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滅絕的傷痛,地球要用1000萬年來撫平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提問:在顯生宙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之後,湖泊和森林生態系統需要多久才能明顯恢復?

回答:1000萬年!

提問:科研團隊通過多久得到答案?

回答:10年!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最新的研究發現,在顯生宙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之後,湖泊和森林生態系統可能都需要長達1000萬年的時間,才能得到明顯恢復,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地質學》(Geology)上。

論文截圖(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 原因是啥?

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講述了未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上到處都是冰封。其實,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類似的極端氣候事件(如極冷或極熱的氣候事件)在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次,最著名的便是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包括:66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

顯生宙以來,地球上發生過的這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中,發生在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被譽為是顯生宙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

顯生宙五次大滅絕,改自Sepkoski, 1996

那時,地球上是極度炎熱。學界普遍認為這次大滅絕事件是由西伯利亞大火成巖省的爆發,造成連鎖反應導致的。

隨著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注入到空氣中,導致全球變暖和酸雨的產生,酸雨殺死了陸地上的植物,使得陸地上發生了大規模的侵蝕作用。這次大滅絕造成約80%的海洋生物,和約75%的陸地生物在數萬年內迅速滅亡。此後,地球上演化發展出了一直持續至今的現代生物群。

Tips:

西伯利亞大火成巖省是西伯利亞的哪個省?

說到省,我們會想到行政區劃單位,當然這裡不!是!的!

早在 20 世紀 90 年代,研究人員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下面發現了綿延數千千米的火山巖,這一套巖石被稱為「西伯利亞大火成巖省」。

其位於西伯利亞克拉通的西北緣,玄武巖、凝灰巖、以及同時代的侵入體所覆蓋面積約 2.5 × 106平方千米,約佔整個西伯利亞克拉通面積的 60%,熔巖體積約 4 × 106立方千米。

在大滅絕後,全球氣候逐漸回歸正常,地球上的生態系統也逐漸復甦到繁盛的狀態。那麼生態系統復甦用了多久呢?

目前關於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後生態系統復甦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海相地層(當時海洋中沉積的地層),綜合所有門類,海洋生態系統在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之後的800萬年至1000萬年,才取得了明顯的恢復,並且在三疊紀晚期仍在繼續進行恢復。

由於三疊紀早期全球性的高溫和高蒸發率,陸相沉積物主要以河流相的砂礫巖為主。造成了當時淡水化石記錄和泥頁巖記錄十分缺少,因此關於湖泊生態系統的恢復時間和模式的研究較少。

直到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的研究生趙向東和鄭大燃博士在王博研究員和張海春研究員的指導下,與長慶油田解古巍工程師等合作,基於科研團隊十年來的野外積累和室內分析工作,提出二疊紀末大滅絕之後湖泊以及森林生態系統最多用時1000萬年就完成了恢復。

團隊所研究的對象是鄂爾多斯盆地南緣三條富含油頁巖和凝灰巖的剖面(霸王莊、馬莊和衣食村),位於陝西銅川,這十年以來,該科研團隊每年都會在此進行野外工作,挖掘化石,本次研究也是根據十年以來科研人員的野外積累所得出的結論。

銅川地區野外照片(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鋯石鈾-鉛(U-Pb)定年鎖定1000萬年

此次科研人員通過高精度的地層學、沉積學和古生物學研究,對剖面中採集的火山源的樣品(凝灰巖、火山灰、凝灰質砂巖)進行了鋯石鈾-鉛(U-Pb)定年。最終,科研人員將湖相油頁巖底部年齡卡定在2.42億年左右,歸於中三疊統銅川組。

研究區域代表巖性和定年層位照片(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這樣的一個結論也確定了這套油頁巖是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之後已知最早的深湖相沉積,比之前的記錄向前推進了500萬年。

複雜食物網出現

科研人員還發現,在三疊紀中期,海洋生態系統中存在健全的、正金字塔形(從低營養級到高營養級逐步恢復)的生物營養級。

正金字塔形生物營養級(開源圖片)

