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俠導讀】一項最新研究稱,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小脊椎動物是一隻像...

2020-11-22 遊俠網

比一角硬幣還小的新蛙種Paedophryne amauensis生活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雨林裡

  北京時間1月17日消息,據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稱,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小脊椎動物是一隻像家蠅那麼大的蛙。最新發現的這種名叫Paedophryne amauensis的蛙,平均體長只有7.7毫米,比以前的最小脊椎動物世界紀錄保持者——東南亞的印尼露比精靈燈(Paedocypris progenetica)魚種稍微更小一些,後者雌性的體長大約只有7.9毫米。

  最近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南部地區進行實地考察期間,科學家發現P. amauensis和另一種新種蛙Paedophryne swiftorum,它的體長大約是8.6毫米。保護國際的兩棲動物專家羅賓-摩爾並未參與這項研究,他說:「他們繼續找到越來越小的蛙類,這令我感到非常吃驚。」它們顯然「已經適應了一個其他動物無法適應的小生境」。論文聯合作者、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克裡斯多佛-奧斯汀稱,事實上這些蛙進化出小個頭,是為了吃小型無脊椎動物,例如蟎類,這些害蟲均被更大的食肉動物忽略了。

  這種蛙類是在2010年發現的,但是直到今年1月11日才公布結果,所有種類的Paedophyrne genus都是小個兒,它們生活在紐幾內亞雨林地上的落葉裡。科學家通過傾聽它們的叫聲,然後努力鎖定聲音來源,最終查找到這些微型動物。找到它們並不容易,因為它們的叫聲音調很高,因此人類憑藉聽覺很難鎖定聲音來源。奧斯汀和研究生埃裡克-裡特梅耶聞聲趕忙去抓地上的落葉,並把它們放入一個塑膠袋,這樣嘗試了4次,他們才發現這些蛙。奧斯汀表示,科學家仔細查找袋子裡的落葉,直到「最終我們看到這個小東西正在一片樹葉上跳躍」。

  這些蛙很小,而且擁有與地面顏色一樣的皮膚,因此利用裸眼很難看到它們,因此奧斯汀只得不斷利用數位相機拍照,然後把照片放大。但是給這些兩棲動物拍照像尋找它們一樣困難。奧斯汀把相機放在眼前準備拍照時,他的目標物往往已經跑掉了。該研究成果發表在1月11日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奧斯汀表示,這些新蛙「非常擅長跳躍,它們的跳躍高度比它們的體長長30倍」。作為這項研究的一部分,奧斯汀及其同事還給這些小蛙做了全球基因比較。該科研組發現,全球的小蛙單獨進化了11次,幾乎只生活在熱帶雨林裡,因為那裡的空氣潮溼,蛙的皮膚不會變幹,而且食物充足。

