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幸福大學|什麼是真正的身心靈合一?

2021-01-09 世界幸福大學

*下文來自江易成新浪博客,如有過去時效限制,請以江老師最新的闡述為準。

這些年,「修行」兩字成為熱門,「當下」成為時尚,「身心靈」更春筍般地在神州大地崛起,甚至招搖過市,蔚為壯觀。

卻多年現實中的遊歷,所看到的,說「身」層面的,無論是搞運動的還是做食療的,不論是自詡中醫的還是練什麼功的,很少見過幾個真正象樣的——相反,倒看到很多不是早衰的,就是皮膚黯淡,臉色無光,身材臃腫,甚至一看就知道還有一大堆慢性病的;

而大講特講「身心靈」的,縱觀全場,同樣沒有幾個真正內外一致、健康自然的。甚至,在他們身上很少找得到美感,找不到孩童般的那種水靈、那種生機、那種見著就想親的由內而外的健康與和諧美!

——難道,健康的美不是修行或養生/療愈的應有境界?

見過太多,冷眼旁觀,就一直在想,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慢慢的,才明白,「身」層面的專家們大多是物質教條主義催眠下的產物,他們的眼界往往很難超越某種食物或草藥、某種運動或技術本身的高度,並因某種什麼原因,哈哈,不經意間又把其推向誇大的高峰。

——幾乎整個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

所以才有了張悟本的綠豆事件、林光常的倒下、保健品的萬能推廣、功夫或運動的神化等等——很不幸,張悟本們成了犧牲品——在起初大眾齊推、後又集體喊打的戲劇性浪潮裡,難道我們還不能看到自己如此搞笑的思維模式嗎??!

心和靈層面的屬於少數派,多是從事心理諮詢或靈性傳播的,這在過去的中國,卻基本上屬於「弱勢群體」——不論是財富積累還是社會認同。而靈性的傳播和追求,多少還帶有遮遮掩掩的成分……還好,近年來經由大量臺灣靈性風氣的引進,多少也開始打開了些局面。

心、靈人士相信內在的心、靈才是身體的主宰,「相由心生」「境隨心轉」,身體是次要的,是工具,是體驗的載體而已——原來,絕大部分的他們可能因為先入為主的修行,使之不但不去了解「身」層面的內容,更從骨子裡生出「心」和「靈」的優越感和對「身」的附視甚至鄙視,結果,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問題是:如果,每個人都只在自己的圈子裡兜兜轉轉,忘了外面還有更大的世界,還有更多自己所不了解的、不知曉的宇宙系統和專業,是否本身就是一種碎片式的耕耘或缺失???

——完整的思維是如何的重要!

如果修行的結果,是如此的執著甚至迂腐,又豈是真正的修行意義?

不懂修行,也不想執著於修行什麼。只逐漸感悟到人是一個完整的個體,起碼是一個身、心、靈相互融和、相互依存的完整存在,不分彼此,沒有高低。

從療愈的角度上考量,其三者之間更非純粹的獨立措施,而可相互轉化、相互促進、相互影響……身心靈整全自然醫學由此提煉、歸納、總結,現代健康療愈的至高峰!

類似於這個洞見,小編轉發網絡上一篇好文如下,同為真正身心靈合一的參考之一 ——

你為什麼會發脾氣,憂慮、緊張、焦躁、懷疑、恐懼、妒忌,所有這一切,被今日的心靈研究者稱為負面情緒,並為此設立各種課程,每一個徒弟幾乎也都去參加這樣的課程,我也經歷了幾個。

但是,在實際生活之中,我發覺那些本身就是很著名的導師身上,明顯的就有各種抗拒、對抗、壓力、情緒,無論他們怎麼掩蓋,在眉宇之間依然可以感覺到,在舉手投足之間,依然可以接收到。

為何安東尼羅賓做得到,但是陳安之卻怎麼也做不到?為何彼尚做得到,但是許添盛卻依然做不到?

