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魚名叫清道夫

2020-11-26 搜狐網

  武警寧波支隊戰士在小河裡抓到一條「怪魚」:嘴呈吸盤狀,身披「盔甲」,背長「長矛」,全身呈褐色(詳見昨日都市快報第5版《誰認識這條魚》)。消息一刊出,不少熱心人士紛紛打進85100000指點迷津,一致認為這是「清道夫」———一種養在金魚缸內,清潔金魚排洩物的常見熱帶魚類。

  「這種魚很多的,專門吸魚缸四周的髒東西,價錢很便宜,一兩塊錢一條,我家就養了5條。」拱北小區謝先生說。

  景芳小區沈先生說,他以前養過4條,買來時只有半根手指長,養了不到一年時間,長得比手掌還長。「魚缸全被它霸佔了,又很難看,最後只能丟進單位水池。」

  據了解,「清道夫」屬鯰魚科,又名吸盤魚、琵琶魚、琵琶鼠魚,成年魚體長約30釐米,口唇發達像吸盤,全身為盾鱗,體表粗糙,體灰黑色或淡褐色,並有黑白色花紋。

  「清道夫」是一種熱帶魚,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以上,除長相奇怪外,有時還會發出像青蛙一樣的「呱呱」叫聲。

  「清道夫」原產於亞馬遜河流域,但近幾年,「清道夫」現身國內河流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有關人士分析,這極有可能是被魚市或養魚人隨意丟棄所致。

  (見習記者殷志豔 都市快報)

