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中,為什麼父親最後比女兒還年輕62歲?

2020-08-07 火星一號
《星際穿越》中,為什麼父親最後比女兒還年輕62歲?

在《星際穿越》中,為了拯救地球上的人類,庫珀一行人踏上了星際之旅,前往遙遠的河外星系去尋找宜居的星球。在庫珀離開地球時,他的女兒墨菲還只是一個小女孩。而當庫珀最後回到地球上時,他的女兒已經老態龍鍾,但庫珀還是與當年離開地球時相差無幾。

那麼,為什麼身為父親的庫珀最後會比女兒墨菲還要年輕許多呢?

《星際穿越》中,為什麼父親最後比女兒還年輕62歲?

這個問題就涉及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根據相對論,整個宇宙的時間並不是同步的,不同參照系的時間流逝速率並不一致。運動參照系的時間過得慢一些,強引力場中的時間也會過得慢一些,這就是時間膨脹效應。

物理學家通過原子鐘的對比實驗,已經證實了時間膨脹效應,而且還被用於導航衛星的時間校準。對於在高度為2萬公裡的軌道上運行的導航衛星,其飛行速度約為3.89公裡/秒,需要考慮到相對論效應。

《星際穿越》中,為什麼父親最後比女兒還年輕62歲?

由於導航衛星飛行速度很快,它上面的原子鐘每天會比地球上的原子鐘走慢7微秒。另一方面,導航衛星比地面更遠離地心,所受的地心引力作用更弱,所以衛星上的時間會比地面上過得更快,每天走快大約45微秒。

綜合來說,導航衛星上的時間每天會比地面快38微秒,也就是0.000038秒。這麼小的時間差看起來微不足道,但要是乘上光速,每天累積的定位誤差超過了10公裡,所以不能忽略,天地時間必須要進行同步。

《星際穿越》中,為什麼父親最後比女兒還年輕62歲?

在《星際穿越》中,宇宙飛船的飛行速度並不快,星系際穿越依賴於蟲洞。蟲洞的另一端連接的是100億光年外的星系,儘管這個距離非常遙遠,但蟲洞是時空捷徑,飛船穿過蟲洞所耗費的時間很短。因此,速度所帶來的鐘慢效應可以忽略。真正導致時間顯著變慢的是引力,由卡岡圖雅超大質量黑洞引起。

庫珀一行人首先造訪了米勒行星,這顆星球運行在超大質量黑洞的邊緣,黑洞巨大的引力讓米勒星球上的時間大幅度變慢,那裡的1小時等同於地球上的7年,或者1秒等同於17小時。庫珀在米勒星球上耽擱了3個多小時,在此期間,地球上已經過了23年。

《星際穿越》中,為什麼父親最後比女兒還年輕62歲?

雖然米勒行星上的時間相對過得非常慢,但身處於該星球上的庫珀無法直接感知到。對於庫珀而言,時間是正常的,在那裡過1小時感覺與在地球上過1小時是一樣的。

然而,對於地球上和處在時間畸變區域外的觀測者來說,米勒星球上的時間非常慢。如果永恆號飛船上的人用天文望遠鏡來觀測米勒星球,將會看到星球上的東西幾乎是不動的,或者一切看起來像是慢動作。如果庫珀在米勒星球上揮一下手,在外部觀測者看來,這一揮手動作需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時間的相對性是相對於別人而言,而非自己。

《星際穿越》中,為什麼父親最後比女兒還年輕62歲?

此後,庫珀在離開曼恩星球時,飛船滑入黑洞邊緣,利用黑洞的引力彈弓效應前往第三顆星球。在此期間,庫珀所經歷的時間再一次遠遠慢於地球,這一次慢了51年。後來,庫珀掉入黑洞,時間又慢了13年。

因此,庫珀從離開地球到返回太陽系這段期間,地球上的時間過去了89年。根據庫珀在米勒行星上的透露,墨菲在庫珀出發時為10歲,而庫珀當年為35歲。因為在地球上的時間過了25年之後,墨菲發信息給庫珀,說她現在的年齡已經與庫珀當年離開地球時同歲。

《星際穿越》中,為什麼父親最後比女兒還年輕62歲?

