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時刻威脅著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需要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021-01-09 鵬飛醫生講堂

導語:你知道嗎?一代偉人鄧小平患帕金森病的時間長達幾十年,拳王阿里也在42歲時被診斷出患有帕金森病。隨著許多人口的總體壽命延長,人口老齡化所產生的經濟和社會影響將繼續增加,此病的發病率處於不斷上升趨勢。據統計,帕金森病全人群患病率約為0.3%,65歲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為1%-2%、85歲以上為3%-5%。

01你了解帕金森病嗎?時刻威脅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需要引起重視

1、帕金森病的概述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可存在嗅覺障礙、抑鬱、認知障礙等非運動症狀其發病機制仍不能明確,可能是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神經系統老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終導致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壞死,多巴胺遞質水平降低,膽鹼能系統亢進,從而出現帕金森病相關症狀。目前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缺乏金標準,因此尋找有助於早期診斷並具有一定特異性的輔助檢查非常重要。

2、帕金森病的診斷

經顱超聲技術對帕金森病診斷的準確率十分客觀,其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可達0.84和0.85。經顱超聲檢查可見黑質區域高回聲,而帕金森病就是一種因黑質內鐵過量沉積而引起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經顱超聲技術在血管性帕金森症候群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特異性。

經顱超聲技術檢查必須通過顳窗探查,因此顳窗的穿透性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用,約10%的人群因顳窗較窄導致檢查失敗,特別是老年女性及亞洲人。另外,經顱超聲技術探查黑質是一項二維操作檢查,與檢查者的技術和經驗相關密切相關,主觀影響較大。

3、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

帕金森病的典型臨床運動症狀主要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和姿勢步態異常,除了這些典型的運動症狀,也可表現出很多的非運動症狀,常見的包括焦慮、抑鬱、嗅覺減退、睡眠障礙、行為和認知功能障礙以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如體位性低血壓、尿失禁、便秘)。以及胃癱、便秘等胃腸道功能障礙症狀。早髮型帕金森出現的震顫多為姿勢性震顫或不規律性震顫。

02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有哪些?可能是以下3點,還需要引起高度注意

1、異常鐵沉積

鐵的活性氧在其誘導過程中被依賴,但不被BAX/BAK、Caspase以及鈣超載等經典的細胞凋亡通路所調控。鐵離子螯合劑可以抑制此過程,而不受其他壞死、凋亡和自噬抑制劑等影響。鐵代謝異常相關與帕金森病亦有相關性,患者腦內異常鐵水平沉積部位主要在黑質,而鐵含量的增高在多巴胺能神經元中尤為顯著。當其他神經遺傳性疾病患者腦組織中出現異常鐵沉積時,可表現出與帕金森病類似的症狀。

2、神經營養因子、線粒體功能

神經營養因子是一類可溶性蛋白質,其通過神經元靶組織、神經元本身、神經膠質細胞所合成分泌,主要作用是調節神經元生存、分化,調節軸突和突觸可塑性,保證神經系統結構、功能的穩定性,並參與神經損傷後的再生。

PTEN誘導的蛋白激酶1的異常激活和線粒體修復不足等可能加重線粒體自噬,促進細胞凋亡,進而導致帕金森病的發生。其激活的決定性步驟是線粒體損傷和線粒體修復後的泛素化,直接促進多聚泛肽鏈的磷酸化以及調節線粒體修復和激活Parkin蛋白質,它可以加速多巴胺神經元變性以及細胞質的形成。

3、多巴胺及性激素

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徵主要表現為中腦黑質多巴胺神經元的進行性丟失,多巴胺生成減少。多巴胺神經元的退變可以通過黑質緻密部投射到紋狀體中,路易小體為退變神經元中所特有的。這一疾病的具體病因及發病機制十分複雜,涉及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

當大腦細胞暴露於α-突觸核蛋白之下,隨著促炎症因子以及趨化因子的上調,膠質細胞的激活及其神經毒性的增加,酪氨酸羥化酶的表達被明顯抑制,從而使得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含量明顯下降。在患者血腦屏障過濾發生變化時,α-突觸核蛋白的重吸收可明顯增加,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累積,使得多巴胺能神經元受損,這些機制可以誘導帕金森病的發生

03帕金森病患者應該如何治療?以下3種方法可以借鑑,關愛患者健康

1、傳統治療

模擬黑質紋狀體通路、提高多巴胺能釋放神經遞質,以達到治療目的。多巴胺抑制劑的發明使很多帕金森病發病患者得到積極治療,例如多巴胺製劑增效劑、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等在臨床醫學上對患者治療有積極效果。不過臨床試驗發現多巴胺抑制劑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會使患者出現過於敏感的反應,這是長期服用多巴胺抑制劑產生的。

所以後面也陸續開發了相關新型多巴胺抑制劑來改善這一點,如超長效製劑等。目前,已有23種抗帕金森病藥物通過多巴胺同意進行市場開發,其中包含了11個藥物治療靶點。這些藥物治療靶點主要為5-羥色胺能系統、多巴胺能系統以及膽鹼能系統,另外也有一些其他靶點像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等靶點。