實際上,我們根本不可能通過修行,來替代身體思考,大腦就是大腦,怎麼修行都是大腦,身體就是身體,那才是我們的主人。就像你無法控制你的生殖器官一樣,無論你多麼修行高深,身體服從的,不是你,而是身體本身的智慧。

這種智慧叫做本能,直譯過來,叫做本來具有的能力,與生俱來,如同神,如同自然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幫助我們構造了機體,修復了組織,完成了荷爾蒙的分泌,完成了傷口的修復癒合。其實,不是你的大腦控制你,而是你控制你的大腦,只是一般人都錯位了。

本能,就是關於兔子遇到狼,馬聽到老虎的叫聲,本能就是當它們聽到的時候,怎麼修行都沒用,本能一定驅使它們飛快逃跑。

本能,就是當老虎遇到馬的時候,無論馬怎麼叫,A大調還是G大調,都沒用,老虎不會跑,也不需要修行,就是不會逃跑。當兔子威脅狼的時候,無論做了什麼姿勢,都沒用,狼,不需要修行,一定會很鎮定。

獵手就是獵手,獵物就是獵物。一個弱小的動物,遭遇強大的獵手,無論如何,只有緊張。這是本能。

如果,你一直缺乏蛋白質和脂肪,你的體能肯定不夠。碳水化合物提供的是短期熱量,而且無法使得肌肉像豺狼、虎豹那樣結實、有力,如果你是一個長期缺乏蛋白質、脂肪來源的人,你怎麼修行都不過是掩蓋,而你的本能一定是緊張、恐懼、擔憂、對抗、焦慮,你不可能沒有情緒,你無法不發脾氣,因為,你的能量不足,你不知道,你的身體卻了如指掌,你的身體一旦覺察你的體能不能夠勝任,必定發出警訊,這種警訊對於動物是對抗和逃跑,對於人類是另一種對抗和逃跑:緊張、焦慮、憂鬱、擔憂、懷疑、恐懼!又叫做應激反應!

身體好的人,會發怒,但是不會憂鬱,會激情四射,卻不會坐立不安,會鎮定從容,卻不會強迫自己打坐!一個真正具有充足的蛋白質和脂肪的人的特點,就是情緒自控能力強大,極少出現不安!

當然,如果你真的多吃肉類、脂類,你就必須多一些微量元素,包括纖維來協助機體。但是如果你連蛋白質、脂肪都不足,就拜託你看看營養學的書,搞清楚維生素是做什麼用的,酵素是做什麼用的,人體是如何工作的。

情緒對健康有巨大的影響,但是誰影響了情緒?這麼多徒弟的進步,絕不只是因為在我這裡所受的心靈教育,更重要的是,我教會她們比正常人多吃了至少幾倍的食物,他們有時候一整天從來沒用停止過進食。

身體其實只有三個表現:物質材料、思想精神、能量,而能量更決定了思想,物質材料則決定了能量。

經過數年的探求,如今可以做出總結,那就是即使你想要通過修行,獲得良好的生活態度,你也需要先把自己養成老虎,只有真正強健體魄的人,才能夠真正從身體、本能上獲得寧靜!

越兇猛的野獸,越寧靜!強大,身體的強大是精神強大的本錢,是內在安寧的基礎!無論是動物蛋白質,還是植物蛋白質,記住,你需要大量獲取各種蛋白質和脂肪。選擇優質的來源,容易消化利用是極其重要的。

像老鼠這樣靠大米的動物,一生如何能夠安寧,怎麼修行都無法避免!兔子安寧過麼?松鼠?羊?馬?牛?何曾安寧?而老虎、豹子,卻君臨天下,從容不迫,無需修行,依然從容。

心靈的美好,是我們所熱愛。但是,如果你牙疼,你可以修行?你頭疼,你如何寧靜?你低血糖,你氧氣不足,你如何修行?一直告誡身邊的人,不要顧此失彼,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如另一個極端!

