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2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超級機構,最牛實驗室之卡文迪許實驗室

2020-12-06 徐曉亞然

伴隨著2019年各項諾貝爾獎的陸續公布,新的一批諾貝爾得主也悉數公之於眾。讓人欣慰的是我們科技進步如此之快,人類一直對自然科學的追求從未停止,但更讓人遺憾的是作為大國的中國又一次空手而歸,是我們的科研水平達不到還是我們的科研設施相對落後呢?這其中肯定有很多種因素影響,但作為中國的科學家來說,他們已經很了不起了,值得我們的敬佩,或許在給點時間,相信我國的科學家一定會在這樣的世界頂尖科學獎項裡有所斬獲。

諾貝爾獎章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疑問,作為諾獎評選的科研成果,都是憑空想像出來還是在實驗室不斷通過實驗總結髮現的呢?其實這二者都有一定的關係,我國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說過,新的成果需要從實驗看到現象到對現象總結產生唯象理論,再到最後得到實際的理論框架。可見如果沒有善於發現的思維或者沒有良好的實驗室,新的科學發現或者研究成果很難真正得到廣泛的認可。

劍橋大學

那作為內部環境,善於發現的思維那是天賦,每個人本身可能都會存在差異,有的人或許可以經過後天的培養教育得到顯著的提高,但那科研基礎貢獻最多的實驗室,這可不是光靠想像就可以形成的。

劍橋大學 卡文迪許實驗室

實驗室成就英雄,同樣英雄也成就了實驗室,而物理學這座大廈之所以能穩固聳立在雲端,實驗室這間「作坊」可謂是立下汗馬功勞。這其中就少不了世界最牛實驗室之一的卡文迪許實驗室。

1871年初,已經40歲的麥克斯韋被委任監理,籌劃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發展,實驗室命名取自英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亨利.卡文迪許。亨利.卡文迪許可以算是物理學界的真正富二代,他一生從未為了錢苦於奔波,他把自己很大部分的財產都用到自己家中的實驗室中,花費重金在自己的實驗器材上,實驗室成為他的夢想搖籃。

亨利 卡文迪許

可能是他極度靦腆的性格,很少與外界交流,導致最後他自己在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很多都留在了自己的實驗手冊上。雖然卡文迪許實驗室取名是來自亨利.卡文迪許,但真正建造實驗室的經費是來自威廉.卡文迪許,威廉.卡文迪許跟亨利.卡文迪許是親戚關係,而威廉.卡文迪許當時正是劍橋大學的校長。最後在威廉.卡文迪許的私人捐助下,在1874年建造完成,順理應當的,麥克斯韋成為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第一任實驗室主任。

麥克斯韋

卡文迪許實驗室作為英國最高學府之一的劍橋大學物理實驗室,從誕生到成為世界頂尖科學實驗室,一路伴有物理學界的大咖輔佐。作為創始人麥克斯韋的成就已經被許多人耳熟能詳了,他提出的電磁理論及麥克斯韋方程組在物理學上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在物理學上的貢獻被譽為繼牛頓愛因斯坦之後的第三人。

卡文迪許實驗室 正門

雖然他在實驗室上的籌建上嘔心瀝血,從一磚一瓦到門頭題字都是親自過問,但是他晚年並未在實驗室帶來特別突出的研究成果。相反,他晚年花費了很多的時間整理亨利.卡文迪許的筆記,也正是麥克斯韋的孜孜不倦,讓我們後人有幸更多地了解了亨利卡文迪許,被譽為第一個稱出地球質量的人。麥克斯韋作為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他更多的是為實驗室的科研指明了方向,不幸的是在1879年,才48歲的麥克斯韋因病在劍橋逝世。

瑞利男爵

斯特拉特,即瑞利第三作為繼任者,成為實驗室的第二代主任。瑞利男爵上任後更系統地把學生實驗進行了鞏固,實驗室提倡「想入非非,胡思亂想」,秉著「科學怪人」的思想,希望學生們自己動手多做實驗,更讓人詫異的事情是在實驗室中用到的儀器都需要學生們自己動手去製作,要比去學習怎麼調整現成的儀器來說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而卡文迪許實驗室自製儀器的傳統也一直被保留了下來。在上任還不到5年的時間後,瑞利男爵因被選為皇家學院教授而辭職,由年僅28歲的J.J.湯姆遜繼任,成為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第三代主任。

