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每個人都渴望活出自己生命的潛能,那麼我們該如何激活自我的潛能,我們最重要是學會向內覺察,你才能挖掘出生命的源動力。
從生命的本質來說,每個人都是有生命力的,當一個人的生命力能夠得到很好的釋放時候,我們就能收穫更好的自己。
而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激活自我的潛能,本質上是我們與自己喪失了,那麼我們就無法看到更好的自己,激活潛能的本質是學會向內覺察, 你越能覺察到自己的本心,我們就越能擁抱更好的自己。
01成長動力是源於內在生命的渴望
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都知道生命力是來源內在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要活出自己,這才是我們生命的首要任務。
很多人的潛能一直處於抑制狀態,本質上是沒有和自我的內在進行連接。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當你內在的力量被激活的時候,往往你是非常強大的,這種強大來自內驅的動力。
心理學發現,真正影響我們生命的,往往是我們內在的驅動力,你的內在驅動力越強,你越能發現更好的自己。
你的內在驅動力不強,往往你就活得非常的壓抑與委屈。生命力是來源內在的,這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總是習慣向外求,這只會讓我們與自己相去甚遠,唯有學會向內求, 你才能找到生命內在的真正的動力。
有一個哲人說過,雞蛋向外打破是壓力,雞蛋向內打破是一種生命力。正如一個孩子的出生,也是她的生命力源泉才會讓她勇敢地來到世界。
有人曾說,每個生命都是一個奇蹟,因為每個生命都是跑贏了一億精子才會誕生。這說明了,你的出生本身就是一場真正的奇蹟,我們學會向內求,也是從內在動力出發,我們才能看到更好的自己。
02與內在連接,找到生命的源動力
如果我們想要激活自己的潛能,請學會與內在連接。王陽明曾說,世界上一切的戰鬥是心戰。
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內在越有底氣,我們外在就會越有動力。內在的底氣更來自我們充分實踐生活的基礎上。
王陽明大儒曾說,心外無物,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我們內心所追求的世界。
有什麼樣的認知,你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與內在連接,從本質上來說,是去相信自我生命的富足,是給自己的人生創造一個意義。
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我們總是被這種虛無感吞噬,那麼我們就會變得更加虛空。而尋找積極的人生意義,本質上是構築我們人生的底氣,也是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無怨無悔。
真正好的人生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深入的過程。這種深入是對生命源泉的審視,更是對生命動力的審視。
我們需要明白,自己需要一個怎樣的人生,在這個人生中,我們的目標和追求是什麼。人生的前期就是一個不斷探索,也是不斷給自己尋找位置的過程。
當你越能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動力,我們越能激發自己無限的勇氣。林清玄曾講述自己年少的時候就渴望做一個作家,這個作家的夢想讓他能夠一直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找打生命的源動力也是如此,我們需要找到自己生命深處的本源是什麼,找到我們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我們越能在生命早期中找到,我們後期就會更為聚焦,生活中的每天也會變得更有激情。
許多人的生命之所以受到壓抑,本質上他不是由內在的生命力驅動的,而是由外在的壓力。比如說很多人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去讀書,和那種深深被書籍的興趣所引領的人,學習感受與人生命運也是截然不同的。
我們開發自我的潛能,是從本源找到內在生命的源動力,就會找到引發我們興趣的根本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