江易成說:強健、放鬆而柔軟的心體合一,是生命可以獲取安全感的真正途徑。

相關焦點

  • 身心靈多維修煉,成就360°幸福女王!
    「身心靈」注重的是兩個層面的統一與和諧,將人視作身心靈的統合體,以尋求整體的健康與靈性的成長。 身心靈就是自我、本我和超我。身心靈理論認為,精神健康的人是一個自尊感高、可以自我完善、能與大自然融合、能感受生命喜悅,並能建構有意義人生目標的人。樹立身心靈健康觀:「和諧才幸福,平衡才健康」。
  • 【11.8北京】體驗當下最熱門的身心靈顯化工具~來自臺灣的曼陀羅藝術療愈
    清理過往事件、淨化心靈、釋放情緒、重建信念達到回歸內在的自信、寧靜、祥和與喜樂、合一、空性、無念與當下並且創造出內心最想要去經歷的幸福人生無需任何美術基礎;探索內在高級智慧進入色彩療愈的世界,以曼陀羅的壇城之力,創造生命的圓滿,開啟幸福的旅程。
  • 專家稱廣東博羅縣身心靈培訓繫心理邪教
    在廣州、深圳、北京等地湧現各式身心靈機構,做起「身心靈」 的生意,通過開辦培訓課「幫人蛻變生命,提升人的靈性」,課程費用動輒數萬元。  據《羊城晚報》報導,日前,有網友報料稱,目前市面上冒出大量「身心靈」機構,打著幫人靈性成長的招牌,宣揚性解放, 開辦涉嫌淫穢的譚崔課程,「有人上課後拋妻棄子」。
  • 女博士跳樓,「身心靈」是一隻什麼「么蛾子」?
    9月19日晚,南京大學一女博士生卓某從宿舍樓跳樓身亡。據悉,女生卓某生前曾接觸「身心靈」課程。網傳論文一作被卓某的導師搶走並不存在。警方正在調查中,表示已排除他殺。
  • 「身心靈」培訓:課程荒淫如邪教
    伴隨著「身心靈熱」,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湧現出各式身心靈機構,做起「身心靈」的生意,聲稱幫人蛻變生命,提升人的靈性。這些「身心靈」機構,開辦大量培訓課,動輒數千上萬元的報名費,令人咋舌,卻也吸引了不少有錢粉絲。除了開設「身心靈」培訓課程,各種「身心靈」產品、書籍等,也在坊間、網絡火熱炒賣。但熱潮之下,卻泥沙俱下,亂象叢生。
  • 哈佛大學研究-幸福的真正秘密
    在一次TED演講中,精神病學家Robert Waldinger描述了一些幸福的秘密,這些秘密在最近發布的哈佛75年的研究中被揭示出來。 顯然,我們應該把愛看得高於一切。它是生活中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主要事情。
  • 第十章 身心靈與道合一《讀道德經有感》
    載營魄抱一 能無離乎載為承載的意思,營是液體類的物質基礎,能離開身體為魂,離不開身體的為魄,這句話的意思是你能不能將肉體與精神合一,和諧,使它們不分離?我在邯鄲修煉期間,經常會在寺裡吃飯,有些緣主在吃飯時,嘴裡一邊吃一邊說話,而佛家的人吃飯是沒有聲音的,而且吃的非常認真,一口一口吃著米飯,因為在他們看來吃飯就是吃飯,享受著食物本身的味道,氣息心裡也不想著其他的事情,這樣形神才不會分離,這就是營魄抱一的狀態,人其實就是色身,靈,魂三位一體的高級動物,只有三者合一,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健康的人,同樣我們的國家,企業也是如此。
  • 「身心靈」培訓被指涉淫邪教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冒出大量「身心靈」培訓機構,打著幫人「靈性成長」的招牌,宣揚性解放,開辦涉嫌淫穢的譚崔課程斂財。  駭人  公開宣揚婚外性自由    據悉,譚崔是印度的一個教派,繼承了印度教中性力派(縱樂派)的思想。  去年5月至今,名叫秦銘遠的「身心靈」導師先後在廣州、北京舉辦了三次譚崔課程。
  • 人體身心靈科學
    中華醫事學院九十三學年下通識講座紀錄主講:臺灣大學教務長李嗣涔教授講題:人體身心靈科學主持:林校長壽宏、陳主任盟銓、王主任力行時間:94年5月2日地點:演藝廳紀錄:彭麗秋涔 王主任力行致詞:  我們今天非常榮幸,請到將來可能是臺灣大學的校長,為我們做演講,我們現在請我們的校長介紹一下,因為他們是同學。
  • 舒米學苑第三期招生了|用九周時間收穫身心靈的療愈和內在意識轉化
