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長,做個長期主義者

2020-12-03 變富書齋

孔子《為政》篇說過: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

感覺就像是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成長的過程:

前15年是身體的成長。

接下來15年是填充生命的內容,學習和工作。

三十歲後,初步定型。

第一個10年用來體會自己對人生的疑問,結婚,生子,感悟驚喜。

第二個10年用來進行踐行自己的夢想,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才會有實實在在的收穫。

第三個10年對人生有了足夠的見解,不再苛求他人和遇到的事情,專注於自己的內心,專注於自己的事情,獲得初步解放。

60歲後,就應該從勞動力市場退出,有了一定的積蓄來應對硬性支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算下來,能掌控的差不多也就至多十個五年規劃。

人這一輩子很漫長,也很短暫,我們要做個長期主義者,如果要做的事是每天都會做的事,那就用心打磨,而不是敷衍。如果一件事不值得做一輩子,那就差不多就可以,或者儘可能交給其他人做。

你儘量做只有你可以做的事。

不是因為利益,不是因為情緒,是因為喜歡,因為愛,一生只做一件事。

如果喜歡,歡迎關注和留言,我知道明天還會遇見你!

基礎任務1:第437天,更新文章。完成+5

消耗:積分餘額1425。

相關焦點

  • 做個長期主義者,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題目擬定好了,想要找一張表達自己心境的圖片。你是在看,但是你真正在做的是想解釋它,尋找原理。 Daniel Atlas: And at no time will you be anywhere other than exactly where I want you to be.
  • 保持自己的注意力,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4.如果每天我有這麼多業餘時間,做其他事情價值會不會最大化?5.那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首先,升業8,我自己沒個3-5年時間,真根本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其次,每月幾百元,我堅持不下去。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第一個就是以終為始 。要想好自己是想去北京還是上海,然後再去規劃路線,坐飛機、高鐵、動車。我們既要保持自己的注意力,又要做一個長期主義者。06通過這件事情,讓我想到了兩個概念:一個是注意力。
  • 拒絕銀彈思維,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必須使用銀子做的子彈才能殺死它。後來「銀彈」這個詞就被用來形容,那些特別有效果、一用就很靈的方法。和走街串巷賣的「神藥」,有類比的含義。神藥是指一種什麼病都能治的藥,這明擺著是不可能的事情,肯定是騙子。那這本書名,「沒有銀彈」的意思是,軟體工程是一個超級複雜系統,沒有任何特效的方法,可以一直提高效率。羅胖早文章中說,看到本書的這個詞,特別想把它貼在牆上。
  • 時間成長秘籍:教你從0開始走出人生複利曲線
    但是站在當下的時刻來復盤一下,這篇書評和對應的行動計劃已經塵封在印象筆記中文件的底部,腦海中一點印記也沒有了,那麼相對應的讀書收穫和成長變化也就更無從談起。我接著復盤了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整個人生和事業的發展,雖然讀了很多書,做了很多的創業嘗試,但是整個人生現狀變化不大。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人生成長的根本邏輯到底是什麼?
  • 為什麼我要你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2018年12月31日羅振宇在第四次「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特別引用了吳聲關於「長期主義」的觀點:長期主義不僅要堅持你想做的事情,而且不能中斷你在做的事情,還要持續地不被誘惑。一旦中斷,前功盡棄。  我們都希望自己做著邊際效應遞增的工作,越來越值錢安享晚年,可這次的黑天鵝事件讓我們發現原來我們做的大部分都是邊際效應遞減的工作,甚至在超過一定年齡後我們的價值被無限拉低。
  • 怎麼才能堅持,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成為一個不斷成長的踐行者?
    還有很多個人成長的活動,可以有選擇參加」。正好晚上有覃傑的直播,讓我們一起更深入更客觀地了解007到底是什麼,加入007,我們能收穫什麼?每天我們忙忙碌碌,一晃一周、一月、一年過去了,有時回首過去,發現自己不知道過去的日子裡做了什麼,有什麼開心的、不開心的事件,自己有什麼成長進步,不知從何時起養成了一個好(壞)習慣,孩子怎麼突然就長大了,哪個時間點,我積累了10萬、100萬;……每年年底,我會給自己來一個總結,從自己家庭、工作、收入、親子、學習等等各方面,
  • 有關成長:利用非線性成長,實現人生躍遷
    還好,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我們擁有改變自身成長軌道的方法,我們可以後來居上,利用非線性成長,實現人生躍遷。同時,作者通過分析自己以及身邊高手的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分析了在個人成長階段,會遇到的各種問題梳理出從普通的底層實現階層躍遷的方法和思維總結供我們借鑑,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中,都會有束縛的階段,只有找對方法,努力衝破束縛,才能真正地成長。#決定我們一生的也就幾件事!
  • 若你想要人生加速成長,一定要學會使用這「五個維度」思考
    二、人生的成長是非線性的很多人以為,人生的成長進步是一個逐步前進的過程,一步步發展壯大。因此,一般我們總是認為,努力就是每天比昨天進步1%。——《好好思考》成甲李笑來在《財富自由之路》中講述過一個複利成長曲線。
  • C Talk | 德賽西威高大鵬: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在這一過程中,本土汽車電子企業也逐步成長起來。以德賽西威為例,從2010年由外資控股企業轉變為本土企業以來,其已發生了諸多關鍵性轉變。從目前來看,純粹因為競爭死掉的企業,大都是原本就沒打算在這個行業長期發展的企業,真正想要在這個行業發展的還都在堅持,因為它認準了這個方向,如果能夠定位清楚,發揮自己的優勢,做一個長期主義者,應對市場競爭,機會還是有的。二、這個行業還是可以做大的,別老想著去拿別人的。儘管近兩年車市增長放緩,但我對汽車電子領域的發展還是很有信心的。雖然車的數量增長放緩了,但電子化、軟體化的產品增多了。
