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還有那麼多孩子餓肚子 為什麼我們還要探索宇宙?

2020-12-05 騰訊網

1970年,尚比亞的瑪麗·尤肯達修女給當時NASA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學副總監恩斯特·史都林格博士寫信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你怎麼還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

史都林格很快給瑪麗·尤肯達修女回了信。他這封真摯的回信隨後由NASA以《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為題發表。以下為這封信的節選。

親愛的瑪麗·尤肯達修女:

每天,我都會收到很多類似的來信,事實上從長遠來看,相對於各種援助計劃來說,探索太空的工程更有助於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危機。

我個人是絕對贊同政府每年多付出一點點稅款來幫助飢餓兒童的,無論他們身在何處。然而,事情並不是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計劃取消就能輕易實現的。

解決飢餓問題的關鍵有兩部分:食物的生產和食物的發放。通過高科技手段可以顯著提高土地的生產效率。人造衛星無疑也是改進這兩個關鍵問題最有力的工具。

通過衛星進行監測與分析來提高食品產量,以及通過改善國際關係提高食品發放的效率,只是通過太空項目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兩個方面。

探索宇宙還有另外兩個重要作用: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學素養。

登月工程需要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這些為登月發明的新技術同樣可以用於地面上的工程項目。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項從太空項目中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被用於日常生活中。作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催化劑,太空項目開展了多項基礎科學的研究,它的地位註定不同於其他活動。

如果國家之間不再比拼轟炸機和遠程飛彈,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飛船的性能,那將避免多少戰亂之苦!

70餘組互動機關,深度揭秘中國嫦娥工程!

中國的探月工程——嫦娥工程是人類探月史上的重要篇章,對人類進一步了解月球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書主要介紹宇宙太空的知識和嫦娥探月的歷程,包括即將開展的嫦娥四號、嫦娥五號及火星探測任務的介紹。書中設有翻翻頁、小冊子、大立體等70餘組互動機關,讓小朋友在互動參與的過程中了解中國探月工程的曲折與精彩,更開啟他們的航天夢想,未來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航天事業中來。

2018年底,我國將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它包括中繼星、著陸器和巡視器。嫦娥四號將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進行一次月球之旅,這在全世界還是第一次呢。嫦娥四號將更加全面深入地探測月球的地質和資源,讓人們更加了解月球。

2019年底,我國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嫦娥五號屬於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它將突破一系列技術難關,從月球上採集月巖、月壤樣品返回地球,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實現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嫦娥五號是由目前中國載荷最大的火箭「胖五」運送。

嫦娥五號有四個小夥伴組成,他們分工合作去到月球,採集了樣品後返回地球,最終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地區。

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通過鑽取和表取的方式獲得月巖、月壤樣品。

翻開《嫦娥探月立體書》,還有許多有趣的知識等待讀者們自己去探索,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本書了解我國聚集了最高科技的探月工程,更希望這本書能夠開啟孩子們的航天夢想,期待未來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航天隊伍中來!

