽身邊的「黃金距離」軌道上,但也只有一顆能夠誕生生命,因此似乎生命的誕生的最後滅絕或許就是不得不用多個相似的星球來碰運氣,其實宇宙的工程圖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這三顆星球,儘管在很多方面它們相互之間已經很像了,但實際上它們還是有雖然不明顯,但卻是至關重要的差別。
  • 假如沒有月球,我們的地球能否誕生生命?
    大家都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天然衛星,據考察,月球上的地質十分古老,絕不亞於地球,都有四十多億年歷史。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月亮很可能曾是地球的一部分。早有著名的解說,大概在地球生成的最初幾億年裡,被一顆天外行星撞擊過,注意,那次撞擊絕對不是6500萬年前那次小行星撞擊那麼簡單,因為嚴重到把地球撞開了一小半,在四周更是飛濺出大大小小的巖石和泥土,由於大半邊地球急劇旋轉,帶動引力鎖住了多數分離的巖石,但被撞開的一小半體積太大,地球沒能吸回來,於是順理成章地變成了自己的衛星,也就是月亮的誕生。
  • 月球誕生的五大"瘋狂"猜想:月球曾經繞著金星轉?
    目前,科學家提出了關於月球形成理論的大膽設想:1、捕獲理論部分研究人員認為,月球最初是在其它區域形成的,甚至它之前環繞另一顆行星(可能是金星)轉,之後被地球引力牽引最終進入地球軌道。其它一些行星也以這種方式捕獲衛星,例如:火衛一和火衛二,這是火星的兩顆微型衛星,被認為是捕獲的小行星。
  • 地球是如何誕生的
    地球是我們目前為止,所知的最神奇的星球,沒有之一,為什麼呢?因為地球有生命,有物種,但是其它星球至今都還沒有發現。那麼,這麼神奇的一顆星球,是怎麼誕生的呢?難道真的是盤古開天闢地,或者上帝創造了這個宇宙,包括地球嘛,今天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地球的形成。
  • 除了月亮,地球還曾有過另外一顆衛星?
    一在過去很短的一段時間裡,地球至少有兩顆天然衛星。第一顆自然是月球,它是地球的唯一一顆長期穩定的天然衛星。主流觀點認為,月球誕生於火星大小的「忒伊亞」與原始地球的猛烈碰撞中,碰撞產生的碎片形成了這顆相對巨大的衛星。長久以來,月球在宇宙中一直與地球相伴,甚至曾經可能為地球帶來了一些保護。然而今年2月,天文學家發現了另外一顆繞地球運行的超小型物體,它被命名為2020 CD3。
  • 科普知識:地球和月球的誕生過程
    這裡只有剛剛誕生的恆星 至少有一百顆地球這樣的星球繞著太陽運轉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地球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如你所看,這是一個腦洞。或許很多人會說,沒有月球就沒有了中秋,可能吃不到月餅......沒有月經......雖然月球本身不發光發熱,但它對我們地球的生命及生態環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下面分兩種情況瞎扯一下。假如月球突然消失,地球會發脾氣!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但因地月系統的潮汐作用,最終演變成月球如隕石般砸向地球。當然,這個事太遙遠,我們沒必要為之擔心。如果有朝一日,天空裡沒有了月球?地球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如你所看,這是一個腦洞。或許很多人會說,沒有月球就沒有了中秋,可能吃不到月餅……沒有月經……雖然月球本身不發光發熱,但它對我們地球的生命及生態環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月球對地球究竟有多重要,從月球消失後的影響就可以看出
    ●月球的起源關於月球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主要有分裂說、俘獲說、同源說、碰撞說,其中碰撞說佔據主流地位。太陽系起源於星雲,不管是地球還是木星或者月球,都是太陽誕生之後餘下的塵埃形成的。撞擊說認為,在地球誕生之初,與地球一同誕生的還有另外一顆名叫「忒伊亞」的天體,它們都含有鐵質的核心。忒伊亞離地球很近,一次偶然的機會,與原始地球相撞,撞擊後忒伊亞的鐵質核心大部分與地球融合,餘下的大量碎片及塵埃相互吸積便形成了月球。形象點說「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兒」。地球的年齡大約45億年,月球和地球可以說是同時誕生的,月球和地球的年齡相差無幾。
  • 人類或許並不是誕生於地球,只是外星人滅亡前撒的一批種子
    是的,從科學研究結果來說,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驚人的99%(當然,小編對這個數據也頗有疑惑)。但,如果人類與猿類皆不屬於地球上的生物,那又如何呢?本人從來不相信這個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擁有生命。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人類已經可以在月球上行走,在火星上生存。
  • 中國天眼發現「第二地球」,專家:或許是個災難
    大家都知道,對於未知的事物我們都是有好奇心的,當然也正是這種心理促使著我們一直在發展,在探索,我們在這過程中也一直在進步。不過探索還是要注意的,畢竟我們也不知道是不是存在危險,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霍金擔憂沒有錯?中國天眼發現「第二地球」,專家:或許是個災難。
  • 月球的形成時間和地質構成,為什麼關係到地球誕生和人類未來?
    月球的形成時間-地月系統中任何一顆星球的起源,都與對方息息相關不同於太陽系中的眾多其他行星擁有多顆衛星,我們的地球就只有月球這一顆天然衛星,並且,地球做自轉運動的方向,同樣也和月球公轉方向高度一致。事實上,關於月球的形成也存在多種假說,從分裂說、俘獲說到同源說和碰撞說,它們涵蓋了人類對月球起源的認知,隨著探月深入而逐步發生的變化。但即便這個問題尚未有確切的定論,但作為地月系統另一個組成部分的地球,兩顆星球的誕生註定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月球的形成時間便是解開這個疑團的關鍵之一。
  • 地球竟有2顆衛星?另一顆衛星去哪了?
    其中恆星的代表者是太陽,我們都知道,恆星的出現意味著周圍可能會聚集著1顆,甚至多顆行星,而如果其中某一顆行星幸運的處於宜居帶中,那麼就意味著它的上面可能會擁有生命。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認為,恆星是一切存在的基礎,而行星則是生命的培養皿。那麼,衛星又是什麼呢?我們最熟悉的衛星,便是我們每天晚上抬起頭就可以看到的月球了。
  • 地球極極極極簡史
    這是一顆大小與質量與火星相當的行星,它不斷地向地球靠攏,發生大碰撞後,「忒伊亞」的一部分質量熔入了地球,剩餘的物質與噴出物形成了月球。古老片麻巖宣示了地球上第一個大陸的誕生。、月球以及其它行星遭遇了大大小小的隕石與彗星的轟炸期。
  • 月球的十大秘密:失去月亮地球1個月將有47天
    目前,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列舉了月球令人驚異的十大科學事實:  1、月球的形成:較大的重擊  科學家們猜測月球的形成源自遠古時期星體間的較大碰撞,很可能是46億年前在太陽系誕生不久,一顆火星大小的星體碰撞地球。
  • 未來月球離開地球,地球會怎樣?模擬實驗告訴你有多可怕!
    文/行走天涯未來月球離開地球,地球會怎樣?模擬實驗告訴你有多可怕!如果拿人類的生命和地球的生命相比較的話,人類幾乎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可以說是彈指一揮間的,因為人類的壽命不過短短的數十載時光,哪怕從人類起源時間算起,也不過幾百萬年的時間,而地球存在於宇宙中至少已經超過了46億年。因此人類應該更加的敬畏地球,才能夠在地球上永遠地生存下去,否則的話很可能會和曾經誕生在地球上,之後卻永遠消失了的生物一樣永遠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