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絕對是5G的元年,在這一年裡,各大城市開始出現5G的試點,各大手機廠商也把大量的經費投入到研發。
就在大多數人本以為明年才能用上5G手機的時候,誰能想到,今年下半年就出現了大量5G手機,比如商務風的三星Galaxy Note 10,主打遊戲高性能的iQOO Pro 5G,以及5G的帶頭大哥華為Mate X(包括接下來的Mate 30)。
有時候我就會想,明明現在的4G已經有很快的速度了,那麼大力的開發5G幹嘛呢?
就在我始終都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個故事點醒了我。
1970年的時候, NASA (美國宇航局)剛啟動火星探索計劃,非洲尚比亞的一位修女就給 NASA 的副總監斯圖林格博士寫了一封信,質疑在非洲孩子還吃不上飯時,美國宇航局卻要花十幾億美金研究如何登陸火星。
要知道,當年的十幾億美金在今天,則相當於幾百億美金,這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斯圖林格博士看完信後,立即執筆給對方回信,在信中,他從四個方面闡述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必要性。
首先,今天看似無用的科學探索,在未來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偉大用途。
顯微鏡的發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顯微鏡在發明之時,並不能治病救人的儀器,也沒有人用它來觀察病毒和微觀世界。
直到後來,才有醫學工作人員把顯微鏡應用到工作中,從而對醫學研究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救了很多人的命。
其次,探索太空時發明的很多技術,如今直接被用於解決人類饑荒問題
比如通過遙感和氣象衛星幫助農業生產等等。
因為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講,地球上的四季、氣候、降水等等 因素,實際上都與宇宙之間的星體運動有關,比如潮水的形成,就是地球和月亮之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結果。
探索太空中的很多技術與研究,其實就是在對農業起到一定程度的幫助。
第三,開展探索太空這樣的頂尖工程項目,讓全人類的工程水平一次次大幅度提升。
舉個例子來說,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人們很多商業化通訊技術的成果,就包括摩託羅拉公司,在60年代參與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取得的研究成果。
同樣是在阿波羅計劃中,尼康和蔡司等光學儀器公司提供的特殊光學鏡頭,如今出現在了我們日常的數碼產品中。
第四,人類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嚮往科學,加入到對新技術的探索中來。
每年,約有1000項從太空研究項目中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被成功地商業化。
利用這些技術,我們打造出更好的廚房用具和農業設備、製造出更高性能的手機和電腦、改良出更快更輕的汽車和飛機。
可是,如果我們用先前的思路——「在地球上生活已經很好了,為什麼還要去探索宇宙呢?」,用這個思路去看待問題的話,那麼可能在今天,我們很難享受到生活的價值。
我們不妨回到3G和4G交接的年代,當時的人們也是一樣,嘴裡喊著3G已經很好用了,4G只會帶來更加高額的流量費用。
但是後來呢?
不僅流量的費用變的異常便宜,其所帶來的「意料之外」的影響也是遠超我們想像的。
比如地圖導航,現在在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幾乎人人都不用為找路而發愁了,因為打開手機,點開地圖,直接將你引導至目標地點;
比如手機打車,前些陣子回老家,計程車司機對我說,現在火車站的生意不好做了,大家都去叫滴滴,就算你打表,人家都不願意做;
再比如手機支付,從2019年元旦到今天,我身上攜帶現金的總數,都沒有超過500塊,因為手機支付真的太方便了。
再再比如各種直播平臺的崛起,豐富了我們的業餘生活,說實話,當4G出現的時候,你預料到了這些事情的發生了嗎?
我猜大多數人都不會料到。
所以看到這裡,相信你也跟我一樣,對這個問題有了全新的看法,5G的出現,很可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變化。
像是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智能設備等等,一定會在5G的加持之下,得到更加長足的進步,甚至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打入我們的生活。
到時候,可能關於「速度」這個選項的討論,是最多餘的。
而且,看著目前智慧型手機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等5G出現之後,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我們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事物出現。
總之,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新技術的出現,總是會帶來意外的機會,就像是網際網路在其發明之初並沒有讓美國國防部獲得盈利,後來卻給全世界帶來了無窮便利一樣。
5G的出現,必定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一次巨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