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港城建設 河北滄州做好「三篇文章」壯大沿海經濟帶

2020-12-05 瀟湘晨報

推動港口轉型升級、臨港產業聚集和港城建設

滄州做好「三篇文章」壯大沿海經濟帶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張嵐山)一季度,滄州黃驊港外貿貨物吞吐量1532.29萬噸,同比增長39.08%;3月以來60個總投資上百億元的沿海經濟帶項目開工,臨港產業加速集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黃驊新城輪廓初顯……滄州沿海經濟帶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不斷實現新突破。

「我們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沿海經濟帶建設的部署要求,堅持『以城定港、港城融合、產城共興』,做好港口轉型升級、臨港產業聚集和港城建設『三篇文章』,加快打造河海相濟、動能強勁的重要增長極,為全省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滄州市委書記楊慧說。

推動港口轉型升級,黃驊港首季外貿貨物吞吐量創新高

滄州把黃驊港作為沿海經濟帶建設的核心,嚴格落實省政府去年批覆的黃驊港總體規劃,堅持現代化綜合服務港、國際貿易港和「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及雄安新區河北省最便捷出海口功能定位,推進港口基礎設施和集疏運體系建設,提高運營能力和效益,推動港口轉型升級。

目前,總投資321億元的貨櫃、原油、LNG等15個專業碼頭前期工作紮實推進,20萬噸級航道改造提升、液化管廊等19個港區基礎設施項目全面啟動。

全力抓好8個鐵路專用線項目,積極深化與天津港、寧波舟山港的戰略合作,以「西北內陸-東南沿海」貨櫃海鐵聯運示範工程為載體,成功開通山西五臺至黃驊港貨櫃海鐵聯運班列,持續放大黃驊港面向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的吸引輻射功能。

推動「黃驊港-摩洛哥丹吉爾港」海上絲綢之路項目建設,促進黃驊港嵌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黃驊港已成為環渤海港口群最大的進口鋁礬土現貨市場。

一季度,黃驊港累計完成吞吐量6688.24萬噸;貨櫃完成128139標箱,同比增長27.22%;港口吞吐量增速、貨櫃增速分別列全省港口第一位;外貿貨物吞吐量1532.29萬噸,同比增長39.08%,創新高。

加快臨港產業聚集,新動能新引擎產業成色「亮眼」

3月28日,滄州沿海經濟帶60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210億元。60個項目中,黃驊港綜合保稅區冷鏈物流項目建成後,每年冷藏品冷凍品加工量儲存量將達18.4萬噸。

在渤海新區,現代臨港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綠色石化及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物流、主題旅遊、通用航空、冶金和裝備製造七大主導產業。

為更好地推進產業升級,去年以來滄州市與10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籤約,共建21個特色產業集群產業技術研究院,「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已正式啟用,滄州市還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全面推進航天煤氣化產業化、氫動能工程研發等領域合作。

「滄州市深入開展『萬企轉型』行動,深入實施『六個一』工程,特別是把產業技術創新作為重要舉措,加強與京津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集聚創新資源、促進技術研發、推動產業升級。」滄州市市長梅世彤介紹說。

滄州市按照壯大「六大新動能」、培育「五大新引擎」路線圖,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和新興產業培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發展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綠色化工、生物醫藥、時尚服裝服飾和現代物流等產業成為支柱產業、主導產業;加快培育雷射及智能製造、先進再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清潔能源等產業快速成長。

今年,滄州渤海新區計劃推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581個,其中新動能、新引擎項目佔到70.2%。

打造全省樣板城市,「一港雙城」提高綜合承載力

去年,我省印發《加快滄州渤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滄州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城市」,在渤海新區「規劃建設現代化濱海樣板城市」。對此,滄州市正通過「一港雙城」模式,重構城市發展版圖,在主城區和黃驊新城唱響新時代滄州「雙城記」,積極融入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滄州市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帶動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近期順利完成了主城區大運河河套內兩個村莊的整體搬遷,到今年12月底,這裡將建成滄州市大運河文化帶的又一標誌性景觀。