J J湯姆遜

湯姆遜能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靠的並不是運氣,而是真正的實力,他在劍橋的日子苦心鑽研麥克斯韋電動力學及他發篇的十幾篇物理學領域的文章等待因素,讓他在競選中更加得到評審委員的青睞。湯姆遜也終不負眾望,把卡文迪許實驗室帶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雖然年齡不大,但從1876年走進劍橋的那一刻起,註定他要在劍橋書冊上留下輝煌一頁。他帶給實驗室最實質性的不是他在實驗室裡面獲得研究成果和名聲,而是在他的主張思想下逐漸形成的卡文迪許學派。也正是他的努力跟堅定不移,讓卡文迪許學派能在物理學界的舞臺上大放光芒。

實驗室中的湯姆遜

可能大多數人都知道正是湯姆遜發現了電子,終結了20年的原子物理大討論,因為在發現電子之前,人們認為原子是物質的最小單位。一直困擾湯姆遜的陰極射線的實驗是他能發現電子的起點,人們普遍認為物質最小單位是原子,既然原子不帶電,那為啥陰極射線是由帶電的原子構成的呢?這之間存在明顯的矛盾。

正是這種好奇驅使,必須尋得真理的恆心,湯姆遜把自己泡在了實驗室,通過大量實驗總結髮現規律,終於在1897年有了實質性的突破,證明了電子的存在,還測出電子的荷質比,徹底顛覆了之前人們對於物質的認識,讓物理學大廈更高一層。而這一切同樣離不開實驗室的功勞。

盧瑟福

1919年,湯姆遜卸下了自己身上已經35年的重擔,由他的學生歐內斯特·盧瑟福接任第四任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盧瑟福的名聲不亞於他的老師湯姆遜,他證實了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的存在,更提出了盧瑟福模型。在放射性領域更是獨樹一幟,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並將放射性物質命名為α和β射線,卡文迪許實驗室在這二人的帶領下達到了「豐收季節」,鑄造出了物理學的半壁江山。被稱為「世界物理學發源地」。雖然在這之後卡文迪許實驗室存在波動,由於戰爭或者外界等等因素的影響,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也存在轉型,但卡文迪許實驗室從未掉落出頂尖行列的隊伍。

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

雖然卡文迪許實驗室只是一棟古色古香的3層樓房,看上去建築面積並不覺得宏偉,但就這樣的一個地方,還有一個很特殊的稱呼,被稱為「諾貝爾獎的搖籃」。卡文迪許實驗室從1904年到1989年,在這短短85年期間總共產生了29位諾貝爾獎得主。第一任主任麥克斯韋雖然沒獲得諾貝爾獎,並不是因為他的成就不及諾貝爾獎水平,而是那時候諾貝爾獎還沒有成立,第二任瑞利男爵和第三任湯姆遜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第四任盧瑟福不但自己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更是在他的學生中多達11人獲得了諾貝爾獎。這就是典型的諾獎收割機,是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研究機構都無法比擬的。

卡文迪許實驗室 舊址

卡文迪許實驗室的成功離不開科學家們的艱辛付出,不管是哪個國家,科研的實力如果不能有效地走在前端,那整體科技水平一定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雖然我國目前還沒有哪個實驗室的戰績可以比肩卡文迪許實驗室,但是更相信,給點時間,我國的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一定會站在世界頂尖。

中科大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很多人都曾質疑日本曾誇下說50年內拿下30個諾獎的海口,但是隨著吉野彰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日本第27位獲獎者,更多人相信日本有實力在50年內拿下30個諾獎的豪華任務甚至可以提前完成。事實上就諾獎的頒發時效看,頒發的成果獎項是有滯後性的,隨著近幾十年中國科研水平的顯著提高,或許不久,中國會是諾獎舞臺的下一個主角。