相關焦點

  • 還有那麼多孩子吃不上飯,我們為何還要探索宇宙
    一些網友留言:為什麼那麼多人吃不上飯,卻還要花很多錢探索宇宙?巧合的是,早在1970年,尚比亞修女MaryJucunda曾致信美國航空航天局ErnstStuhlinger博士,問了同樣的問題。她很快收到一封真摯的解答和一張曼妙的地球照片。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封40多年前的回信。
  • 地球上有人吃不飽飯,我們為什麼還要斥巨資登上月球?
    我們從站在地球上「舉頭望明月」,到「成功登天」,走了許多年,面臨過許多質疑,其中,最大的一個聲音大約就是:地球上還有這麼多人吃不飽飯,我們為什麼還要斥巨資登上月球?,那麼我們的目的絕對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徵服新世界』,或者是『在其他星球上複製我們龐大的購物中心』。
  • 探索宇宙的成本那麼高,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答案讓人們害怕
    科技的力量讓我們對萬物的本質,對這個世界的事物逐漸有了更多的認知。可以說這個世界的一切都逃脫不了科學的範疇,只要科技實力足夠強大,我們就是這個世界的神。科技的快速發展,更是讓我們在半個世紀前走出了地球,開始了太空探索時代。現在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人類在太空探索方面付出了天文數字的金錢。我們都知道,發射一個衛星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發射衛星只是太空探索道路上最便宜的一個項目。
  •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宇宙,我們為什麼要援助非洲
    1970年,一位尚比亞修女給美國航空航天局寫了一封信,這位尚比亞女士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那麼多小孩吃不上飯,為什麼人類每年還要還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時至今日,人類為探索宇宙的花費,每年已達到了數百億美金,而非洲的貧窮飢餓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 一個燒腦問題:光速飛船時間靜止,那麼乘員會肚子餓嗎?
    分析一下光速飛機的內部乘務員是否會餓肚子,不需要燒腦,因為肚子在乘務員的身體裡,所以一般只能感覺到自己餓了,為什麼不餓?那是因為狹義相對論使光速飛機內部的時間停止了。確實是容易迷惑的問題,光速船內部的時間停止了,為什麼肚子餓了?為什麼時間停了還餓?
  • 探索宇宙成本那麼高,為什麼還要堅持?科學家告訴你5大理由!
    人類的思想與時俱進,對於宇宙的未知面目更加好奇,每個國家在宇宙探索的領域更是投入了很大的成本。從第一個太空人登月,到如今多個衛星探測器屹立在宇宙中,都說明了人類對於宇宙探索的決心。雖然目前的科學技術還並不是很完美,只能探索到宇宙的冰山一角,因此有很多人也納悶了,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也探測了火星,既然科技水平還不成熟,為什麼還要頻繁的探索宇宙呢?如果一旦發現了外星文明,對人類究竟是好是壞呢?
  • 萬科校區鳳凰花班|地球以外的神秘外太空,跟我們一起探索宇宙奧秘吧!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班級來了一位新的小女生,歡迎我們的珊珊小朋友媽加入鳳凰花班大家庭!希望你會在這個大家庭裡快樂成長!時光流逝,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十二月份都有哪些精彩活動呢?主題一:探索宇宙太陽系對於宇宙你了解多少呢?宇宙對我們人類來說是個充滿未知的世界,有太多的好奇。
  • 宇宙究竟有多大,宇宙中的星星比地球上所有沙子的總數還要多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宇宙究竟有多大,很多可能會顛覆我們的認知,尤其是對宇宙一點不了解的人 說起宇宙,我們不得不先提到地球,在我們的認知裡面,地球絕對算得上特別大了,直徑大概是12000公裡,有一句話不是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嘛,畢竟我們人類從冷兵器時代到現在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幾千年,可迄今為止探索了也不過百分之幾而已,就像陸地,我們已知的陸地大到我們用一生也走不完所有的地方,而陸地在地球上只佔
  • 新技術思考:4G很快為什麼還要5G?地球都沒弄透還去探索宇宙?
    就在大多數人本以為明年才能用上5G手機的時候,誰能想到,今年下半年就出現了大量5G手機,比如商務風的三星Galaxy Note 10,主打遊戲高性能的iQOO Pro 5G,以及5G的帶頭大哥華為Mate X(包括接下來的Mate 30)。有時候我就會想,明明現在的4G已經有很快的速度了,那麼大力的開發5G幹嘛呢?
  • 光速飛船上時間靜止,人的肚子會餓嗎?科學無法解釋
    有人說,我要問一個燒腦的問題,飛船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了,時間靜止了人肚子會餓嗎?這個問題燒腦嗎?那我們換個方式問吧,上帝會餓肚子嗎?按照目前的理論,飛船不可能達到光速,所以時間也不可能完全靜止。那麼上帝肚子會餓嗎?迄今還沒有任何權威的說法來回答這個問題,也不可能有任何權威來回答這個問題,畢竟人一旦進入永恆狀態,那就沒有時間的概念了,想去任何地方都不存在時間過程,也就是說他可以同時出現在宇宙中任何地方,他餓不餓肚子又有誰能知道呢?如果你都知道了,他又哪裡是永恆狀態呢?換句話說,如果你都知道上帝存在了,上帝還怎麼存在呢?
  • 為何國家還有很多問題卻還要探索宇宙?50年前的一封信給你答案
    把人力財力用在改善國計民生上,不香嗎?探索宇宙真的是在浪費錢嗎?為什麼一個國家還有很多問題沒解決,卻還要繼續探索宇宙?1970年,美國正雄心勃勃地推進火星計劃,尚比亞修女瑪麗·尤肯達給史圖林格博士寫了一封信,信中,修女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時任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副總監的恩斯特·史圖林格博士的這封回信或許可以給我們一個不錯的參考。
