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藤編:跨越千年的匠心傳承

2021-01-18 健康源自天然

藤編是懷遠鎮經濟產業的主力軍,年產值6800萬元,藤編一條街經營商家30餘戶,其中從事藤編經營和生產的大部分是文井江社區的居民。因為文井江社區居民從事農業生產的時間較少,農活並不繁重,閒暇時間較多,很多農民農閒時間就領取藤編材料在家中編制,編制好後就交給經銷商,領取加工費,這種生產模式特別適合在家的婦女,農閒時丈夫外出打工,婦女在家中加工藤編,可以照顧孩子和老人,像這樣的家庭,年收入大概有三萬多。

懷遠藤編起源於三國時期,根據晉代崇州籍的著名史學家常璩在《華陽國志》中記載,說是三國時期,懷遠鎮有一個姓馬的工匠,心靈手巧,善於手工製作各種器具。有一次他上山打柴,發現山上的野生藤條特別光滑堅韌,很適合編織東西。於是他就砍了很多藤條回家,嘗試編織各種各樣的器具。經過反覆實驗,他發現使用曬乾的藤條來編織器物效果不佳,於是發明了水泡藤條法。他手工編織成形的第一件產品,是一件龍塌式的座具,裡面的支架使用的是高山翠竹,外面則是細密而纏繞有方的藤條。這個座具經過馬氏燻蒸,顏色變得金黃透亮,就跟宮廷裡皇帝用的黃金製作的龍塌差不多。

地處崇州市西北部的懷遠古鎮歷來被譽為「藤編之鄉」,這裡位居平壩和山地交界處,有豐富的野生藤條資源,而且由於是都江堰、崇州、大邑三地交通樞紐,自古商貿發達,非常有利於藤編技術的推廣和藤編商品的交易。

開始馬氏用藤條編織各種器物,純屬個人愛好。除了那隻座具,他還編織了籃、筐、篼等生產生活用具,放在家裡自我欣賞。後來,他的鄰居們發現了這個秘密,都對他的藤編製品讚賞有加,愛不釋手。有的鄰居還主動出錢買下馬氏的藤編產品。一傳十,十傳百,馬氏藤編逐漸在懷遠鎮出了名,甚至形成了藤編產品的交易市場。首先是要採集野生藤條,再把藤條放進水裡浸泡若干時日,然後用竹作為器皿的骨架,再用柔軟光潔的藤條進行編織,最後還要使用土法對成形的器物進行燻蒸,使它的顏色變得金黃奪目。

長期以來,當地人繼承馬氏藤編的技法,把它作為家庭副業。在風景秀麗的懷遠鎮,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農家小院,時常可以見到藤編藝人坐在小板凳上編織的情景,就像陝北窯洞前隨時可以見到剪紙的情景一樣。

然而就產品而論,現在懷遠鎮的藤編產品主要是筐篼、提籃、藤椅等家用小器具,主要滿足家庭消費和就近交換,既沒有形成產業,也沒有形成規模,而且工藝質量也有待提高。

鑑於這種情況,當地政府已把懷遠藤編列為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目前正在開展或準備開展的工作有:收集和撰寫懷遠藤編藝人勞動、生活的文字資料,對藤編藝術進行系統的梳理和研究,為下一步繼承和發揚藤編技藝打下堅實的基礎;對現有老藝人的編織技藝進行攝像,保留下藤編工藝的第一手材料;建立懷遠藤編培訓基地,培養一批年輕的藝人,從而讓藤編技藝代代相傳,不致中斷;註冊並使用「懷遠藤編」商標,在提高技術含量和產品質量的同時,使懷遠藤編具有更大的知名度、更高的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成立懷遠藤編協會,團結當地的藤編藝人,研究新產品,發布新信息,組織藝人到其他工藝美術之鄉參觀學習,讓藤編絕技也像其他的民間手工技藝一樣走入人們的視野和記憶;打造「藤編一條街」,成立藤編製品展覽室,用這種形式來推廣和宣傳這門獨特的民間編織技藝。

