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眼睛構造

2021-01-18 繪樂傳播


   為了更好地理解眼睛的功能,我們把眼睛的結構比作照相機,進行簡單的解讀。本文適合於對眼睛的結構完全不熟悉的讀者,如果你已經非常熟悉眼睛的結構了,就不必閱讀了。

  本文通過幾幅圖片和視頻,對眼球的結構進行詳細的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會把眼球結構與照相機的結構進行類比,以利於非專業的普通讀者理解。

  首先,我們通過圖片的形式,對眼睛和照相機進行一個對照。


   我們再看一個眼球的側面和正面的對照圖片。因為有些人可能對側面圖不是很習慣,所以,我們看看這個圖片,有利於理解角膜、瞳孔等結構的位置。


   現在,我們再把眼睛的各個結構的側面圖詳細地進行標記,並參考照相機的結構,對眼球各個部位進行逐一的詳細解釋。

  1.角膜--鏡頭

  角膜是光線進入眼球的第一道關口。其屈光力為42D左右,佔眼球表面積的1/6,直徑為11.5毫米,中央厚0.6毫米,旁邊厚1毫米。俗稱"黑眼珠", 其實它透明無瑕,只是由於眼球壁的其他部分好像照相機的暗箱、當人們通過這層透明組織看黝黑的眼內時,才產生黑的感覺,角膜組織分5層:上皮層、前彈力層、基質層、後彈力層、內皮細胞層。角膜上皮層有十分敏感的感覺神經末梢、但對冷覺不敏感,因此有"不怕冷的大將軍"之說。如果角膜上皮受損,一般24小 時內不留痕跡地癒合。如果角膜受損嚴重,則癒合後留下瘢痕,嚴重的呈瓷白色,好似鏡頭上的黴斑,影響視力。

  2.瞳孔-光圈

  瞳孔-光圈,俗稱"瞳仁",直徑為2.5~3毫米。嬰兒和老人瞳孔較小。外面光線強的時候,瞳孔縮小;光線弱的時候,瞳孔變大,從而使眼睛裡接受的光線總是恰到好處。一旦失調,則曝光不當。

  3.晶狀體-全自動變焦鏡頭

  晶狀體-全自動變焦鏡頭,位於瞳孔虹膜後面,呈雙凸透鏡。正常人既能看近又能看遠,全依賴於晶狀體的調節。看遠時,睫狀肌放鬆,懸韌帶繃緊,晶狀體變扁 平,折光力減少;看近時,睫狀肌收縮,懸韌帶放鬆,晶狀體依靠其本身彈性變凸,折光力增加。通過如此調節,使光線能聚焦在視網膜黃斑上。如果通過調節,光 線不能聚焦在視網膜上,就存在屈光不正。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之前稱為近視眼;聚焦在視網膜之後稱為遠視眼;不能聚焦在一個點,稱為散光眼。如果晶狀體的調節 功能失調,如年老時,晶狀體不能變凸,稱為老視,即老花眼;如果晶狀體變混濁,就稱為白內障。

  4.視網膜-膠捲

  視網膜——膠捲,起感光功能。感光最敏銳的那部分,稱為黃斑。雖然視網膜很薄,結構卻很複雜,分為10層,感光的細胞主要是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視錐細胞主要負責明視覺和色覺,視杆細胞主要負責暗視覺。脈絡膜-照相機的暗箱。主要由血管組成,因此還兼有營養眼球的責任。眼球的發育--眼球的發育從小到大, 在3歲前為快相期,即由出生後的18毫米發育到21毫米;在15歲前為慢相期,眼球發展到23毫米左右,到青春期發展變慢,25歲以後基本穩定。

  5.虹膜-光圈的葉片

  虹膜-光圈的葉片。如果光線過強,虹膜內瞳孔括約肌收縮,則瞳孔縮小;光線變弱,虹膜開大肌收縮,瞳孔變大。根據虹膜內含色素的不同,虹膜呈現不同的顏色。白種人虹膜色素較少,呈灰藍色;黃種人色素較多,呈棕黃色;黑人色素最多,呈黑色。