最後,當庫珀回到太陽系時,對於那裡的人類來說,庫珀已經124歲了,墨菲已經99歲了。然而,對於庫珀來說,整個太空任務才耗費了兩年時間,他的生理年齡其實只有37歲,反而比墨菲年輕了62歲。當然,這裡的計算忽略了低溫休眠的時間。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穿越蟲洞的未來
    如果說女兒是父親前輩子的情人,許多女性觀眾更能體會《星際穿越》,父女間的互動和思念。《星際穿越》庫柏的女兒墨菲和父親的脾氣、興趣一樣,片中一開始,年幼的女兒問父親為何用莫非定律,取這樣壞的名字。莫非定律是比較悲觀的思考,簡單說就是凡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事情往往會朝向所想到的不好方向發展。
  • 《星際穿越》以愛之名,科幻外衣下,一封父親寫給女兒的溫情家書
    文丨大腳《星際穿越》是一部豆瓣評分高達9.3的科幻史詩級巨作,影片給我們展示了美輪美奐的太空美景,給科幻迷們上了一堂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同時還給人們帶來了關於親情的思考。《星際穿越》的導演是克里斯多福·諾蘭。
  • 黑洞已經被證實,《星際穿越》裡的蟲洞距離我們還遠嗎?
    《星際穿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行四個太空人加一臺機器人,穿越蟲洞到達另一個宇宙或者說星系再或者說是時空的畫面。這部電影有很多科學知識相關的名詞,我大概匯總了一下。在影片中,三人進入米勒星球,因靠近黑洞,米勒星球上的時間流速1小時,相當於地球7年之久。時間這個元素在本片中也是核心,片中地球已經苟延殘喘,人類面對的是植物滅絕,氧氣消耗殆盡,食物消耗殆盡。主角因事故從米勒星球回到飛船,他女兒已經和他同歲,兒子也已娶妻生子。
  • 《星際穿越》:愛是宇宙終極答案,守護孩子,是一個父親的使命!
    時隔六年之久,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神作《星際穿越》,再度成為國內電影院人氣最高的作品,它已連續三天佔據單日票房冠軍,遠遠超出同期上映的其他電影。許多人感嘆,經典電影永不過時,觀看後震撼程度依舊堪比當年……《星際穿越》的故事很宏大,但最核心的內容是人類間的親密感情,這也是電影最直擊觀眾內心的地方。
  • 豆瓣9.3分《星際穿越》:穿越時空,為愛而歸!
    文/羲道要論14年的科幻神作,電影《星際穿越》絕對算得上一個,不說它那豪華的演員陣容,就是影片中那浩瀚的宇宙星河,和穿越時空的震撼也足夠了。為了與父親的一個約定,在那未來幾十年的時空變換裡,把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都給害死,這無疑不是明智的選擇,而他為此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遵守承諾固然重要,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去變通、去調整對承諾的遵守方式,這樣才能避免損失。《星際穿越》主要以相對論、黑洞、緯度空間等如今熱門的理論課題為基礎,描述出一對父女那超出時空界限的愛和親情。
  • 平行宇宙中的「星際穿越」
    那次的科學研討會長達8個多小時,來自各個領域的14位科學家暢所欲言,其中包括太空生物學家、行星科學家、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心理學家和空間政策專家等等,他們都為《星際穿越》的籌備提供了許多全新的思路。隨後,史匹柏就開始為電影物色專業編劇。在面試過許多編劇之後,他最終將目光鎖定在年輕的編劇喬納森·諾蘭身上。
  • 《星際穿越》與《奧德賽》的隱秘關聯
    我們可以看到電影《地心引力》也跟《星際》比較接近,沒有太多的高科技,不像玄幻的東西,不像盧卡斯的《星球大戰》,那裡面各種奇觀比較多。《星際》中那個老頭布蘭德博士,跟《2001太空漫遊》裡的弗洛伊德博士都是導師級人物,也是一種原型形象。《2001太空漫遊》裡的機器人最後精神分裂,變成邪惡的機器人,《星際》裡的曼恩博士也一樣,最後為了生存的問題變得邪惡了,但他雖然邪惡,也還保持人性。
  • 星際穿越影評
    飛行員庫珀(馬修·麥康納飾演)   《星際穿越》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表現時間、愛、孤獨、執著等主題的影片。           星際穿行的徵途    《星際穿越》通過一個簡單的比喻給我們完美的解釋了蟲洞。我才了解到這部電影不同於以往那些天馬行空的科幻片,它全片基本上都是有科學依據指導的。
  • 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科幻電影,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在未來地球因為自然環境的惡化植物開始變的越來越少,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很多人成為了農民
  • 集蟲洞、黑洞穿越大全的《星際穿越》,9.2高分的開悟神作
    在9.2高分的美國電影《星際穿越》中,我們可以看出導演所要表達的,關於穿越的幾個觀點。而這些觀點、劇情,是導演在整個拍攝過程中,聘請資深科學家做全程指導而產生的,並不是完全憑空想像之作。第一,想要實現穿越,必須進入更高的維度空間。
  • 它比《流浪地球》早上映幾年,是穿越星際中最孤獨的一次旅行
