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心理學:如何通過細微的表情變化看透他人的內心

2020-12-05 心理學與人際關係

人們在社交中,常常會使用一些虛假的表情來迷惑對方,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某些非常細微的表情變化,卻可以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感受。「微表情」最短只有0.04秒,雖然只是很短暫的時間,但因為是無意識的,往往會暴露出真實的情緒。掌握這些微表情,能讓你在社交中佔據有利地位。

1.對視太久,可能在撒謊

大部分人都知道,一個人如果在說話時的目光躲躲閃閃,飄忽不定,那麼這個人很有可能在撒謊。但你知道麼,最新的研究表明,為了避免看起來躲躲閃閃的樣子,有些說謊者故意與你對視,把眼神接觸拖得很久。甚至有些高手,在撒謊時,會有更多的眼神交流,這樣他就可以通過你的表情來判斷你是否相信他的謊言。

那如何判斷對視時說話的真假呢?撒謊的人在與你對視的時候,他們的身體會顯得比較僵硬,動作不自然,身體一動不動,眼睛也一下也不眨,眼睛過分睜大,甚至會讓人感到有些不舒服。

2.假笑與真笑

真笑的特徵有:1.眉毛自然鬆弛2.眼睛微微眯起3.眼角有皺紋。

而如果有人試圖假笑,以表現出開心的樣子,通常來說,是看不見對方的皺紋的。當然,也有人是能做出完美的假笑。所以僅僅憑藉上述的特徵,並不能百分之百的確定是真笑

且研究指出,微小的時間如果超過5秒鐘,基本上都是假裝的。一個真實的微笑通常只能持續2至4秒;而假笑因為缺乏真實情感的激勵,臉部的肌肉會顯得僵硬與不對稱,且一般會超過5秒。

3. 挑眉毛往往是負面情緒

研究發現,與挑眉毛相關聯的情緒大多是負面情緒,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a眉毛內側向上拉起,多表示不安的情緒,包括內疚,害怕以及罪惡感,自卑感,慌亂感等感覺

b眉毛外側向上起,多為了引起對方注意和懷疑。也就是在詢問「你確定麼」「真的是這樣麼」

c眉毛壓低並使眉毛聚攏。多表示不舒服,生氣,壓抑以及痛苦。

4.音調變化

基本上所有的突然性音調升高都表示內心的心虛和不安。

5.表情持續時間

人類的感情持續時間其實非常短暫,在沒有持續的情緒來源的前提下,如果有個人他的表情持續時間過長,你就要懷疑他是不是假裝的了。通常來說,表意外的情緒持續最短,驚奇與恐懼通常不超過一秒,表開心的情緒也通常不會超過五秒。

6.瞳孔放大

這個難度就比較高了,想要清晰的看到他人的瞳孔是比較難得。不過對於多數中國人來說都是褐色眼球,經過訓練還是可以看到的,而且這個是無法偽裝的。研究表明,緊張情緒,憤怒和性興奮這三種會使人的瞳孔放大,如果想要知道異性對你是不是感興趣,看看瞳孔就知道啦。

當然,這些信息是一般性的發現,主要的作用是可以為你更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內心提供起點。除了微表情,一些微動作也能反映出大量的內心信息。這個我們在下一篇介紹,關注木木瞎扯,每天一點心理學。