研究團隊在銅川組油頁巖中發現了較豐富的植物、介形蟲、葉肢介、鱟蟲、昆蟲、魚和魚糞等化石。其中,最大的螺旋狀魚糞化石長達77毫米,表明當時湖泊中已存在體型較大的捕食性魚類。科研人員通過對部分魚糞化石進行切片(你沒看錯,就是對便便化石進行切片),就在這個「便便化石」中,科研人員發現了雙翅目昆蟲的大顎。大顎的發現,是鄂爾多斯古湖泊中,魚類取食昆蟲幼蟲的直接證據。

剖面產出的各類代表性化石。A-C, 魚糞;D-E,魚糞切片;F和G,甲蟲;H,魚;I,介形蟲;J,鱟蟲。(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這些化石研究表明,當時的湖泊中已經出現了複雜的食物網,其中,初級生產者為各種藻類;初級消費者主要是以藻類為食的介形蟲和昆蟲等動物;二級消費者包括各類水生肉食性昆蟲以及魚類等;頂級消費者則為大型的捕食性魚類。

這種生態類型與古生代湖泊中雙翅目幼蟲普遍缺失和水生甲蟲稀少的情況明顯不同,代表了一個典型的中生代湖泊生態系統。

怎樣推測出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時長?

在三疊紀最初的1000萬年內,由於世界各地的陸相地層中普遍缺失煤層,因此這段時期也被稱為「煤層缺失期」(Coal Gap)。通常認為,中三疊世煤層的再次出現代表了大滅絕後森林生態系統的明顯恢復。

依據油頁巖的出現時間建立了與海相生態系統復甦相對應的「油頁巖缺失帶」,與陸地上「煤層缺失帶」的時間相吻合(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鄂爾多斯盆地,已知最古老的三疊系煤層產出自二馬營組的最上部,其年齡略老於銅川組油頁巖的年齡。

這樣的研究結果表明,複雜湖泊生態系統的復甦與「煤層缺失期」的結束時間相吻合,表明湖泊和森林生態系統可能通過生物、物理和化學等作用緊密聯繫在一起。

因此,科研人員推測,湖泊和森林生態系統可能都需要長達1000萬年的時間才能明顯恢復。

湖泊和森林生態系統的復甦原因是什麼呢?

研究者推測,早三疊世炎熱的氣候會限制湖泊中的溶解氧含量,從而阻礙了生態系統的復甦。然而,在安尼期海洋中,碳埋藏的大量增加則可能會導致大氣CO2含量下降和全球降溫,從而改善了湖泊的生態條件。

此外,火山灰給湖泊帶入豐富的營養物質,可能顯著提高了鄂爾多斯盆地古湖泊的初級生產力。因此,全球溫度降低和火山灰養分輸入可能共同促進了鄂爾多斯盆地古湖泊生態系統的繁盛。

結語

最後,我們再次總結一下,本次科研成果的科學意義:

這套位於鄂爾多斯盆地銅川組油頁巖,是三疊紀最早的湖相油頁巖沉積,距今2.42 億年,比之前的記錄早了500萬年。

此次發現的多門類生物化石展現出了三疊紀最早的複雜湖泊生態系統,且該生態系統是典型的中生代生態類型。

同位素年代學和地層學的研究結果,為精時地層對比和油氣資源勘探提供了新的定年和化石證據。

由於湖泊、森林生態系統的復甦可能具有耦合聯繫,因而,湖泊生態系統的恢復最多用時1000萬年。

科研人員推測,全球溫度降低和火山灰養分輸入,可能共同促進了鄂爾多斯盆地古湖泊生態系統的繁盛。

相關成果於2020年3月31日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地質學》(Geology),相關研究工作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資助。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關鍵地史時期生物與環境演變過程及其機制」項目支持。

