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完美的人體?英國科學家修復人類的十大缺陷,但是長相……

2020-11-24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這是最完美的人體?英國科學家修復人類的十大缺陷,但是長相……


英國解剖學家、人類學家Alice Roberts(圖右)以自己身體為原型,打造出的「完美人體」(圖左)。

人體很了不起,大部分的時間它都運行良好。但是,人體從來不是完美的,在深入了解人體的各處細節後,就能發現一些演化中留下的缺陷。

英國的解剖學家、人類學家Alice Roberts從前常常抱怨人體的各種不完美,隨著年齡的增大,耳朵的聽力越來越差;作為人類最重要器官的心臟,卻存在致命的缺陷;每個女性幾乎都要忍受生孩子的極度痛苦……

於是,她開始了一個瘋狂的科學計劃,她重新審視自己的身體,對自己44歲的身體進行了外在和內在的掃描,獲得了精確的數據,用於構建一個數字的虛擬人。然後她與各專業領域的研究人員深入溝通,在大自然中獲取靈感,從眼睛、耳朵、心臟到脊柱、腿部和皮膚,Alice對身體的10個部位進行了精確的修改,一個嶄新的Alice 2.0模型被塑造出來,以下就是她對人體的重造,看起來解決了我們的很多困擾,但是這個外形……你喜歡嗎?


脆弱的心臟

心臟有多重要不需多說,心臟不停的跳動才能維持人體各器官的正常生命活動。然而,我們的心臟卻有一個很大的缺陷。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對冠狀動脈,它們為心肌提供含氧血液,但是問題在於心臟的一個區域只有一條動脈提供血液,比如右心房和右心室僅由右冠狀動脈供血,如果一條冠狀動脈被阻塞,它所供血的那部分心臟區域就會被剝奪氧氣,產生致命的後果。這恰恰是心肌梗塞或心臟病發作時發生的情況。

很多其它動物就沒有這樣的缺陷,比如狗和豚鼠,它們的心肌區域可以由不同路徑的血管進行供應,如果其中一條被阻塞,其它血管可以接管。這看起來是個好主意,所以Alice在重新設計人體中採用了這種方式。

狗的心臟解剖圖:相比於人類,狗狗心臟的每個區域,都由多條血管供應血液。(來源:Veterinary Information Network)

荒謬的氣道

這兒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設計缺陷,就是空氣和食物有一段共同的通道,這段通道很短但是非常重要。鼻腔通向咽部,向下與口腔後部連通,然後分開:空氣向前傳入喉部,進入肺部;食物向後進入食道。這種設計的不完美之處在於,可能會發生走錯路的情況,食物可能不是向後進入食道,而是走向了氣管,空氣卻被吞進了食道。這就是為什麼,常常有人在喝水、吃東西嗆到的原因,問題的癥結就在人體這段不完美的設計中。在Alice看來,讓空氣和食物進入共同的通道是一件荒謬的事情,她重新設計將呼吸道與食物通道完全隔離。

繞路的喉返神經

喉返神經屬於迷走神經的一個分支,迷走神經,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它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神經,它行走在身體各處,是人腦神經中分布範圍最廣的一組神經,它從大腦中穿出後,沿著食道兩旁,縱貫頸部和胸腔,經食道裂孔進入腹部,涉及自主神經、心血管、呼吸、胃腸道等系統,被喻為「偉大的遊俠」。

作為迷走神經分支的喉返神經,是大腦控制咽喉運動的神經,說話和吞咽都離不開它,按說,它從大腦出來直接到達咽喉部,是一條多麼直接高效的路線,但是它卻沒有抄近路,而是先向下延伸至心臟周邊,再返回喉部。脊椎動物都有喉返神經,而且隨著頸部的長度而增加,所以,長頸鹿的喉返神經非常長。重新設計喉返神經是很簡單的,讓它直達目的地就好了。

作為迷走神經(黃色)的分支,喉返神經(紫色)繞了條遠路。(來源:wikipedia)

