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這個地方,人傑地靈,英才輩出。自古以來就是人文薈萃之地,能工巧匠輩出。
而已都江堰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中,就有一個在浙江寧波,那就是著名的它(tuō)山堰,這個字在這裡安念作tuo。而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就是四川的都江堰、浙江的它山堰、廣西的靈渠以及陝西的鄭國渠。
先看一下它山堰的基本信息:
地址: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鄞江鎮它山旁樟溪出口處
年代:唐大和七年
建造者:王元瑋
榮譽: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
類型:古蹟水利工程
那麼,它山堰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呢?
與其他幾個水利工程不同的是,它山堰的建造目的並不是灌溉和通航,而是防止海水倒灌。原來啊,在它山堰建造之前,海水潮水可以沿著甬江上溯到章溪地方,因為海水倒灌,使得耕土地滷化鹽鹼化,不僅不能種植莊稼,而且還導致城市用水困難。
因此,唐代大和七年,縣令王元瑋主持在鄞江上遊出山處的四明山與它山之間,用條石砌築一座上下各36級的攔河溢流壩,建造它山堰。它山堰全長134.4米,高約3.05米,寬4.8米,壩頂長42丈左右,用80塊條石板砌築而成,其壩體中空,用大木樑為支架。
它山堰經歷1160餘年風霜雨雪、風風雨雨和洪水巨浪衝擊,至今仍然是基本完好,仍舊繼續發揮阻鹹、蓄淡、排澇功能。
1988年12月28日,它山堰正式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