2、基因治療

無論是手術還是藥物均無法根治帕金森病,隨著對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進展,基因治療應運而生。目前,全球已有很多接受過各類基因治療的患者,基因治療最可能成為未來帕金森病治療最有效的方法,包括以酪氨酸羥化酶、L-芳香胺基酸脫羧酶、GTP環化水解酶1為代表的,以腦內多巴胺能神經營養因子作為主要候選基因的神經營養因子。可以以阿片類受體為靶向,在基底神經節中進行阿片類物質傳輸的調節。

3、禁食療法

禁食療法並非完全不吃東西,而利用限定禁食時間從而改變飲食節律的禁食方式,交替給予食物。間歇性禁食可以引發全身適應性反應,增強細胞抵抗氧化及代謝壓力的內在防禦力,去除或修復受損分子,能改善葡萄糖調節、抑制炎症。改善胰島素信號傳導,對多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具有治療功效。

包括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間歇性禁食可通過多種機制提高神經元的抗逆性,禁食節律引起腸道菌群的周期性變化,有助於腸道菌群的構成改變,間歇性禁食有利於維持腸上皮細胞活性與腸道屏障穩態。

結語:帕金森的病死率較前已有明顯下降,但是總體來說,帕金森病人群的病死風險仍為全人群的2倍。帕金森病將是今後威脅我國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亟待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這與種族差異、社會醫療條件以及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密切聯繫。老年人在生活中已經有許多不便,身體機能也不如當年,關愛老年人的健康是最基本的保障。