相關焦點

  • 泉州市民捕獲怪魚「清道夫」 盤點世上最恐怖十種怪魚
    泉州市民捕獲怪魚日前,泉州市民黃先生在村裡的小溪裡,意外捕撈到一條「怪魚」,身上分布著豹紋、嘴巴長在身體下方,就連捕了30多年魚的父親也搞不清楚:這到底是什麼魚?經鑑定,「怪魚」學名叫下口鯰,原產南美洲,身上花紋繁雜,被引入中國後一般作為觀賞魚飼養,因為能吃魚缸中的垃圾,被人稱為「清道夫」。專家提醒,「清道夫」為外來物種,不僅吃水中的垃圾,也會吃魚卵、魚苗,市民不可隨意放生。這魚怪在哪裡?這條怪魚長約30釐米,重將近500克。身上分布著豹紋、嘴巴長在身體下方。
  • 河湧仨怪魚開口呱呱叫 水族專家:原來是「清道夫」魚
    河湧仨怪魚開口呱呱叫 水族專家:原來是「清道夫」魚2010-07-02 08: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山日報        瀏覽量: 6630 次 我要評論&nbsp&nbsp&nbsp&nbsp「我在河湧裡捕獲到三條怪魚,嘴巴長得有點像鱷魚,叫起來像鵝或者青蛙。」家住神湧村的吳先生致電本報稱。&nbsp&nbsp&nbsp&nbsp記者昨天下午在吳先生家中看到了三隻「怪魚」。
  • 魚嘴長到了肚子上面 專家稱是淡水魚殺手清道夫
    梅建明 攝  8日上午,家住南京下關的市民孟先生給打來電話稱,他從長江裡抓到了一條怪魚,渾身長刺,奇怪的是魚小嘴巴長在肚子下方,身上帶有斑點。為此,他還特地開著麵包車,沿著長江邊詢問多個江邊的老漁人,結果沒有一人能識此魚。不過,昨天記者請教了一名做水產的專家,他告訴記者,這應該是一條名叫「清道夫」的魚,是淡水魚的殺手。
  • 廣州水庫發現怪魚,撈出來足足有7萬斤,但當地漁民卻高興不起來
    就比如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在廣州水庫發現的怪魚,這種魚之前小編也是給大家介紹過的,這種魚名叫清道夫,在國內很多人喜歡叫這種魚為垃圾魚。這種魚原產地是南美洲的淡水中,因為可以以各種水底垃圾為食而聞名,很多國家引進垃圾魚都是為了讓他們清理在水族箱的垃圾。
  • 清道夫魚為什麼不能吃,清道夫魚在原產地天敵是誰
    一想到魚,大部分小夥伴估計都饞得流口水了,但不同的魚類口感和可食用度都是不一樣的,除了我們平時見得最多的草魚、鯰魚、鯉魚等等,還有很多魚類都是我們不熟悉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下水道的清理者清道夫,這是一種食性非常雜的魚類,雖然它能夠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但是幾乎沒有什麼經濟價值。
  • 清道夫吸魚成為魚友公敵,下列這些魚混養不當,比清道夫還兇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清道夫這種所謂的觀賞魚,到底如何?一直以來就是很多魚友不斷爭議的話題,有的說它吸魚、骯髒、相貌醜陋、攝食魚卵、又在野外泛濫,而且還不容易死,趕不盡殺不絕,被人們視為公敵……但同時我們也會發現,清道夫在很多魚友的魚缸裡、還有觀賞魚市場上,依然佔有一席之地,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否則早就被取締了,因為清道夫魚確實有其除藻的功效,而且效果顯著。
  • 清道夫魚為什麼不能吃?
    從外表上看,清道夫長得比較難看,魚體呈流線型,長有突出的上額及肉厚的吻,所以又名吸盤魚,體披黑色花紋,黑色條紋清晰,經常以水底的各種垃圾為食,生病的時候會依附在其它魚類身上,它們有著更加驚人的食量,除了海藻青苔,一天可以吃掉
  • 「清道夫」魚有沒有營養價值?
    清道夫,舊時指城市的清潔工,這裡指的是一種學名叫甲鯰的魚。原產於南美洲的河流中,又名吸盤魚、吸口鯰,常活動於水體的底層,具有適應性強、易飼養、雜食性、耐低氧、起捕率高等特點。清道夫最初是作為觀賞魚引進,但市場上的反響並不好,於是商家們人為地賦予了它吃觀賞魚排洩物的屬性,成功地給它冠上了一個"清道夫"的稱號。它屬於雜食偏葷類的魚,確實也會啃食石頭缸壁上的藻類,但是絕對不會吃其它魚類的排洩物。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鯰魚,以底棲動物和浮遊生物為餌,有時也吃些細碎水草。
  • 湖南水庫,村民捕獲30斤怪鯰魚,有人稱是清道夫和鯰魚雜交體
    奇怪大嘴魚,有人稱是清道夫和鯰魚的雜交「我看到像個清道夫,又像個鯰魚,好多人都說沒見過,有的人就說是清道夫和鯰魚雜交的.....」這位老鄉劉師傅有些氣憤說,他懷疑是這條「怪魚」把他投放到水庫裡的鯽魚苗給吃光了。
  • 池塘內凍死「清道夫」引來謠言一串(圖)
