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遠紅外線望遠鏡被送入太空

2020-12-02 中國日報網

 

5月14日,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歐洲阿麗亞娜5-ECA型火箭發射升空。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格林尼治時間14日13時12分(北京時間14日21時12分)歐洲阿麗亞娜5-ECA型火箭攜帶歐航局世界最大遠紅外線望遠鏡「赫歇爾」及宇宙輻射探測器「普朗克」,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據歐航局和歐洲阿麗亞娜空間公司電視直播報導,發射地當天天氣晴好,火箭按照預定時間點火,隨後搭載兩個探測衛星騰空而起。發射約30分鐘後,「赫歇爾」和「普朗克」先後脫離火箭,開始自主飛行。在確認探測衛星與火箭成功分離後,蓋亞那航天控制中心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歐航局局長讓-雅克·多爾丹和阿麗亞娜空間公司行政總裁讓—伊夫·勒加爾起身擁抱,表示慶祝。

    多爾丹在隨後發表的講話中說,隨著「赫歇爾」和「普朗克」的發射,人類又向探索宇宙的起源邁進了一步。從發射到衛星與火箭分離雖然只有30分鐘,但卻凝聚了參與這項計劃的歐洲15國多年的心血和夢想。勒加爾也對所有參與探測衛星研製和發射的人員表示了感謝,他相信,這兩個探測衛星的觀測結果將能顛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據歐航局介紹,兩個探測衛星將被定位在距地球約160萬公裡的「第二拉格朗日點」附近,以背對太陽和地球的姿勢,對宇宙進行持續觀測。