同時,渤海之濱黃驊新城建設提速。3月26日,作為津汕高速黃驊北互通工程的關鍵節點工程,黃驊新城收費站開通,黃驊新城城市框架初步顯現。作為滄州黃驊港集疏運體系重要樞紐以及黃驊新城建設的重大先導性工程,津汕高速黃驊北互通工程預計6月底建成開通,將實現黃驊市、中捷產業園區與黃驊新城核心區、起步區的有機連接,黃驊新城輪廓將更加清晰。

渤海新區還把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納入黃驊新城一體建設,打造現代化濱海樣板城市。持續開展綠化行動,完成投資11.94億元,新增綠化面積597.2萬平方米,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來源:河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此,我們要做好戰略謀劃,努力實現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一要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把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水平,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根本要求。
  • 汕尾:「東承西接」 建設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
    圍繞建設成為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的戰略定位,汕尾奮戰「三大行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疫情之年生產生活秩序迅速恢復、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去年前三季度GDP增長4.6%,增速全省第一,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汕尾是歷史厚重的革命老區,如何在東承西接中借梯登高,加快實現振興發展?
  • 河北港口集團300多名志願者集中行動 精彩紛呈的志願服務讓港城...
    12月5日,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河北港口集團在秦皇島國際旅遊港開展「志願有我、河港行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集中行動。河北港口集團領導曹子玉、劉廣海、朱朝陽,剛剛載譽歸來的全國勞動模範李伏玉與13支志願者服務隊一起開展理論和普法宣講、健康義診、環境保護、心理疏導等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吸引眾多市民參與,令冬日的港城溫暖湧動。
  • 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黃金經濟帶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 發揮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重要作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5月2日,司法部部長傅政華主持召開部長辦公會議,強調要發揮好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實際行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司法部工作部署,6月10日,全國律協在武漢舉辦第三屆長江經濟帶律協會長年會,就如何發揮律師行業在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舉行實務研討和工作部署。
  • 河北滄州建「北方光谷」
    原標題:河北滄州建「北方光谷」   2月25日,在河北滄州雷射產業園中,一臺高速全電數控雷射衝床僅用28分鐘時間,就在一塊鋼板上打好全部1.1萬個孔眼。河北沃克曼數控機械有限公司裝備部經理易先明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這臺高速全電數控衝床是其與園區內國工信滄州數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是將雷射和衝床合二為一的全新產品,加工速度比當前國際最先進設備提高50%以上,每臺銷售收入約100萬元。   高速全電數控雷射衝床的誕生,是滄州雷射產業園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 茂名大道 | 建設沿海經濟帶西翼,茂名該有怎樣的作為?
    開欄第一篇——今年5月,省委書記李希到茂名調研時強調,要進一步從全省、從東西兩翼全域出發,把握好自身發展定位,積極對接主動協同湛江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攜手湛江、陽江共同努力,把沿海經濟帶西翼建設好發展好。同樣是在今年5月,我省出臺文件,首次提出五大都市圈的城市群新構想,湛茂都市圈赫然在列。
  • 河北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河北新聞網12月4日訊 今天,河北省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工作辦公室發布《關於河北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14—2017)入選作品公示的公告》,對河北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14—2017)入選作品進行公示。
  •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在我市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備感振奮,表示一定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推動沿海地區大力開展城鄉綜合整治,基本實現農村汙水管控與治理全覆蓋,「散亂汙」企業動態清零,相繼推行海域水汙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做到涉氮重點行業816家企業持證排汙,持續削減總氮等汙染物入河入海量。  管好直排海汙染源,有序推進入海排汙口排查整治,沿海三市持續加大直排海汙染源監測整治力度,對秦皇島港、山海關等區域企業直排口實施封堵,強化唐山、滄州直排海汙染源企業監測執法力度,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實現直排海汙染源穩定達標排放。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中國環境報)
