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它們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如此的關心它們?

2020-12-05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可能正如你所見,你社交中的所有人都因新發現的引力波而興奮狂熱,他們不斷討論引力波是什麼、它未來在天文學研究領域的應用前景及其他很多話題。你不得不尷尬的承認,你就是不明白為什麼這個發現如此特殊,以致於引發了所有人,包括你最沉默的朋友的熱議。多麼可悲!

所以,別再遲疑了,用全套你需要了解的引力波知識徹底武裝你吧!

時空

首先,引力波的概念起源於愛因斯坦,那個研究質能當量,並與網上三分之二的引用有關的男人。他因說出「光速不變」原理,向世界證明了E=mc^2,摧毀了既有物理學根基而在二十世紀上半期聞名。

圖解:引力波(重力波)與愛因斯坦

引力波的基本觀點是時空在一個有質量的物體附近彎曲,並且當重物在空間中快速移動時,會創造出漣漪,就像是波浪在水中產生一樣。如果你想知道這些漣漪是怎麼存在於宇宙中的,就假想宇宙十分空曠,並且波需要一個媒介去傳播,那麼很不幸,這兩個方面都錯了,你需要一些基本的量子物理和天文學課程。當我最終帶領大家探討傳播媒介時,你可以在此提升量子力學水平。

此處的媒介完全就是宇宙本身。為了更好理解它,我們想像一張紙質圖上兩點間的距離,然後開始從外向裡推動紙張,形成褶皺,接著,想像將邊緣拉回,使它變回平坦。當你摺疊紙張時,假想中的直接連接兩點的線段會變短,會穿過紙張而不是隨著紙張而摺疊。

如果宇宙的擴張與收縮因大物體產生,這些波動也是巨大的嗎?

不!他們其實非常小。事實上,如此之小以至於用於監測這些波動的機器被製作的極其敏感來確保可以感應小於質子直徑的萬分之一大小的波(10-19應當為上綴米)

幹涉儀

在LIGO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有幹涉儀,基本由雷射、一些鏡子和一個探測機組成。在精心放置下,雷射發射的光線能夠九十度角分成兩束,每束以其獨有的頻道移動並從鏡子折射回來,返回的波動結合後可以分析其變化。

如果此處沒有變化或沒有引力波穿過,那麼說明這兩列波相互抵消。然而,如果這裡有引力波穿過,那麼兩列波相撞的時刻將與平時狀態不同,重新結合的光線排列將創造出不同的模式。

圖解:LIGO的簡易布置圖。

從規模上來說,分光鏡與反光鏡之間的距離為4km,且為了減小噪音,整個裝置是高度真空的。這裡有兩個實驗室,還有一個正在建造,第四個也被提出了。前兩個實驗室坐落於美國,一個在路易斯安納州,另一個在華盛頓。第三個正在歐洲建造,由法國和義大利合作完成。最後一個被提議建在印度。建立這麼多多樣的實驗室,是因為他們要共同工作,將引力波來源三角形化,以此查證各處的發現是否為誤證。

起因

所以,是什麼巨大的物體在空間中引發這些漣漪的呢?根據LIGO的主管說,這些漣漪由兩個黑洞融合成一個產生,其中大的黑洞大約有太陽的36倍大,另一個是太陽的29倍。以下會抱住你對其比例有更好的理解。這件事情發生於13億年前,但鑑於波以光速傳播,他們在2015年9月14日穿過地球時才被我們識別。他們在20毫秒的數據記錄中被觀察到,兩個實驗室之間的延遲大約為7毫秒,這意味著其來源於行星的南半球。

另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為什麼這些引力波與你相關?你為什麼要關心他們?簡單的回答就是,這些引力波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宇宙的,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在這個發現之前,唯一觀察宇宙深度的工具是無線電和電磁波。為了正確的使用,它由電報(受距離限制獲取信息更少)提升為手機(長距離大信息量傳輸)。這個新方法可以告訴我們物體質量和他們的移動速度,甚至包括那些不發射電磁輻射的物體的信息,比如神秘的暗物質。最好的部分是這些信號可以轉化為聲波。本質上,就像聽見宇宙在另一端說話。這就是我們有史以來第一次對話的記錄。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sciabc