  6.鞏膜-相機殼

  鞏膜-相機殼,對眼球的內部結構起保護作用,白色不透明,厚約1毫米,佔據整個眼球後面約5/6的範圍,俗稱眼白。



相關焦點

  • 眼睛構造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每人都有一雙眼睛。但是,我們每個人並不是都完全了解眼睛的構造。
  • 面相:眼睛構造識運勢
    眼睛構造識運勢一個人的眼睛是整個面相最重要的地方,可以觀察其人之善惡、賢愚、人格之高尚或卑劣、決斷力之快慢、體質之強弱及運氣之好壞等。好的眼睛首先要黑白分明(眸子要黑,眼白要白)、有神(即眼睛光亮像有光反射一樣),眼形則為次要。
  • 巖土工程知識:變質成層構造的認識
    【學員問題】變質成層構造的認識?  【解答】變質巖區中有許多成層構造,它包括經不完全變質改造的變餘成層構造(變餘層理);以及諸如板劈理、千枚理、片理、片麻理等變質構造,對後者的形成——究竟是繼承原生層理髮育起來的還是通過構造置換新產生的,認識上存在較大的差異。
  • 眼睛數量超過200隻,構造比人眼複雜
    在人類的眼裡,扇貝屬於一種低級生物,它們沒有複雜的器官和身體構造,並且,扇貝似乎是沒有眼睛和嘴巴的。而事實上,扇貝不僅擁有優秀的消化系統,而且它們眼睛還是自然界中奇蹟之一,扇貝的眼睛數量多達兩百個以上,並且構造比人類的眼睛還要高級。
  • 切開「地球」,帶娃認識地球的內部構造
    今天憨弟就分享一個用麵團認識地球結構的玩法。什麼?幾個麵團就可以讓孩子認識地球構造?你沒有看錯,就是幾塊彩色麵團,憨弟帶著七七玩了一下,玩法簡單,也能很直觀的認識地球構造!爸爸媽媽們趕快準備起來吧!準備材料麵粉、食用色素、水、刀熟悉地球的構造在認識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下兩個重要的分界面。他們分別是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 烏賊眼睛和人眼構造不一樣,人類尋找的四維空間,它看得一清二楚
    這其實和烏賊的眼睛有著很深的聯繫。人類的眼睛在一邊看向一樣物體並移動的時候,由於焦點發生了改變,焦點以外的食物就會變得模糊,但烏賊的眼球構造卻比人類要精密且高級得多。而烏賊的眼內有一種特殊的晶體,,該晶體名為S-晶體蛋白,使得烏賊可以矯正模糊的圖像,並把將落於晶狀體表面不同地方的光線分別進行不同程度的彎曲,這是烏賊獨有的通過改變自身眼球構造識別外界事物的功能。
  • 俯衝構造vs.地幔柱構造——板塊運動驅動力探討
    對這兩種機制及其在地球動態演化過程中相互作用模式的深入理解、準確評估與判斷,是認識地球整體演化的關鍵。一派是基於「Bottom up」的認識,認為板塊運動受控於板塊之下的地幔對流系統,特別是起源於核幔邊界的地幔柱作用於板塊底部,促使大陸裂解,並驅動板塊運動(圖1左半部分)。這種觀點強調了地幔對流,尤其是地幔柱在驅動板塊運動過程中的作用,因此又被稱為地幔柱構造觀點。
  • 薦書丨認識身體:探索人體微宇宙,一部罕見的人體構造散文,帶你看見...
    認識身體:探索人體微宇宙,一部罕見的人體構造散文,帶你看見「醫生眼中的人體微宇宙」感謝加文醫生,讓人體解剖知識不再高冷,讓醫學史和神話故事一樣引人入勝。一部罕見的人體構造散文,帶你看見「醫生眼中的人體微宇宙」,還有那些我們天天使用卻一知半解的身體內部秘密……饒毅、遲春花、紀小龍推薦!
  • 關於地球構造模型的新認識
    很抱歉,現今科學家發現地球的構造並沒有這麼簡單。像巧克力中間夾有花生醬和蜂蜜似的,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遠比地表微妙,裡面有膠粘物質,樣子像花生醬似的。為此,科學家重新建造了地球構造模型,並將此新模型發表在5月2日出版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 先前認為地球是由明顯不同的幾層結構構成。其中最外層的地殼大約有40公裡。
  • 主題教案:我愛我的亮眼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眼睛的構造、用途。知道6月6日是世界「愛眼日」。   2、教育幼兒愛護眼睛,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3、引導幼兒學習緩解眼疲勞的保健操。   活動準備:   1、眼睛的構造圖   2、故事眼鏡和鼻梁   3、幼兒不良行為的情景圖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夾著黑葡萄。   二、了解眼睛的構造及用途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麼?
  • 她是人類認識宇宙的眼睛
