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爾群島對美國忍無可忍,爆炸1500萬噸氫彈三個島嶼瞬間沒有了

2021-01-10 烽火營

近日,美軍再次成功試射B61-12戰術核炸彈。美國國家核安全局8月29日公布,8月8日在內華達州託諾帕試驗場再次成功完成了兩枚B61-12戰術核炸彈的質量鑑定飛行試驗。

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3月2日報導,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前核試驗主管約翰·霍普金斯表示,能源部需要保持進行核試驗的能力,因為自1992年美國停止核試驗以來,大量人員、設備、技術都面臨流失,如果未來美國需要驗證核武器可靠性或研製新一代核武器,可能將無法進行試驗。

很顯然這麼做違反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規定,美國現在又進行核試驗。另一條信息顯示,美國是全世界核試驗次數最多的一個國家,佔據了世界核試驗次數的一半之多,截止到1998年5月底為止,全世界總共進行了2058次核試爆,其中美國至少進行了1032次地下核試驗之外的測試。

核試驗不僅次數多,美國的核試驗還有許多令外界根本就無法想像。美國海軍,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進行了一次讓很多人都嗔目結舌的核試驗。此次試驗使用的靶艦就達到足足95艘,共進行了2次核彈的試爆。而使用的靶艦如此之多,涉及的型號如此之廣(使用了戰列艦、巡洋艦、航母、登陸艦和潛艇等許多艦種),實屬歷史上絕無僅有。

1945-1962年間,美國進行了210次核試驗,陸地上,地面下,海洋裡,天空中,到處都有。

該國最大的核試驗基地內華達核試驗場於1951-1962年間進行了100次大氣圈內核試驗,至1992年共進行828次地下核試驗。美國目前「主動停止」了地下核試驗,但地下隧道設備「U1a綜合設施」中的次臨界核試驗從1997年起一直持續至今。

現在那裡已經成了無人區,核試驗的輻射影響將持續50年-500年,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製作出交互式地圖揭示美軍多年在內華達沙漠進行核試驗的後果:約3522平方千米的內華達沙漠「千瘡百孔」,好像月球的表面。

核試驗還讓忍無可忍馬紹爾群島政府將美國的暴行在聯合國公布,並要求賠償30億美元,而美國只是象徵性的給了當地居民一些補助。

1946—1958年間,美國不顧島上居民安危,共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67次核試驗,這些核試驗不僅將這個風景秀麗的熱帶天堂變成了充滿核輻射的地獄,也讓附近太平洋海域的環境遭受了永久的破壞,其中有三個島被摧毀。

1952年11月1日,美國又在馬紹爾群島的埃尼威託克環礁試爆了世界上第一枚氫彈,比投在廣島的原子彈強500倍的核輻射、衝擊波、光輻射……肆虐太平洋上空。遠在60公裡以外觀測氫彈爆炸的科研人員描述說:地球上升起了世界上第一個人造熱核太陽。

1954年3月1日,美國將一顆預測為600萬噸TNT當量的氫彈放置在馬紹爾群島比基尼環礁,早上6時45分許,氫彈在離地面大約兩米的地方爆炸。氫彈所在的那個小島和附近兩座小島在爆炸的一瞬間就從視線中消失,在220公裡之外的觀察站內依然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耀眼的白光和巨大響聲。過後根據收集到的數據計算,這枚預計600萬噸TNT當量的氫彈實際威力超過了1500萬噸,成為當時威力最大的核武器。

由於威力估計不足,美軍沒有及時撤離附近的居民和在海上作業的各國漁船,造成了太平洋上最大的核汙染事件。其中,致命的永久核汙染區近2萬平方公裡,路過此地進行捕魚作業的日本漁船「福龍丸」上的23名漁民親眼見證了一個巨大的「太陽」從西方升起,隨後核塵埃像鵝毛大雪一般落下,船上所有人都受到了嚴重的核輻射,很多人回到港口就奄奄一息,不久便全部去世,成為美國核試驗的犧牲品。