  • 探索火星,是為了我們的地球
    儘管Space X創始人馬斯克極力宣傳「移民火星」,但是我們深知無論是跨越遙遠的距離,還是改造火星環境,都需要技術上的革命性突破,而這需要相當長時間。因此,總有人問:我們為什麼還要探測火星?這些錢拿去救助貧困兒童好不好?用來資助更多人上學好不好?諸如此類。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講一個故事。
  • 【黃埔思享】「人類還有饑荒,為什麼要花銷巨大探索宇宙?」
    信中,Mary Jucunda 修女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他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Stuhlinger 很快給Jucunda 修女回了信,同時還附帶了一張題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這張標誌性的照片是太空人 William Anders 於1968年在月球軌道上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的地面)。
  • 餓肚子時是在消耗脂肪嗎?
    那麼,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並沒有想的這麼簡單。搞不好還有可能會越餓越胖哦!人體為了維持生命活動,需要不斷地通過吃進去的食物來補充營養物質和能量。在食物中可以獲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它們也被稱之為三大營養素,均為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營養素(產能營養素)。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成分,能夠促進細胞生長,維持正常生理功能,調節身體免疫等等一系列功能。
  • 地球上那麼多水,為什麼還要節約用水?
    地表的水佔地球總面積的71%,可以說地球上水是最不缺的東西。那麼為什麼從小我們就被灌輸節約用水的理念呢?原因並不是地球水多。地球上的是有98%是海水,2%是淡水。從這個數據來看,可供我們使用的水真的不多。人類和地球其他生物都是飲用淡水的,並不能像海洋生物那樣飲用淡水。淡水的存在於湖泊、河流、地下水等地方,取水並不是十分方便。雖然水是循環的, 但工業廢水是並不容易再次變成淡水,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地球上那麼多海水,為什麼還有地方缺水呢?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地球上那麼多海水,為什麼還有地方缺水呢?原來還有這個原因!大家都知道,雖然我們生活的星球叫做地球,但其實我們星球上覆蓋的,三分是陸地,七分是海洋。地球上大量存在著的,是海水。那大家也知道,地球上還存在著很多缺少水的國家,他們一天只有一小瓶水,幾天都不能洗臉,甚至很多人一輩子只洗過兩次澡。那為什麼地球上有這麼多的水資源卻不利用呢?地球上有這麼多的海水,為什麼還有的地方缺水呢?難道他們不能利用海水嗎?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為什麼海水不能直接用!
  • 宇宙中存在那麼多恆星,為什麼宇宙還是冰冷黑暗的呢?
    在我們的想像中,擁有如此龐大數量的恆星,宇宙應該是光明和溫暖的,但事實卻完全相反,宇宙是極端黑暗和寒冷!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早在1823年的時候就有奧伯斯悖論——假設宇宙無限大,且永恆存在,那麼在宇宙中會擁有無限多的恆星,這樣一來,我們不管從哪個地方看都能夠看到恆星,而且恆星之間也不應該有間隙,就算是在夜晚,我們所看到的宇宙應該也是非常的明亮。
  • 為什麼要探索宇宙
    信中,Mary Jucunda 修女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他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Stuhlinger 很快給Jucunda 修女回了信,同時還附帶了一張題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這張標誌性的照片是太空人 William Anders 於1968年在月球軌道上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的地面)。
  • 宇宙中恆星那麼多為什麼還有天黑?科學家解開謎團
    現在,人們已經知道了自己在宇宙中的渺小程度。對於宇宙來講,人類的存在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覺得自己是孤獨的,可是放眼宇宙,其實整個人類都是孤獨的。人類在一顆小小的星球上繁衍生息已經上百萬年,可是這樣的生存方式與存在時長,對宇宙來說不過是彈指一瞬的事情。人類在地球上所依賴的,不僅是腳下踩著的這顆地球,還有天上的太陽,這顆恆星,與地球一樣重要。
  • 為什麼從古至今,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一直想逃離地球?
    為什麼從古至今,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一直想逃離地球?談到地球的話,小編一直都是抱著非常感激的心態的,畢竟它是我們人類以及各種生物生存了這麼多年的大環境。但是其實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的話現在已經不至於是在開發和研究地球了,而是延伸到了整個宇宙的,而且從以前到現在我們的古人包括發展至今對於整個大的宇宙的探索一直都是沒有停止下來,古人想要飛天,現在的人想要探索宇宙,為什麼從古至今,人類一直想要飛上天去,離開地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