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尚比亞的瑪麗·尤肯達修女給當時NASA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學副總監恩斯特·史都林格博士寫信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你怎麼還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
史都林格很快給瑪麗·尤肯達修女回了信。他這封真摯的回信隨後由NASA以《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為題發表。以下為這封信的節選。
親愛的瑪麗·尤肯達修女:
每天,我都會收到很多類似的來信,事實上從長遠來看,相對於各種援助計劃來說,探索太空的工程更有助於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危機。
我個人是絕對贊同政府每年多付出一點點稅款來幫助飢餓兒童的,無論他們身在何處。然而,事情並不是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計劃取消就能輕易實現的。
解決飢餓問題的關鍵有兩部分:食物的生產和食物的發放。通過高科技手段可以顯著提高土地的生產效率。人造衛星無疑也是改進這兩個關鍵問題最有力的工具。
通過衛星進行監測與分析來提高食品產量,以及通過改善國際關係提高食品發放的效率,只是通過太空項目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兩個方面。
探索宇宙還有另外兩個重要作用: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學素養。
登月工程需要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這些為登月發明的新技術同樣可以用於地面上的工程項目。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項從太空項目中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被用於日常生活中。作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催化劑,太空項目開展了多項基礎科學的研究,它的地位註定不同於其他活動。
如果國家之間不再比拼轟炸機和遠程飛彈,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飛船的性能,那將避免多少戰亂之苦!
70餘組互動機關,深度揭秘中國嫦娥工程!
中國的探月工程——嫦娥工程是人類探月史上的重要篇章,對人類進一步了解月球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書主要介紹宇宙太空的知識和嫦娥探月的歷程,包括即將開展的嫦娥四號、嫦娥五號及火星探測任務的介紹。書中設有翻翻頁、小冊子、大立體等70餘組互動機關,讓小朋友在互動參與的過程中了解中國探月工程的曲折與精彩,更開啟他們的航天夢想,未來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航天事業中來。
2018年底,我國將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它包括中繼星、著陸器和巡視器。嫦娥四號將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進行一次月球之旅,這在全世界還是第一次呢。嫦娥四號將更加全面深入地探測月球的地質和資源,讓人們更加了解月球。
2019年底,我國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嫦娥五號屬於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它將突破一系列技術難關,從月球上採集月巖、月壤樣品返回地球,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實現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嫦娥五號是由目前中國載荷最大的火箭「胖五」運送。
嫦娥五號有四個小夥伴組成,他們分工合作去到月球,採集了樣品後返回地球,最終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地區。
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通過鑽取和表取的方式獲得月巖、月壤樣品。
翻開《嫦娥探月立體書》,還有許多有趣的知識等待讀者們自己去探索,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本書了解我國聚集了最高科技的探月工程,更希望這本書能夠開啟孩子們的航天夢想,期待未來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航天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