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思考:4G很快為什麼還要5G?地球都沒弄透還去探索宇宙?

2020-12-06 職男小凡

2019年絕對是5G的元年,在這一年裡,各大城市開始出現5G的試點,各大手機廠商也把大量的經費投入到研發。

就在大多數人本以為明年才能用上5G手機的時候,誰能想到,今年下半年就出現了大量5G手機,比如商務風的三星Galaxy Note 10,主打遊戲高性能的iQOO Pro 5G,以及5G的帶頭大哥華為Mate X(包括接下來的Mate 30)。

有時候我就會想,明明現在的4G已經有很快的速度了,那麼大力的開發5G幹嘛呢?

就在我始終都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個故事點醒了我。

1970年的時候, NASA (美國宇航局)剛啟動火星探索計劃,非洲尚比亞的一位修女就給 NASA 的副總監斯圖林格博士寫了一封信,質疑在非洲孩子還吃不上飯時,美國宇航局卻要花十幾億美金研究如何登陸火星。

要知道,當年的十幾億美金在今天,則相當於幾百億美金,這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斯圖林格博士看完信後,立即執筆給對方回信,在信中,他從四個方面闡述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必要性。

首先,今天看似無用的科學探索,在未來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偉大用途。

顯微鏡的發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顯微鏡在發明之時,並不能治病救人的儀器,也沒有人用它來觀察病毒和微觀世界。

直到後來,才有醫學工作人員把顯微鏡應用到工作中,從而對醫學研究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救了很多人的命。

其次,探索太空時發明的很多技術,如今直接被用於解決人類饑荒問題

比如通過遙感和氣象衛星幫助農業生產等等。

因為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講,地球上的四季、氣候、降水等等 因素,實際上都與宇宙之間的星體運動有關,比如潮水的形成,就是地球和月亮之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結果。

探索太空中的很多技術與研究,其實就是在對農業起到一定程度的幫助。

第三,開展探索太空這樣的頂尖工程項目,讓全人類的工程水平一次次大幅度提升。

舉個例子來說,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人們很多商業化通訊技術的成果,就包括摩託羅拉公司,在60年代參與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取得的研究成果。

同樣是在阿波羅計劃中,尼康和蔡司等光學儀器公司提供的特殊光學鏡頭,如今出現在了我們日常的數碼產品中。

第四,人類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嚮往科學,加入到對新技術的探索中來。

每年,約有1000項從太空研究項目中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被成功地商業化。

利用這些技術,我們打造出更好的廚房用具和農業設備、製造出更高性能的手機和電腦、改良出更快更輕的汽車和飛機。

可是,如果我們用先前的思路——「在地球上生活已經很好了,為什麼還要去探索宇宙呢?」,用這個思路去看待問題的話,那麼可能在今天,我們很難享受到生活的價值。

我們不妨回到3G和4G交接的年代,當時的人們也是一樣,嘴裡喊著3G已經很好用了,4G只會帶來更加高額的流量費用。

但是後來呢?

不僅流量的費用變的異常便宜,其所帶來的「意料之外」的影響也是遠超我們想像的。

比如地圖導航,現在在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幾乎人人都不用為找路而發愁了,因為打開手機,點開地圖,直接將你引導至目標地點;

比如手機打車,前些陣子回老家,計程車司機對我說,現在火車站的生意不好做了,大家都去叫滴滴,就算你打表,人家都不願意做;

再比如手機支付,從2019年元旦到今天,我身上攜帶現金的總數,都沒有超過500塊,因為手機支付真的太方便了。

再再比如各種直播平臺的崛起,豐富了我們的業餘生活,說實話,當4G出現的時候,你預料到了這些事情的發生了嗎?

我猜大多數人都不會料到。

所以看到這裡,相信你也跟我一樣,對這個問題有了全新的看法,5G的出現,很可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變化。

像是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智能設備等等,一定會在5G的加持之下,得到更加長足的進步,甚至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打入我們的生活。

到時候,可能關於「速度」這個選項的討論,是最多餘的。

而且,看著目前智慧型手機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等5G出現之後,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我們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事物出現。

總之,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新技術的出現,總是會帶來意外的機會,就像是網際網路在其發明之初並沒有讓美國國防部獲得盈利,後來卻給全世界帶來了無窮便利一樣。

