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嘴長到了肚子上面 專家稱是淡水魚殺手清道夫

2020-11-26 中國水產養殖網

魚嘴長到了肚子上面 專家稱是淡水魚殺手清道夫

2010-10-28 17:2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        瀏覽量: 6645 次 我要評論

怪魚的嘴長在肚子上。梅建明 攝


  8日上午,家住南京下關的市民孟先生給打來電話稱,他從長江裡抓到了一條怪魚,渾身長刺,奇怪的是魚小嘴巴長在肚子下方,身上帶有斑點。為此,他還特地開著麵包車,沿著長江邊詢問多個江邊的老漁人,結果沒有一人能識此魚。不過,昨天記者請教了一名做水產的專家,他告訴記者,這應該是一條名叫「清道夫」的魚,是淡水魚的殺手。

  孟先生告訴記者,早在一個月前,他在長江邊南京下關段下圍網捕魚,收網時,網到了一條怪魚,當時這條魚因渾身帶刺,被網住了無法脫身,他費了半天工夫才將其解下網。因打漁多年,孟先生並不認識這條魚,於是他將魚養在家裡,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他給魚餵米、飯、蚯蚓、肉塊,但這條魚都不吃。

  因擔心這條未見過也叫不上名字的魚是國家保護動物,再不吃食有可能被餓死,於是,他從昨天早上就和朋友開著麵包車,沿著長江邊尋找漁人,人見了不少,但居然沒有一個認識這條魚是什麼。

  記者看到這條怪魚身上有黑與淡綠相間的花紋,重約500克,共有6個魚鰭,摸摸身上,脊背上布滿了一道道的小刺,如同人的汗毛一般。只要怪魚一用力,這後背的刺就會豎起來,刺得手生疼。而其頭部像兩邊有鬍子鯰,尾部豎起的一道長長的鰭,非常像昂刺魚,而其皮膚則比較厚實。最奇怪的是它的嘴巴,長在肚子下面,嘴馬四周還有小須子。