相關焦點

  • 7.7毫米小青蛙 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
    7.7毫米小青蛙 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時間:2019-12-23 10:56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7.7毫米小青蛙 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 當一些人仰望天空等待新的生命形式顯露出來時,科學家們卻繼續在地球上尋找新的物種,因為人們尚未注意到人類與地球共享的近90%的生物
  • 四川發現目前已知世界最小蜻蜓個體
    這是在四川發現的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小蜻蜓個體(10月2日攝)。新華社發(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供圖)據新華社成都11月23日電 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在整理標本時發現,該館於今年8月份從四川樂山金口河區收集的一批蜻蜓標本中,有世界上最小的蜻蜓種類——侏紅小蜻,這是四川地區首次記錄該物種。在這批標本中還發現了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小蜻蜓個體,其體長不足15毫米。
  • 世界上最聰明的無脊椎動物
    浩瀚的海洋孕育了各種神秘的生物,而章魚作為世界上最聰明的無脊椎動物,具有超過一般動物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被稱為「海洋裡的靈長類動物」。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章魚吧。首先章魚並不是魚,它是從頭足綱軟體動物中進化而來的,是章魚科26屬252種海洋軟體動物的通稱。
  • 世界上最小的兩棲動物是什麼? 身長是多少?
    世界上最小的兩棲動物是什麼? 身長是多少?時間:2016-03-22 12: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最小的兩棲動物是什麼? 身長是多少? 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這個榮譽毫無疑問屬於大鯢。那麼,最小的兩棲動物是什麼呢?
  • 為何這條鯊魚是人類發現的最長壽脊椎動物?
    世界長壽動物排行榜出現了位次變化,因為研究人員剛剛確定,格陵蘭鯊魚的年齡至少達到了272歲,這使其成為已知壽命最長的脊椎動物(即擁有脊骨或脊柱的動物)。 格陵蘭鯊魚的壽命超過了其他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長壽動物,比如弓頭鯨和陸龜。這項刊載於《科學》雜誌的研究發現指出,格陵蘭鯊魚這種大型肉食性鯊魚的存活時間甚至可以遠遠超過272年。
  • 世界已知最小的猴子:眼鏡猴
    眼鏡猴又稱跗猴,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小猴種。眼鏡猴有一個特別酷的事實,那就是它們每隻巨大的眼睛實際上比它們的大腦還要重,眼鏡猴是一種體型很小的靈長類動物,具有許多獨特的特徵,其化石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萬年前。
  • 【遊俠導讀】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揭曉了鳥類失去陰莖結構的謎團...
    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雞、鵪鶉和多數鳥類在胚胎發育期間釋放一種特殊蛋白質導致外部生殖器官的消失。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6月6日出版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雞胚胎開始發育形成陰莖結構,但在小雞孵化之前陰莖結構將發育中斷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霍華德-休斯醫學院發育生物學家馬汀-科恩(Martin Cohn)是研究報告負責人,他指出,該項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多數人類先天性缺陷患者在出生時存在著生殖器官缺陷
  • 螳螂哭了 科學家打造世界上最小3D眼鏡
    目前,英國科學家製造世界上最小的一副3D眼鏡,適用於螳螂佩戴。這副眼鏡僅有5毫米寬,與人們在電影院佩戴的3D眼鏡製造材料是一樣的,使其賦予3D視覺能力。在眼鏡上附著蜂蠟,從而使螳螂樂意接受。    英國紐卡索大學科學家製造這種微型眼鏡用於觀察分析螳螂的3D視覺,據悉,螳螂是昆蟲世界中唯一具有3D視覺能力的昆蟲。在一項實驗中,螳螂佩戴3D眼鏡觀看電影,在3D計算機顯示屏可視範圍內觀看視頻文件。    如果螳螂觀看3D電影時真實出現猛撲動作,這將證實雖然它具有簡單的神經系統,卻能像人類一樣處理圖像。
  • 體長不足15毫米 金口河發現目前已知世界最小蜻蜓個體
    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在整理標本時發現,該館於今年8月份從樂山市金口河區收集的一批蜻蜓標本中,有世界上最小的蜻蜓種類——侏紅小蜻,這是四川地區首次記錄該物種。在這批標本中還發現了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小蜻蜓個體,其體長不足15毫米。
  • 最新研究:到2050年農業擴張或威脅近90%陸生脊椎動物物種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可持續性》最新發表的一項模擬研究顯示,到2050年,由於人類為滿足未來的食物需求而開墾土地,全世界近90%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都可能會失去部分棲息地。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樹棲翼龍
    森林翼龍的體型嬌小,翼展僅25cm,大致相當於一隻燕子或麻雀大小,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翼龍化石之一。在此之前,科學家僅僅在德國發現過一件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翼龍化石(翼展約18cm)。雖然新的翼龍看上去如此弱小,全然看不出空中霸主的風採,但是科學家卻認為,它們是那些體型巨大的進步的鳥掌翼龍類的祖先類群。
  • 來,參見最長壽的脊椎動物 科學人
    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朱利爾斯·尼爾森(Julius Nielsen)和同事利用碳14測年法對小頭睡鯊的壽命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一隻體長5米的雌鯊的壽命甚至達到了392±120歲!換句話說,它甚至可能是明朝正德皇帝在位時就已存在,或者至少是清朝乾隆年間出世的老壽星。如果屬實,這項數據將使得小頭睡鯊一舉成為目前已知最長壽的脊椎動物。
  • 科學家打造世界上最小的3D眼鏡:螳螂用的
    目前,英國科學家製造世界上最小的一副3D眼鏡,適用於螳螂佩戴。這副眼鏡僅有5毫米寬,與人們在電影院佩戴的3D眼鏡製造材料是一樣的,使其賦予3D視覺能力。在眼鏡上附著蜂蠟,從而使螳螂樂意接受。
  • 燈魚雜談 | 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露比精靈燈
    這次要介紹的魚不僅是世界上最小的魚,還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露比精靈燈Paedocypris
  • 最新研究指出,它可能是脊椎動物
    最終他們給出了初次研究的結果,塔利怪物是一種脊椎動物,而且是前所未見的物種。那麼塔利怪物到底長什麼樣?它是如何被人類發現的?科學家在這種生物身上發現了什麼?但這確實是科學家通過對塔利怪物化石的研究得出的復原圖,它與地球過去、現在的任何一種脊椎動物都不相似,因為它長得實在太奇怪了看起來就不像是地球上的生命體。這種生物後半身像章魚的身體,前半身則是各種奇特的部位組合在一起。
  • 最新研究指出,它可能是脊椎動物
    從來沒有一種生物像「塔利怪物」那樣困擾科學家如此長時間,從開始研究它的起源到現在已經過去了60多年,科學界對它的真實身份依然沒有定論。根據報導,前段時間美國耶魯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在《科學進展》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論文提出了一種通過尋找化石中的生物信號來鑑定生物身份的方法。
  • 迄今最小恐龍 身長不足5.5釐米體型如蜂鳥
    迄今最小恐龍 身長不足5.5釐米體型如蜂鳥時間:2020-03-12 23: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迄今最小恐龍 身長不足5.5釐米體型如蜂鳥 恐龍在人們的印象中大多是體型龐,顛覆常識的是,目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人的一項重大發現,研究團隊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已知的最小恐龍化石
  • 5億多年前遠古小魚或為脊椎動物祖先
    研究人員於2014年6月11日描述了在加拿大落基山脈伯吉斯頁巖層中以及其他地方挖掘出的約100個小魚化石標本,其中許多保存完好,顯示了後來逐漸進化成顎的原始骨骼結構。這種名為Metaspriggina的小魚生活在寒武紀時期。新發現的這些標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關已知最早的脊椎動物的詳盡信息。
  • 鯊魚可能是最長壽脊椎動物
    美國《科學》雜誌11日刊登的封面論文說,地球上已知最長壽的脊椎動物是格陵蘭鯊,它們的壽命可能達到400歲。 格陵蘭鯊又稱小頭睡鯊,廣泛分布於格陵蘭島與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其在成年時所達到的身長為4至5米。
  • 世界動物之最-高清(1)
    是已知世界最小的非寄生或共生的脊椎動物(雄安康魚的平均長度介於6.2到7.3毫米,但它必須寄生在雌安康魚身上才能存活,而最終轉化成其一鰭)。又稱巨小頭魷,英文直譯巨槍烏賊。典型的深海巨魷,是同科動物裡最大的一種,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