生不如死的分娩

相信當過媽媽的人都不想再忍受分娩時的極度疼痛,而且它也是非常危險的過程,曾經,分娩會導致2%女性死亡。這是因為,相比於骨盆來說,胎兒的頭太大了,胎兒需要通過狹窄的通道硬擠出來,給分娩帶來了很大的困難。Alice認為,女性沒有理由承受這樣的痛苦,何不像有袋哺乳動物,比如袋鼠學習呢?它們在很早期就生出年幼的寶寶,將它放在育兒袋中,直到它做好獨立的準備,離開媽媽。Alice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只是外觀上真的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向有袋哺乳動物學習,能避免分娩時的痛苦,只是這外觀……(來源:propertysold/pixabay)

被放反的視網膜

人類的眼睛結構複雜,其中視網膜是視覺形成的基礎,主要負責「感光成像」。視網膜由三層細胞組成,分別為感光細胞、雙極細胞和節細胞,從理論上說,感光細胞應該在前部,因為它要首先接收從外界傳來的光信號,但實際上,它卻被放反了。如此一來,光需要穿過每個細胞、血液以及組織才能到達細胞背部的接收器。

這種設置會讓視網膜易於脫落,而且視網膜的中心是視神經延伸出眼球的位置,這裡沒有感光細胞,因此會形成盲點。依靠人類大腦強大的腦補能力,大腦填補了這個盲點,讓我們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

與人類的眼睛相比,章魚的眼睛才是更高一等的設計,章魚的眼睛強大到可以在漆黑的深海中發現獵物。

所以在重新設計人的眼睛時,Alice用了章魚眼睛的解剖結構,將視網膜翻回來,同時,她將眼球也設計得更大,這可以讓人獲得更好的視力。

人類視網膜結構示意圖。光線通過節細胞(ganglion cell)和雙極細胞(bipolar cell)後,才能到達感光細胞。(來源:sciencenews)

一路下滑的聽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聽力逐漸變弱,從高頻聲音開始損失,到年老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會面臨「耳背」的問題。這是因為,我們內耳中的超微小的毛細胞是不可再生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選擇再生的毛細胞,或者可以考慮仿照助聽器的功能,放大進入耳朵的聲音。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的耳朵都很大而敏銳,因此Alice在對耳朵進行重新設計的時候,將耳朵變得更大,獲得更多聲音,彌補毛細胞數量減少的不足。

效率低下的肺

通過人體肺部的空氣流是雙向的,也就是說空氣進入肺部和流出肺部的路徑是相同的,而且肺部需要承擔交換和存儲氣體的功能。與鳥類相比,這實在不是一個高效的呼吸系統。 由於飛行需要充足的氧氣,鳥類發展出了一種高效的呼吸系統。這個系統可分為三個不同的部分:前氣囊、肺和後氣囊。鳥類的肺部只能使空氣通過,氣囊負責儲存空氣而不負責氣體交換,它能讓新鮮空氣以較為恆定的速度,源源不斷地通過肺部。鳥類的肺部在吸氣和呼氣時,都有含氧空氣流經肺部,而人類只在吸氣的時候有含氧空氣進入肺部,呼氣時只在排除廢氣。所以Alice在重新設計人體呼吸系統的時候,借鑑了鳥的結構。

人類與鳥類的肺部構造對比。(來源:zmescience)

重壓之下的脊柱

我們的脊柱總體看來還是不錯的,長而靈活。但是它依然有一點不足:腰椎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腰椎間盤會逐漸退化,可能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並導致背部和坐骨神經痛。要改造腰椎應該向誰學習呢?Alice覺得大猩猩的腰椎結構不錯,大猩猩的腰椎有4塊,而人有5塊;大猩猩的腰椎有更強有力的支撐,而人則欠缺很多。於是,她將人的腰椎從5塊改為4塊,並建立了一個骨盆的胯骨翼,用以穩定脊柱。這或許要犧牲掉婀娜多姿的腰,但是為了獲得生理機能上的優勢,這也許是值得的。

Alice改造人類脊柱示意

跑不快的腿


由猿演化而來的腿功能多樣,可以走路、跑步以及攀爬,但是依然有一些不足。複雜的膝蓋可能出現各種問題,人體腿部的肌肉過多集中在小腿上,這使得腿部移動的效率很低。Alice從鴕鳥身上汲取了靈感,鴕鳥跟人一樣都是兩足動物,但是它非常擅長跑步,肌肉靠近身體中心,腿部輕盈,易於移動,大肌腱能夠減震。

鴕鳥的腿部結構更具效率。(來源:skeeze/pixabay)