相關焦點

  • 【健康貼士】2020年老年健康周 | 如何預防帕金森病?
    【健康貼士】2020年老年健康周 | 如何預防帕金森病?>2020年老年健康周2020年8月24-30日期間是老年健康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健康素養,樂享銀齡生活」。本周我們將為大家推送一系列圖文並茂的健康小知識快來關注我們吧!
  • 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生活中有很多疾病都是因另一種疾病而引起的,因此疾病本身也可以成為引發帕金森病的病因。有研究顯示,帕金森病的抑鬱與非多巴胺能神經元生化改變有關,是一種器質性抑鬱。抑鬱的發生與病情及病程有關,病程越長,病情越嚴重,抑鬱發生率越高。症狀嚴重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鬱藥物。
  • 帕金森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歸屬於慢性疾病,其主要發病於45~65歲左右的中老年。帕金森病歸屬於發展類疾病,病況如果不及早治療好,會越來越嚴重,對日常生活和生理上產生非常大的危害。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狀表現,以手腳不能控制的發抖和身體僵硬為主要表現,全身肌肉僵硬,肌張力障礙,行走不便,翻身困難。伴隨著時間的增加,也會造成許多非運動症狀,如嗅覺失靈、抑鬱、便秘等等。對於帕金森病,早發現及早解決是最好的選擇。帕金森病嚴重危害日常生活,病到底是由於哪些因素引起的?
  • 夜晚做噩夢或是帕金森病預警信號 專家提醒關注老人睡眠狀況
    7年來睡眠中有「暴力」行為 老人被診斷為帕金森病68歲的王大爺近1年來,右上肢在安靜狀態下不自主抖動,走路速度明顯變慢,自己穿衣服扣扣子都需要別人幫助,在老伴及兒子的陪伴下來到西京醫院就診,查體檢查後診斷為帕金森病。
  • 如何判斷老年人是不是患了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在人們當中已經不是個陌生的名詞。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目前,我國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數已經超過了200萬,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進一步攀升。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的其它部分的震顫,身體失去了柔軟性,變得僵硬。
  • 世界帕金森病日|距離治癒帕金森病 我們還有多遠
    距離治癒帕金森病,我們還有多遠?幹細胞移植技術有望根治帕金森病是一種危害中老年身體健康的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徵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喪失,導致紋狀體多巴胺含量缺乏,從而引起運動障礙。糞菌移植是指從健康人糞便中獲得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腸道內,通過重建腸道新的功能菌群達到治療腸內外疾病的目的,反覆糞菌移植可覆蓋和替換患者自身的異常腸道菌群,使得腸道微生態重新得到新的平衡。牛煥江表示,腸道菌群或許是帕金森病治療的一個新通道,不過,還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來證明確切的療效。
  • 帕金森病日專家提醒:帕金森病不僅是「手抖」
    洪雷 通訊員 鄧紅專 符晴)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後的嚴重影響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類疾病,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帕金森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因為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手抖症狀,因此很多人提起帕金森病就會想到手抖,專家提醒,帕金森病早期識別很重要,手抖不是帕金森病的唯一症狀,其他的非運動症狀如睡眠異常、嗅覺障礙、抑鬱等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信號,它們比「手抖」出現得更早,更值得我們警惕。
  • 帕金森病晚期的三大併發症類型,別忽視,可引起殘疾等嚴重後果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進展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它起病比較隱匿,初期症狀不典型,容易被忽視。但隨著老年化社會的進展,帕金森病的危害逐漸被大家重視。除了典型的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外,疾病還會有很多併發症,需要重視。
  • 帕金森病已不是老年人專屬
    原標題:帕金森病已不是老年人專屬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多在60歲以後發病,症狀多表現為手、頭或嘴不由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行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記者當天在省人民醫院採訪時了解到,目前帕金森病患者已出現年輕化趨勢。
  • 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抑鬱,如何治療?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它對患者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影響患者的運動能力,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僵直、運動遲緩和姿勢平衡障礙,即帕金森病的「四主徵」。另一方面得影響是對患者的情緒、認知功能等的影響。
  • 分不清蘋果味和香蕉味?你可能得了帕金森病
    2019-04-10 10:17圖文來源:金陵晚報 在中國,帕金森病已成為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之外,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 並非人類「專利」,食蟹猴也會罹患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也叫帕金森症候群,是一種常見而又可怕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也被稱為「震顫麻痺」,多見於老年人。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達到1%,是老年群體中位列第四的常見神經變性疾病。  目前,科學家們正嘗試通過實驗動物,向攻克這一人類頑疾的徵途進發。
  • 帕金森病症狀都有什麼表現
    病情的發展,穿衣、洗臉等日常生活,帕金森的活動都出現困難。 它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神經退行性疾病,60歲以上的人群比較多發,帕金森病的症狀一般表現為肢體震顫等特徵,因此老年人應該注意該問題,以便更好的預防該病的發生與更有效的治療。
  • 帕金森病性痴呆是由哪些原因引起?這些關鍵需要知道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帕金森病、痴呆等,很少有患者去了解帕金森病性痴呆,因此造成多數患者對疾病不了解,那麼帕金森病性痴呆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為了解答患者的困惑,我們一起來了解造成疾病的病因。 迄今為止,原發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主要與年齡老化、遺傳和環境等綜合因素有關。
  • 帕金森病並非老年人專利 40歲患者接近總數10%
    幾個月來,手抖的毛病一直困擾著他,經醫生診斷患了帕金森病。  今天是第十八個世界帕金森病日,新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清武介紹,在很多人眼中,帕金森病是六七十歲老年人的「專利」。如今,它已日益年輕化,40歲左右的患者不少。  昨天,楊清武說,根據他的觀察,基本上每30個患者中,會有一兩位是帕金森病患者。
  • 世界帕金森病日丨中老年健康第三大殺手,症狀不只是手抖
    4月11日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統計數字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為1.7%。帕金森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後危害我國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病因尚不清楚,與年齡、遺傳等有關北京中關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爽介紹,帕金森病是一種影響大腦中控制運動功能的神經細胞的疾病。「由於該病進程緩慢,早期症狀和人類的自然老化症狀非常相似,因此極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期。」王爽說。 帕金森病患者主要表現為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
  • 帕金森病腸道微生物群紊亂的研究進展
    作者:寧夏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神經外科(唐瑞天、趙尊強、劉建雄) 帕金森病目前已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後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殺手,亦是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經變性疾病。 1.胃腸道和中樞神經系統間的雙向功能交流 新的研究發現:人體免疫系統、神經通路和神經內分泌途徑共同參與胃腸道和中樞神經之間的信息交流,這種信息傳遞被稱為腦-腸軸,其在調控腸道功能和影響宿主健康狀況方面發揮特殊作用
  • 帕金森病並非突然出現,老年人應該多注意身上的這幾大細節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每年帕金森病新增患者人數都在增加,帕金森病對人影響巨大,容易出現肢體僵硬、行動不協調的問題,晚期還會導致生活難以自理,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不僅影響治療,還會對家庭造成比較大的影響,那麼,我們早期就應該做好帕金森病的預防工作,做好準備,
  • 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病的區別有哪些?記住這2點,輕鬆判斷!
    醫生,最近發現我爺爺有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現象,總是記不起事情,懷疑是老年性痴呆,檢查結果卻是帕金森病,想問下這兩種病有哪些區別呢?該如何治療和預防呢?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都屬於神經系統的變性疾病,多見於老年人。二者具體有哪些區別呢?下面一起來看下吧!
  • 帕金森病是什麼症狀,它的危害有哪些
    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早期出現震顫,但並不影響到正常生活,也就沒能引起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抖的情況愈發嚴重,直到影響了吃飯。飯菜送不到嘴裡;走路突然左側的腿感覺無力。於是便開始了漫漫求醫路…… 近年來,帕金森的發病機率越來越高,可能是因為目前社會趨勢,大多數人都是坐著辦公,或是因為環境因素,溫度因素的關係,人們也漸漸的喪失了運動的能力,說白了就是生活太舒服了,人們都變懶了。特別是現在很多人身體上不舒服,比如說手抖,但想想一請假就會扣全勤,扣工資之類的,死撐著,最後卻不是「手抖」而是帕金森,這個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