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除了木星以外,太陽系內還有一顆星球被稱為「地獄星球」,它就是地球的胞弟金星,金星所處的軌道位置和地球最為相近,但環境和氣候卻是「雲泥之別」。
金星的表面溫度高達500度,大氣壓值更是地球的90倍以上,相當於深海900米環境的壓力,這裡沒有水也沒有氧氣,而且到處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以及酸度超高的二氧化硫。
人類向金星發射過不少探測器,但大都只能在金星的外圍進行觀察,因為一旦在這顆地獄星球上登陸,就算是金屬製成的儀器也會被融化或者壓扁。
而在眾多對金星探索的國家之中,唯有一個國家屢戰屢敗卻仍然不放棄,這個國家就是已經解散的前蘇聯。
自1961年到1984年,長達23年的時間裡,蘇聯一共向金星發射了超過18個探測器,但是僅有兩個探測器成功登陸了金星。
1961年2月12日,蘇聯發射了首個金星探測器,名為「金星一號」,然而該探測器卻在距離地球7百多千米的軌道上失聯了。
不放棄的蘇聯相繼發射了「金星2號」和「金星3號」,讓人難過的是,這兩個探測器皆被告知失敗,雖然「金星3號」在金星上實行的「硬著陸」更被認為是自殺式著陸,但它卻是第一艘成功接近金星的人造儀器。
而其後出發的「金星5號」和「金星6號」則是在到達金星大氣層10公裡的時候不幸墜毀,與地球的指揮中心失去了聯繫。
在數次的失敗當中蘇聯吸取教訓,後來發射的「金星7號」終於成功登陸了金星的地表,並且測得金星的氣壓、溫度以及大氣成分等等,由此,人類終於可以揭開金星神秘的面紗了。
後來,「金星9號」更是成功向人類傳回了金星第一張高清地面照片,為科學家研究金星的環境提供了重要的資源,而蘇聯對於金星的探測也走向了高潮。
在後續發射的「金星13號」至「金星18號」中,探測器不僅對於金星的地形進行了掃描分析,而且還觀察到了金星有地震現象,證明這顆星球其實是「活著的」。
而直至前蘇聯解散,蘇聯在23年間發射的18顆衛星都為人類研究太陽系內的行星做出了傑出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