相關焦點

  • 微表情心理學:讀心識人準到骨子裡
    微表情能在不經意間透露出人的內心情感,掌握它們,便能準確了解他人心理,提升溝通的效果。《微表情心理學》內容分為六大板塊,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出發,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詳細講述了微表情心理學在人們實際生活與工作中所起到的神奇作用,以期讓讀者能夠真正了解到微表情心理學。 《微表情心理學》適合所有對微表情心理學感興趣的讀者閱讀、使用。
  • 《微表情心理》入門必備書單!!!
    1、《微表情心理學》徐謙 著/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簡介:人們通過做一些表情把內心感受表達給對方看,在人們做的不同表情之間,或是某個表情裡,臉部會「洩露」出其他的信息。作為父母和教師,如何發掘孩子的潛能,正確引導孩子發揮潛能?作為領導,如何發現下屬的特點並積極引導,使其轉化為工作效率?作為下屬,如何洞悉上司的心思,圓滿完成工作任務?作為談判者,如何探知對手的心理,走進敵人的大腦?作為經營者,如何看破消費者的內心,把消費欲望變成營業收入?
  • 微表情心理學01期丨透過這幾個動作,看穿他人的真實想法!
    人生就像一場化裝舞會,每個人都用面具擋住了自己的真實表情。站在你面前的ta,是言為心聲,還是口是心非?摘下他們的面具,看透他們的心聲,將一切秘密盡收眼底。但表情、眼神、下意識的動作等,是人無法控制的,更是裝不出來的。這就是微表情、微反應。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這是我們的微表情心理學——01期。
  • 心理學與微表情微動作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曾或多或少的對心理學感興趣,在我所接觸的人裡好像大多數女生對此內容更是樂此不彼,每次一提起這個話題她們總是有很多話要說,有的甚至當你問她們想學點什麼,她們都會脫口而出說心理學,那麼心裡學究竟是什麼,我對此也是一知半解,所以這個月我們一起來閱讀這本書,由作者知非編著的這本
  • 心理學:面部微表情有什麼秘密?怎麼通過面部微表情去觀察人?
    微表情是一門神秘且高端的心理學,是人們對他情緒,感情進行識別的線索,在人際交往中,微表情是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人的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和身體姿態等幾個部分。在社會交往中,人最好學會察言觀色,具有在他人表情中準確捕獲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那麼就先來說一下面部微表情的秘密吧!
  • 從創作者的角度,學習《微表情心理學》,讓人物描寫栩栩如生
    金字塔原理告訴我們,文章需要解決四個問題,一是我們應該做什麼,二是我們應該如何做,三是我們是否應該這麼做,四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而《微表情心理學》這本書,就是解決「為什麼」的問題。為什麼從他人的肢體語言中能洞悉心理活動?為什麼戀愛中兩人頻繁吵架,而找不到破解之法?
  • 微表情心理學
    微動作是了解一個人內心真實想法的最有利線索,人在瑣碎的小事上,才表現出真實的自己。手勢、肢體動作和表情默默都地傳達著人們的每一種情緒——從權威、自信到自我保護和自我意識,細微處洩天機。巧用心理學,不僅能讓你在人際交往中更得心應手,也讓你有一個比較科學、高效的方式,去實現目標。
  • 如何通過面部表情看穿對方意圖?很簡單,沒學過心理學也可以!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懂一些心理學,只是連你自己都不知道罷了,尤其善於分析和善於觀察的人,他們往往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其實是可以通過一些別人的面部表情來判斷他的情緒的,有的人稱這為「有眼色」「有眼力勁」。面部表情是人們內心活動的真實寫照,也是讀懂別人心理的方式之一,一個人面部表情的變化,會反應他內心的渴望與動機。
  • 如何通過觀察男人的表情,就看懂他的內心?心理學家來教你
    其實這都是最為基礎的心理學知識,人會因為喜怒哀樂,而發出一些表情。同樣,我們也可以在一個人的表情裡,洞察一個人的內心。我們經常說男人是狡猾甚至虛偽的,你看出他究竟是不是再騙你,更看不出他內心究竟在想什麼。那麼如何通過觀察一個男人的微表情,就看穿他的內心想法法呢?心理學教會你更多的心理技巧。
  • 微表情心理學:這3個微表情動作你一定遇到過
    當你靠近他們時,他們會馬上改變表情。還有就是,一般嫉妒你的人看你時習慣眯著眼。並且身體稍微後傾。其實眯著眼是視覺阻斷的行為,他試圖逃避自己不如你的現實。視覺阻斷與嘴唇按壓「視覺阻斷」是一種非語言行為,通常發生在我們感到自己受到威脅,或碰到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時。
  • 「微表情心理學」這項技能 讓你能一眼看穿別人的真實想法
    探索身體的語言--微表情展露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要知道在我們日常人際交往當中,人們或是為了維持人際關係,或是為了應付場面,或是為了勾心鬥角,人們總是把自己真實的想法有意無意的隱藏起來。那我們如何在人際交往當中摘下他們的面具,了解到他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做出合適的舉動呢?無論是為了看出別人的真實想法,還是為了與大家相處的更融洽,你都要了解一些微表情心理學。我們經常在生活中聽到有人誇別人:"這孩子有眼力勁兒。」那麼什麼是有眼力勁兒呢? 就會察言觀色,說的話辦的事符合對方的心意。
