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出臺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至2023年將投入540億歐元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德國政府出臺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至2023年將投入540億歐元
2019-09-21 09:45: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何路曼

  中新社柏林9月20日電 (記者 彭大偉)在經過長時間磋商後,德國聯邦內閣20日通過了「氣候保護方案2030」綱要文件。作為德國政府旨在實現2030年碳減排目標的一攬子計劃,該方案核心內容包括從2021年起開始將碳定價擴展至交通和建築供暖等領域,並將在2023年前投入540億歐元用於應對氣候變化。

  當天下午,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朔爾茨等官員和執政黨高層在柏林舉行記者會,介紹了上述方案的詳細情況。

  德國政府表示,出臺上述方案是為了確保在2030年實現比199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55%的減排目標。德國政府希望在實施這一方案時可以兼顧經濟上的可持續性和社會層面的均衡性。

  具體而言,方案核心內容包括:一、對氣候友好型技術創新的激勵措施,同時也包括為實施建築節能改造減免稅負,獎勵更換燃油取暖設備為環保型設備,電動汽車補貼等;二、從2021年起,將二氧化碳定價從目前歐盟碳市場框架下已有的能源行業和能源密集型產業擴展到交通和建築供暖;三、中長期內降低電價和公共運輸價格,減輕公民由於實施碳定價所承受的經濟負擔。而在鐵路票價下調的同時,對航空業徵收的稅額將上漲,以避免「低價傾銷機票」。

  德國聯邦政府強調,碳定價實施後的新增所得將用於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減輕公民相關經濟負擔或是以激勵措施的方式返還。

  「通過出臺一攬子方案,我們現在是嚴肅地對待氣候問題。」朔爾茨表示,德國政府邁出了新的一步,這其中涉及諸多方面,尤其是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大規模投資,截止到2023年,政府將向這一領域投入超過540億歐元。

  針對德國政府在長期爭拗後,趕在默克爾啟程赴紐約出席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前出臺的上述方案,德國各界褒貶不一。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當天評論這份方案「既有曙光,也有陰霾」。該所負責人菲斯特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是一項關係到社會整體的課題,「因此人們想要看到的是一種真正超越黨派的共識,這種共識要能夠不受政府任期限制,並且創設出值得信賴的基礎條件。」

  德國綠黨黨團副主席克裡舍爾則批評當天通過的方案是「歷史性的失敗」,他指責執政的聯盟黨和社民黨未能掌握氣候變化議題的基本維度。自民黨亦批評方案將大量資金用於細枝末節,而缺少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宏觀願景。(完)

