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炎:一顆糖豆的故事

2021-01-17 澎湃新聞

原創 陳恩超、陳禾君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

新華科普

脊髓灰質炎:一顆糖豆的故事

脊髓灰質炎,即我們熟知的小兒麻痺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僅感染人,無其他動物宿主,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脊髓灰質炎病毒屬於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腸道病毒屬,是一種嗜神經病毒,主要損害脊髓前角細胞,導致運動神經纖維病變,使支配的肌肉產生弛緩性癱瘓。其病毒的複製速度非常快,在感染後6小時,細胞的溶解和死亡就可釋放出多達10000個感染性病毒顆粒。此病毒在-70℃的低溫下可保存活力達8年之久,在4℃冰箱中可保存數周至數月,在汙水和汙物中可生存6個月,但該病毒不耐熱,加熱至56℃ 30 min可使之滅活,煮沸和紫外線照射可迅速將其殺死;能耐受一般濃度的化學消毒劑,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耐酸、耐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劑,但對高錳酸鉀、過氧化氫、漂白粉等敏感,可將其迅速滅活。

脊髓灰質炎是少數能被消滅的疾病之一,這主要是因為人是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唯一感染者,也已經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發生並使其病毒滅活。

脊髓灰質炎的流行病學

脊髓灰質炎在自然流行狀態下發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夏、秋季為流行高峰。我國7月〜9月發病最多,一般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脊髓灰質炎的傳染源為病人、隱性感染者和病毒攜帶者。由於無症狀的隱性感染者、病毒攜帶者和無麻痺型患者不易被發現,因此在該病的傳播上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本病的潛伏期為3天〜35天,一般為5天〜14天,患者自發病前2天〜3天至發病後3周〜6周都有傳染性,退熱後傳染性減小。人對脊髓灰質炎病毒普遍易感,其中主要是隱性感染者以及不易診斷的輕型患者,麻痺型患者甚少,患者感染後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人在感染後可獲得對同型病毒持久的免疫力。中國歷史上一直有脊髓灰質炎流行,自上世紀 50 年代起就有疫情出現的記錄,60 年代初期,每年約報告 20000〜43000 例。1960 年中國自行研製成功脊灰減毒活疫苗,1965 年開始在全國逐步推廣使用,脊灰的發病和死亡急劇下降,70 年代的發病數較 60 年代下降 37%。中國本土最後一例脊髓灰質炎感染報導於 1994 年,到了2000 年,脊髓灰質炎在中國已被確定消除。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脊髓灰質炎是導致肢體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有7.3%的肢體殘疾者是由脊髓灰質炎後遺症所致。脊髓灰質炎的預後效果並不好,一旦發病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功能障礙,影響生活質量,所以脊髓灰質炎後遺症的患者非常有必要進行後期的康復治療。

脊髓灰質炎臨床表現及分型

(1)隱性感染(無症狀型):約佔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後無症狀岀現,不產生病毒血症,不侵入中樞神經系統,但從咽部和大便中可分離出病毒,體內可查到特異性中和抗體,相隔2周〜4周至4倍以上增長。

(2)頓挫型(輕型):約佔4%〜8%,病毒未侵襲中樞神經組織。臨床表現無特異性,會出現:發熱,咽部不適、扁桃體腫大、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腹部不適、頭痛、乏力、關節、肌肉酸痛等。症狀持續1天〜3天,可自行恢復。

(3)無麻痺型:病毒侵入中樞神經系統,除了存在頓挫型症狀外,還會出現相關神經系統症狀但不發生麻痺,體溫較高,頭痛加劇,多汗,嘔吐,煩躁不安或嗜睡,全身肌肉疼痛,皮膚感覺過敏,神情緊張,頸背肌痛、頸強直,不能屈曲,患者通常在3天〜5天內退熱。

(4)麻痺型:約佔感染者的1%〜2%,其特徵為在無麻痺型臨床表現基礎上,出現累及脊髓前角灰質、腦及腦神經的病變,導致肌肉麻痺。通常的脊髓灰質炎病例是指麻痺型病例。本型分為以下5期:

Ⅰ:前驅期

兒童以發熱伴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腸炎症狀為主;成人以發熱伴全身肌肉酸痛及皮膚感覺過敏為主。經1天〜4天發熱,再經1天〜6天無熱期後進入麻痺前期。