    (舒馬赫學院成立於1991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社區互助生活的學院,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可持續生態經濟學院)。提供一個空間和時間讓你完成內在意識轉化,引導社會走向生態文明進程。曾任舒馬赫學院中國推廣大使,舒馬赫學院轉型經濟碩士,美國聖母大學和平研究碩士,半農半X實踐者。把Dragon Dreaming工作坊引入中國,把舒馬赫魔法帶到沃土農耕學校,亦為舒馬赫學院創始人薩提斯·庫瑪的2018訪華做陪同翻譯。曾經遊走於世界的浪子,現在希望把世界聚在旗溪。
  • 身心靈學習的誤區
    參加了一個線上的身心靈課程的學習。這次學習感覺大不一樣,最不一樣的就是聽不懂,好像沒學到什麼東西,我自認還是一個學習力比較強的人,但卻一無所獲,幾經努力還是沒有進展。這個課上得有點憋屈。老師講得最多的就是那句一千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是你講的是什麼人家都不知道,又哪來的哈姆雷特呢?後來架不住邀請去參加了一次線下的沙龍。其中有一個練習的環節,他們都很快完成了,就我完成不了,我也想努力地做到,但實在是做不到。還因此受到了一些人的嘲笑,說我怎麼就不開竅呢?這麼笨呢?哭笑不得之餘,我就自暴自棄,任由他們擺布了。不料他們卻說行了,我進去了,達成了那個狀態。
  • 從「知行合一」與「人我合一」的融合,看《大學》內聖外王之道
    而《大學》的道是人類之道,也就是人如何作為一個人去存在的道理。從道出發,知行是合一的。鑑於這種關聯,知識具有獨特的本性。知識不僅認識外在,而且認識內在。不僅要認識外物,而且要認識心靈。只有當心靈回到心靈自身的時候,它才可能去認識事物之道。這種認識過程表現為知止、定、靜、安、慮、得等。
  • 人為什麼要吃素——身心靈安康
    為了身心靈的健全與安康。當純淨素的聲音在生命裡出現,這是一個來自上天的訊息,提醒我們:旅途已久,歸鄉期近,是時候回應來自心靈深處對生命本真的安寧與喜悅的呼喚了。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我們,真的認識自己嗎?有史以來,在認識自己的道路上,人類一直像個趔趄學步的嬰孩。
  • 「身心靈」機構借「靈修」斂財 「師父」是魔鬼領路人
    (圖片來源:中新網)近日,《羊城晚報》大篇幅報導了「身心靈」培訓機構開辦涉嫌淫穢行為的譚崔課程之後,警方介入調查,相關涉案人員被帶走,「靈修」為假、斂財是真的事實暴露於公眾面前,一場騙局就此被徹底揭開。
  • 什麼是靈性世界?
    什麼是靈性世界?時代發展到今天,量子物理科學找到了物質的真相,正在帶領人們走出完全唯物的世界,穿過4%的物質,看到了96%無形無相的真實存在,最終發現了這是一個全然歸屬於意識和能量的靈性世界,這意味著長久以來唯物和唯心的爭論結束了,並且最終證明:心物合一,本一體。量子物理學家們證實:這個物質世界只佔整個世界約4%的比例,而其餘96%則是肉眼看不見的真實存在。
  • 真正的成功,就是家庭幸福!
    真正的成功,就是家庭幸福!但是這些都是身為之外,其實真正的成功,就是家庭幸福!............................人活一世,並不是為了錢財名利而生,若看重錢財,注重名利,就會失去更多寶貴的東西,活得身心疲憊,過得了無生趣。錢是什麼?錢只是紙,用著用著就沒了。
  • 「亞洲教育影響力獎」獲得者黃麟喬:什麼時候教育能更多關注孩子的...
    藉助丹中基金會獎學金計劃的力量,每年將有一批不丹留學生前往中國等世界各國家、地區在教育、文化、語言等方面的交流學習,讓世界更多的了解不丹,也讓不丹更好的融入世界。兒童快樂屋項目是女性救助計劃(RENEW)下的一個分支,是為那些孤兒、單親家庭提供庇護所,並希望通過傳遞愛與能量,為他們提供適當的教育和培訓,使得他們更快樂幸福、積極樂觀。希望可以將影響範圍從國家中心區域擴展到全球其他地區。
  • TED演講:哈佛大學75年研究,幸福是什麼?
    本文視頻來自TED演講,由Robert Waldinger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MGH)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治療師)帶來的《哈佛大學75年研究:幸福是什麼?》 心理學家阿德勒有言:一切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