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文理分科仍存在,數學、英語、化學不好,選文科還是理科?

2021-01-21 記憶裡的歌

現階段文理分科仍存在,數學、英語、化學不好,選文科還是理科?

現階段,在文、理分科還繼續存在的省份,考生還是需要在文、理分科時還是需要好好的思考一下什麼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這需要考生認真分析自己的學科基礎,同時一定程度上也要思考一下將來的就業目標,同時所謂的錄取率也要適當的考慮一下。

首先,考生要認真分析自己的學科基礎,就是要理性的認識高中各學科的難度與特點。

語、數、英這三門學科是不管文理科都需要考的,不過語文和英語與初中的基礎聯繫相對較小,數學的聯繫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初中語文和英語學得不好,高中卻能學得很好的例子還是非常多的。但是初中數學基礎要是比較差的話,高中想學好,不是說沒有可能,需要非常的刻苦努力才行。文科的政、史、地三門學科,政治可以說基本上是零基礎,與初中聯繫很小,地理雖說有點聯繫,但是基本上很少有初中認真對待地理的,所以高中生在這一塊基本上也是同一條起跑線。歷史可能有一點舊飯重炒,但是總的來說和初中的聯繫也不是很大。但是理科的理、化、生就不同了,生物在初中不受重視,基本上大家基礎都差不多,不過物理和化學和初中的聯繫就比較大了。

考生在選擇文理科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自己的初中學科基礎,如果數學和物理、化學的基礎不錯的話,選擇理科的優勢就比較大。如果勉強還湊合的話,也不算吃虧,如果確實都不太好,就要自己斟酌了,如果確實能花時間,下功夫,刻苦努力,學什麼都能學好,若是學習習慣不好,三心二意的,就不好說了。

其次,在選擇文理科的時候,也是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就業目標的。

應該說目前的社會裡,越是發達的城市,越是需要管理型的人才,並非是單純的文科或者理科人才,所以絕大多數的職業其實都不限制文科與理科。不過部分專業性較強的職業,比如醫學,建築,或者相應的科研肯定都是偏向於理科的。所以考生在選擇文理科時,也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就業目標。如果文科理科都不錯,說實話,還是儘量選擇理科,文科的知識點到大學去學習也來得及。但是如果選擇了文科,以後再想往理工科的就業方向發展,基本上就很難了。當然了,如果理科確實不好,為了所謂的就業,盲目的去選擇理科,也未必是一個上策。

最後,多數考生喜歡在分科前考慮錄取率的問題,可以參考錄取率,但是切莫迷信錄取率。

目前,絕大多數的省份,理科錄取率要遠遠高於文科錄取率。因而多數的中學在文理分課時,都會刻意的引導學生選擇理科,並把升學率當成一個話題來嘮叨。升學率需不需要參考呢?應該說是需要的,但是也不能迷信升學率。因為絕大多數文科理科都好的學生基本上都學理科了,文科理科有偏科的,可能有部分文科更好的學生還是學理科,文科理科都很差的學生,多數可能學文科。所以理科升學率看上去高,並非單純的因為理科更重要,而是因為成績優秀的學生,多數都學理科了,只有文科確實好,理科有短板的學生才有可能學文科。至於文理科都很差的學生,其實選擇什麼也不影響整體的錄取了。因而考生要認清楚自己的情況,如果屬於文理科都很好的學生,毫無疑問,應該選擇理科,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文科。如果文科好,理科差,不要盲目選擇理科。如果文科理科都不太好,說實話,興趣在哪就選擇哪個,不要為了面子去選擇理科,那樣只會斷送為數不多的機會,真的毫無意義。

數學,英語,化學都不好,應該如何選課。如果提問者所說的不好,僅僅是不夠優秀,努力努力其實還是可以提高成績的。如果基礎確實比較差的話,喜歡理科,也可以大膽的去選擇理科。但是如果對文科更有興趣,真心沒有必要去選擇理科了,喜歡的學科才有興趣學習,有興趣才能學好,才有可能考上最理想的大學。