    兩個探測衛星分別以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和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的名字命名,其發射任務是歐航局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赫歇爾」實質上是一個太空望遠鏡,它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射的最大的遠紅外線望遠鏡,將用於研究星體與星系的形成過程;「普朗克」則主要用於對宇宙輻射進行觀測。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歐洲航天局成功將世界最大遠紅外線望遠鏡送入太空(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綜合國外媒體5月15日報導,格林威治時間14日13時12分(北京時間14日21時12分),歐洲阿麗亞娜5-ECA型火箭攜帶歐洲航天局和歐洲阿麗亞娜空間公司聯合製造的世界上最大的遠紅外線望遠鏡「赫歇爾」成功發射升空。
  • 世界最大遠紅外線望遠鏡成功升空(組圖)
    新華社/法新新華網巴黎5月14日電(記者李學梅)格林尼治時間14日13時12分(北京時間14日21時12分)歐洲阿麗亞娜5-ECA型火箭攜帶歐航局世界最大遠紅外線望遠鏡「赫歇爾」及宇宙輻射探測器「普朗克」,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據歐航局和歐洲阿麗亞娜空間公司電視直播報導,發射地當天天氣晴好,火箭按照預定時間點火,隨後搭載兩個探測衛星騰空而起。
  • 世界最大遠紅外線望遠鏡及宇宙輻射探測器升空
    格林尼治時間5月14日13時12分,歐洲阿麗亞娜5-ECA型火箭攜帶歐航局世界最大遠紅外線望遠鏡「赫歇爾」及宇宙輻射探測器「普朗克」,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赫歇爾」實質上是一個太空望遠鏡,它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射的最大的遠紅外線望遠鏡,將用於研究星體與星系的形成過程;「普朗克」則主要用於對宇宙輻射進行觀測。人類又向探索宇宙的起源邁進了一步。
  • 「十三五」期間中國或建世界最大口徑的光學紅外望遠鏡
    中新網南京5月26日電 (記者 鍾升)24日至25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等單位的60餘名天文學專家匯聚南京,共同商議中國地基大口徑光學紅外望遠鏡的科學與技術發展戰略。
  • 生命之光-遠紅外線
    什麼是遠紅外線?遠紅外線是不可見光,它與我們朝夕相處,是太陽光線之一。它具有較強的滲透力和輻射力,具有顯著的溫控效應和共振效應,它易被物體吸收並轉化為物體內能。紅外線也常常被稱為紅外輻射線簡稱紅外輻射。1989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表報告,用大量的實驗數據證明:波長為 5.6—15微米的遠紅外線是陽光精華,是地球生物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被科學家稱為「生命光波」。
  • 遠紅外線的功效
    遠紅外線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因為遠紅外線能夠深入人體的皮下組織,所以利用遠紅外線反應,使皮下深層皮膚溫度上升,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復活酵素,強化血液及細胞組織代謝,對細胞恢復年輕有很大的幫助並能改善貧血。調節血壓:高血壓及動脈硬化一般是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腎臟等細小動脈收縮及狹窄所造成。遠紅外線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能使高血壓降低,又能改善低血壓症狀。
  • 美國宇航局:將用氣球把一個2.5米的望遠鏡送入地球平流層
    美國宇航局一項雄心勃勃的新任務已經開始,該任務將用氣球將一個8.4英尺(2.5米)高的尖端望遠鏡送入平流層。暫定於2023年12月從南極洲發射的ASTHROS(亞毫米波長高光譜解析度觀測的天體物理平流層望遠鏡簡稱)將花費大約三周時間在結冰的南部大陸上空的氣流中漂流,並在此過程中實現幾個第一。由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管理的ASTHROS觀測遠紅外光。
  • 遠紅外線的好處
    例如有人把能通過大氣的三個波段劃分為: 近紅外波段 1~3微米 中紅外波段 3~5微米 遠紅外波段 8~14微米 有人根據紅外光譜劃分為: 近紅外波段 1~3微米 中紅外波段 3~40微米 遠紅外波段 40~1000微米 醫學領域中常常如此劃分: 近紅外區 0.76~3微米 中紅外區 3~30微米 遠紅外區 30
  • 什麼是遠紅外線?使用遠紅外線的好處-(高清版講解)
    太陽光線照耀著萬物生長,對人體起作用的主要是紅外線,在紅外線中,80%的功能來自遠紅外線,所以遠紅外線又被稱為生育光線!在陽光中按照光的顏色我們將它分為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七色光,其實陽光還有很多種。
  • 科普:遠紅外線產生原理
    遠紅外線是電磁波的一種,它來自太陽光線及遠紅外線輻射性物質而來,當遠紅外輻射物質的分子吸收外界能量之後,外層電子受到激發並釋放遠紅外線
  • 遠紅外線原理與作用
    原本滯留在體內的老舊廢物和有害物質,會隨著新陳代謝由汗腺排出體外,而存在於毛孔中的化妝品殘餘物,就能夠不必透過腎臟,直接從皮膚和汗水一起排出體外,可避免增加腎臟的負擔。這些好處都可以從溫度約40度左右的低溫遠紅外線的研究結果上得到印證。
  • 遠紅外線10大功效
    遠紅外線10大功效1、遠紅外線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因為遠紅外線能夠深入人體的皮下組織,所以利用遠紅外線反應
  • 世界功能最強的5大天文望遠鏡:全部屬於美國
    盤點世界功能強大望遠鏡   穿透塵埃觀測太空奧秘   最新一期美國《大眾機械》雜誌盤點了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強的   1、凱克望遠鏡   凱克望遠鏡於1993年投入運行,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山頂上,是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望遠鏡。它是雙子望遠鏡,分別為凱克Ⅰ和凱克Ⅱ。每個望遠鏡口徑為10米。凱克望遠鏡先進的適應性光學鏡頭為後來的計算機驅動鏡頭的出現打下了基礎。由於望遠鏡的口徑不可能無限擴大,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用一些小鏡片組合成一臺大口徑的望遠鏡。
  • 揭開遠紅外線的神秘面紗
    遠紅外線雖是不可見光,但卻具備可見光所具有的一切特性,遠紅外線的主要物理特性如下:1、發射性因為遠紅外是屬於光線範圍的電磁波,所以它與光線一樣不需要任何媒介便可直接傳導;遠紅外具有獨特的穿透力,其能量可作用到皮下組織一定深度,再通過血液循環,將能量達到深層組織及器官中;3、吸收、共振性根據基爾霍夫輻射定律:任何良好的輻射體,必然是良好的吸收體。在同一溫度下,輻射體本領越大,其吸收本領越強,兩者成正比關係。所有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上(-273.15ºC)的物體,既可以輻射遠紅外線,也可以吸收遠紅外線,輻射與吸收對等。
  • 遠紅外線對人體是否安全?
    紅外線以波長為計量標準,波長為0.76~1000μm,按波長從短到長依次分為近、中、遠3段紅外線,波長為4~1000μm的就是遠紅外線,被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信息通訊、檢測、醫學等等領域,是改變世界未來的十大前沿科技。紅外線的特點為:波長越短,熱量越高,透熱越差。也就是說,近紅外線的熱量要高於遠紅外,但透熱性差於遠紅外線。
  • 深空之眼,有史以來最大的光學,近紅外望遠鏡即將誕生
    籤署了建造協議的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為歐洲超大型望遠鏡(E-ELT)設計了三臺「第一光」儀器。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光學/近紅外望遠鏡。對於從2024年開始的建設歐洲超大型望遠鏡的第一階段,它將會被配備上中紅外歐洲超大型望遠鏡成像儀和光譜儀(METIS);用於深度觀測的多自適應光學成像攝像機(MICADO);以及近紅外積分場光譜儀(HARMONI)。
  • 遠紅外線的治療作用原理
    改善關節疼痛:遠紅外線深透力可達肌肉關節深處,使身體內部溫暖,放鬆肌肉,帶動微血管網的氧氣及養分交換,並排除積存體內的疲勞物質和乳酸等老化廢物對消除內腫,緩和酸痛之效果卓越。調節自律神經:自律神經主要是調節內臟功能,人長期處在焦慮狀態,自律神經系統持續緊張,會導致免疫力降低,頭痛,目眩,失眠乏力,四肢冰冷。遠紅外線可調節自律神經保持在最佳狀態,以上症狀均可改善或祛除。
  •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太漂亮了!
    (E-ELT)的望遠鏡和圓頂結構。該合同包括:望遠鏡和圓頂結構的設計、製造、運輸、建築、現場裝配和檢驗。預計總造價達到4億歐元,是歐洲航天局迄今籤訂最大的地面天文設施合同。特點:歐洲極大望遠鏡主鏡直徑3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學/近紅外陸基望遠鏡,是地面上觀測太空的「最大眼睛」,將在智利北部建造,現已選址完畢,預計2024年建造完成。
  • 遠紅外線波長
    紅外光波長範圍在750nm-1mm之間的電磁波.近紅外、中紅外、遠紅外的範圍劃分則因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劃分範圍.太陽光譜分析的劃分大概是:760nm-3μm為近紅外線, 3μm-40μm為中紅外線, 40-1000μm為遠紅外線.
  • 韓天文研究院將與美國NASA聯合研製觀測太空的紅外望遠鏡
    打開APP 韓天文研究院將與美國NASA聯合研製觀測太空的紅外望遠鏡 MEMS 發表於 2021-01-09 09: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