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被稱為「糖丸爺爺」的顧方舟1月2日在京逝世,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月8日上午9時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顧方舟把畢生精力,都投入到消滅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這一兒童急性病毒傳染病的戰鬥中。他是我國組織培養口服活疫苗開拓者之一,一顆小小糖丸成為幾代中國人的記憶。
◆ 脊髓灰質炎簡史
1955年,脊髓灰質炎在江蘇南通大規模暴發,1680人突然癱瘓,大多為兒童,466人死亡。隨後,脊髓灰質炎迅速蔓延,青島、上海、濟寧……一時間,全國多處暴發疫情。
1957年,31歲的病毒學家顧方舟臨危受命,開始進行脊髓灰質炎研究工作。顧方舟研究小組首先從北京、上海、天津、青島等地的患者糞便中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病毒並成功定型。
1959年3月,衛生部決定派顧方舟等人到蘇聯考察脊灰疫苗的生產工藝。12月,經衛生部批准成立脊灰活疫苗研究協作組,顧方舟擔任組長,進行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研究工作。
1960年12月,首批500萬人份疫苗生產成功,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紛紛削減。為了製造出方便運輸又讓小孩愛吃的疫苗,顧方舟等人又經過一年多的研究測試,成功研製出了糖丸疫苗。
1965年,全國農村逐步推廣疫苗, 從此脊髓灰質炎發病率明顯下降。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計劃免疫, 病例數繼續呈波浪形下降。
1981年起,顧方舟從「脊灰」病毒單克隆抗體雜交瘤技術入手研究。1982年,顧方舟研製成功「脊灰」單克隆抗體試劑盒,在「脊灰」病毒單克隆抗體雜交瘤技術上取得成功,並建立起三個血清型、一整套 「脊灰」單抗。
1990年, 全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規劃開始實施,此後幾年病例數逐年快速下降。1994年9月在湖北襄陽縣發生最後一例患者後,至今沒有發現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質炎病例。
2000年,「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籤字儀式」舉行,已經74歲的顧方舟作為代表,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中國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無脊髓灰質炎的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疫苗三期試驗的第一期需要在少數人當中檢驗效果,這就意味著受試者要面臨未知的風險。美國的活疫苗研究者Sabin教授正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試驗對象而困在了這一步,難以前進。
冒著癱瘓的危險,顧方舟義無反顧地一口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顧方舟擔憂的問題在於——成人本身大多就對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須證明這疫苗對小孩也安全才行。那麼,找誰的孩子試驗呢?又有誰願意把孩子留給顧方舟做試驗呢?
顧方舟咬了咬牙,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拿自己剛滿月的兒子做試驗!在顧方舟的感召下,同事們也紛紛給自己的孩子服用疫苗。
測試期慢慢過去了。面對著孩子們一張張依然燦爛的笑臉,顧方舟和同事們喜極而泣:疫苗是安全的!(摘編自徐源著《顧方舟傳》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 關於脊髓灰質炎,還有這些「新」知識!
脊髓灰質炎是繼天花之後,人類擬限期消滅的第二種傳染病,其消滅計劃的推進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當前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
目前,各國主要通過使用注射用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IPV)和口服Sabin株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英文簡稱OPV)進行預防。
在我國,生產和使用過的脊髓灰質炎疫苗有Ⅰ、Ⅱ、Ⅲ型單價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和Ⅰ、Ⅱ、Ⅲ型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
對於常規免疫供應能力,目前我國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的主要生產企業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和北京天壇生物公司,這兩家企業生產的脊髓灰質炎三價疫苗(糖丸和口服液體劑型,以糖丸為主),完全可以滿足全國免疫接種需求。
2015年1月14日,原國家食藥監總局批准了全球首個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單苗)的生產註冊申請。在此之前,中國沒有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生產企業。進口產品僅有法國賽諾菲巴斯德公司的Salk株滅活疫苗在我國獲批上市(2009年),分別為IPV單苗及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桿菌-脊髓灰質炎聯合疫苗(五聯苗)。上述疫苗作為二類疫苗上市使用。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