1962年,一次在地下約200米的氫彈試驗,炸出了直徑約390米,深約100米的大坑,其威力達到廣島原子彈威力的7倍之多。

美國作為全世界核威懾能力最大,歷史上試驗最多的國家,絕對不允許再重啟此類試驗,同時應該保持對這種具有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在一定時間內全部削減。

相關焦點

  • 馬紹爾群島:被美國當作核試驗場67次,為何終成美國棄子?
    1947年7月,在美國的授意下,聯合國將馬紹爾群島作為太平洋島嶼戰略託管地,連同帛琉、北馬裡亞納群島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三個政治實體,打包交由美國託管。這片資源豐富,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美麗群島,終於被美國人納入自家的統治之中。
  • 美麗的馬紹爾群島,在美國的60餘次核試驗下,簡直如同人間煉獄
    馬紹爾群島,是位於中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由29個環礁島群和五個小島共1225個島礁組成的國家,其陸地面積僅有181.3平方公裡,人口僅有5.43萬(2017年)。二戰時期,馬紹爾群島被日軍佔領,日本戰敗之後這裡則受美國管轄,而僅僅在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便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多達67次核試驗,這無疑給該地居民帶來了無邊災難。
  • 放射性塵埃厚達一釐米,70多年後,馬紹爾群島島民仍在輻射中等待
    在這之前,它只是一個小環礁的名字,坐落於偏遠的中太平洋島鏈中,屬於馬紹爾群島。二戰期間,馬紹爾群島被日本佔領,二戰結束後,美國接管了這片領土。由於地理位置特殊,美國很快為比基尼環礁「量身定做」了一個宏偉計劃。在迫使167名居民搬遷到另一個環礁後,他們開始準備將比基尼島作為原子彈試驗場。
  • 馬紹爾群島|旖旎夢幻的海島風光
    隱匿在太平洋中心的美景只是遠遠的看你,卻不曾觸碰你,去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分享一個你所不知道的世界,它其實是一個國家,全稱叫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整個國家都是由多個「環礁島嶼」組成。當然現在的馬紹爾群島已不再是個「病島」,成為了令人嚮往的地方。
  • 美國核彈炸過最多的地方,國人喜歡去旅遊,恐成下一個車諾比
    正經受核彈的馬紹爾島嶼美國核試驗的天堂馬紹爾群島之所以成為美國的核試驗天堂,跟他的歷史有一定的關聯。從1946年開始,美國在該地選擇了部分島嶼,進行了為期12年的核試驗,共完成了67次核爆炸,造成的破壞無法估計,最後是迫於國際輿論壓力才停止實驗。只是實驗結束後,被爆破的島嶼上已經幾乎沒有肉眼可查看到的生物了,而有些島嶼則完全消失。
  • 上世紀美國「核試驗」爆炸當量估計錯誤,波及3000日本漁民
    美國人覺得自己獨一無二的核優勢被蘇聯人搞的蕩然無存,為了繼續保持絕對的核威懾,美國決定研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氫彈。要研究就要進行試驗,核試驗不同於一般的武器試驗,必須要付出足夠大的場地和代價。美國人發現在本土搞核試驗太不合算,於是找到了太平洋上的小島。就這樣,馬紹爾群島的居民成了這些核試驗的無辜受害者。
  • 太平洋上引爆一枚氫彈將發生怎樣變化?
    如果在太平洋進行氫彈測試,除了產生標誌性的蘑菇雲,還將瞬間殺死大量魚類和其它海洋生物,並對周邊環境造成輻射汙染。氫彈比原子彈的威力更大,如果一枚氫彈擊中太平洋,它會以眩目的閃光引爆並產生標誌性的蘑菇雲,直接影響取決於水面上引爆的高度,最初的爆炸可能會瞬間殺死大量的魚類和其它海洋生物。