不能兩全的皮膚

皮膚顏色偏白容易曬傷,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而黑色皮膚雖然不易曬傷,但在太陽不足的情況下卻不能有效生產維生素D。如果皮膚的顏色能夠在黑與白之間切換,在冬天變成白色以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在夏季變為黑色防止曬傷,豈不是兩全其美。在自然界,有的動物就有這種小伎倆。一些頭足類的動物可以根據周圍環境進行變色,比如章魚、變色龍等。那麼不妨借鑑這些動物們皮膚變色的能力,讓人的膚色也能夠隨陽光強弱發生變化。


相關焦點

  • Science特刊:人體能不能完美修復與再生?
    討論修復與再生是希望能解決年齡帶來的皺紋和脆弱的膝蓋;以及疾病或損傷導致失明,傷口不癒合,心臟功能喪失等等問題。與蠑螈和渦蟲相比,人類與生俱來的再生能力是有限度的。我們會留下疤痕、活動性變差、功能減弱。
  • 科學家預測2100年人類長相 臉上多了這個(圖)
    原標題:科學家預測2100年人類長相 臉上多了這個(圖)科學家模擬出來的公元2100年的人類長相。(圖源:鏡報)海外網7月3日電 日前有科學家公開預測公元2100年人類的長相,引發討論。「Mindy」未來人示意圖(圖源:鏡報)據英國《鏡報》報導,一公司與科學家合作,創造了一個名為「Mindy」的未來人類模型,圖片中可以看到,人類未來因為長期坐在辦公室用電腦、玩手機等原因導致駝背、頸部肌肉也變得粗壯,為的就是支持看電腦和手機的頭部姿勢。未來人類還長出第二層眼瞼。
  • 科學家第一次成功修復了人類基因中的致病突變,這意味著什麼?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周三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科學家們第一次成功編輯了人類胚胎基因,修復了一種常見的、能導致嚴重疾病的變異,製造了健康的胚胎。這項研究標誌著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儘管臨床試驗為時尚早,但這意味著基因編輯技術有一天可能保護嬰兒們免於多種遺傳疾病的威脅。
  • 液態金屬或可修復人體神經
    看過電影《終結者》的觀眾往往被裡面超級生化人超強的修復能力所折服。目前人類的技術還達不到電影中的水平,但有消息表明,我們正在接近之中。不久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究小組,首次報導了一種基於全新原理的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技術,有望提升人類的自身「修復」能力。
  • 完美人體,你想像不到的模樣
    當我們說到「完美人體」會想到什麼?九頭身的美少女?還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然而這些公認的完美身材在英國生物人類學家愛麗絲·羅伯茨看來並不是真的完美,她認為真正適合人類的完美形體與現代健康和美的標準並不相關,而應該是更加實用和有價值的形體。我們可以通過將一些「不太成功」的人體特徵替換成其他動物身上演化得更理想的部位,來打造「完美人體」。
  • 英國科學家研究表明:長相較醜的人更易成功
    【英國科學家研究表明:長相較醜的人更易成功!】人們都認為長得漂亮更能成功,長得醜的人往往心理壓力大,人生發展灰暗,但根據英國最新研究表明,長得醜的人才更容易獲得成功,因為醜陋的相貌使一個人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能說服他人,久而久之,這種人的各方面能力會更加突出。
  • 怎樣的臀部最完美?科學家揭示一個數學公式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很多愛美女性都想擁有一副完美的身材——其中包括完美的臀部。那麼,究竟怎樣的臀部才算得上是完美的呢?對此,科學家揭示了一個精確的數學公式,它能確定世界上最好的女性臀部是怎樣的。事實證明,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神奇的數字——腰圍和臀圍之間的比值。
  • 100年後,人類長相將發生巨變!科學家預測未來人臉進化圖
    歷史曾告訴我們,人類的外形、長相會隨著時間、氣候、生活習慣發生細微變化。比如,一萬年前的山頂洞人長成這樣。現在的我們,在未來幾百年、幾千年後也會發生長相變化。前不久,就有科學家預測了100年後人類的長相。
  • 英國造出155個人獸雜交胚胎,科學家稱:這是人類毀滅的前奏
    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想要嘗試的方向。這是因為人體捐贈器官較少,另外就是器官移植捐贈率低和易出現排斥反應的問題。為了突破這些限制,培養人獸結合的胚胎或器官就成為一種嘗試,這既可以減少免疫排異,還可以獲得大量的生物資源(器官和組織)以供移植和治病。
  • 人類未來十大最頂尖科學技術:DNA修復並非虛幻