Ⅱ:麻痺前期

體溫再度上升或持續下降,並出現神經系統的症狀、體徵,肌肉疼痛以活動和體位變化時最明顯,可能會出現短暫意識障礙,多汗、尿瀦留等表現,此期腦脊液多有改變。

Ⅲ:麻痺期

一般在第2次發熱1天〜2天後體溫開始下降或在高熱和肌痛處於高峰時發生麻痺,可在3天〜4天內麻痺達到最嚴重程度,但在熱退後麻痺不再進展。

此期根據病變部位可分為4型:

1) 脊髓型。此型最為多見,麻痺多為下運動神經元,多表現為急性弛緩性麻痺,其特點為: 發生於單肢或多肢,多見於下肢;近端大肌群較遠端小肌群麻痺出現得早而且更嚴重;麻痺肌群分布不均勻、不對稱;無感覺障礙;由下肢向上蔓延至腹、背、頸部而達延髓的麻痺者,預後嚴重;麻痺出現後,腱反射隨之減弱或消失。

2) 腦幹型。本型在麻痺型中佔6%〜25%,常與脊髓型同時發生。由於病變在腦幹的不同部位,可產生顱神經麻痺、呼吸中樞麻痺、血管運動中樞麻痺等不同症狀。

3) 腦炎型。個別病例可僅表現為腦炎,也可與腦幹型或脊髓型同時存在。表現為意識不清、高熱、驚厥、昏迷、強直性麻痺等。

4) 混合型。兼有脊髓型麻痺和腦幹型麻痺的臨床表現,可出現肢體麻痺、腦神經麻痺、呼吸中樞損害、血管運動中樞損害等。

Ⅳ:恢復期。常見於癱瘓後1周〜2周麻痺肢體逐漸恢復,肌力逐步增強,一般自肢體遠端開始, 腱反射也漸趨正常。輕者經1個月〜3個月即可恢復,重症常需12個月〜18個月甚或更久的時間才能恢復。

Ⅴ:後遺症期。本期指起病2年以後,部分損傷肌群由於神經損傷過度導致功能無法恢復。出現持久性癱瘓和肌肉萎縮,並可因肌肉攣縮導致肢體或軀幹畸形,使骨骼發育受到阻礙。

後遺症期主要臨床表現:

(1)肢體、軀幹畸形:如馬蹄內翻足畸形(脛前肌受累)、膝反曲或屈曲畸形(股四頭肌受累)、脊柱側凸(軀幹肌肉受累)等。

(2)肢體長短不一:患者因肢體軟癱失用會導致該側肢體骨骼發育障礙,下肢骨骼發育不完全,出現短縮的情況,兩側下肢長度不一。

(3)關節穩定性差:由於肌肉萎縮,肌力減退,關節穩定性下降。因下肢肌肉往往受損較嚴重,患者的下肢關節常常軟弱且無法負重。

脊髓灰質炎後遺症主要康複方法

1.關節活動度訓練:可進行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各關節的主動活動,在無法完成主動活動的情況下,可由治療師輔助完成活動度訓練,以防止關節更嚴重的攣縮以及肌肉的粘連。要注意避免用力過度牽拉關節使之受傷。

2.站立訓練:可進行下地的站立練習,先扶物站立,在能穩定扶站後可嘗試練習獨站,站立時可做一些下蹲,重心轉移的練習等。注意練習動作應適度,身體能承受,儘量處於無痛環境下進行訓練,避免摔倒。

3.行走訓練:在已有穩定的站立狀態之後,可先進行有保護的雙槓內行走訓練,熟練後可扶拐杖進行行走練習,由治療師教會患者拐杖的正確使用方法,當熟練後可嘗試無輔助下獨立行走。但對於存在肢體嚴重畸形,長短不一的患者,在行走時建議佩戴合適的矯形器以及使用輔具,來保持正常關節的力線,防止更嚴重的畸形產生。

4.肌力訓練:由於肌肉萎縮,關節穩定性必然受到影響,肌力訓練必不可少,對於受累的肌肉存在一定的收縮能力後,可先進行抗重力的訓練,再漸漸加大阻力進行肌力訓練,注意所有訓練需在耐受範圍之內進行,循序漸進。

5.理療:部分脊灰患者患肢會出現肌肉疼痛,關節疼痛的現象,可針對這種情況做一些理療,例如熱敷、遠紅外照射等來緩解疼痛。對於萎縮的肌肉可進行一些低頻電刺激來緩解症狀,注意強度適中,避免皮膚出現不必要的燙傷。

