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倒廢料 逃避責任 美媒稱美核試驗貽害馬紹爾群島數十年

2021-01-13 騰訊網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外媒稱,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的警報級別已經很高了——這個太平洋島國正在艱難應對海平面上升,以及美國幾十年來在此進行核試驗的後果。

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12月5日報導稱,1986年,馬紹爾群島和美國籤署了一項鞏固聯盟關係的協議,令美國今後無需為自己在馬紹爾群島曾進行的核試驗承擔任何責任。

然而,當美國在上世紀40年代末開始其核試驗計劃時,數以百計的馬紹爾當地人或被永久趕出家園,或是可能因為食物和土壤中殘留的輻射而生病。

馬紹爾群島居民內爾傑·約瑟夫說:「如果美國能讓人登上月球,他們為什麼不能清理我的島?」

今年5月30日,一枚攔截飛彈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目標是一枚從太平洋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試驗場發射的模擬洲際彈道飛彈。 (新華社 路透社)

1954年的一次核試驗至今仍在影響約瑟夫位於朗格拉普環礁的家。新研究顯示,那裡的土壤輻射水平比車諾比和福島附近還要高。

許多馬紹爾人說,這項研究,再加上《洛杉磯時報》調查發現美國將本土被核試驗汙染的土壤傾倒在馬紹爾群島,並隱瞞重要信息,進一步加深了揮之不去的不信任。

另據《洛杉磯時報》網站11月10日報導稱,在洛杉磯以西約8000公裡,赤道以北約800公裡,太平洋中部馬紹爾群島一個偏遠的白色珊瑚沙礁上,一個被風吹日曬、日漸老化的巨大混凝土穹頂見證著潮起潮落。

在埃尼威託克環礁的魯尼特島上,這個名叫魯尼特穹頂的地方掩埋著超過8.8萬立方米(相當於35個奧運會標準泳池)的美國製造的放射性土壤和垃圾,其中的鈽含量足以致命。美國從未向其他哪個國家強塞過如此多核廢料。

1946年至1958年,美國在馬紹爾群島及其周邊海空域引爆了67個核裝置——汽化了整個島嶼,將火山口變成淺淺的潟湖,迫使數百人逃離家園。

美國當局後來淨化了埃尼威託克環礁上的受汙染土壤。該報記者獲悉,美國不僅在此地進行了大量核試驗,還進行了10多次生物武器試驗,並傾倒了來自內華達州一個試驗場受過核汙染的130噸土壤。然後將這個環礁上最致命的垃圾和土壤埋於魯尼特穹頂下。

現在,這個被當地人稱為「墳墓」的混凝土建築可能因海平面上升和氣候變化的其他影響而坍塌。

當地官員曾遊說美國政府尋求幫助,但美國官員稱穹頂位於馬紹爾群島,因此是馬紹爾群島政府的責任。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希爾達·海因說:「它怎麼會是我們的?我們不想要它,也不是我們造的。裡面的垃圾不是我們的,是他們的。」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法律學者麥可·傑拉德說:「與其他任何地方相比,馬紹爾群島受人類面臨的兩個最大威脅——核武器和氣候變化——的危害最深。美國對那兒的核試驗要負全部責任,且其排放對氣候變化的責任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大。」

馬紹爾群島的領導人說,美國一直沒有承認它留下的環境災難,而且在破壞的嚴重程度和範圍方面,美國當局曾多次欺騙他們。

報導稱,在兩國1986年籤署一項協定、免除美國政府更多責任前,美國政府隱瞞了一些有關魯尼特穹頂及其武器試驗計劃的關鍵信息。例如,美國沒有告訴馬紹爾群島,1958年它從內華達州的核試驗場向馬紹爾群島運送了130噸土壤。