    推動沿海地區大力開展城鄉綜合整治,基本實現農村汙水管控與治理全覆蓋,「散亂汙」企業動態清零,相繼推行海域水汙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做到涉氮重點行業816家企業持證排汙,持續削減總氮等汙染物入河入海量。管好直排海汙染源,有序推進入海排汙口排查整治,沿海三市持續加大直排海汙染源監測整治力度,對秦皇島港、山海關等區域企業直排口實施封堵,強化唐山、滄州直排海汙染源企業監測執法力度,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實現直排海汙染源穩定達標排放。
  • 做好「食品」大文章!梧州市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特色食品產業,以「嚴標準、樹品牌、強龍頭、聚集群」為抓手,堅持做好「食品」這篇大文章,打造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梧州樣本」。鏈式效應構建產業集群日前,位於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江北片區的嶺南食品工業小鎮項目建設現場,部分標準廠房及配套用房已經建成,多家企業進駐其中。
  • 《渤海之濱》 ——滄州沿海資源科普展廳介紹
    滄州沿海資源科普展是滄州博物館的特色專題展覽之一它以滄州海洋、溼地資源為依託,通過匠心獨具的藝術形式和現代化陳列手段,將文獻史料、生物標本與高科技巧妙結合,從「勾沉滄海」「溼地生衍」「海洋生物」三部分,全方位地向觀眾展現滄州渤海之濱的變遷歷程和朝氣蓬勃的生物世界。 渤海,古稱滄海,中更新世初成,歷經陸地—湖泊—海的滄桑巨變。大浪淘沙,無所畏懼,終成今日之渤海。
  • 做好黃河流域出海口這篇大文章
    省委書記劉家義主持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山東發展面臨的一次歷史性機遇,主動謀劃、主動擔當、主動作為,以紮實有力的舉措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更大實效。  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幹傑,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出席會議。
  • 【滄州和獅子的聯繫】為什麼不叫河北滄州雄獅呢?
    河北冀菜有御品鍋、炒代蟹、鍋包肘子、驢肉等代表作,滄州除了火鍋雞,也有一道豬肉蓮藕獅子頭的特色名菜。 滄州鐵獅子鑄造者是山東人李雲,李雲是當時著名的鐵匠人,他受邀帶著81個徒弟在開元寺鑄造了鐵獅子,期望用它來鎮住當時頻發的海嘯等災害。 滄州鐵獅子具備很高的冶金塑像工藝,比歐美類似煉鐵工藝早了700多年,還和佛教文化及造像有密切的聯繫,獅身紋有《金剛經》,背部的碗狀物其實是文殊菩薩的蓮花座。
  • [十六大特別節目]《大路歌——快速發展的河北高速公路》
    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公路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2001年底,全省公路通車裡程達到59152公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已達1565公裡,居全國第二位,在2001年全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評比中,取得了第一名。以京石、石太、石安、唐津、唐港等為主的十四條段高速公路,呈「三縱三橫三條線」布局排開,為京津和河北省經濟建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公路交通條件。
  • 以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契機 安徽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長江經濟帶集聚的人口和創造的地區生產總值均佔全國40%以上,進出口總額約佔全國40%,是我國經濟中心所在、活力所在。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時指出:「長江經濟帶是『一帶一路』的主要交匯地帶,要統籌沿海沿邊沿江和內陸開放,培育國際合作競爭的新優勢。
  • 王東峰: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 凝心聚力建設強大穩固的...
    會議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邊海防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做好邊海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三五」時期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黨的領導,加強系統集成,深化共建互促,強化依法治理,推動全省海防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發生歷史性變化。
  • 做好互動耦合這篇大文章
    做好互動耦合這篇大文章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12 星期二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凱    當前,青島正在深入推進更高水平開放,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國際客廳」是重要舉措之一,
  • 讓「黃金水道」更綠色更順暢——推動長江經濟帶大保護5年間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題:讓「黃金水道」更綠色更順暢——推動長江經濟帶大保護5年間新華社記者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5年來,沿江各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黃金水道」活力迸發,生態效益日益彰顯,交通先行棋激活滿盤,一幅生態畫卷正在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