撰文:王博 趙向東 盛捷(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相關焦點

  • 生物滅絕後,地球用一千萬年「撫平傷痛」
    交匯點訊 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所描繪的未來世界中,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吞噬整個太陽系,而地球陷入極寒天氣,如同寒冰煉獄。實際上,這樣的想像並非沒有依據。人類出現之前,類似的極端氣候事件曾多次出現,漫長的歲月裡,地球一次次承受著災變環境所帶來的生物滅絕重創。  生物大滅絕事件後地球陸地生態系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這個課題一直困擾著科學界。
  • 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後,湖泊復甦需要多久?1000 萬年!
    2.52 億年前,地球上到處都是濃烈的臭雞蛋味,嚴重的生態危機讓地球上 80% 的海洋生物和 75%的陸地生物滅絕 ……失去生機的地球,了無生氣的湖泊,是如何復甦的?用了多長時間?答案是:1000 萬年。
  • 人類滅絕10種可能:地球每500萬年毀滅一次
    科學家們認為,「伽馬射線」每隔500萬年左右就會對地球生物造成一次致命的影響。如此計算,從地球上有生命誕生以來,「伽馬射線」爆發至少給地球生命帶來了1000次的災難性傷害。  6500萬年前,一顆撞向地球的小行星導致恐龍滅絕,然而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披露,來自外太空的殺手遠不止小行星一個,早在4億年前,地球曾經歷過另外一次生物大滅絕,而罪魁禍首就是銀河系恆星坍塌後爆發的「伽馬射線」。  伽馬射線爆是迄今人們所知道的最具破壞力的爆炸。
  • 撫平心靈傷痛的使者
    撫平心靈傷痛的使者——記省第二批赴川心理危機幹預隊隊長、市三院副院長錢敏才   我市第二批赴川心理危機幹預隊的兩名隊員於日前回湖。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錢敏才擔任我省第二批平武縣心理危機幹預隊隊長,在他的帶領下,該隊自5月29日至6月12日,已為災區群眾做了2868人次的心理援助,較有效地為他們減輕了心靈上的創傷。
  • 滅絕110萬年的生物不斷現身,它們在警示什麼
    地球誕生了46億年,約40億年前開始出現化學反應,35億年前出現所有的生命出現了共同的祖先,這些生命體不斷的演化,形成了細菌和古菌,隨著地球的不斷演變,生物也在進化。自從生物形成後,地球又發生了5次大滅絕事件,每一次的滅絕原因各種各樣,第一次是地球氣候變冷,海洋生物滅絕了85%;第二次泥盆紀大滅絕同樣也是氣候變冷和海洋退卻。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持續時間僅20萬年
    原標題:中外科學家攜手對火山灰進行精確測年後發現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持續時間僅20萬年  他們發現,這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僅發生在短短20萬年之間。這一成果,為人類精確研究大滅絕的成因和發生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固體地球科學》上。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每隔2700萬年一場大滅絕?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我們都知道,通過科學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上一共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其中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場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前,當時70%的陸地生物和海洋生物消失,包括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大滅絕的發生呢?通過多年來的研究,最終確認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和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有關。
  •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後 生物復甦歷經了3600萬年
    新華社南京1月20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法、英三國學者組成的團隊最近發現,發生在3.72億年前的第二次生物大滅絕,讓地球上的海洋「荒涼」了數千萬年之久。直到3600萬年之後,海洋生物才再次大規模復甦。  這一研究,讓人類對生物大滅絕的發生和復甦機制有了更深的了解。
  • 地球生物每三百萬年滅絕一次,原因或許與「行星X」有關
    有研究表明,從古至今地球已經經歷了多次生物大滅絕,其中有一種說法認為生物滅絕每三百萬年發生一次。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周期性?這應該是地球上大量未解之謎中的一個。至於生物滅絕產生的原因,也有很多種可能,其中一種被認為與「行星X」有關,對,就是那顆太陽系中可能存在卻未被發現的大行星。為什麼說「行星X」可能是造成生物滅絕的原因呢?這要從太陽系中的那些矮行星說起。
  • 地球上的十大生物滅絕事件