以上內容是一些關於脊髓灰質炎科普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您有治療需求,歡迎至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預約就診,我們可根據您的情況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END

本平臺科普內容獲中國科協科普部

「科普中國共建基地2020年-2021年」項目資助

版權聲明

本平臺旨在為大眾交流學習,歡迎分享,轉載前請於平臺留言,獲轉載後,請註明出處,必須保證帖子內容、作者、二維碼原封不動,未經允許不得二次轉載,未經許可嚴禁用於其他用途,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原標題:《脊髓灰質炎:一顆糖豆的故事—— 新華科普639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脊髓灰質炎的預防與治療
    中廣網北京11月8日消息 中國鄉村之聲《鄉村保健站》專稿:脊髓灰質炎,又名小兒麻痺症。這種疾病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咽痛和肢體疼痛,部分病人可發生弛緩性麻痺。兒童發病比成人高,嚴重者可能患有癱瘓等後遺症。脊髓灰質炎可以通過注射疫苗的方式進行預防。那麼,接種疫苗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接種疫苗時需要注意什麼?
  • 脊髓灰質炎病毒抗體
    [項目名稱]脊髓灰質炎病毒抗體   這項化驗是判斷是否感染了脊髓灰質炎病毒的一項參考指標。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實驗室檢測是通過抽取靜脈血檢測體內抗脊髓灰質炎病毒的lgG和lgM抗體。  [英文縮寫]Polio—Ab  [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脊髓灰質炎病毒是一種傳播廣泛,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急性病毒性傳染性疾病。它可分為三個血清型,引起流行的病毒型別以I型居多。受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後,臨床表現或輕或致麻痺。脊髓灰質炎病毒抗體陽性可用於診斷脊髓灰質炎。
  • 脊髓灰質炎疫苗和五聯疫苗
    脊髓灰質炎疫苗有滅活和減毒兩種,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 由於陰醫生經常在門診工作中遇到這類問題,今撰文詳細講解脊髓灰質炎疫苗和五聯疫苗,解答大家的疑問。 01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使人致殘的疾病 講五聯疫苗之前,必須要先講解脊髓灰質炎疫苗。因為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是五聯疫苗中的一種成分。滅活兩字之所以被標紅,稍後將做出解釋。
  • 脊髓灰質炎症狀有哪些
    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又稱「小兒麻痺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人類是唯一已知的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天然宿主,糞口途徑為主要的傳播途徑,病毒經口進入腸道,在腸道中繁殖。 90%~95%的脊髓灰質炎為隱性感染,即沒有任何症狀。部分患者可有發熱、頭痛、咽痛、倦怠等。
  • 「糖丸爺爺」顧方舟和他「消滅」的脊髓灰質炎
    顧方舟把畢生精力,都投入到消滅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這一兒童急性病毒傳染病的戰鬥中。他是我國組織培養口服活疫苗開拓者之一,一顆小小糖丸成為幾代中國人的記憶。◆ 脊髓灰質炎簡史1955年,脊髓灰質炎在江蘇南通大規模暴發,1680人突然癱瘓,大多為兒童,466人死亡。
  • BBC:脊髓灰質炎的歷史(組圖)
    1928年,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工業衛生師Philip Drinker 和Louie Shaw發明了一種稱之為「鐵肺」的呼吸裝置,以治療脊髓灰質炎引起的呼吸肌麻痺。大多數患者在此裝置上度過兩周便可,但不幸的是,有些患者將是 「終生的禁錮」。到1939年,美國大約有1000位患者使用。今天,人們已通過接種疫苗和現代高科技呼吸裝置來應對脊髓灰質炎。
  • 世界脊髓灰質炎日|疫情期間,各國需確保兒童及時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
    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的影響下,許多國家在高強度應對疫情期間,自今年初停止了脊髓灰質炎疫苗的接種。這危及了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的努力。脊髓灰質炎病毒通過人與人之間傳播,傳染性很強。它在被感染者的喉嚨和腸道中存活。脊髓灰質炎主要影響5歲以下的兒童。
  • 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進化史
    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生物學特徵 脊髓灰質炎病毒(腸道病毒屬,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家族)是一種具有RNA基因組(7.5kb)和衣殼蛋白、尺寸較小(直徑30 nm)、結構簡單、已被廣泛研究的人類腸道病毒。
  • 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需了解的事項
    1、脊髓灰質炎疫苗的劑型有哪些?  脊髓灰質炎疫苗劑型有糖丸、液體、糖漿和膠囊4種劑型。常見的有糖丸和液體疫苗,但以糖丸疫苗應用最為廣泛。每劑疫苗中都含有脊髓灰質炎疫苗Ⅰ型、Ⅱ型、Ⅲ型減毒活病毒抗原。  2、脊髓灰質炎疫苗的接種對象有哪些?
  • 葉門全國兒童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
