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導航系統。
雖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俱樂部裡是個新會員,但發展勢頭最猛。現在已成為繼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將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和其他會員一樣,中國北鬥也是由空間段(衛星)、地面段(主控站、時間同步/注入站、監測站等)和用戶段(晶片、模塊、天線、應用系統、應用服務等)三部分構成。不過在發展建設中,北鬥卻形成了兩大獨有特色。一是北鬥採用了三種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傾斜地球同步軌道、中圓地球軌道),抗遮擋能力強。而GPS、格洛納斯、伽利略都僅僅使用中圓地球軌道。
二是北鬥創新融合了導航與通信能力,定位的同時,北鬥接收機還可以和衛星進行雙向數字短報文通信,就像現在人們用的「簡訊息」,解決了何人、何事、何地的問題。而GPS是單向的,只解決了「我在哪裡」的問題。
中國北鬥這麼牛,為什麼生活中我卻感受不到?事實是,你早已用上而不自知!
拿手機為例,除了任性的蘋果,華為、小米、魅族等品牌的大部分手機,在使用定位導航服務時,北鬥都有參與其中。
還有「兩客一危」(旅遊包車、大客車、危險品運輸車)、計程車、公交車、物流貨車、漁船等等也都陸續加裝了北鬥兼容車載終端。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北鬥全面融入防控疫情的主戰場,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北鬥高精度定位確保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在北京和湖北,北鬥植保無人機被廣泛用於區域內消毒防疫,一架無人機單次噴灑面積可覆蓋5000平方米,並且能深入防疫車無法抵達的死角。
目前,北鬥系統民用用戶已經超過1億,服務覆蓋範圍達到200餘個國家和地區,日服務次數約2億次,日活躍用戶約2000萬,主要用於海洋漁業、交通運輸、應急救援、軍事等領域。
「北鬥應用只受想像力限制。」隨著北鬥三號的全面開通,可以預見,北鬥應用發展定將有更多可能和廣闊前景。
出 品:科普中國 光明網
監 制:戰 釗
文字撰稿:宋雅娟
肖春芳
後期製作:肖春芳
配 音:AI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