    不幸的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副產品是氧氣,它對35億年前出現在地球上的厭氧生物體是有毒的。在光合作用進化兩億年後,大氣中積累了足夠的氧氣,使得地球上大多數厭氧生物滅絕了。雪球地球(7億年前)「雪球地球」假說認為,在7億至6億5千萬年前,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成了凍結了的固體,導致大多數光合作用生物滅絕。
  • 地球上有五次大滅絕,請問第六次什麼時候發生?哪些生物將滅絕?
    第二次: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發生時間在3.75-3.50億年前,接近泥盆紀-石炭紀過渡時期,此次主要是海洋性生物滅絕,此次滅絕事件持續2500萬年多次小型滅絕事件累積。狼蜥獸是這個時代的生物,(晚二疊紀:距今260-252Ma)第四次: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發生時間,2億年前,總共有75%以上的生物滅絕,比較奇怪的是恐龍從這次生命大滅絕中保存了下來
  • 生物大滅絕要來了?科學家已偵測到海洋中大滅絕明顯信號!
    生物大滅絕要來了?科學家已偵測到海洋中大滅絕明顯信號!
  • 恐怖,地球生命死亡周期:2600萬年滅絕一次
    2600萬年左右。地球上的生命能夠追溯到大約35億年前,之後地球上的物種多樣性和複雜性在不斷變化,形成了數百萬個物種,古生物學家對生物滅絕進行了研究,發現在過去5億年出現了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前二疊紀和三疊紀交替的2.52億年前,滅絕了大約96%的海洋生物,.59億年以前的泥盆紀末期也有生物大滅絕發生。
  • 從1000萬年到25億年,這些古老生物都是誰?
    ▲ 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通過化石一窺地球曾經的模樣,但是,還有一些幸運兒,在跨越了萬億年後,依然活在我們身邊。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生命曾經歷過多次大滅絕事件,如今,曾經在地球上出現過的物種,99%以上都已經滅絕了,但總有一些幸運兒倖存了下來。這些古老的物種從遙遠的過去走到今天,卻能一直保持著祖先的樣子,就好像是坐著時光機穿越過來的一樣。
  • 人類多久滅絕?哺乳動物平均繁衍壽命100-200萬年!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體型龐大的藍鯨在海洋中繁衍存活了大約450萬年,然而尼安德特人卻在幾十萬年時間裡滅絕消失,這些生物具有所有物種的代表性嗎?物種在滅絕之前通常能存活多長時間?
  •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的主角可能是人類文明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人類可能是主角。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誕生於一片原始星雲,最終也會伴隨著太陽走向生命的終點,當然這種情況會在四五十億年年之後才會發生。實際上在恐龍時代哺乳動物就已經「悄悄地」出現了,但卻屬於食物鏈中弱小的小可憐,幾乎不太佔用地球上的生存資源,也因此在天體撞擊中存活下來。恐龍滅絕被稱為地球歷史上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
  • 每隔6500萬年,地球將迎來生物大滅絕,按周期算恰好輪到人類
    在研究地球生命史的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大概每隔65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而小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大概以2000萬年左右為周期。眾所周知,自然界存在各種規律,如果生物滅絕周期的推論符合自然規律的話,那麼按照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的時間來推算,人類文明自誕生開始就已經處於第六次周期內,那麼人類未來真的會滅絕嗎?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火山持續噴發50萬年,90%生物滅絕
    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生物小滅絕事件,比如: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卡尼期洪積事件,雖然我們把這些稱之為生物小滅絕,但每次也有大量生物滅絕死亡。在此之上,的球歷史上還有5生物大滅絕事件,分別是: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泥盆紀生物大滅絕,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以及白堊紀生物大滅絕。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火山持續噴發50萬年,90%生物滅絕
    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生物小滅絕事件,比如: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卡尼期洪積事件,雖然我們把這些稱之為生物小滅絕,但每次也有大量生物滅絕死亡。在此之上,地球歷史上還有5生物大滅絕事件,分別是: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泥盆紀生物大滅絕,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以及白堊紀生物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