    新華社開羅11月29日電(記者王尚)薩那消息:葉門全國400多萬兒童自28日起開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數千名醫務人員將在3天內挨家挨戶上門為  受戰亂影響,近年來葉門脊髓灰質炎疫情嚴重惡化,引發國際機構擔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資助了這次疫苗接種。  一名世衛組織官員28日告訴新華社記者,這次接種的目標是覆蓋葉門全國所有5歲以下兒童,無論他們身處衝突中哪一方的控制區。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是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
  • 2型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流行病學分析
    2型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流行病學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5 9:45:00 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G. R.
  • 葉門全國兒童開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
    新華社開羅11月29日電(記者王尚)薩那消息:葉門全國400多萬兒童自28日起開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數千名醫務人員將在3天內挨家挨戶上門為5歲以下兒童接種。受戰亂影響,近年來葉門脊髓灰質炎疫情嚴重惡化,引發國際機構擔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資助了這次疫苗接種。
  • 歷史上其他五次PHEIC:2014脊髓灰質炎疫情
    脊髓灰質炎疫苗有兩種-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OPV)(使用減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和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IPV)(注射)。OPV價格便宜且易於管理,並且可以將免疫力傳播到接種者之外的人群。它一直是主要的疫苗。
  • 世界強化免疫日:及時接種疫苗 預防脊髓灰質炎
    /a/20201215/3ec39964138f4e4b83216d47fb4488d7.shtml   今天(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這個日子設立的初衷主要是為了消滅脊髓灰質炎
  • 非洲觀察丨非洲正式根除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
    △在尚比亞的一間診所,一名護士正在給一個嬰兒口服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對抗脊灰 一場持續幾十年的抗爭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痺症。它主要由3種脊灰野生病毒所致,它們一旦攻破神經系統,可在數小時內形成癱瘓,留下終身殘疾,還有5-10%的患者會因呼吸肌麻痺死亡,受害者多為5歲以下的兒童。人類與脊髓灰質炎的抗爭已進行了幾個世紀。而對抗的唯一辦法就是接種疫苗。
  • 無脊髓灰質炎20年後,為什麼我們還要打疫苗?
    中國的新生兒依然需要接種4劑次的脊髓灰質炎疫苗。這是為什麼呢?被消滅的病毒與被遺留的問題未開展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接種前,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呈現全球流行態勢。但自1988年,WHO設定消滅脊髓灰質炎目標後,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接種在各國陸續施行,全球脊髓灰質炎病例和發病率迅速下降。
  • 科學網—葉門全國兒童開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
    據新華社電 葉門全國400多萬兒童自11月28日起開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數千名醫務人員將在3天內挨家挨戶上門為5歲以下兒童接種
  • 脊髓灰質炎系列疫苗的研製及其在中國兒童計劃免疫中的應用
    消滅脊髓灰質炎,疫苗是最有力武器。目前,世界各國主要使用注射用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IPV)和口服Sabin株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OPV)預防脊髓灰質炎。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主要用於預防由I、II、III型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是世界公認的預防脊灰最有效、最經濟的疫苗之一,在我國已有50多年的使用歷史。
  • 疫苗的問世,降低了脊髓灰質炎發病率,但疫苗真的適合所有人嗎?
    導語:脊髓灰質炎屬於傳染性比較強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人類是該種病毒的唯一宿主,目前在臨床上沒有確切的治療方案,只能以降低其危害性為主。所以對於該種疾病在平時要注意做好預防工作,切斷其主要的傳染途徑,並規定接種疫苗。那麼,脊髓灰質炎傳染途徑有哪些?對於脊髓灰質炎疫苗的接種,又有哪些事項需要注意呢?
  • 我國最大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二期項目開工
    原標題:我國最大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二期項目開工 建成後可滿足我國新生兒全程接種需求 25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二期項目在位於昆明市呈貢區的馬金鋪疫苗產業基地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