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政》篇說過: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
感覺就像是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成長的過程:
前15年是身體的成長。
接下來15年是填充生命的內容,學習和工作。
三十歲後,初步定型。
第一個10年用來體會自己對人生的疑問,結婚,生子,感悟驚喜。
第二個10年用來進行踐行自己的夢想,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才會有實實在在的收穫。
第三個10年對人生有了足夠的見解,不再苛求他人和遇到的事情,專注於自己的內心,專注於自己的事情,獲得初步解放。
60歲後,就應該從勞動力市場退出,有了一定的積蓄來應對硬性支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算下來,能掌控的差不多也就至多十個五年規劃。
人這一輩子很漫長,也很短暫,我們要做個長期主義者,如果要做的事是每天都會做的事,那就用心打磨,而不是敷衍。如果一件事不值得做一輩子,那就差不多就可以,或者儘可能交給其他人做。
你儘量做只有你可以做的事。
不是因為利益,不是因為情緒,是因為喜歡,因為愛,一生只做一件事。
如果喜歡,歡迎關注和留言,我知道明天還會遇見你!
基礎任務1:第437天,更新文章。完成+5
消耗:積分餘額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