    從意識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到認識到太陽與天上眾多恆星一樣都是銀河系的成員,到發現銀河系外更有廣袤天地,人類在認知宇宙的道路上逐步登攀,漸入佳境。 自從 Edwin Hubble 指出許多「星雲」其實是銀河系外其他的星系 [1],人們需要重新審視宇宙的大小。
  • 認識藍光對眼睛的影響,教孩子正確使用智能產品
    近年來有許多新聞報導指出,生活中電子產品的藍光會傷害眼睛,但藍光會對眼睛造成哪些影響?孩子又應該如何正確使用電子產品呢?認識生活中的藍光相信各位爸媽都曾聽過長期在藍光的照射下,會對眼睛造成傷害,但是生活中的藍光究竟有哪些呢?
  • 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構造說的理論是在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12年,德國氣象學家A.魏格納(1880—1930)在總結前人有關大陸漂移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大地構造假說——大陸漂移說,引起全世界科學家的重視。魏格納認為:在3億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陸和島嶼是連在一起的,構成一個龐大的聯合古大陸,稱為泛大陸,周圍的海洋稱為泛大洋。
  •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要注意保護眼睛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要注意保護眼睛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引導幼兒認識眼睛構造、用途。
  • 廠家直銷二次構造柱澆築泵
    二次構造柱泵簡介二次構造柱泵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一種建築施工機械,它的出現將為建築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我國建築業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二次構造柱泵廣泛應用於各類建築構件的澆築、混凝土構件的運輸、安裝及後續維護管理等方面。二次構造柱泵廣泛應用於建築工業化領域的主要分布在:建築工業化領域包括:民用建築工業化、構築物工業化、構築物模數化、管線工業化、設備集成化、裝修工業化、環境工業化等。
  • 動漫超能力眼睛你認識幾個?
    寫在前面:動漫裡面形形色色的超能力眼睛有很多,很多小夥伴甚至只知道火影忍者裡面的寫輪眼。今天小編收集了各種各種的眼睛作為分類,看看你們認識多少種眼睛。有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嘗試去補番動漫的名字也會舉例出來哦那麼就讓我們開始吧QAQ。有能力眼睛系列:1:契約之眼——《黑執事》。
  • 時空是怎樣構造出來的?
    (10)深入討論時空時空是可以被認知的,就一定是具有差異性的,就一定是具有構造的,就一定是從無道構造出來的。人類認識我們目前的這個有道的世界,其根本保證就是時空的對稱性,對稱性這個詞太抽象,大家不好理解,換個說法,就是不變性,也就是守恆性,有道就不能老變,更不能瞎變,孫悟空七十二變,也是有規律的變,幾階導數求下來,就可以看到他的原形。
  • 動漫中的穿幫鏡頭,她們骨骼奇特,而它則打破了螃蟹的身體構造
    《蠟筆小新》美伢的腦袋其實除了小蘭的腦袋之外,還有小新的媽媽——美伢的腦袋也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構造。小時候看真的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現在看到有網友做的CT圖之後就會覺得確實是存在很大問題了,腦袋上的尖一點也不輸給小蘭。
  • 科學:增強的地球構造視圖
    增強的地球構造視圖。本周發表的這項研究,是利用衛星重力數據(包括南極洲,這是整個板塊構造謎團中最不為人所知的一塊),對不同大陸的結構和環境進行成像的探索邁出了一步。衛星重力提供了一種新的工具,將這片遙遠的冰雪覆蓋的大陸與地球其他地方連接起來。增強的地球構造視圖。
  • 地球歷史上的構造「運動會」
    地質學家們根據不同時期的構造運動表現特徵及主要發生地區命名了自陸核形成以來的構造運動,而這些構造運動背後又分別蘊含了哪些地質信息呢?  呂梁運動(Lvliang movement)  呂梁運動主要是指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間的構造運動,系由李四光先生1939年提出的「呂梁革命」演變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