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疫苗俠」顧方舟:用一顆小糖丸滅掉小兒麻痺症

2021-01-21 廈門衛視

1960年後出生的孩子,大概都會有這樣的記憶:小時候每次打完疫苗針都會得到一顆甜甜的糖丸,醫生和家長都會說這是獎勵,還眼巴巴地看著你快快吃下。那時候幾乎沒有孩子知道,這顆糖丸也是一種疫苗,是降服小兒麻痺症危害的「寶物」。

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

而發明這顆糖丸的他卻一直身居幕後,很少被世人所知。他就是我國著名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專家顧方舟。

1

病毒來襲 「脊灰」 肆虐

顧方舟,1926年出生,1944年考取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求學期間,顧方舟最喜愛的課程是公共衛生課,隨著課業深入及社會閱歷增加,他認識到當醫生固然能救很多人,可從事公共衛生事業,卻可以讓千百萬人受益,從此確定一生志向。

1950年大學畢業後,顧方舟被派往朝鮮戰場,治療患了痢疾的戰士。1951年,顧方舟被緊急召回,作為中國第一批赴蘇留學生去學醫。1955年夏天,他獲得蘇聯醫學科學院副博士學位後回國。

就在這一年,脊髓質灰炎在中國江蘇南通爆發,一千多人突然癱瘓,四百多人死亡。病毒隨後迅速蔓延到青島、上海、濟寧、南寧等地。一時間全國多地爆發疫情,引起社會恐慌。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生病的對象主要是7歲以下的孩子,一旦得病就無法治癒。由於病症是隱性傳染,開始的症狀和感冒無異,一旦暴發,可能一夜之間,孩子的腿腳手臂無法動彈,如炎症發作,孩子更可能有生命危險。

顧方舟

2

「死」「活」之爭 一錘定音

1957年,顧方舟臨危受命,開始脊髓灰質炎研究工作。他首先從患者的糞便中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病毒,這是我國首次用猴腎組織培養技術分離出病毒,首戰告捷。

戰勝疫情的關鍵在於生產有效的疫苗。可當時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生產工藝,只有美國和蘇聯掌握。1959年3月,衛生部派顧方舟等人到蘇聯考察脊灰疫苗的生產工藝。

疫苗分為減毒活疫苗和死疫苗兩大類,臨行前,國內「死」「活」疫苗兩派各持己見,爭執不下。若決定用死疫苗,雖可以直接投入生產使用,但國內無力生產;若決定用活疫苗,成本只有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得回國做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顧方舟根據我國國情,建議只能走活疫苗路線。不久,衛生部採納了顧方舟的建議。

1959年9月,顧方舟帶回留蘇期間的導師贈送給他的一批活疫苗;12月,脊灰活疫苗研究協作組成立,顧方舟擔任組長,打響疫苗攻堅戰。

顧方舟

3

身先士卒 攜子試藥

研究協作組第一階段的工作是要在猴子身上進行實驗。猴子的生殖生理和人很接近,用猴子做實驗得出的結果,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非同小可。

動物實驗期間,顧方舟對這些猴子格外關注,他和同事們日夜守在猴子身邊,生怕它們有任何不適。

最終,疫苗在猴子身上的安全性通過,接下來就要進入臨床試驗 。只有在人身上通過測試,疫苗才算真正安全。幾乎是毫不猶豫的,顧方舟冒著有可能癱瘓的危險,自己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以身試藥。一周過去了,顧方舟的生命體徵平穩,並沒有出現任何異常,然而,這並不能證明疫苗就是安全的。因為成人大多本身就對「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即使疫苗有毒,也不一定感染。

疫苗是給孩子們服用的,因此,必須要進行小兒人體實驗,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可問題是,在沒有確定疫苗的安全性之前,又有哪個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充當試驗品。顧方舟毅然決定:瞞著妻子,給自己幾個月大的兒子餵下疫苗。

對於一個剛做父親的人來說,這比割肉還要心疼。一旦失敗,他的孩子面臨的就是癱瘓甚至死亡。然而為了全中國千千萬萬的孩子,他義無反顧。

實驗室一些研究人員作出了同樣的決定:讓自己的孩子參加這次試驗。經歷了漫長而煎熬的一個月,孩子們生命體徵正常,第一期臨床試驗成功了。

1999年,顧方舟(右一)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在廣西督導消滅「脊灰」工作,給小兒餵服糖丸活疫苗。