  • 輻射含量已超福島核洩露 美國「坑了」島國幾十年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是位於太平洋中部,由1200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的島國。1947年,聯合國將馬紹爾群島交由美國託管。1986年,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獨立。由於群島西北部的比基尼環礁和埃尼威託克環礁最為開闊,被美國選為核試驗場。1946年,美國進入比基尼環礁,用槍炮威逼居民搬遷到200公裡外的島嶼,但並未告知他們核試驗意圖。 美媒報導稱,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馬紹爾群島一共引爆了67顆核彈。爆炸導致一些島嶼直接消失,許多人背井離鄉。
  • 傾倒廢料 逃避責任 美媒稱美核試驗貽害馬紹爾群島數十年
    在埃尼威託克環礁的魯尼特島上,這個名叫魯尼特穹頂的地方掩埋著超過8.8萬立方米(相當於35個奧運會標準泳池)的美國製造的放射性土壤和垃圾,其中的鈽含量足以致命。美國從未向其他哪個國家強塞過如此多核廢料。
  • 第一個死於原子彈的是日本人,第一個死於氫彈的也是日本人
    【歷史】在二戰中,原子彈等核武器的出現,使得戰爭的性質和影響完全逆轉,美國2顆原子彈在日本爆炸,瞬間毀滅日本兩個城市,幾十萬人死傷,廣島長崎成為人間地獄。為此,日本也成為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但是,你知道麼?除了原子彈,第一個死於氫彈的人也是日本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首枚氫彈陰雲50年不散 試爆地居民至今受輻射苦
    本報綜合報導 1952年11月1日,人類第一枚氫彈「麥克」在馬紹爾群島的恩尼威託克小島上爆炸,產生了1000萬噸梯恩梯當量的威力,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700倍。這枚氫彈在幾百米高的鋼架上起爆之後,整個小島連同鋼架都在巨大的爆炸聲中沉入太平洋深處。全世界為之震驚。
  • 這個被美國核爆了67次的國家,如今陷入絕地!
    △美國於1952年11月1日在馬紹爾群島測試第一枚氫彈時,天空中升起蘑菇雲。圖片來源:美國空軍那就是馬紹爾群島,美國在這裡進行了67次核試驗。其實在二戰結束前馬紹爾群島還是日本的領土,但二戰末期美國從日本手裡搶了過來,並將其作為太平洋上重要的軍事據點。直到1947年馬紹爾群島被聯合國交給美國託管後,該島的噩夢就來了。
  • 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1000倍
    原子彈爆炸當天,廣島共有超過七萬人當場死亡,另有七萬人受重傷。三天後的8月9日,另一顆原子彈「胖子」降臨長崎,破壞力同樣驚人。原子彈「胖子」釋放的能量約相等於兩萬噸的TNT烈性炸藥。當天,長崎大約有四萬人直接死於原爆,另有四萬多人被爆炸波及身受重傷。1945年,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
  • 同樣都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氫彈瞬間爆炸,太陽卻能維持100億年
    氫彈是人類製造出的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我們在一些關於氫彈爆炸的資料中可以領略一下氫彈爆炸的威力。它的爆炸主要是利用了氫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聚變反應。這個過程中氫彈釋放能量實在是大得令人恐懼。氫彈爆炸我們發現太陽內部也在進行著和氫彈一樣的核聚變反應。氫彈爆炸那幾乎是瞬間的事情。
  • 核專家犯小學生低級錯誤,計算失誤炸出美國核彈之王
    作為人類製造過威力最大的武器,核彈的設計製造是個非常科學而嚴密的過程。如今各核大國主力核彈的爆炸當量都得到了嚴格計算控制,但這是多年核試驗和計算機模擬得來的成果。早在50年代,美國人用於核試驗的核彈當量設計就總出岔子,甚至還誤炸出了美國歷史上實驗當量最高的記錄,堪稱美國的核彈之王。美國是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擁有氫彈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