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暉:進軍「電化學」
本科期間的「小打小鬧」,堅定了伍暉走學術道路的信念。畢業以後,他以優異的成績被推送本校研究生。當時他交叉到了材料系,不是高分子材料的背景雖然是一種劣勢,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給他從不同角度做科研的思路。「當時我發現,清華的材料學院的力量非常雄厚。如果把我們在化工,或者有機化學方面的背景,結合到材料學院,將發展出一個很前沿的學科。」
-
姚期智做客學術之道 暢談科學家的道德與責任
姚期智做客學術之道 暢談科學家的道德與責任 清華新聞網6月10日電 (通訊員 劉洪強)6月5日下午,「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計算機科學實驗班首席教授姚期智院士在六教為現場近400名清華師生帶來題為「科學家的道德與責任」的演講。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雷澤·斯託達特訪問清華做客「巔峰對話」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雷澤·斯託達特訪問清華做客「巔峰對話」清華新聞網6月25日電 6月19日晚,清華大學第二十四期「巔峰對話」在人文社科圖書館大同廳舉行,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弗雷澤·斯託達特(J.
-
...國際知名統計學家、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吳建福做客清華海外...
美國工程院院士、國際知名統計學家、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吳建福做客清華海外名師講堂 清華新聞網5月31日電 5月29日下午,美國工程院院士、國際知名統計學家、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工業與系統工程系Coca Cola講座教授吳建福(C.F.
-
美國著名納米材料專家尤裡•高果奇教授做客清華海外名師講堂
美國著名納米材料專家尤裡•高果奇教授做客清華海外名師講堂 清華新聞網12月12日電 12月10日下午,美國著名納米材料專家、ACS Nano副主編、美國德雷克塞爾大學傑出教授尤裡•高果奇(Yury Gogotsi)訪問清華並做客清華大學海外名師講堂,發表了題為《MXenes: 二維納米材料領域的新秀
-
行業精英齊聚國際碳材料大會,暢談碳材料行業未來!
2020年11月17日,由DT新材料傾力打造,上海市新材料協會和上海烯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國際碳材料大會暨產業展覽會(Carbontech 2020)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正式召開。-富士康、OCSIAL、中科院煤化所、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中科院物理所、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廈門大學等領袖企業、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00+決策者和科學家齊聚Carbontech 2020,共同暢談碳材料行業未來。
-
2020清華同衡學術周 | 未來二十年中國城鎮化面對的問題與路徑
2020年11月16日,第八屆清華同衡學術周正式開幕,恰逢建院二十周年,本屆學術周融合傳承、堅守、創新與展望,邀請各位大咖一起探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過程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下午自由討論環節邀請五位重量級嘉賓圍繞「面向未來二十年——中國城鎮化面對的問題與路徑」,分別從國際、國家、區域、企業、個人視角等方面展開討論。以下根據對話實錄整理。
-
諾貝爾獎評委清華暢談:什麼樣的人能夠獲諾獎
諾貝爾獎評委清華暢談:什麼樣的人能夠獲諾獎 4位來自瑞典的諾貝爾獎評選團成員來到清華大學,為大學生詳細披露了諾獎評選的整個過程 什麼樣的科學家才能夠問鼎諾貝爾獎?昨天在清華大學,由瑞典皇家工學院院長安德士·弗洛斯特姆與諾貝爾獎三位評委博吉·詹森、伯蒂弗·雷德霍姆、斯文·林丁做客「清華論壇」主講「諾貝爾獎與科學發現」,為在場的400餘名清華師生揭示了諾貝爾獎評選中的諸多事情,也探詢了諾貝爾獎與科學探索之間的關係。 諾貝爾科學獎從1901年首次頒獎至今,已走過了一百多個年頭。
-
謝曉亮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講述單分子水平上的生命
謝曉亮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講述單分子水平上的生命清華新聞網12月22日電 12月10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承辦的第35期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在清華大學舉行。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謝曉亮為廣大師生做了一場題為「單分子水平上的生命:從單分子生物物理化學到單分子基因組學」的學術報告,他回顧並展望了他在單分子基因組學上的基礎研究和生物醫學應用的探索之路。報告會由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主持。
-
著名電磁學專家Raj Mittra教授做客清華海外名師講堂
著名電磁學專家Raj Mittra教授做客清華海外名師講堂主講微波和毫米波通信的新發展方向 清華新聞網10月24日電 10月21日,著名電磁學專家,IEEE終身會士,Guggenheim會士獎、IEEE百年紀念獎章獲得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電子工程系電磁學實驗室主任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天野浩線上做客清華「巔峰對話」