    然而科學家們堅信,在未來數十年內,各項醫療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更多現在無法解決的問題,到時都將迎刃而解。人類文明繁衍至今,在醫療技術方面雖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仍有很多疑難雜症醫學專家們仍然束手無策。然而科學家們堅信,在未來數十年內,各項醫療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更多現在無法解決的問題,到時都將迎刃而解。
  • 科學家將人類鼻子分為14種類型 魯尼鼻子最完美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人類的臉部五官中,鼻子佔了臉部的較大面積。很多擁有一個漂亮鼻子的人,臉部的側面輪廓都十分美麗。科學家近日就做了一個有趣的鼻子分類試驗,即通過將多人的照片對比,將人類的鼻子分出14種基本類型。
  • 兩滴藥水,48小時完美修復齲齒!中國科學家新發明,實現牙釉質自我修復
    撰文 | 周煒 來源 | 浙大學術委員會 最「硬」的挑戰 牙釉質是包裹於牙齒表面的半透明物質,厚度約為2毫米,其無機礦物含量高達96%。作為人體中最硬的天然生物材料,其硬度甚至高過鋼材。
  • 未來人類長什麼樣?科學家模擬2100年人類長相,臉上多了這個
    審核:小文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一種在進化過程中擁有了智慧,並且能夠進行獨立思考的生物。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人類逐漸與其他的動物變得不一樣,慢慢地開始利用雙腿走路,用雙手進行勞作。而且人類的身體也變得直立。
  • 美科學家拍攝到人體受損DNA修復重要環節
    美科學家拍攝到人體受損DNA修復重要環節
  • 『新酷應用』CRISPR技術可修復精子缺陷 完美嬰兒越來越近
    ▼CRISPR技術可修復精子缺陷 完美嬰兒越來越近 CRISPR技術可修復精子缺陷
  • 2021地球自我修復,人體內出現神秘物質
    科技的發展對於人類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科技的發展對於自然界來說具有「毀滅性」。地球不斷出現各種災害,被一些人認為這是大自然在報復人類,因為人類對大自然的索取和破壞已經讓它們快要承受不住了,所以它們才會做出「自我保護機制」來自保。
  • 科學家在體外培養出完美的人體血管
    近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第一次成功地在培養皿中培育出完美的人體血管,這可能為糖尿病患者開發和測試新的治療方法。這有可能讓研究人員解開各種血管疾病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包括阿爾茨海默氏症、心血管疾病、傷口癒合問題、中風、癌症,當然還有糖尿病。」據估計,全世界有4.2億人患有糖尿病。許多糖尿病症狀是血管改變導致血液循環和組織氧供應受損的結果。儘管糖尿病的發病率很高,但對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改變知之甚少。這一限制延緩了急需的治療的發展。
  • 顏麗*健康*--營養修復細胞,細胞健康=人體健康!
    營養治病,這對我國人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真正能讓自己康復的絕對不是藥物,因為藥物的成分不是細胞修復所需要的成分。而一旦給足時間,給足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脂肪等這些人體構成所需要的材料,人體就會啟動自我修復的過程。
  • 生物進化的完美形態:16倍速代謝+超強DNA修復,地球BUG
    所以可以預見,如果人類沒有用智慧創建文明,現在的下場也不會比銀背大猩猩好到哪兒去。那這是否說明我們進化的道路是絕對且唯一的正確選擇?我們就是地球上最完美的生物?答案是否定的。在這個地球上如果要說哪個生物是進化的最完美的,那絕不是人類,而是它——蝙蝠。
  • 10萬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看到模擬圖後,網友暗自慶幸!
    在這段時間裡,地球的氣候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人類也漸漸現身了。關於人類的面貌,科學家一直都在做細緻的分析,有不少科學家竟然模擬出10萬年後人類到底是怎麼樣的,每個人的長相面貌都是有特徵的,但亙古不變的是整個面部,都是由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組合而成,雖然部位相同,但每個人的臉都有各自的特徵,我們能夠根據人體的面部特徵來辨別。10萬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