4

糖丸問世 斬滅「脊灰」

1960年,全國正式打響「脊灰」殲滅戰。首批500萬人份疫苗在全國11個城市推廣開來,流行高峰很快被遏制下來。

面對著日益好轉的疫情,顧方舟沒有大意。他意識到,為了防止疫苗失去活性,需要冷藏保存,給中小城市、農村和偏遠地區的疫苗覆蓋增加了很大難度。此外,他還了解到服用時也有問題,家長們需要將疫苗滴在饅頭上,稍有不慎,就會浪費,小孩還不願意吃。

經過一年多的研究測試,顧方舟等人終於成功研製出了糖丸疫苗,並通過了科學的檢驗。除了好吃外,糖丸疫苗在保存了活疫苗病毒效力的前提下,延長了保存期——常溫下能存放多日,在家用冰箱中可保存兩個月,大大方便了推廣。

為了讓偏遠地區也能用上糖丸疫苗,顧方舟還想出了一個「土辦法」運輸:將冷凍的糖丸放在保溫瓶中。這些發明,讓糖丸疫苗迅速覆蓋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2000年7月21日,「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籤字儀式」在衛生部舉行,當時已經74歲的顧方舟作為代表,莊嚴地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中國正式成為消滅「脊灰」國家,這也是人類繼消滅天花之後的又一個偉大成就。

一顆小糖丸,造福無數人。一輩子,他盡力了,顧方舟總是說,「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值得!」201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顧方舟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來源:廈門衛視《兩岸秘密檔案》欄目