相關焦點

  • 培養了29名諾獎得主的卡文迪許實驗室是如何建成的?
    「諾貝爾獎科學獎的孵化器」,業內許多人這麼稱呼卡文迪許實驗室。成立至今,這裡共培養出29位諾貝爾獎得主,佔整個劍橋大學諾獎總數的三分之一。那麼,這樣一間神奇的實驗室是如何建成的呢?
  • 卡文迪許、卡文迪許實驗室和我的回憶
    卡文迪許實驗室歷任主任     卡文迪許實驗室自1874年創立至今,先後產生了2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如果分子生物學那一部分沒有分立出去(60年代中期),那麼實驗室就擁有多達39個諾貝爾獎得主,佔劍橋諾貝爾獎總數的一半左右。
  • 這位老師培養了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說到科學界的名師,就不得不提到劍橋大學物理系,即卡文迪許實驗室。 自這個實驗室成立之初,任教的都是有名的「伯樂」,其中最著名便是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
  • 科學家中的土豪之二:驚天動地的卡文迪許
    英國劍橋大學的卡文迪許實驗室被稱為諾貝爾獎的搖籃,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都來自卡文迪許實驗室。象發現電子的湯姆孫、原子之父盧瑟福、量子力學掌門人玻爾、發現中子的查德威克、發明威爾遜雲室的威爾遜,不止是物理學,提出DNA雙螺旋結構的沃森和克裡克都來自卡文迪許實驗室。
  • 有七位諾獎獲得者的貝爾實驗室,牛在哪裡?
    有七位諾獎獲得者的貝爾實驗室,牛在哪裡? 2017年10月12日 14:14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參與互動    有七位諾獎獲得者的貝爾實驗室
  • 物理實驗室的典範——卡文迪什實驗室
    伽利略開闢物理實驗研究的新局面,但當時還沒有專門實驗室的出現。直到後來在波意耳和胡克等實驗室先驅的帶動下才逐漸建立起正規的實驗室。實驗室不僅是人類研究的需要,而它的發展和完善也為實驗本身提供了更有利的環境。到了19世紀,實驗室並不只是單純的研究場所,更多還是代表著一個物理科研組織或機構院系。
  • 巔峰時期:全世界一半的物理諾獎發現都來自這個實驗室
    無數人類史上重大的科學發現,來自這個劍橋大學著名的實驗室。從1904年至1989年的85年間一共產生了29位諾貝爾獎得主,它就是以偉大的物理學家、化學家、劍橋大學校友亨利·卡文迪許命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
  • 除了自己獲獎,還培養了9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盧瑟福或是最強導師
    又過了10年,48歲的盧瑟福回到劍橋大學,接替他的老師擔任「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化學家,更是一位偉大的老師。在他擔任「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期間,由他直接或者間接教出的學生,共有11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這個實驗室也因此被稱為「諾貝爾獎得主的幼兒園」。1937年,盧瑟福病逝後,與牛頓和法拉第並排安葬!紐西蘭百元大鈔也印上了他的頭像!
  • 社交恐懼症患者「卡文迪許」的21世紀之旅
    (好謙虛)對了, 如果你來英國,可以來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找我~卡文迪許人物小傳▽ 卡卡雖是英國富豪,但穿衣簡樸。▽ 卡卡將自己的公館改為實驗室,一處住宅改為公用圖書館,喜歡攀上大樹看星星。▽ 卡卡的第一篇論文是《論人工空氣的實驗》,他有很多論文都未公開發表,有些可惜。▽ 當學習氫氣、水、二氧化碳、石灰石、氮氣、稀有氣體等化學知識事,大家都不要忘了這裡面都有卡卡的功勞!
  • 那些世界聞名的實驗室-歐洲篇1
    1.卡文迪許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卡文迪許實驗室是劍橋大學的物理實驗室,由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於1871年創立,1874年建成實驗室,以英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亨利·卡文迪許的名字命名。
  • 第一個稱量地球的人卡文迪許
    他的父親是一名科學家,他在劍橋求學後在倫敦定居,在他父親的實驗室當助手,期間他做了大量的電學實驗和化學研究,由於性格怪癖終生未娶。在化學領域,卡文迪許研究了空氣的組成,發現普通空氣中氮氣佔五分之四,氧氣佔五分之一,他還確定了水的成分,發現了硝酸。他還通過實驗發現了二氧化碳,測得二氧化碳密度是空氣密度的1.57倍 ,在空氣中佔比九分之一。
  • 他是物理學歷史上最偉大的導師,沒有之一