  隨後,記者採訪了南京水產研究所的一位專家,他告訴記者,按照記者的描述,這條怪魚應該是原產於拉丁美洲的「清道夫魚」,它有著「淡水魚殺手」之稱,在長江裡發現,應該說不是一件好事。記者在網上查詢,並與記者拍的照片相對照,果然就是「清道夫魚」,而據介紹,這種魚屬於鯰魚科,又叫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幾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它們經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是水族箱裡最好的清道夫。不過,清道夫魚成年後食量巨大,除吃青苔等藻類之外,還經常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能吃掉3000至5000粒魚卵,也能大量吞食魚苗。而且,由於是外來物種,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天敵,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會威脅本地魚類的生存,破壞生態鏈。據推測,這種魚可能是被人放生在長江之中的。(梅建明)
&nbsp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盤點世界上十大兇猛淡水魚,黑魚竟然也在排行中!
    近日一條廣州白雲湖「水中殺手」被抓的新聞火了,這水中的怪魚小編還是第一次見,長得非常像鱷魚,所以特意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個「水中殺手」叫鱷雀鱔,是目前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屬於外來物種。為什麼在我們國家水域會出現如此兇惡的魚呢?小編還曾想過,如果在河邊釣魚,從河裡竄出一條鱷魚的場景,現在好像快要實現了!
  •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勿放生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警告:千萬不要去江河放生,它有可能對本地魚類造成毀滅性危害家住江北區的侯先生是觀賞魚愛好者,前兩天來到望海花市附近的水族館買觀賞魚時,竟發現了稱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
  • 河湧仨怪魚開口呱呱叫 水族專家:原來是「清道夫」魚
    河湧仨怪魚開口呱呱叫 水族專家:原來是「清道夫」魚2010-07-02 08: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山日報        瀏覽量: 6630 次 我要評論&nbsp&nbsp&nbsp&nbsp「我在河湧裡捕獲到三條怪魚,嘴巴長得有點像鱷魚,叫起來像鵝或者青蛙。」家住神湧村的吳先生致電本報稱。&nbsp&nbsp&nbsp&nbsp記者昨天下午在吳先生家中看到了三隻「怪魚」。
  • 「清道夫」魚有沒有營養價值?
    清道夫,舊時指城市的清潔工,這裡指的是一種學名叫甲鯰的魚。原產於南美洲的河流中,又名吸盤魚、吸口鯰,常活動於水體的底層,具有適應性強、易飼養、雜食性、耐低氧、起捕率高等特點。清道夫最初是作為觀賞魚引進,但市場上的反響並不好,於是商家們人為地賦予了它吃觀賞魚排洩物的屬性,成功地給它冠上了一個"清道夫"的稱號。它屬於雜食偏葷類的魚,確實也會啃食石頭缸壁上的藻類,但是絕對不會吃其它魚類的排洩物。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鯰魚,以底棲動物和浮遊生物為餌,有時也吃些細碎水草。
  • 泉州市民捕獲怪魚「清道夫」 盤點世上最恐怖十種怪魚
    泉州市民捕獲怪魚日前,泉州市民黃先生在村裡的小溪裡,意外捕撈到一條「怪魚」,身上分布著豹紋、嘴巴長在身體下方,就連捕了30多年魚的父親也搞不清楚:這到底是什麼魚?經鑑定,「怪魚」學名叫下口鯰,原產南美洲,身上花紋繁雜,被引入中國後一般作為觀賞魚飼養,因為能吃魚缸中的垃圾,被人稱為「清道夫」。專家提醒,「清道夫」為外來物種,不僅吃水中的垃圾,也會吃魚卵、魚苗,市民不可隨意放生。這魚怪在哪裡?這條怪魚長約30釐米,重將近500克。身上分布著豹紋、嘴巴長在身體下方。
  • 釣魚人心中「淡水魚之王」評選,你釣過哪種魚最好吃?
    喜歡野釣的人有口福  中國境內淡水魚種類超過800餘種,算上海魚的話可能數千上萬種之多,哪怕我們釣一生也很難把每一種魚打卡完成,就蓑笠哥自己來說二十多年只釣過堪堪數十種之多。  大板鯽味道不咋地  下面盤點幾種蓑笠哥自己吃過,且味道很不錯的淡水魚,蓑笠哥心中的「淡水魚之王」各位釣友絕對想不到,因為你們不喜歡這種魚甚至是被很多釣友痛恨!
  • 網上號召捕殺清道夫魚,專家:屬入侵物種
    新京報快訊 (記者李玉坤)近日,在一些短視頻平臺,很多人展示捕殺的清道夫魚,並呼籲不要隨意放生。記者將視頻發給公益組織反電魚協作中心主任朱凱,他表示,這確實是清道夫魚,學名豹紋脂身鯰,屬於入侵物種。能夠在陸地上爬行清道夫又叫琵琶鼠、垃圾魚,喜歡養魚的人對這種魚並不陌生,一般會在魚缸中放兩條,清理水底垃圾和缸壁青苔。記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環保部和中科院聯合發布的第三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清道夫就已經在列。
  • 黑龍江漁夫捕到中國大型淡水魚,專家看完怎麼說?
    黑龍江漁夫捕到中國大型淡水魚,專家看完怎麼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很多地區,因為環境制宜,所以人們從事著不同的工作,生活在河邊的人,很多就從事著捕魚方面的工作,但黑龍江卻有一位漁夫抓到最大淡水魚,重達上千斤,專家看到後臉色大變。