相關焦點

  • 匠心鑄造,讓「使命傳承」在高新煥發光彩!
    中華文明亙古千年, 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器物之美、 技藝之美、匠心之美, 每一項都積澱著歲月的痕跡, 承載著傳統的底蘊, 更體現了文化的自信。
  • 珠海空管站:匠心傳承 最美師徒
    為傳承和弘揚民航精神、空管精神,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化「匠心傳承」品牌建設,民航珠海空管站管制運行部於2020年9月15日舉辦了「匠心傳承最美師徒」主題活動,空管站站長廖超豪、空管站一級助理吳新安、副站長邱永聰等參加了本次活動
  • 興寧水口:專注手工藤編30年,把老手藝編出了新時尚
    遠銷歐美、巴西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藤編工藝品。 「我對祖父最深刻的記憶,是他從南洋帶回的一個藤編手提箱。在位於興寧市水口鎮的東雲藤器廠,經營者劉東雲、黃玩珍夫婦告訴記者,他們兩人都出生於藤編世家,至今已傳承至第六代。
  • 《金牌喜劇班》傳承喜劇精神,東古百年堅持匠心製造
    《金牌喜劇班》作為國內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力邀當下喜劇界最具代表性的喜劇人加盟,深度挖掘喜劇背後的故事,展現喜劇大師培養新人的全過程,以匠心製作喜劇綜藝的新面貌,我們可從中一窺喜劇泰鬥們在藝術創作中的智慧與態度。
  • 印象古城 | 跨越千年的懸絲傳奇
    >跨越千年的懸絲傳奇文/戴冠青喜歡木偶戲,源自於小時候看過的義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創作的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木偶身上那數十條纖細懸絲在藝術家那雙巧手的操控下,惟妙惟肖地表演出種種高難度動作,猴子可以搬箱子、翻筋鬥、騎自行車;鍾馗醉酒,那是醉得顛三倒四,狀態百出;獅子舞更是騰挪跨越,活靈活現!泉州提線木偶的纖細懸絲一般都有16根以上,有的甚至多達30餘根,拉動高約兩尺,由偶頭、籠腹、四肢和勾牌等組成的木偶形象進行表演。
  • 易貢藏刀:匠心傳承的彩虹藏刀(1)
    新華社照片,拉薩,2019年5月31日易貢藏刀:匠心傳承的彩虹藏刀牛瓊查看提煉之後的易貢當地鐵礦石(5月30日攝)。
  • 一片匠心 百年傳承 粵酒玉冰燒從歷史走向新世界
    一直以來,企業的傳承與活力,靠的是匠心經營與獨特的釀造工藝。百年傳承中,石灣將白酒傳統釀造技藝進行了延續與創新,用一壺老酒,釀出了嶺南新天地。不同的釀酒技藝決定著不同的酒品風格。傳統品牌全新傳承一個老字號的歷史,背後都是一個有關誠信、品質、拼搏和創新的商業傳奇,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精益求精、艱苦奮鬥打造出來的金字招牌,其所蘊含的「信、和、仁、德」等理念不僅是企業無形的財富,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寶。石灣酒廠集團從始創於清朝道光十年(1830年)的「陳太吉酒莊」傳承至今,成為廣東傳承經營仍在原址生產188年的中華老字號。
  • 羅臣LORSSON | 匠心抒寫工藝,品位傳承美學
    源自德國格拉蘇蒂小鎮,熱愛與品位的傳承羅臣LORSSON手錶源自德國的格拉蘇蒂小鎮,創始人是維爾·羅臣先生。幼年時期父親帶他出入各個貴族聚會,在那時他已經具備了對優雅時尚的獨到品位。20歲那年,父親答應並將羅臣送到格拉蘇蒂的叔叔家學習鐘錶製作。在那裡他掌握了精細的制表技巧,也為腕錶的優雅所折服。
  • 羅臣LORSSON|匠心抒寫工藝,品位傳承美學
    源自德國格拉蘇蒂小鎮,熱愛與品位的傳承羅臣LORSSON手錶源自德國的格拉蘇蒂小鎮,創始人是維爾·羅臣先生。幼年時期父親帶他出入各個貴族聚會,在那時他已經具備了對優雅時尚的獨到品位。20歲那年,父親答應並將羅臣送到格拉蘇蒂的叔叔家學習鐘錶製作。在那裡他掌握了精細的制表技巧,也為腕錶的優雅所折服。如今,格拉蘇蒂小鎮已經是世界制表中心,與瑞士的日內瓦齊名。
  • 「非遺技藝,匠心傳承」《新桃花源記》即將開啟國風文化守護之旅