5G的出現,必定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一次巨大的飛躍。

相關焦點

  • 探索宇宙的成本那麼高,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答案讓人們害怕
    由此可見,太空探索是多麼費錢的一個事業,而人類要探索太空離不開空間站,目前太空中的國際空間站,也不是一個國家製造的,而是集合了多個國家全力建造的。因為一個國家很難承擔起建造空間站的花費,而近半個多世紀的太空探索,基本都是只有付出沒有什麼金錢的回報。所以,很多的民間機構,民間獎金基本都不願意投資太空探索事業,因為它無法很快給我們帶來實際性的投資回報。
  • 地球上還有那麼多孩子餓肚子 為什麼我們還要探索宇宙?
    1970年,尚比亞的瑪麗·尤肯達修女給當時NASA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學副總監恩斯特·史都林格博士寫信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你怎麼還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 史都林格很快給瑪麗·尤肯達修女回了信。
  • 手機信號升級5G後,原來的4G手機不能用了?
    5g熱應該中興帶動起來的,當友商還停留在4g的時候,中興就率先發布國內首款5G手機天機10pro 5G,從此以後國內市場進入5g時代。現在手機廠商發布新機,若沒有5g功能,都不好意思說這是新款手機,超過2000元沒有5g功能,那消費者肯定要吐槽,那麼5g網絡盛行,手中的4g手機該怎麼辦?
  • 為什麼全世界都趕著去探測火星而不是金星呢?
    人類為什麼要去探索神秘的太空呢?人類對太空的探索非常有效的帶動了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工業繁榮和科技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各種地外探測活動的進行人類視野在不斷的擴展,同時也獲得了大量的新發現。
  • 「史萊姆黴菌」到暗物質網絡,折射出人類對於宇宙探索的新思考
    雖然這個學科到目前為止還從未開放,其也只是科幻小說中的一個幻想學科,但仔細思考,當人類的太空探索和宇宙探索達到了能夠「給歲月以文明」的時候,那是不是說明人類已經真正的跨入了一個新的文明階段!重力的限制,讓我們待在了地球已經很長時間了,我們總會幻想著某一天能夠將自己的腳印踏到地球大氣層之外的世界,而到目前為止,除了機器人與航天員,誰又能夠將自己的腳印踏到地球之外的其他世界呢?我們雖然不能,但至少通過人類的智慧與人類的大腦,我們到目前為止已經送了許多的太空飛行器去到了其他星球表面。這就是科學家們探索的結果。我們還未曾實現夢想,卻已經有了其他更多的幻想。
  • 為什麼要探索宇宙
    信中,Mary Jucunda 修女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他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Stuhlinger 很快給Jucunda 修女回了信,同時還附帶了一張題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這張標誌性的照片是太空人 William Anders 於1968年在月球軌道上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的地面)。
  • 宇宙探索有什麼意義?人類是否還寄希望於永生,擺脫恐龍的結局?
    太空項目近些年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宇宙探索相關的進展和結果也備受關注。那麼你有沒有思考過,人類為什麼要進行宇宙探索?宇宙探索註定是一項超高的投資項目,而結果也可能是零收穫。有人說,人類不想呆在地球上,那樣的話,最終只會是和恐龍一樣的命運。太空探索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目的就是尋找外星生物,那麼找到了外星生物又有什麼意義?
  • 2.4g和5g的wifi速度 2.4g和5g的wifi速度區別
    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有wifi,大家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將手機連上wifi,然後開始追劇。如果周末在家的話,wifi更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大家知不知道wifi分5g和2.4g呢?大家又知不知道它們的區別呢?不知道的小夥伴就要去文中尋找答案了。
  •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宇宙,我們為什麼要援助非洲
    1970年,一位尚比亞修女給美國航空航天局寫了一封信,這位尚比亞女士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那麼多小孩吃不上飯,為什麼人類每年還要還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時至今日,人類為探索宇宙的花費,每年已達到了數百億美金,而非洲的貧窮飢餓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 探索宇宙成本巨大,為何還要繼續?劉慈欣:為了預防三個潛在危機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轉眼間半個世紀過去了,人類在探索宇宙方面花費了無數的金錢和資源。但是對宇宙這麼多年的研究,卻幾乎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很多人非常不理解,既然探索宇宙的花費如此巨大,收效又甚微,為什麼科學界非但沒放棄,反而這這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多呢?