    池塘內凍死「清道夫」引來謠言一串(圖)前日,市民向先生從華中科技大學的池塘裡,撈到了一條凍死的怪魚。因不識此魚,多位市民紛紛謠傳它是僥倖存留下來的「史前生物」。後來專家認定,怪魚是生長於熱帶的清道夫魚。  向先生懷疑此魚是稀有品種,有科研價值,遂將其放置在冰箱裡保存。十幾位鄰居聞訊前來觀看,無人認識此魚。一天時間不到,坊間便爭相傳言向先生抓到了一條遠古魚類的「活標本」。
  • 湖南水庫現30斤「怪鯰魚」,吃光水庫鯽魚,清道夫和鯰魚雜交?
    奇怪大嘴魚,有人稱是清道夫和鯰魚的雜交 「我看到像個清道夫,又像個鯰魚,好多人都說沒見過,有的人就說是清道夫和鯰魚雜交的.....」
  • 清道夫的主要作用還是吃藻類
    你是否在網購買觀賞水族動物時,時常會看見商家給某種生物賦予了「吃魚糞
  • 清道夫算不算風水魚——順便介紹一下琵琶魚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告知清道夫是魚清道夫是屬於甲鯰科的魚類清道夫也可以叫,琵琶魚,垃圾魚,吸盤魚,其實我更喜歡叫清道夫,因為一開始接觸,學哥就是這樣叫我的。學哥說,清道夫吃魚的殘渣和糞便。等等。根據小標題:清道夫是魚,是一種在南方泛濫的魚。不良的商家會說清道夫吃魚糞便,可以清潔魚缸。我告訴你,不要在和這位商家聊了。他在忽悠你,這不就是在說永動機嗎???
  • 廣州怪魚泛濫,一水庫發現7萬斤,當地人快哭了,大壩都要保不住
    廣州水庫「怪魚」泛濫,中國吃貨也怕了這種在中國成為一種災害的魚,叫做清道夫,又名垃圾魚,吸盤魚、吸口鯰,它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的淡水中,因為可以以各種水底垃圾為食而聞名,很多國家引進垃圾魚的意圖,就是將他們作為清理在水族箱的垃圾。
  • 清道夫魚皮糙肉厚,哪些觀賞魚是它的死敵?有的可以直接廢了它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昨天養魚老道誤把一條清道夫扔進了泰金羅漢魚的魚缸,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內,清道夫就被兇猛的羅漢魚扒了一層皮。當我發現不好的時候,已經有點晚了,之後雖然我迅速把它轉移,但最終在今天早上還是死翹翹了。
  • 清道夫魚在南美河流為什麼不泛濫?看巨獺一口一條,是魚都在食譜
    而在清道夫魚的原產地——南美河流,清道夫魚卻無法泛濫,因為南美河流有眾多清道夫魚的天敵,其中巨獺就是天敵之一,在南美河流中的魚,都在水獺食譜上。在人類的食譜上,魚也是人們在餐桌常見一道菜,但人們無法對清道夫魚下筷,因為清道夫魚會吞食其它魚類的排洩物,還有其它不衛生的食物,只要能吃的,清道夫魚都會吃,所以清道夫魚很不衛生,再加上清道夫魚的味道確實非常不好吃,非常腥,所以清道夫魚是人都不敢吃。
  • 網上號召捕殺清道夫魚,專家:屬入侵物種
    新京報快訊 (記者李玉坤)近日,在一些短視頻平臺,很多人展示捕殺的清道夫魚,並呼籲不要隨意放生。記者將視頻發給公益組織反電魚協作中心主任朱凱,他表示,這確實是清道夫魚,學名豹紋脂身鯰,屬於入侵物種。能夠在陸地上爬行清道夫又叫琵琶鼠、垃圾魚,喜歡養魚的人對這種魚並不陌生,一般會在魚缸中放兩條,清理水底垃圾和缸壁青苔。記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環保部和中科院聯合發布的第三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清道夫就已經在列。
  • 清道夫魚到底吃不吃魚糞?是吃了,不過並不能幫忙清潔魚缸
    清道夫魚到底會不會吃魚糞?如果清道夫魚不吃魚糞的話,那麼哪一種觀賞魚會吃魚糞呢?相信類似的問題應該非常多養觀賞魚的朋友都會關注,無論養魚新手,還是說養了一段時間的半老手。其實咱們《養魚說》可以非常明確的告訴大家,連同清道夫魚在內的異形魚,包括其他的觀賞魚,它們都不會吃魚糞。那麼問題就來了,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我親眼看著它們把魚缸底部的魚糞給吸到嘴裡去啊,為什麼說它們不吃呢?這個時候建議大家就要多觀察一會兒了,如果多觀察一會兒,大家就會發覺,被它們吃進去的魚糞,會被它們嚼碎了之後吐出來。
  • 釣到後就地掩埋、掛在樹上曬死,這樣做能消滅清道夫嗎?
    河裡釣起來的魚「就地掩埋」? 這種令人瞠目結舌的做法,在廣東佛山南海區,卻是許多當地釣魚愛好者的「共識」——因為河裡釣起來的魚,十有八九是這些黑乎乎的「飛機魚」.....
  • 南通長江段,多人釣獲「無眼怪魚」,似魚似蟲
    近日,有多位江蘇南通的讀者反映,在長江南通段沿岸垂釣時,碰到一種「無眼怪魚」——魚身扁平似木板,一邊黃色一邊白色,魚頭部分更是魚眼魚嘴分不清......甚至看起來有幾分像是「蟲子」,長江裡還有這種似魚似蟲的怪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