    它比《流浪地球》早上映幾年,是穿越宇宙中最孤獨的一次旅行2014年由科幻片大導演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問世。說到浩瀚宇宙,我們能想到第一個與之相應的詞語就是神秘,因為無法觸及,所以對我們生活在太空之下的人而言,對於未知只有敬畏。
  • 平行宇宙中的「星際穿越」
    ,他又不得不回到英國倫敦,在最後的幾個月裡陪伴在父親的身邊。劇組還真正製作了其中三個艙:中駕駛艙,居住艙以及低溫艙。《星際穿越》的劇本前後總共修改了8年,但經過充分的前期統籌,電影最後的拍攝階段只用了4個月時間。2014年11月7日,籌備近十年的《星際穿越》正式上映,一經上映就好評如潮,最終斬獲6.7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豆瓣評分高達9.3分。
  • 美國科幻大片,時隔六年再次全球上映,《星際穿越》你看了嗎
    接下來,我就當一次敲門磚,講一下這部充滿感性的科幻片《星際穿越》。在這個茫茫宇宙,有你牽掛的人,你想要保護的人嗎?如果沒有,那你真的是太孤獨了,但是你肯定有的不是嗎?當你歷盡千辛萬苦見到Ta,沒有人不會為此感動的不是嗎?《星際穿越》講的是未來的世界,特別的糟糕,他們生活在塵土飛揚的地球,基本上需要水的水稻小麥都滅絕了,只能種一些玉米。
  • 被「誤解」的《星際穿越》裡,是屬於全人類的「神跡」
    那麼為什麼牛頓看到跌落在腳邊的蘋果時,想到了萬有引力定律,為什麼凱庫勒夢見首尾相連的蛇時可以聯想到苯環?要知道當時這兩位科學家雖然對自己所研究對象極度痴迷,但是人類的觀測和實驗能力還非常有限,以至於當年牛頓雖然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是卻測不出牛頓係數,凱庫勒雖然提出了苯環猜想,但時至今日,人類對分子結構的研究僅僅停留在猜想和驗證階段。
  • 被「誤解」的《星際穿越》裡,是屬於全人類的「神跡」
    那麼為什麼牛頓看到跌落在腳邊的蘋果時,想到了萬有引力定律,為什麼凱庫勒夢見首尾相連的蛇時可以聯想到苯環?要知道當時這兩位科學家雖然對自己所研究對象極度痴迷,但是人類的觀測和實驗能力還非常有限,以至於當年牛頓雖然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是卻測不出牛頓係數,凱庫勒雖然提出了苯環猜想,但時至今日,人類對分子結構的研究僅僅停留在猜想和驗證階段。
  • 星際穿越好看嗎 所有導演都在解決時間問題
    星際穿越好看嗎 所有導演都在解決時間問題時間:2016-06-03 21:51   來源:豆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在女作家的筆觸下,人類的生命時間是這樣的: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我還沒有長到二十歲,祖父就七八十了。祖父一過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 《星際穿越》誕生史:成就「諾神」的12塊拼圖
    >>>專訪安妮海瑟薇:討厭被當花瓶,想當女漢子>>>專訪馬修-麥康納:拍《星際》因為我也是父親  【編者按】在千呼萬喚中,在影迷心中有「諾神」之稱的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新作《星際穿越》,於今日登陸全國各院線。
  • 細說《星際穿越》:5年多過去,它仍舊是最好的科幻電影
    ,為什麼《星際穿越》5年後,依舊是最好的科幻電影。 不同於一般的末日題材科幻電影中的那樣,總會出現一個從天而降的英雄來拯救世界。《星際穿越》首先從一開始的設定就是要逃離地球,所有的科學家和航天從業人員都在為此做準備,還精心策劃了planA和planB。其次《星際穿越》並沒有出現一個大公無私的救世主,男主角庫珀心裡最重的,永遠都是他的家人。
  • 《星際穿越》中的科學與幻想
    電影《星際穿越》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左)和男主角庫珀的扮演者馬修·麥康納在拍攝現場 與好萊塢經常塑造出各種各樣的超級英雄不同,在《星際穿越》中,最後是幾位理論物理學家拯救了全人類。其實,電影中運用的主要的情節與場景,例如地球上發生無法挽救的災難必須移民外星,駕駛飛船穿越蟲洞、進入黑洞、探索地外行星,以及在極端情況下人性的改變……這些橋段在之前的很多科幻電影中早都被運用過多次,電影中很多帶有諾蘭導演個人色彩的故作深沉的臺詞更是顯得做作。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使得《星際穿越》成為一部讓所有人都開始討論理論物理的電影呢?
  • 《星際穿越》科幻巔峰之作,情節處處戳中你的淚點
    在《星際穿越》中,地球被饑荒和沙塵暴徹底摧毀,使得處於地下的NASA不得不考慮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移民到其他星球上。最後,由於前兩個星球顯然不適合居住,第三個星球幾乎不可能到達,庫珀和布蘭德想出了一個瘋狂的計劃。繞著黑洞飛行,利用引力彈弓效應把他們的宇宙飛船永恆號彈射出去。後來為了提供必要的推力,庫珀不得不拋棄自己和機器人塔斯。他飛過奇點,穿越五維空間,最後在一個新的人類殖民地醒來。與女兒短暫團聚後,他開始出發尋找布蘭德和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