  • 還有那麼多孩子吃不上飯,我們為何還要探索宇宙
    一些網友留言:為什麼那麼多人吃不上飯,卻還要花很多錢探索宇宙?巧合的是,早在1970年,尚比亞修女MaryJucunda曾致信美國航空航天局ErnstStuhlinger博士,問了同樣的問題。她很快收到一封真摯的解答和一張曼妙的地球照片。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封40多年前的回信。
  • 探索宇宙成本那麼高,為什麼還要堅持?科學家告訴你5大理由!
    人類的思想與時俱進,對於宇宙的未知面目更加好奇,每個國家在宇宙探索的領域更是投入了很大的成本。從第一個太空人登月,到如今多個衛星探測器屹立在宇宙中,都說明了人類對於宇宙探索的決心。雖然目前的科學技術還並不是很完美,只能探索到宇宙的冰山一角,因此有很多人也納悶了,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也探測了火星,既然科技水平還不成熟,為什麼還要頻繁的探索宇宙呢?如果一旦發現了外星文明,對人類究竟是好是壞呢?
  • 【黃埔思享】「人類還有饑荒,為什麼要花銷巨大探索宇宙?」
    信中,Mary Jucunda 修女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他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Stuhlinger 很快給Jucunda 修女回了信,同時還附帶了一張題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這張標誌性的照片是太空人 William Anders 於1968年在月球軌道上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的地面)。
  • 關於宇宙,關於平行宇宙
    本人,科學探索迷,看到一篇探索平行宇宙的文章,所以,不才,我想來捋一捋: 要弄明白平行宇宙,首先你得弄明白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這裡面,包括宇宙起源,其次,當前宇宙中所存在的文明,不論高低,然後此類文明的起源。
  • 海洋這麼神秘,為什麼人類不大力探索海洋,而是要去探索宇宙呢?
    海洋這麼神秘,為什麼人類不大力探索海洋,而是要去探索宇宙呢?地球本身就是一個神秘的星體,人類生存在地球上,對於土地、海洋和動植物等都有相關的研究,為的是更好的延續人類發展,更充分的了解和保護地球,但人類對海洋卻知之甚少,海洋對人類來說,還太過於神秘。但是經過海洋和宇宙兩者之間的研究成果對比發現,人類似乎探索宇宙要更多一些,那麼就出現一個問題了,為何人們將力氣都花在了宇宙上,而不大力探索海洋呢?
  • 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那麼,問題來了:外太空那麼多星球,為什麼大家都「認準」了火星?為什麼我們選擇火星?——火星是太陽系內環境與地球最為接近的星球,也是人類最有可能登陸的下一個地外天體。如果人類的未來是宇宙的星辰大海,中國人沒有任何理由不去探測火星!火星能告訴我們什麼?——作為地球的近鄰,火星探測的科學價值十分突出。是什麼原因導致火星失去了水?它怎樣從一個藍色星球變成現在一片荒漠的紅色星球?其大氣、環境是如何演化的?火星的今天有沒有可能就是地球的明天?這些都是科學家們想要通過相關探測去解答的問題。
  • 為何國家還有很多問題卻還要探索宇宙?50年前的一封信給你答案
    探索宇宙真的是在浪費錢嗎?為什麼一個國家還有很多問題沒解決,卻還要繼續探索宇宙?其實所有領域的科研好像都伴隨著這種聲音,這是短視的、狹隘的,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我們最大的問題需要長期的投資,而社會最偉大的進步是通過長期辛勤的工作、研究、發展而來的,而且往往是在投資完成後的幾年、幾十年甚至幾代才實現的。
  • 為何探索宇宙這麼久還沒找到外星人?科學家的猜想讓人不寒而慄
    隨著科技實力的進步,人們也不再將目光單單放在地球上面了,很多科學家都主張將目光朝著外太空方向看齊,並且地球最終一定是會走向外太空的,所以科學家們也不斷研發出了很多的探索外太空的設備,就是為了讓人類能對太空多一些了解。
  • 人類為何要探索宇宙?科學家的解釋令人失望,根本不是為了找他們
    除了地球這個星球以外,還有一個名為叫宇宙的世界。宇宙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宇宙指的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而狹義的宇宙指的是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空間和物質。面對如此神秘的宇宙,人類肯定會抱著好奇的心態去探索它。那麼,宇宙究竟有什麼神奇的力量讓人類一直去探索它呢?其實不單單是現代的人類一直在探索宇宙,就連古代的人類也一直在探索宇宙。
  • 【工悅讀】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那麼,問題來了:外太空那麼多星球,為什麼大家都「認準」了火星?為什麼我們選擇火星?——火星是太陽系內環境與地球最為接近的星球,也是人類最有可能登陸的下一個地外天體。——作為地球的近鄰,火星探測的科學價值十分突出。是什麼原因導致火星失去了水?它怎樣從一個藍色星球變成現在一片荒漠的紅色星球?其大氣、環境是如何演化的?火星的今天有沒有可能就是地球的明天?這些都是科學家們想要通過相關探測去解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