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海洋孕育了多彩的生命,但海洋引發的危險和災難絕對無法忽視。隨著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現象,潮汐、巨浪和風暴潮正從沿海推進內陸。新的研究表明,一場全球性洪水即將來臨。如果我們未能採取有效的防禦措施來遏制全球碳排放,到2100年沿海洪災可能會增加近50%!以至於下個世紀大片土地將頻繁被海水淹沒。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工程師Ian Young長期致力於對未來沿海洪災的全球規模研究。今天,全球有6億人生活在海拔不到10米的海岸線上,即使海平面穩定上升,也意味著數量龐大的人口、房屋和基礎設施被海浪摧毀。在最壞的情況下,沿海洪水可能會影響約2.87億人,佔世界人口的4%。換算成經濟損失來看,大約14萬億美元的沿海資產將消失,佔全球年GDP的20%。
有趣的是,造成威脅最嚴重的大多來自潮汐和風暴潮事件,這些極端事件受到氣候變化的激活,正在進一步向內陸蔓延。Ebru Kirezci認為,即使未來平均海平面上升相對緩慢,正常的潮汐也將變得像洪災一樣危險,風暴潮和翻滾的海浪將變得更加頻繁和強烈。
然而,研究所使用的模型並不完美,當考慮到全球和區域層面的大氣和海洋系統的複雜性時,這一預測結果就不再具有參考價值。例如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維吉尼亞州和馬裡蘭州是當之無愧的焦點。澳洲的北領地,歐洲的英國、法國北部和德國北部,以及亞洲的中國、孟加拉國和印度的部分地區都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嚴重威脅。下圖是全球洪災熱點地區(Kirezci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換言之,這一發現還不能準確地模擬局部地區的海平面預測,而是提供更廣泛的全局視野。這些估值是基於世界各地的沿海研究得出的,並且已經針對潮汐表數據在正常和更極端的條件下進行了廣泛的驗證。
特別地,太平洋島嶼受到的海平面上升威脅對當地人構成了生存災難,即使是日常漲潮也可能淹沒島上基礎設施,對島嶼淡水資源的破壞更是無法忽視。
可悲的是,今天的世界陷入了海平面上升和氣候變化的怪圈之中。儘管我們仍然有機會和時間降低未來可能造成的破壞,但如果我們要為未來做準備,就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不把自己逼到絕境,很難有機會迎來一個新的開始。」
責編/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Kirezci, E., Young, I.R., Ranasinghe, R. et al. Projections of global-scale extreme sea levels and resulting episodic coastal flooding over the 21st Century. Sci Rep 10, 11629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