★ 撰稿:胡志強

編輯:陳錦華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如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糖丸爺爺顧方舟:2年完成3批小兒麻痺症疫苗,用親生兒子試藥
    2020年1月2日,是顧方舟先生逝世1周年的日子。也許顧方舟先生這個名字很陌生,但許多人應當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糖丸"疫苗,他就是那個發明"糖丸"的人。 在他的帶領下,我國研製出了中國自己的脊髓灰質炎疫苗,並且改造成了符合國情的"糖丸"疫苗,最終實現在國內全面消滅脊髓灰質炎。
  • 「糖丸爺爺」顧方舟和他「消滅」的脊髓灰質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被稱為「糖丸爺爺」的顧方舟1月2日在京逝世,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月8日上午9時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顧方舟把畢生精力,都投入到消滅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這一兒童急性病毒傳染病的戰鬥中。他是我國組織培養口服活疫苗開拓者之一,一顆小小糖丸成為幾代中國人的記憶。
  • 顧方舟,那個發明「糖丸」的人走了
    2019年1月2日,在一個晴朗的冬日,顧方舟平靜地走了,享年92歲。顧方舟是誰?如果你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糖丸」的話,他就是那個發明「糖丸」的人。顧方舟,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著名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家。
  • 「中國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一糖丸,護佑萬千兒童遠離小兒麻痺症
    說起顧方舟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提起糖丸,基本上每個人都熟悉,我們小時候吃的糖丸,就是顧方舟帶領團隊發明的。如果有細心的年輕父母,應該會注意到糖丸是預防脊髓灰質炎的。
  • 人民科學家 | 顧方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
    顧方舟與兒子顧烈東的合影許多研究員被顧方舟感動,紛紛決定讓自己的孩子參與實驗。每一個噴嚏、每一聲咳嗽,都讓大家心驚膽戰。「孩子還好吧?」成為顧方舟和同事們每天見面的第一句話。十天過去了,實驗成功了!全國立刻正式打響了脊灰殲滅戰。1960年12月,首批500萬人份疫苗生產成功,疫苗在北京、上海等11個城市推廣,投放疫苗的城市,疫情流行高峰紛紛削減。
  • 「功勳」顧方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
    央廣網北京9月28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提到「糖丸」,會勾起很多人的兒時記憶。冰冰、甜甜的一顆小藥丸,包裹的是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它的研發者,就是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糖丸爺爺」的我國著名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顧方舟。顧方舟畢生致力於研究和開發脊灰疫苗,為我國徹底消滅脊髓灰質炎作出了重大貢獻。
  • 你可能不認識他,但你一定熟悉糖丸的味道!
    今天一早,就傳來了這樣一條悲傷的消息:「我國著名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原院校長、一級教授顧方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月2日3時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他是誰?他是那個為孩子們研製「糖丸」的人。
  • 以子試「毒」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卻拯救了14億中國人!
    一顆小小的糖丸,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和健康,而糖丸的創造者,就是中國著名病毒學專家,原北京協和醫學院院長顧方舟先生。 2019年,顧方舟被授予「人民科學家」的國家榮譽稱號,他和糖丸的故事,我們要從頭說起。 一、臨危受命 顧方舟是浙江寧波人,幼年喪父。
  • 「糖丸」爺爺
    大家都應該感謝的「人民科學家」,他就是顧方舟。我們小時候都應該吃過他研究的糖丸,脊髓灰質炎疫苗。 顧方舟臨危受命,研究防治脊髓灰質炎,當時條件艱苦,研究所都是科研人員在荒山上自己建的,沒有冰箱就把實驗用的東西存在昆明市肉聯廠的冰窟裡
  • 寧波籍科學家顧方舟的人生足跡與寧波精神
    然而,當我們知道顧方舟一生與「小兒麻痺症」「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爺爺」這幾個詞如影相隨,並且是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第一人時,就會由衷地誇讚這些榮譽確屬實至名歸。2020年1月5日,在顧方舟去世一周年之際,受寧波市科協委託,寧波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策劃主辦了甬籍人民科學家、「糖丸爺爺」顧方舟紀念展。
  • 「中國夢·踐行者」朋友憶「糖丸之父」顧方舟
    時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研究所主事者之一的顧方舟臨危受命,前往昆明,在山洞中建所、在西雙版納密林中冒著生命危險捕猴、更不惜讓自己和長子以身試藥。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顧老帶領著一代知識分子,用一顆糖丸,消滅了一種疾病。2000年,經世界衛生組織證實,我國已成為無脊髓灰質炎國家。92歲的顧方舟曾向《一生一事:顧方舟口述史》的作者範瑞婷感嘆,他們這一代人的奮鬥已慢慢成為歷史。
  • 疫苗糖丸:讓中國實現無脊髓灰質炎目標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學研究所於1960年成功研製出首批脊灰減毒活疫苗,並於1963年成功研製便於全國廣泛推廣的固體劑型——糖丸, 自此,我國脊灰年平均發病率大幅度下降。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證實,中國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傳播已被阻斷,成為無脊灰國家。 2013年5月,第66屆WHO通過了《2013-2018年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終結戰略計劃》。
  • 逆風而行 護佑健康——「人民科學家」顧方舟的故事
    當時有個家長來找顧方舟,說他的孩子癱瘓了:「顧大夫,你把我的孩子治好吧,他以後還得走路,還得參加國家建設呢。」顧方舟告訴他這個病還沒有辦法治癒,只能矯正。為此,國家下決心要解決脊灰問題,顧方舟接到任務後,便做好了一輩子搞這個研究的準備。他一幹就是40年,而且不辱使命,經過40年的不懈努力,顧方舟帶領的科研團隊研製脊灰疫苗,成功建立起了免疫屏障。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中國為無脊灰國家。
  • 用畢生精力消除小兒麻痺症 他讓中國兒童乘上「健康方舟」
    新華網北京1月7日電(劉映)一個小小的糖丸,控制了中國脊髓灰質炎,讓千百萬兒童免於罹患小兒麻痺症。近日,我國著名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原院校長,「糖丸爺爺」顧方舟教授因病逝世,享年92歲。
  • 顧方舟-汝若方舟,破浪而行,懸壺濟世,潤物無聲
    然而病魔永遠不會肆無忌憚,因為一位年輕的醫者要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去與之搏鬥,他的身後是絕望中的人,現實的殘酷和神聖的職業責任感不允許他後退。一年的光陰過去,1960年他和團隊終於研究出來在人體和動物身上均實驗成功的疫苗,可這之間有個細節不得不提,因為成年人和小孩是有一定區別的,在成年人中成功未必就一定在小孩身上管用,而顧方舟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拒絕了用他人的孩子來當對象,在妻子不知情的情況下用自己的孩子來做實驗,當然他自己也在自己身上做了成年人的實驗,這在今天依舊是很多人無法知曉的,疫苗的成功給很多人成功帶來了希望,而顧方舟並沒有因此止步
  • 無脊髓灰質炎20年後,為什麼我們還要打疫苗?
    顧方舟是中國抗擊脊灰疫苗史裡不得不提的名字。1958年,年輕的顧方舟和團隊,對國內幾個地區脊髓灰白質炎患者的糞便標本進行調查,用猴腎組織培養技術分離出病毒,並用病原學和血清學的方法證明了我國當時是以Ⅰ型為主的脊灰流行,為攻克脊灰打響了第一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