Wikipedia

Scientific American

Huffington Post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引力波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探測引力波?
    儘管產生引力波的過程可能非常劇烈且具有破壞性,但當波到達地球時,它們的體積要小數千億倍!實際上,當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首次探測到引力波到達我們地球時,它們所產生的時空擺動量比原子核小1000倍! 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旨在進行如此難以想像的微小測量。為什麼要檢測引力波?
  • 引力波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它們
    當兩個或多個物體在引力場中移動時,它們會產生引力波,它們以光速傳播,並沿時空拉伸並壓縮時空。重要的是,阻擋很遠距離的光線到達地球的障礙通常不會阻礙重力波。但是引力波極其微弱,因此很難檢測到。甚至愛因斯坦也不確定它們是否確實存在或將被證實。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科學家在2015年利用雷射幹涉儀重力波天文臺(LIGO)發現了引力波的第一個直接證據。
  • 科普| 什麼是引力波?它為什麼會讓物理學家痛哭流涕?(組圖)
    但2016年的這一天,不僅中國,全世界的物理學界都沸騰了,仿佛迎來了它們的「財神」——被預言已經百年的引力波,終於被探測到了。  據媒體報導,一位物理學家如此形容自己的心情:」堂堂男子漢很少哭,當時心中忽然暖流湧動,但還是強忍住沒哭。那是一種強烈的感動,感動到想哭的感覺。整個新聞發布會上,我一直強忍著。
  • 為什麼引力波會以光速傳播?
    另一方面,廣義相對論,它解釋了物質/能量和空間/時間之間的關係,並描述了我們所經歷的引力。在廣義相對論的背景下,出現了一種新的輻射類型:引力波。然而,儘管這些引力波與光無關,但它們必須以光速傳播。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知道電磁輻射的速度可以由真空中的麥克斯韋方程推導出來。什麼方程(可能與麥克斯韋方程類似?)提供了重力波必須以光速傳播的數學證明?
  • 黑洞引力波到達地球,會發生什麼?
    緊接著,一個新的超大質量黑洞形成了,比我們的太陽大60多倍。2015年9月,來自這個古老宇宙事件的引力波最終襲擊了地球。幸運的是,引力波在如此遠的距離上減弱了。但是如果沒有那麼幸運呢?如果幾個黑洞相撞發生在太陽系中,我們還能生存嗎?如果地球被巨大的引力波撞擊,會發生什麼?是什麼引起了這些波動?怎樣才能發現它們?
  • 引力波讓我們「聽」見宇宙暗處的秘密
    引力波是什麼?它為什麼讓科學界如此瘋狂呢?引力到底是什麼?引力是如何產生的?它又是如何影響到世間萬物的?這些問題困擾著當時最頂尖的科學家們。直到兩百年後,才有人提出了一個現在看來最靠譜的推論。地球會影響時空,讓時空彎曲一點點,月球也會影響時空,讓時空彎曲一點點。當它們繞轉的時候它就會互相拖曳對方。這種情況下在時空中就好像有兩個東西在波動,時空的波動也會傳向遠方,這就是所謂的引力波。
  • 引力波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它們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科學家可能有一天會利用空間和時間的波動(稱為引力波)在銀河系外發現外星行星。研究人員建議,最早的銀河系外行星可能不是通過光信號而是通過引力波信號被發現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1916年首次預測了引力波的存在。根據他的廣義相對論,引力來自質量扭曲空間和時間的方式。當兩個或多個物體在引力場中移動時,它們會產生引力波,它們以光速傳播,並沿時空拉伸並壓縮時空。重要的是,阻擋很遠距離的光線到達地球的障礙通常不會阻礙重力波。
  • 什麼是幹細胞?為什麼它們如此重要
    那麼什麼是幹細胞,為什麼它們如此重要?,並且它們可以替代組織裡的死細胞。從理論上講,如果我們能用新的胰腺β細胞取代這些個體的受損細胞 - 其主要功能是儲存和釋放胰島素以控制血糖 - 患有1型糖尿病的患者將不再需要胰島素注射。
  • 引力波:它們是否暗示宇宙末日爆炸?
    根據最近對時空波動的觀察,我們的宇宙起源可能完全不同。事情如何一事無成可能是與大爆炸有關的最大謎團。關於宇宙起源的最廣為接受的理論指出,它是從一個無限小的,無限密集的點開始的,該點向外擴展並冷卻成為現代宇宙。但是,將近140億年前的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麼? 即使這是一個充滿問題的問題。
  • 物理界沸沸揚揚,觀測引力波為何如此重要?科學家給出了五個原因
    2016年隨著史上第一次引力波的發現,物理界沸沸揚揚。但是引力波為什麼這麼重要呢?標誌著首次引力波發現的歷史性宣告。重要的新聞發布會被舉行,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都在慶祝這一重大發現。這一發現甚至可以與伽利略第一次用望遠鏡觀察相比。所以為什麼大家這麼大張旗鼓?為什麼引力波如此重要呢?
  • 什麼是引力波?它是怎麼被發現的?
    導讀: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談一談引力波,以及探測它們的「神兵利器」。▲圖4-2 雙黑洞系統發出引力波的示意圖探測電磁波不是什麼難事。每當我們睜開眼,或者打開電視、登錄無線網,甚至用微波爐熱一杯茶的時候,我們就在接收電磁波。但是,探測引力波可沒這麼容易,因為引力可比電磁力微弱多了。