相關焦點

  • 省重點名師分享:「文理分科」需要知道的幾大問題!
    那麼,對於文理分科,你有多少了解呢?針對學生對文理分科的迷茫和困惑,哈六中教師就此展開了系統、詳細地回答,一起來看下關於文理分科你應該知道的事。 導語: 當前大家存在的誤區:高中只要用功讀書,考個高分,上了好大學,好工作就水到渠成。
  • 新高考模式下,怎樣選科更容易上985,政治成為「必選」科目?
    不過隨著人才多樣,國家對高考也有了新的改革,考試科目也變成了「3+1+2」,除了固定的語文數學英語外,在剩下的科目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3科進行考試,這樣的新模式對更多學生來說反而是提高高考成績的好機會。新高考模式下應該怎樣「選科」?
  • 讀文科專業將來沒有出路?如果你相信這句話,那就真的錯了!
    很多高中生還是非常滿意這一舉措的,但一些省份可能還要分文理科,現在大多數學生也是文理分科的學生。對於學文科還是理科,一直以來是比較有爭議的。一些人覺得還是應該學理科,學文科沒有出路,對於這樣的觀點你有什麼看法呢?高一的時候學生要學習全部科目,那時的科目難度比較小,雖然學習內容很多,但還是比較輕鬆的。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和化學相比,地理和生物的難度還是要低一些的,選擇此組合的考生基本上是以物理作為專業選擇的定向,以地理和生物作為得分的重要方式。 競爭壓力:從目前各省選科數據來看,生物、地理的選科人數較多,在賦分制的前提下,中等生選擇這一組合不佔優勢,不利於考生在高水平層次競爭。
  • 孩子高一選科,是選物理化學生物最佳組合好,還是物理化學地理?
    在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化學+生物「最佳」組合好,還是選擇物理+化學+地理「王炸」組合好?從選擇學科我們很清楚知道,兩種選擇都偏向於理科,即是說孩子在未來高考報考專業上很大可能趨向於工科專業,而現在問題是地理與生物這兩門學科成績相差不大,孩子不知道如何選擇?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你知道嗎?
    「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 「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 「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 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組合怎麼樣?
    2020年起北京開始實施「新高考選科」模式,不同的選科組合適合哪類考生?有哪些優劣?文新學堂整理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組合分析,一起來看! 一、選考政策科普 新高考和傳統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實施「3+1+2」或者「3+3」的選科模式。
  • 680分無緣北大,新高考模式「政史地」不能選?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因為剛上高一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並不了解,很難去做出這麼重要的決定,往往就會根據以前文理分科模式去選擇,要麼選「物化生」要麼選「政史地」,介於兩者之間的即文又理的科目選的比較少。新高考模式下,過來人不建議選「政史地」的原因原因一:可選擇性有限在文理分科那個時代,文科主觀題比較多難考高分,但是每年的本科分數線都比理科要高20分左右,這也是限制文科生的一種手段,因為高校對於文科生的需求量也比較小。
  • 英語學不好和用不到,應該降為副科,你認同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聽聽老師怎麼說當前高中科目設置情況當前,普通高中課程文化課包含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9大課程。其中語數英是主科,高考分值佔比大,學生學習時間長。比如數學,一周一般6節課或者7節課,高考數學150分。其餘6科被稱為副科。
  • 2021新高考注意:三大主科成提分關鍵,選科策略要慎重!
    其中,語文、數學、外語(英語、俄語、德語、法語、日語等)滿分均為150分(計卷面原始分),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個選考學科,每科滿分均100分(採取賦分制)。 在「3+3」模式下,形成了20種不同的選考組合,在這個相對陌生的高考機制下,2020年新高考第一年落地也出現了好多「翻車」現象!