  • 心理學:讀懂微表情,正在對你撒謊的人,往往逃不出這4種情態
    微表情最能直觀展現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但有的時候表情也不能和實際的內心活動趨於一致。換句話說,微表情也是會說謊的。那麼我們怎麼通過微表情來知道對方心底到底是什麼想的呢?怎麼知道對方是不是在說謊呢?學習會以下幾點讓你可以輕易知道別人內心怎麼想的。
  • 身體語言中的迷惑性表情,微表情心理學為你分辨出來
    所以心理學上的這一條還得靈活運用。騙子常會注視著你說話,那如何才知道他是在撒謊呢?心理學家研究得出:人在說謊時,常會刻意注視對方,由於緊張瞳孔會擴大。所以有人盯著你說話時,只要發現瞳孔擴大,也是在說謊。
  • 從微表情了解一個人
    當然,出於種種原因,我們會從主觀意識上故意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同時在表情和動作上加以掩飾。但我們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一些小動作和表情,卻是難以掩飾的,而這些小的表情和動作,正是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其專業名稱為微表情和微動作。當我們能夠對此進行充分了解後,就能夠掌握一定程度的心理學知識,從而儘快、儘早、儘可能地了解對方內心世界的真實想法。
  • 深度學習下的微表情研究:困難、進展及趨勢 | CNCC 2019
    ,但心理學家卻能夠通過「微表情」來揭示人們試圖隱藏的真實情緒。所謂微表情,是一種持續時間極短、在人們試圖掩飾自己真實情緒時洩露出來的面部動作。如果看過美劇《Lie to Me》,應該對微表情不會陌生。男主卡爾•萊特曼是一個微表情專家,他不需要藉助測謊儀之類的設備,也不需要收集各種證據,甚至不需要對話,只需要觀察細微的表情變化便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
  • 幾個分析微表情的小技巧,教你如何看穿人心,越來越聰明
    節目組還專門請來了一個微表情專家來幫助選手對人們描述經歷和回答選手問題時的微表情進行分析,從而判斷說的經歷的真實性,準確率特別高。本期分享,我們就來聊分析微表情的小技巧,教你如何看穿人心,越來越聰明。微表情辨謊小技巧,看穿人心真與假所謂「微表情」,是指那些持續時間特別短的表情,這個持續時間短到只有1/25 秒至 1/5 秒而已。
  • 如何通過一個人的眼神,看穿他的想法?心理學家教你
    微表情心理學家認為,人可以通過眼神變化,表達情緒波動,當然,這個過程是不受意識控制的,自身往往很難察覺這個過程中細微的心理變化,因此,很多時候,眼神的變化往往會流露最真實的情感。表情的作用關於人類面部表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達爾文時期,除了《物種起源》之外,達爾文還寫過另一本書——《人與動物的表情》。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到,在人際溝通過程中,表情的作用佔到了55%。而眼神作為表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 獵心者:一部涉及微表情心理學的影視劇,歡快還能學知識!
    獵心者:一部涉及微表情心理學的影視劇,在笑聲中學到知識的喜劇在《愛情公寓》第五季中,李佳航因張偉一角走紅,演技可圈可點,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戴萌不僅推理能力強,情商高,還具有專業的微表情識別技能,據說當時劇組還請了著名微反應專家姜振宇作指導,使劇情更加專業化。雖然《獵心者》屬於懸疑類題材,但是該劇有很多喜劇色彩,戴猛的飾演者李佳航延續了他在愛5的搞笑風格,使觀眾笑聲不斷,在輕鬆的氛圍中和他一起踏上這趟歡樂的拆謊旅途。
  • 如何利用微表情辨識真實情緒?
    而且國外研究團隊建立的資料庫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有些資料庫採集的微表情是並非是在真實自然的環境下產生的,有些資料庫則存在表情分析和編碼不嚴格的問題。目光轉向我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下,心理所傅小蘭團隊運用認知心理學實驗方法和計算機視覺技術,正在對微表情識別與表達的基本特點及這些特點的主要影響因素展開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國人的微表情資料庫。
  • 探尋對方的真實意圖,從微表情開始
    微表情的意義表情是我們每天都會見到或者展示給他人的東西。然而微表情卻很容易讓人忽視。與表情相對應的微表情,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們的被動神經下帶來的意識。這些本能自發的東西,往往是最真實的想法。某些時候,甚至當事人都不曾了解自己的真實感受,但通過微表情卻能略知一二。如果我們對微表情有一定的認識。那麼在日常的溝通和談話中。會更容易探尋對方的潛在意圖。人的內在,從來不會說謊。微表情的觀察,是需要對一個固定對象進行一段時間的數據採集之後才能得出準確的分析結果。儘管如此,我們在素味平生的人中,也可以發現一些共性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