(GaN)晶體的探索之路。電子系博士後韓煦、博士生王珣分別從提高ln組分lnGaN材料晶體質量的有效方法以及未來GaN的半極性和非極性發光器件發展與天野浩展開談論。電子系路博洋同學則跳出已有討論框架,提出GaN並非電力電子器件唯一的選擇,碳化矽和氧化鎵等寬禁帶材料同樣受到關注,並與兩位教授探討了GaN的主要應用場景。兩位教授認為,目前超寬禁帶材料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未來發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父邁克·格萊才爾做客清華論壇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父邁克·格萊才爾做客清華論壇清華新聞網9月25日電 9月21日下午,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父、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教授邁克·格萊才爾(Michael Graetzel)應邀做客清華論壇,作題為「分子光伏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Molecular Photovoltaics and Perovskite
-
清華舉行巔峰對話 圖靈獎得主暢談人工智慧—新聞—科學網
活動旨在邀請國內外各學術領域的頂尖名家與清華學子進行平等自由的對話,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勇敢挑戰學術權威與現有學術範式。此前的15場嘉賓包括了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的獲獎學者。(原標題:清華大學舉行「巔峰對話」 圖靈獎得主暢談人工智慧)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
吳國盛教授做客新雅講座
吳國盛教授做客新雅講座 暢談「科學與藝術的自由解讀」清華新聞網12月15日電 12月8日下午,清華大學新雅講座第七期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辦。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國盛老師做了一場題為「科學與藝術的自由解讀」的精彩演講。本次講座由新雅書院2016級本科生王依晨同學主持。
-
清華材料學院成功研髮捲對卷電沉積裝置控制合成金屬基納米材料
近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伍暉副教授課題組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納米顆粒製備技術,首次提出利用高速旋轉卷對卷裝置控制納米顆粒的生長過程,成功實現了金屬單質、合金和金屬氧化物等多種材質的納米顆粒製備,為金屬納米粉末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機遇。
-
一個清華老博士生的科研之路(四)
那是2017年的秋天某一個周末,在清華大學羅姆樓(電子系館),一個頭髮花白的老博士生在臺上神採飛揚地講著量子力學,講著量子混沌,講著量子混沌無線電,展示著仿真的結果,實驗的數據,是那麼躊躇滿志,看著臺下那些茫然的眼睛,我心裡一沉!
-
清華舉辦2017年青年學術骨幹交流學習班
清華舉辦2017年青年學術骨幹交流學習班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為深化黨管人才工作,加強對黨外青年學術骨幹的政治引領,清華大學黨委組織部和人事處於近日聯合舉辦2017年青年學術骨幹交流學習班。校黨委書記陳旭,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姜勝耀出席,與學習班學員就學校人才培養、改革發展和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陳旭說,習近平總書記在致我校建校105周年賀信中既對清華以往辦學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也對全校師生、特別是青年學術骨幹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更高要求。青年教師是學校的寶貴財富,是參與學校建設和發展的生力軍。
-
【抗疫期間的清華科研】材料學院開啟「雲上講座」 宅家玩轉學術報告
【抗疫期間的清華科研】材料學院開啟「雲上講座」 宅家玩轉學術報告清華新聞網3月6日電 開組會、做科研、學術交流是研究生同學日常生活的三大要素,為促進師生間的學術交流、滿足同學們的科研需求,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推出「從我做起,同心戰疫」主題活動之線上講座活動,讓宅家科研成為日常。
-
清華材料學院: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納米顆粒製備技術
近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伍暉副教授課題組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納米顆粒製備技術,首次提出利用高速旋轉卷對卷裝置控制納米顆粒的生長過程,成功實現了金屬單質、合金和金屬氧化物等多種材質的納米顆粒製備,為金屬納米粉末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機遇。
-
清華材料學院《Matter》:開發出一種全新納米顆粒製備技術
伍暉副教授課題組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納米顆粒製備技術,首次提出利用高速旋轉卷對卷裝置控制納米顆粒的生長過程,成功實現了金屬單質、合金和金屬氧化物等多種材質的納米顆粒製備,為金屬納米粉末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