  • 高考新模式「3+1+2」,全國有8個省市開始實施,怎麼選科很重要
    「3」指的是語文、英語和數學這三個學科是必選的,剩下的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是可以自由選擇的科目。「1」是歷史和物理兩門功課,選一個考試,有點類似過去的「文科」和「理科」的分配。在理科裡面物理是比較難的,在文科裡歷史也是相對比較難的。「2」是四個學科裡選2個,地理、化學、生物和政治中選,搭配的方式沒有具體要求,只要是選擇出2科就可以了。
  • 新高一的同學們,高一下學期就要選科,送你一個實用的選科公式
    有家長諮詢:孩子高二選科,選的物理生物化學,有什麼優缺點?孩子化學成績不太好?在新高考選科中,沒有最好的組合,只有最適合的組合,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不要去跟風選科。一、選擇物理+化學+生物組合,好不好?從專業角度看,這個組合是最佳組合,因為所有理工科專業和絕大多數文史類專業,都可以選擇,基本上不存在專業受限的情況。
  •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最受歡迎的竟是...
    解讀:因為賦分制度的存在,成績差的學生,多數選擇政史地組合,這就導致選擇地理的「學霸」不多,地理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雖然人文地理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是自然地理則比較容易拿分,如果「學霸」能選擇地理,多數情況下會賦出比卷面更高的分數,還是很有優勢的。
  • 山東新高考如何選科?看看這些科目組合哪個適合你?
    小部分要求必須選考物理的理學專業也存在限制,如數學類、物理類等專業。 限選專業:大部分工科專業都有限制,如像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兵器類、航空航天類、核工程類、儀器類幾乎都不能報考;小部分要求必須選考物理的理學專業也存在限制,如數學類、物理類等專業。
  • 選理學還是工學專業,這兩者區別可大了!
    下面對二者之間各個學習階段粗略對比一下: 1、高中階段 目前一部分省市實行新高考,另外一部分省市還是實行文理分科制度。但即便是新高考的省市,為了符合大學專業對選科的要求,大部分考生也會傾向於「老文科」或者「老理科」,很少有人會選物理的同時再選歷史。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區別於傳統高考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取消文理分科,實行選科 2、選科目前有兩個模式:3+3模式和3+2+1模式 3、實行「走班制」教學和特色化辦學
  • 2021高考選理學還是工學專業,這兩者區別可大了!
    下面對二者之間各個學習階段粗略對比一下: 1、高中階段 目前一部分省市實行新高考,另外一部分省市還是實行文理分科制度。但即便是新高考的省市,為了符合大學專業對選科的要求,大部分考生也會傾向於「老文科」或者「老理科」,很少有人會選物理的同時再選歷史。
  • 新高考選科你選的哪幾科?物理+化學+地理這個組合怎麼樣?
    新高考選科你選的哪幾科?物理+化學+地理這個組合怎麼樣?可以報考哪些專業?一起來看詳細內容! 「物化地」選科組合 專業覆蓋率:95.84% (數據測算來源於部分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考生選考數據,供參考) 科目關聯度:地理又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物化地的組合方式背誦內容較少,符合理科學習「少背誦、多理解」的特點,該組合的學習科目之間關聯度較高。
  • 物理太難了,化學沒意思,你真的確定歷史很好學,文科很有前途嗎
    當時我就苦口婆心的勸過他們,像他們這樣成績就不是很好的學生,最好還是好好學學物理化學生物這些傳統的理科,尤其是對於男孩子更是如此。因為,首先許多同學不選物理化學的最直接的理由都是太難學了,學不好,感覺歷史政治好學一點。其實才不是這麼回事呢。你真的以為文科都是死記硬背不需要頭腦智商的嗎?好吧,那麼初中也好高中也罷你是歷史政治學得很好嗎?你的英語分數很高嗎?
  • 選科面臨困難,賦分遭遇質疑:新高考改革爭議中前行
    從目前來看,新高考改革還是給學生提供了一些選擇權。「以我校為例,以前分文理,學校1000人中選文科的300人左右,而現在選擇學地理科目的有400多人,選學政治的有400多人。」  2 選科賦分帶來挑戰  新高考改革也給學校、老師、家長、考生帶來挑戰。  新高考的選科必然導致中學教學的改革,首先是走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