美國當局也沒有告知這個廢物填埋場所在的埃尼威託克的居民,他們在此地進行了10多次生物武器試驗,包括用一種旨在殺死敵軍的霧化細菌進行的試驗。

來自埃尼威託克環礁的馬紹爾群島參議員傑克·阿丁說:「我們以前不知道氣候變化。我們不是能夠獨立核實美國對我們說的那些話的核科學家。我們只是迫切地想回家的島民。」

相關焦點

  • 美核廢料掩埋場「穹頂」開裂!曾釋放廣島原子彈千倍威力
    美國《洛杉磯時報》近期刊髮長篇報導,揭露1946年到1958年間,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大量核試驗,對當地生態及居民健康造成極大傷害,且核試驗放射性殘留物至今仍存在洩漏風險,而美國卻一直試圖逃避善後處理責任。《洛杉磯時報》報導標題為:「美國如何背叛馬紹爾群島,點燃下一場核災難」。
  • 輻射含量已超福島核洩露 美國「坑了」島國幾十年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 近日,數十年前美國大搞核試驗,給太平洋中部的馬紹爾群島帶來無窮禍患的報導引發國際輿論關注。據美國媒體《洛杉磯時報》披露,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大量核試驗且隱瞞關鍵輻射信息。隨著氣候變化,當年填埋核廢料的「石棺」已出現裂縫,核殘留物洩露風險上升。
  • 汙染飲用水、向海裡傾倒化學武器……美軍是如何成為太平洋「毒瘤...
    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一共進行了67次核試驗,將美麗的海島變成充滿核輻射的地獄; 1959年,駐日美軍曾在日本衝繩將搭載核彈頭的飛彈誤發射到海中,雖然後來秘密收回,但衝繩民眾回憶說,「當時極有可能釀成重大慘禍」; 1969年,衝繩美軍基地發生神經毒劑洩露事件,震驚全世界;
  • 馬紹爾群島:被美國當作核試驗場67次,為何終成美國棄子?
    ▲比基尼環礁上至今能看到核試驗的相關設施比這段命名歷史更荒誕的是,美國曾在二戰後的幾十年時間內託管比基尼灣所在的馬紹爾群島,並在短短20年內在此地做了67次核爆炸試驗,但此後,美國開始支持馬紹爾群島獨立,甚至不惜付出巨額補助與其劃清界限,棄之仿如敝履。那麼,美國是如何奪得這片群島?並在這片群島上做了足足67次核試驗?最後,美國又為何將之拋棄呢?
  • 美麗的馬紹爾群島,在美國的60餘次核試驗下,簡直如同人間煉獄
    馬紹爾群島,是位於中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由29個環礁島群和五個小島共1225個島礁組成的國家,其陸地面積僅有181.3平方公裡,人口僅有5.43萬(2017年)。二戰時期,馬紹爾群島被日軍佔領,日本戰敗之後這裡則受美國管轄,而僅僅在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便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多達67次核試驗,這無疑給該地居民帶來了無邊災難。
  • 馬紹爾群島|旖旎夢幻的海島風光
    馬紹爾群島是美國的「託管地」,整個國家是由多個「環礁島嶼」組成,其中最著名的一個環礁名叫「比基尼」(Bikini),現在泳灘上見到的比基尼泳裝,原產自這裡,因當地人穿的一種服飾而得名。馬紹爾群島自然環境優美,有南太平洋上的黑珍珠之稱。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嚷,沒有任何工業汙染,空氣清新,令人身心舒暢。碧藍的海水,晶瑩潔淨的沙灘,到處是扶疏的椰林,踏上這片土地,令你心曠神怡。
  • 被美核爆67次的太平洋島國,全部國土被汙染,卻只得到1.5億賠償
    美蘇冷戰期間,美國在太平洋一島國進行了67次核試驗,如今怎麼樣了呢?二戰末期,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了兩顆原子彈,這給人類留下了很大的陰影,對核武器非常懼怕。隨著二戰的結束,美蘇兩國進入冷戰時期,美國為了壓制蘇聯,在核武器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進行了幾十次核試驗,但由於核輻射的影響很大,美國並沒有在本土進行試驗,而是選擇了馬紹爾群島。
