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聊到心理學書上說一個人盯著你說話時,證明此人是坦誠的,值得信賴。
再想想,如果你想騙一個人,你會不會故意盯著對方講話,以顯得真誠,取得信任?可能大多數人都會這樣做。
所以心理學上的這一條還得靈活運用。騙子常會注視著你說話,那如何才知道他是在撒謊呢?
心理學家研究得出:人在說謊時,常會刻意注視對方,由於緊張瞳孔會擴大。所以有人盯著你說話時,只要發現瞳孔擴大,也是在說謊。
微表情動作開始的0.3秒,是一種本能反應,只是很難抓住;然後就會出現延後的動作,延後動作多是裝出來的,你可以反向理解其動作。
小芳問小夥有沒有拿她的錢包。小夥先是微微點了下頭,隨後使勁搖頭,然後注視著小芳說:「沒有。」
這裡出現了點頭和搖頭兩相矛盾的動作,一真一假。這裡的點頭是0.3秒的本能動作,是誠實的。如果你沒發現點頭,也可以根據搖頭的動作來判斷,搖頭屬於延後動作,可反向推定出點頭的動作,所以證明他是在說謊,是他拿了錢包。
如果你捕捉到了0.3秒中的點頭,就可憑此判斷他拿了錢包;如果你只注意到了搖頭和注視著你的眼神,很可能是延後性的假動作,就得反向推定出他在說謊。
就像驚訝的表情,一秒內的目瞪口呆是真驚訝;而持續3秒以上的驚訝是假驚訝——是裝出來的表情。
還有一個最善於欺騙的表情就是微笑。一般認為微笑是友好,美好,開心的表現,同事間的微笑,商場服務員的微笑。可一體會,又有多少笑容是真情流露的呢?
不過識別假笑也很簡單,如果眼角沒有出現魚尾紋,是硬擠出來的微笑,其實內心對某事是拒絕的。人類偽裝動作也是種本能,不可被其迷惑。
比如你發現小麗偷了一隻雞,你把雞的照片給他看。她先是下意識地放大瞳孔,然後意識到不能讓你看出來,再縮小瞳孔眯起眼睛,也正好透露了所思所想。
心理學家還發現,當有人說謊時內心會緊張,引起喉嚨幹癢,就會下意識地吞唾液來緩解。這裡還要聊聊表情基線問題,也就是一個人平時的習慣性動作,識人時一定要考慮進去。
小紅很漂亮,美中不足的是她掉了一顆門牙,於是說話時,總會時不時用手掩著嘴,這樣就不能認為她在說謊。
這裡再來聊聊題外話,「說謊」這個詞不一定是貶義,如善意的謊言,美麗的謊言。
小周感冒咳嗽,去藥店買感冒藥吃。店員說:「咳嗽一定要重視啊,否則咳成肺炎就麻煩了。」其實店員也是好心,為你健康著想,希望你好得更快。
老朱身體不舒服,醫生檢查出是肝癌,卻故作輕鬆地對老朱說:「哦,沒事,你腹腔裡有點積水,抽出來就好了。」
老張笑眯眯地走後,醫生急忙轉身就喊:「老張的家屬有沒有來?」
所以,倘若你不能識別謊言,也沒關係,因為有的謊言也很美麗。有時做一個大智若愚,難得糊塗的人也未嘗不可。不過真想識別謊言,還得學學微表情心理學。
參考資料:《微表情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