    、最著名的實驗室,沒有之一。世界最著名的實驗室變成了世界最著名的實驗室之一。在這樣的制度下,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來到了卡文迪許實驗室,其中最著名的學生就是盧瑟福和波恩。《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愛因斯坦就沒有培養出任何出名的學生,反倒是麥克斯韋的學生中還有一位知名度比較高,那就是在電磁場理論中知名的坡印廷;反觀湯姆森,他的學生中獲得諾貝爾獎的就一大堆,還不說那些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另外,他學生的學生依然有不少人獲得諾貝爾獎,說明他不僅自己培養學生厲害,選學生的眼光也同樣厲害,這就使得湯姆森成為物理學歷史上最著名的導師。
  • 他是一位物理學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培養了11名諾獎獲得者
    有人說,如果世界上設立培養人才的諾貝爾獎的話,那他是第一號候選人,因為在他的悉心培養下,他的9名學生和助手獲得了諾貝爾獎。這個人是誰?他就是紐西蘭物理學家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
  • 一位有社恐的高富帥,一位天才科學家,卡文迪許
    卡文迪許,這個名字你可能並不熟悉,但聽起來就像是一個高富帥的名字,而事實上他也的確是一名高富帥,而且還是一名有社交恐懼症的高富帥,最重要的在於他還是一位天才科學家,在西方世界,他被譽為自牛頓以後最偉大的英國科學家。在卡文迪許的身上存在著很多「第一」的頭銜。
  • 被科學治癒的患者——卡文迪許
    卡文迪許出生在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查爾斯是第二世德文郡的小兒子,母親則是第一世肯特公爵亨利•格雷的女兒。看起來本該是風光無限,可是命運弄人。在卡文迪許兩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而父親終日忙碌,年幼的卡文迪許並沒有體會到家庭的溫暖。陪伴他成長的,反而是那些冰冷的實驗儀器。這大概就是造成卡文迪許性格孤僻的原因吧。
  • 除了自己獲獎,還培養了9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盧瑟福或是最強導師
    在遇到湯姆孫之前,盧瑟福還不知道物理的粒子效果,終於他加入到了卡文迪許實驗室,成為湯姆孫的研究生。在此期間他努力學習,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每日終是反覆學習,甚至連做夢都在思考這些事情。而科學家們不覺得盧瑟福傲慢無禮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些成就都來自於他本人的努力。或許是早年的刻苦努力,在實驗室中的他同樣廢寢忘食,後來學生為他起了一個外號——鱷魚,並把鱷魚徽章裝飾在他的實驗室門口。因為鱷魚從不回頭,他張開吞食一切的大口,不斷前進。
  • 【物理實驗室】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實驗室大揭秘!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現在研究的領域非常寬泛,下設18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涵蓋了高能物理、地球科學、環境科學、計算機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等多個學科。 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建立以來,共培養了5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和4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卡文迪許實驗室走出新玩家,獨門絕技欲攻克量子通信
    Nu Quantum是從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衍生出來的,執行長Carmen Palacios-Berraquero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開發了一種製造單光子發射器的新技術,並將其應用於六方氮化硼的超薄晶體上。自此,她開始為其單光子發射器探索潛在商業機會。
  • 海賊王:2億8千萬的卡文迪許,他的實力在超新星中最強
    卡文迪許在頂上大戰一年前進入了新世界,一出現就以2億8千萬的賞金華麗登場,這一舉動轟動了全世界,毫無疑問成為了當時的超新星,卡文迪許極度的自戀,喜歡成為觀眾的議論對象,但兩年前的頂上大戰中路飛的身份和能力成為了焦點,卡文迪許失去了觀眾的熱捧,而非常的討厭路飛,一直想要將路飛擊殺於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