  • 清道夫魚為什麼不能吃,清道夫魚在原產地天敵是誰
    從外表上看,清道夫長得比較難看,魚體呈流線型,長有突出的上額及肉厚的吻,所以又名吸盤魚,體披黑色花紋,黑色條紋清晰,經常以水底的各種垃圾為食,生病的時候會依附在其它魚類身上,它們有著更加驚人的食量,除了海藻青苔,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魚卵,而且還會吞食魚苗,不過有美味的食物時,它們就會顯得更加挑食,由於長相醜陋,不是很好的觀賞魚。
  • 這幾種魚釣到可千萬別放生!否則以後很難釣到魚,可就地掩埋
    話說那些放生的奇形怪狀的魚大多數味道不錯,愛吃清道夫的蓑笠哥實名站臺。 下面的這幾種魚是放生的入侵物種,如果你有釣到請拿回家煎炸蒸煮,或者就地掩埋!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入侵的魚類已經對本土魚類產生極大威脅!
  • ...在榕城內河釣到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更兇猛的食人魚...
    N本報記者 侯希辰 孔瑜 實習生 王恆儀 文/圖 近日一則消息引發廣泛關注:7月7日,廣西柳州的張先生在柳江河遭3條食人魚襲擊,手掌幾乎被啃掉一塊肉,他的朋友因好奇玩弄已上岸的魚反被咬傷拇指。 兩周前,本報也報導了有市民在福州新店一條內河中,釣到一條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
  • 怪魚名叫清道夫
    武警寧波支隊戰士在小河裡抓到一條「怪魚」:嘴呈吸盤狀,身披「盔甲」,背長「長矛」,全身呈褐色(詳見昨日都市快報第5版《誰認識這條魚》)。消息一刊出,不少熱心人士紛紛打進85100000指點迷津,一致認為這是「清道夫」———一種養在金魚缸內,清潔金魚排洩物的常見熱帶魚類。
  • 這種野生淡水魚,被視為珍貴魚品,人工養殖難度大
    雖然知道魚在水中遊泳,但根據種類的不同,會把巢穴建在石頭下面,平時會爬到水中的石頭上生活,捕食時會把扁平的腹部和口胸的腹面爬到巖石上,像爬行一樣移動。這種魚被稱為魚斑魚,學名為魚斑魚,當地人稱之為魚斑魚、魚斑魚,是野生淡水魚,現在被認為是珍貴的魚類。
  • 清道夫算不算風水魚——順便介紹一下琵琶魚
    清道夫也可以叫,琵琶魚,垃圾魚,吸盤魚,其實我更喜歡叫清道夫,因為一開始接觸,學哥就是這樣叫我的。學哥說,清道夫吃魚的殘渣和糞便。等等。根據小標題:清道夫是魚,是一種在南方泛濫的魚。不良的商家會說清道夫吃魚糞便,可以清潔魚缸。我告訴你,不要在和這位商家聊了。他在忽悠你,這不就是在說永動機嗎???
  • 【江西吉安】淡水魚殺手雀鱔「入侵」贛江
    央視網消息:近日,江西吉安的市民汪先生捕撈到一條「怪魚」,這條魚的嘴巴酷似鱷魚嘴,長滿了鋒利的牙齒,身體被硬鱗覆蓋,像蛇皮。經當地漁政部門鑑定,這是近年來江西多個水域頻現的淡水魚「頂級殺手」——雀鱔。汪先生說,自己一直喜歡釣魚,前幾天他從青原區附近的一條人工河撈上來這條長約30多公分的魚,和以前捕撈的魚都不一樣。叫不上名字,又不知是否有毒,汪先生不敢隨便處理這條魚,於是找到青原區水產站的工作人員,經初步觀察,工作人員排除了是鱘的可能性。工作人員發現這條魚嘴巴很尖,嘴裡還長有尖牙,身上呈青灰色花紋,鱗堅皮厚。
  • 清道夫魚為什麼不能吃?
    從外表上看,清道夫長得比較難看,魚體呈流線型,長有突出的上額及肉厚的吻,所以又名吸盤魚,體披黑色花紋,黑色條紋清晰,經常以水底的各種垃圾為食,生病的時候會依附在其它魚類身上,它們有著更加驚人的食量,除了海藻青苔,一天可以吃掉
  • 廣東放生者亂放外來物種 漁民稱珠江清道夫魚成災
    老陳的漁船上坐了19個放生者,船到江中心放生者開始用小籃子將放生的水產品倒入江中。「珠江現在密布清道夫魚、羅非魚,一打上來全是這類魚,多得很。這都是以前的人放生的,現在成災了。」老陳邊開船,邊提醒放生者不要放這些魚類。  珠江中的清道夫魚是人為丟棄進入環境中。中科院珠江水產所專家調查顯示,除了韓江流域,廣東的西江、北江、鑑江等主要水系均出現了清道夫身影。
  • 清道夫吸魚成為魚友公敵,下列這些魚混養不當,比清道夫還兇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清道夫這種所謂的觀賞魚,到底如何?一直以來就是很多魚友不斷爭議的話題,有的說它吸魚、骯髒、相貌醜陋、攝食魚卵、又在野外泛濫,而且還不容易死,趕不盡殺不絕,被人們視為公敵……但同時我們也會發現,清道夫在很多魚友的魚缸裡、還有觀賞魚市場上,依然佔有一席之地,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否則早就被取締了,因為清道夫魚確實有其除藻的功效,而且效果顯著。
  • 1年吃掉200斤藻類植物,被稱為 「水中清道夫」,在湖南是名菜
    導讀:1年吃掉200斤藻類植物,被稱為 「水中清道夫」,在湖南是名菜 馬上就要入冬了,而在進入冬季之前,我國民間就一直有貼秋膘的習俗。在各地貼秋膘所吃的食材也不同,其中多數地區還是喜歡吃肉類,魚類等食材。尤其是在南方很多人就特別喜歡吃魚。
  • 別再吃淡水魚生啦!男子吃淡水魚生32年,醫生從他體內掏出1包「瓜子...
    說起魚生,很多朋友對它又愛又恨,因為鮮甜爽口美味的誘惑難以抵擋,但其中的風險又不可忽視。所以,講究的吃貨們,會給淡水魚生配上蘸料、小酒一起享用,可是,這樣真的就安全無憂了嗎?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收治了一名嚴重寄生蟲感染的患者。醫生在他的膽管中,發現了大量肝吸蟲,其中體型較大的堪比瓜子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