  • 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於2001年首次投入運行,2015年升級重啟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就是專門為探測引力波而建設的。從2015年9月開始,關於它已經觀測到引力波的傳言不斷,而就在前不久,又有物理學家在網上流出小道消息,終於引爆了大量媒體的報導。那麼,引力波是什麼?為什麼探測引力波如此困難?用當前探測引力波的途徑和方法取得了哪些成果?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 什麼是溫室氣體?為什麼我們要擔心它們?
    這就是為什麼溫室氣體與人為的全球變暖有關。溫室效應是什麼?科學家於1896年發現了溫室效應。這是地球的自然變暖,當大氣中的氣體從太陽吸收熱量時發生,否則太陽就會離開地球進入太空。到達行星的太陽能中,多達30%被反射回太空,而另外70%通過大氣進入地表,被大氣、陸地和海洋吸收,並加熱行星。
  • 水熊蟲的生命力如此頑強,它們為什麼沒有「大爆發」?
    水熊蟲是已知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之一,它們也是地球上第三種在太空可以生存的生物,而且它們的分布是世界性的。那麼為什麼擁有如此強大生命力且世界性分布的水熊蟲沒有大爆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事實上也是如此,水熊蟲主要分布在苔蘚植物、潮溼土壤以及淡水沉渣的水膜之中,以植物中的類胡蘿蔔素為食,以水膜中的氧氣呼吸。在顯微鏡下,水熊蟲的祥泰就像是一個擁有8條腿的小怪獸,不同的水熊蟲顏色有一定的差別,但這並不是水熊蟲原有的顏色。
  • 引力波研究科學家:引力波究竟是如何被探測到的,為什麼值得我們淚...
    那麼這個神秘的引力波,到底是啥玩意呢?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描述,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聽起來好玄乎啊,什麼是「時空的漣漪」?容我慢慢道來:相信有不少同學對廣義相對論不是很了解。那個時候被稱為寒武紀,在距今約5.3億年前,在2000多萬年時間內地球上突然湧現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不約而同的迅速起源,形成了多種門類動物同時存在的繁榮景象。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目前對為什麼生物種類集體出現甚至爆發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總之,那個時候生物瘋狂地進化著,不適應環境的迅速被淘汰,更強的生物取而代之。在這段時間裡,有些生物的眼睛進化出來了。
  • 為什麼拍攝黑洞如此困難?我們看到的到底是什麼?
    一系列的的觀測結果已經完全符合黑洞的預測性質,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正在進行的引力波探測完美地符合黑洞合併所產生的引力波。位於星系核心的恆星以光速的1%的速度(對於任何非粒子的恆星來說,光速都是極其地快)繞著一個暗而緊湊的「放射源」運行——類星體是宇宙中最明亮、能量最高的物體,它們的模樣能被落進超大質量黑洞的氣體雲描述出來,但在其他方面還是完全神秘。
  • LIGO負責人:為什麼引力波的發現會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認知?
    他觀察到了土星的四顆大衛星,它們也不圍繞地球轉。他還看到到了月亮的表面是不平坦的,和神話故事裡的描述大相逕庭。伽利略的觀察到的這些東西都和當時人類的所知有很大的區別,讓人類意識到自己其實並不在宇宙的中心,只是一個更大、更複雜的茫茫宇宙中的滄海一粟。伽利略最初使用的天文望遠鏡我認為,最優秀的科學發現可以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認知,讓我們看到之前從未了解的事物。
  • 人類發現引力波,時空旅行成現實!7分鐘視頻讓你明白什麼是引力波
    當時,理論物理學家霍金和引力波天文臺創建人之一基普•索恩為此打賭,結果霍金認輸。對於雙黑洞系統,他們幾乎不會產生能夠為傳統方式所觀測到的光子。所以,即使它們存在,僅憑藉傳統的觀測方式,我們也無法發現他們。況且,很多的人都懷疑它的存在。但是,在雙黑洞繞轉,尤其是合併之時,會產生很強的引力波。只要引力波探測器足夠靈敏,我們就可以發現它們的蹤影。
  • 動物老了之後,它們的子女會照顧它們嗎?為什麼?
    「烏鴉反哺」、「小羊跪乳」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感恩父母養育的成語,而在現實中,我們人類大都也遵循著「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的規律。那麼,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動物,它們老了之後子女會不會照顧它們呢?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它們的選擇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古老的烏龜,它們會絕跡於我們人類社會嗎?
    烏龜是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我們都知道,烏龜是與恐龍一個時代跨越至今的,存活的年代久遠。但是到了現代,現存的三百多種烏龜當中,大部分都有瀕危的危險。它們毫無爭議地成為脊椎動物中最瀕危的物種。那麼,烏龜的蹤跡就會止於我們這個時代嗎?不如我們今天一起嘮嘮,除了平時要飼養好龜以外,其實多了解和關心龜的現狀,也沒有什麼壞處。要了解一個東西,就得知道它的過去,哈哈,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