  • 被美國坑害最苦的國家,全境遭受嚴重核汙染,50年內或將走向滅亡
    馬紹爾群島本是密克羅尼西亞人的聚居地,從1592開始,相繼淪為西班牙、德國、日本的殖民地,二戰後則被聯合國交由美國託管,直到1986年10月21日才獲得獨立。馬紹爾群島地圖由於經濟落後、財政常年吃緊,馬紹爾群島每年要靠美國的大量援助才能維持生存,可謂相當落魄。馬紹爾群島雖然很窮,但自然環境卻極為優美,有南太平洋上的「黑珍珠」之稱,具有發展旅遊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 放射性塵埃厚達一釐米,70多年後,馬紹爾群島島民仍在輻射中等待
    與Bikini一起火起來的還有為什麼稱其為「Bikini」。然而,誰能預見到,即使是現在——70多年後的今天,馬紹爾群島人民仍在遭受著比基尼環礁核試驗帶來的傷害?小比基尼的大計劃根據計劃,美國在1946年6月30日用空投原子彈摧毀一個由95艘過時戰艦組成的艦隊,記者、美國政治家和世界主要政府的代表將從遠處的觀察船上見證史無前例的事件。
  • 馬紹爾群島對美國忍無可忍,爆炸1500萬噸氫彈三個島嶼瞬間沒有了
    1945-1962年間,美國進行了210次核試驗,陸地上,地面下,海洋裡,天空中,到處都有。該國最大的核試驗基地內華達核試驗場於1951-1962年間進行了100次大氣圈內核試驗,至1992年共進行828次地下核試驗。美國目前「主動停止」了地下核試驗,但地下隧道設備「U1a綜合設施」中的次臨界核試驗從1997年起一直持續至今。
  • 美媒:專家稱需要幾周時間分析數據確認朝鮮核試驗是否氫彈
    美《防務新聞》1月6日發表文章稱,專家表示,關於朝鮮的核試驗是否是氫彈,「幾周內美國將可以得到一些結論」。不過大部分專家對朝鮮宣稱氫彈試驗成功表示懷疑,這次核試驗的當量小於氫彈的一般當量,但真正完全確定仍需搜集到空氣中的放射性粉塵並進行全面分析。
  • 12年時間,美國在此國進行了高達67次的核試驗,差點毀了一個國家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簡稱馬紹爾群島,位於中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由29個環礁島群和五個小島組成。東南面的島礁被稱為日出群島,西北面的統稱為日落群島。它是和美國結為自由聯盟的主權共和國,主張保護海洋資源和環境,並建立南太平洋無核區。
  • 美軍孤島進行67次核試驗,居民被迫離開家園,要求索賠至今無果
    據悉,美國在整個20世紀總共實施了上千次核試驗。其中,遠離美國本土的太平洋馬紹爾群島成為美國核試驗的主要試驗場。僅僅是根據已經解密的資料顯示,從1946至1958年的12年時間裡,美國在馬紹爾群島上進行的核試驗次數就高達67次。特別是群島中的「比基尼」島,美國幾乎所有的核試驗均在島上完成。
  • 美的啟動新公關方案 裝「鴕鳥」逃避責任
    比如一共五條內容的道歉信,其中有三條提及「不正當宣傳」,也就是說,美的完全把這次事件的性質定位在宣傳失誤上而不是產品造假問題,在此之後美的還不斷聲稱自己只是行業「潛規則」中的一員,藉此掩蓋造假事實,逃避責任。  在退貨條件方面美的也多次不顧消費者利益,反覆修改、出爾反爾。5月24日被曝光第二天,美的發布道歉信並承諾設立諮詢電話接受消費者退貨。
  • 美國坑慘了這個太平洋小國,全境遭核汙染,50年後或走向滅亡
    二戰後,日本敗給了美國,馬紹爾群島落入了美國之手。二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紛紛獨立,但馬紹爾群島才到1986年10月21日獨立。馬紹爾群島人民不是不想獨立,而是他們國家非常貧困,脫離美國後他們的生活會難以維持,他們還需要美國的援助,所以一直沒有獨立。在冷戰時期,由於美蘇兩國的軍備競賽,它們競相研究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