  • 教育兌現成長夢想、明確人生」遺憾」
    育鄰夢 教育兌現成長夢想、明確人生」遺憾」。生活中不存在絕對「完美」的事情,教育源於生活、為實踐人類更好的生活願景服務,自然也就只存在越來越完善、越來越貼近社會生活的教育和為更好激發個人成長潛能的教育。
  • 讀《紅樓夢》就是讀人生:解析12個經典人物,收穫12種智慧成長哲學
    焦慮與不易並存,無數個夜晚都在失眠煎熬中度過,誰可以幫助她們,我想《紅樓夢》裡傳達出的人生哲學一定可以!女人一輩子的難題、難關,都可以找到答案和解決方案。 閆紅老師從《紅樓夢》一共975個人物,480個女性人物中,整理了最有代表性的這12個女性——晴雯、襲人、小紅、薛寶釵、王熙鳳、平兒、湘雲、尤二姐、劉姥姥、李紈、香菱和賈母的心路歷程和成長哲學,看懂這12個女人的人生軌跡,每個人的生活狀態與幽微心理以及遭遇和經世智慧,這世上十之八九的難題就迎刃而解。
  • 堅持專攻,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做內容,就是在幫助大家省時間,你可以做一些好的內容,專攻職場或者專攻某個領域,都可以。 把時間拉長,在時間的維度做好事情,做好的內容,而內容付費的真正好處是:真正在市場上幫你篩選出好的用戶。以前,我們都習慣了買看得見的貨品,而內容本身就是貨,既然是貨就可以做自己的內容,賣出去,買回來。那麼,怎麼去做呢?那就要專攻一個領域,保持長期主義。
  • 《終身成長》,我願意做那隻成長型思維的小龜
    那麼我問你們,你是願意做兔子、還是願意做烏龜?估計我們所有人都還是願意做兔子吧,只是不要當那麼傻的兔子。因為兔子天生跑得快,如果不大意不驕傲,怎麼也不會跑不過烏龜啊。-2-《龜兔賽跑》的底層邏輯可是,現實生活中,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每天都在做龜兔賽跑的比賽。你所處的每個領域都有比你快得多的兔子。你想講書,樊登老師就是兔子;你想創業,BAT都是兔子,更可能是獵豹;甚至你想跑個步,就會突然發現比你快的兔子——大神多了去了。
  • 人生成長的正確模型是--先把自己變成蒼蠅,然後再變成蜜蜂
    「我們該做蒼蠅,而不是蜜蜂」?在我看來,蒼蠅和蜜蜂,就是人生的兩種成長模型,也就是我們成長的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我們是蒼蠅。剛進入職場或剛接觸一個新領域匠時候,我們瘋狂地到處亂撞,撞得「頭痛血流」,犯了數不清的錯誤。可有一天,你突然發現了瓶口(開竅了)。
  • 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不是能力,而是「指數型成長」
    其次,如果說單純是事業做的大,我認為沒什麼好探討的,因為有錢的企業家多了去,屌絲逆襲的故事也到處是。 真正讓我震撼,甚至產生一絲焦慮的,不是他的刻苦與能力,而是他甩我十條街的思維格局。 換句話說,我的成長路徑是「線性的」,而他的成長路徑是「指數級的」。
  • 看《心靈奇旅》有哪些人生信條?成長的過程,就是重構心智的過程
    差異如此之大的CP,互利互助相愛相殺看點十足,最終成就完美人生。可是走出電影院的我們,去哪裡找CP互助?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人生終究是孤獨的,成功也許需要他人的幫助,而成長只能依靠自己。最近看了一本重構心智底層邏輯的書《心智突圍》,自序第一行「成長,就是一個重構自己的過程」讓人心中一顫。
  • 成功的終極奧義:成長型思維顛覆傳統成功學,讓你的人生積極向上
    這本書正是由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所著的《終身成長》。教授在書中的成功學核心——「成長型思維」,是總結數十年研究成果的突破性研究,其還榮獲了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一丹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一下《終身成長》中的成長型思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辨別思維模式,初識「成長型思維」;顛覆傳統成功學,重視成長型思維;踐行終身成長,培養成長型思維。
  • 你要墮落神仙也救不了,你要成長絕處也能逢生,你的人生你做主
    你要墮落神仙也救不了 你要成長絕處也能逢生。路,在不通時,選擇拐彎,心,在不快時,選擇看淡;情,在漸遠時,就選擇隨意。不知道為什麼,越來越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了。有太多話想說,但是往往到最後還是通通收了回來。
  • 心理學:一個人的成長,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始
    一個人的成長,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好人」這兩個字,是很多人都想要的標籤,就像有些人的人生格言就是當一個好人。為什麼想要當「好人」呢?首先,生而為人,多數人都有一顆行善的心,所以想當一個好人。一個人的成長,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大家發現沒有,每一個人對好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想當一個他人眼中的「好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論你做得再好,總會有人不滿意。
  • 尼採一句話讀懂人生/「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才是女人真正的成長
    ——尼採《神聖的成長》雖然,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生活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是,有的人註定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一世,有的人卻是以別人的方式而活。張幼儀嫁給徐志摩的時候還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女孩,雖然不漂亮也不新潮,卻也有大家庭出來的女孩的修養和風範,但是,徐志摩卻喜歡漂亮有才情的女孩,對張幼儀不理不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