相關焦點

  • 應對氣候變化,德國直面挑戰
    德國聯邦政府上個月出臺了「氣候保護計劃2030」,以期達成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5%的目標。這是德國氣候內閣經過近半年的反覆磋商後最終推出的計劃。德國默克爾被稱為「氣候總理」,她希望以此回應德國激烈的黨派競爭和高漲的民眾呼聲,並在應對氣候變化歷史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 氣候保護計劃2030:德國要讓6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
    當地時間9月20日,德國聯邦政府出臺「氣候保護計劃2030」,希望到2030年該國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5%。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德國政府將雙管齊下,大力推動該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 西班牙將在2021-2023年期間籌措79億歐元投資用於脫碳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西班牙電力公司Endesa周三表示,將在2021-2023年期間籌措79億歐元投資用於脫碳,新可再生能源產能等,這是該公司2021-2023年戰略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將2020-2022年的投資額提高了25%,預計修訂後的戰略計劃將使其在2023年底前的EBITDA增長10%,淨利潤與本財年的估計收益相比增長12%。具體來說,可再生能源將獲得33億歐元投資,將用於連接約3,000 MW的太陽能和900 MW的風電。
  • 德國要向汽車行業追加30億歐元援助,誰笑了?
    歐洲汽車業再掀一輪新熱潮,前腳英國宣布2030年禁售燃油車,後腳德國就拿出巨額資金扶持汽車業。  德國政府日前表示,將向汽車行業追加30億歐元資金,用於支持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低排放汽車的研發和生產。同時,為了提升電動汽車銷量,德國將加速讓境內的加油站向充電站轉型,預計2022年25%的加油站將具備快速充電功能。
  • 西方媒體熱評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方案:態度積極
    新華網專稿: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出席行將舉行的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期間,將針對國際發展領域的重大問題,包括氣候變化等問題表明中國立場和主張。4日,中國政府發布了中國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性文件《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全文)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前言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氣候公約》同時也要求所有締約方制定、執行、公布並經常更新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成立了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機構,並根據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以下簡稱《國家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領導小組將研究確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方針和對策,協調解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辦事機構設在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合力。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組織領導,抓緊制定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
  • 德國伊福研究所:封鎖造成至高150億歐元經濟損失
    原標題:德國伊福研究所:封鎖造成至高150億歐元經濟損失 來源:駐慕尼黑總領事館經濟商務處巴伐利亞廣播電臺11月7日報導。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所長福斯特表示,目前形勢嚴峻,11月「封城」將中斷德國經濟復甦,預計經濟損失達到100億至150億歐元。是否引發大規模破產潮尚不明朗。福斯特稱,受影響的行業佔德國總增加值的6%至7%。二次封鎖對於受影響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場悲劇。但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4周時間仍處於可控制範圍內。
  • 地球的一半︱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應對氣候變化
    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極端氣候事件(如強降水和乾旱)將會增多,會給長江流域4億多人口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2011年5月29日,乾涸的洞庭湖。IC  資料圖從2002年開始,我們在湖北省發起了「攜手保護生命之河-長江項目」——重新連接各個湖泊,恢復溼地。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摘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以下簡稱《國家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准,現摘要如下。  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
  • 受疫情影響 各國氣候行動會按下暫停鍵嗎?
    據德國之聲報導,德政府6月通過了一項總價值為1300億歐元的經濟復甦計劃方案(2020年-2021年)。這一方案中有共計500億歐元被命名為「未來方案」(future package),聚焦於考慮氣候變化和數位化轉型的影響。方案涉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多項舉措,包括電動交通、氫能、鐵路交通和建築等領域。
  • 世界各國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非洲大部分國家的民眾以農牧業為生,因此氣候變暖導致不少人陷入貧困。氣候變暖還導致該地區疾病流行以及生態平衡被破壞。氣候變化已經引起越來越多非洲國家的高度關注。烏幹達環境部制定了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增加在科技和公眾教育領域投資,提高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知。尚比亞總統班達最近指出,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是政府的優先任務。
  • 中日韓等國倡議加強「森林固碳」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網哈爾濱8月28日電(記者 高星 潘麗君 侯悅)中、日、韓等多國代表27日至28日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屆東北亞生態(伊春)論壇上倡議,各國應廣泛開展雙邊和多邊生態保護與建設的交流與合作,推進林業發展,增加森林碳匯,應對氣候變化,共同為維護東北亞地區乃至全球氣候安全和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 解讀: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中國未來的氣候變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與2000年相比,2020年中國年平均氣溫將升高1.3-2.1℃,2050年將升高2.3-3.3℃。全國溫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遞增,西北和東北地區溫度上升明顯。預測到2030年,西北地區氣溫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
  • 德國出臺「氣候保護計劃2030」 計劃為二氧化碳排放定價
    德國聯邦政府20日出臺「氣候保護計劃2030」,以期達成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5%的目標。這份計劃包括為二氧化碳排放定價、鼓勵建築節能改造、資助相關科研等具體措施,涵蓋能源、交通、建築、農業等多個領域。
  • 我國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全文)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成立了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機構,並根據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作為履行《氣候公約》的一項重要義務,中國政府特制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本方案明確了到201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目標、基本原則、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
    領導小組將研究確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方針和對策,協調解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辦事機構設在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合力。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組織領導,抓緊制定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
  • 解振華: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 中國都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解振華: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 中國都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2017-當地時間5月22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八屆彼得斯堡氣候對話會議上講話。 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 默克爾:出臺經濟刺激方案應考慮氣候保護問題
    新華社柏林4月28日電(記者張毅榮)德國總理默克爾28日說,為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損失而出臺經濟刺激方案時,應考慮氣候保護問題。2020年度「彼得斯堡氣候對話」28日在柏林舉行。默克爾在會上發表視頻講話說,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圍繞公共財政分配會有「艱難討論」,但必須明確的是,不應在氣候保護問題上節省,要對可持續技術進行投資。默克爾表示,新冠疫情再次展示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在緊密相連的世界,國家福祉總是依賴於全球福祉。無論是新冠疫情、經濟金融危機或是氣候危機,對所有重大挑戰都適用的一點是:我們合作越多,就越能避免或減少人類苦難和經濟動蕩。
  • 中國與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共促綠色經濟發展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正在努力將綠色發展措施納入疫情後的經濟復甦計劃。然而,在推動經濟綠色復甦過程中也存在著困難與挑戰。歐盟與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兩大經濟體,在應對氣候變化與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暴發,嚴重衝擊了全球經濟。為促進全球經濟的復甦,全球主要國家央行以及國家政府均實施了強有力的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