    「非遺技藝,匠心傳承」《新桃花源記》即將開啟國風文化守護之旅 來源:www.18183.com作者:蘭斯級一號艦時間:2020-01-16 分享到: 隨著社會關注度的提高,遊戲在文化傳承、價值普世上的責任已然越來越重。把遊戲作為文化的載體,遊戲與文化產業結合的雙向互動成為了一種最好的結合方式,雙方之間的內容聯動可以雙贏。
  • 跨越世紀的傳承
    2019年是清華大學學風建設年,在清華大學檔案館、校史館主辦的《嚴謹 勤奮 求實 創新──清華大學優良學風檔案史料展》中,我們看到了「嚴謹 勤奮 求實 創新」的傳承,心中是大寫的服,腳下是前行的路。今天,我們為您講述清華學風跨越世紀的傳承。
  • 憶江淮懷遠篇 龜山頭 一個相傳很久的故事 為什麼會有大石龜
    清嘉慶《懷遠縣誌》載:「龜山在縣治西,下瞰渦河,即荊山支脈也。形類龜故名。渦河由渦 三 陽、蒙城進入懷遠,一路旋轉,.路奔騰,流到懷遠老河灣,突然由北轉南,繞了個「s」 形的大彎,向東直奔懷遠龜山。千年之後,修煉成精的大龜返回龜山,每當船隻經過,它便興起惡風,捲起大浪。民間曾有「跑馬行船三分命,龜山行船命半分」之說。
  • LEO by FLO福樓藝面用匠心打造傳承與創新的平衡點
    傳承與創新凝練出的活力品牌福樓法餐在北京的西餐圈可謂久負盛名,源自法國1901的餐飲品牌落地北京也已經有著21年的歷史了。悠久的歷史沉澱下了福樓這一品牌深厚的餐飲文化底蘊,持之以恆地將最好的美食和最貼心的服務提供給每一位客人,這就是福樓既樸素又深刻的精神所在。
  • SVAVO瑞沃智能傳承匠心,淬鍊品質,以精品回饋顧客信任!
    傳承匠心,淬鍊品質,SVAVO瑞沃始終堅持自主研發,以保持自身核心競爭力,並始終以智能衛生家居行業先行者的責任擔當,不斷進取,創新求變,以匠心鍛造精品,以初心不忘使命。SVAVO是智美生活的倡導者,是一個有溫度的,充滿想像力的生活方式品牌。
  • 大國匠心節目組挖掘新時代民營企業中的匠心故事
    創新決定我們能飛多高,而匠心決定我們能走多遠。在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特別是「風口」瞬息萬變、講究唯快不破的創業年代,弘揚匠心精神尤顯重要。匠心的真正內涵,不僅是精益求精地做一件事,更體現在專注和堅守,鍥而不捨、持之以恆。
  • 從火車站的編織袋到外婆的藤編椅,它們上得神壇也入得廳堂
    藤編在印度和中國都屬傳統工藝。在國內,雲貴、廣東等南方地區比較多見。迄今,浙江遵義板橋鎮仍然還保留著藤編這項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技藝。任何流行都是有道理可循的,藤之所以再一次成為流行元素,自然離不開其材質特性以及藤編家具的優點。
  • 致敬匠心,封藏佳釀!2020庚子年酒祖杜康「雲」封壇精彩呈現
    誠如領導寄語所言:一年一度的杜康封壇大典,旨在敬頌酒祖始釀秫酒、肇造文明的輝煌成就,弘揚傳承華夏千年酒文化,它是豫酒乃至中國酒業領域的年度盛典,更是一場中國酒文化的盛宴。相信隨著杜康的穩健歸來,不僅能讓更多人領略豫酒、領略中國酒文化的魅力,也為豫酒轉型升級、為河南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活力!
  • 懷遠至蚌埠雲軌路段正在搶修,懷遠又一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即將完工!
    懷遠綜合交通樞紐工程自2018年8月份開工以來,項目施工單位搶抓工程進度,保證工程質量,確保工程建設安全環保高效運行。目前整體工程已經完成近90%工程量,即將完工驗收。 隆冬時節,走進位於懷遠二中西
  • 國風瀾園|盛世語境下的禮與風 傳承亦頌今
    現場活動圖片  現場活動圖片  01 禮者世茂 | 盛曲國風  浙江世茂浙西北城市公司企劃負責人周聰女士,以「為造極而來」為題,娓娓而談世茂31載匠心築夢歷程,以及致力於打造一城一國風的世茂,又將如何為衢州這座「東南闕裡、南孔聖 地」復興東方建築審美,重塑盛世人居風骨。
  • 烏魯木齊航空飛行員宋立軍:以傳承致匠心,用熱愛創不凡
    他在執行航班的過程中嚴謹細緻、一絲不苟,保持著始終如一的匠心精神,早已成為一批又一批年輕飛行員心中的飛行典範,實現了「桃李滿天下」。他就是飛行員宋立軍,成為民航飛行員已有18載,安全飛行17000餘小時,從未發生人為原因差錯和事故症候。2002年,宋立軍加入海南航空,正式成為一名民航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