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吃素?
為了身心靈的健全與安康。
當純淨素的聲音在生命裡出現,這是一個來自上天的訊息,提醒我們:
旅途已久,歸鄉期近,
是時候回應來自心靈深處對生命本真的安寧與喜悅的呼喚了。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
我們,真的認識自己嗎?
有史以來,在認識自己的道路上,人類一直像個趔趄學步的嬰孩。
每個活著的人都踏踏實實、真真實實地活在天地間,
每個活著的人都日日與自己相伴、相處,
可我們,真的明白如何安頓好自己的身心,讓生命綻放出如其本然的新鮮、活力、喜悅嗎?
環顧周遭,我們可能發現一張喜悅安寧的面孔,一個安然自在的靈魂?
生命是一次綻放的機會,生命的每一刻都應該如晨曦般清澈而動人,為什麼,我沒有?
因為,我們在生命裡迷路了。
回家,要從純淨素開始。
生命包括身、心、靈三個部分,排序不當或忽視其中一個,都會使生命處於失衡的痛苦當中。痛苦是靈魂的罰單,因為,我們沒有遵照生命的法則來運轉自己的生命。
關於身心靈的關係,《壇經》中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
身體就好比是一座城市,這座城市有四個城門,可與外界相交通,也就是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這是外在的門。
在身體這座城市內部,住著我們的心和靈。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也就是靈才是身心真正的主人,靈在身心存,靈去身心壞。
這是身心靈三者的關係。正確的排序應該是:靈是心的主人,心是身的主人。
人生首先要面對的是身體的需要,也就是生存問題。
身體是靈魂在人世間行走的工具,身體需要基本的物質供應。衣食住行,這是身體生存所需,是合理合度的需求。
可是,當身體的需要變成想要,生命就會變成一場永無止境的欲望角逐。聽過《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嗎?故事中的妻子就是我們的欲望,漁夫就是被欲望驅策的身體。
只有身體才需要物質,心需要安寧、自在,靈渴求真理。
當物質成為生命追逐的方向與中心,乾涸的心靈感受到的就是饑渴、乏味與痛苦。
人生要面對的第二個課題就是心的需要。
心需要方向,需要主人,這個主人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靈魂與靈性,良知與良能。
當靈魂這個主人沉睡,心就會被欲望挾持,此時的生命就像是一駕主人在沉睡,任由車夫驅策馬匹四處馳奔的馬車,方向是什麼?結局會如何?
心就是意,包括感受(情緒)和意識。
當生命被感受、情緒和變幻不定的想法繞得團團轉,生命的方向在哪裡?生命的意義在哪裡?
心不是生命的主人,感受、情緒和意識需要的是方向的引領,而不是無限的滿足。用有限的生命去滿足無限的欲望,這是迷失。
人生必須要面對的第三個課題就是認識靈魂。
生命是上天最珍貴的創造。
生命的本質是靈魂。身體壽不滿百,靈魂不生不滅。靈魂需要的是方向、成長與真理。
認識靈魂,讓靈魂醒來,是生命的再發現,也是生而為人的必修課與使命。
靈魂如何才能醒來?
生命如何才能重獲自在?
從純淨素開始,為心與靈打造一個乾淨明亮的身體環境,讓心安寧,讓靈魂醒來。
這是生命的覺醒,是生命的再發現,也是生命回歸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