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難得一見的飛魚,我居然吃到了!

2020-12-05 吃飽了撐的

01海 鮮 / 每天吃的不重樣 /

屋久島是九州的一個島嶼,島上不僅有鹿、猴子和繩文杉,也有豐富的海產,這裡的餐廳每天推薦的魚種類都不同,味道也各有千秋,總之都很好吃,只不過水牌上寫的名字大多是當地土名,我特地跟廚師請教了一番,想知道每天吃的都是啥。

這些魚裡面最值得說的是飛魚,它巨大的胸鰭可以用來躍出海面滑翔,屬於白肉魚,但是體側有很大比例的紅肌,生吃肉質很軟、味道也淡,烤熟或炸熟後肉質變得類似雞肉,鮮味像被濃縮了一般升高了一個級別,和生吃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驗。

還有值得一說的就是這裡的鯖魚,鯖魚的刺身不是很常見,是因為它本身脂肪多、容易腐爛,只有特別新鮮的才能做刺身。不過屋久島的餐館中鯖魚刺身基本每天都有賣,一是因為附近海域出產的是脂肪相對較少的花腹鯖,二是這裡有獨特的處理方法:把鯖魚撈上來後折斷頭頸放血,減緩變質速度,運回島上時還新鮮得能做刺身,這樣處理的鯖魚叫做「首折れ鯖」,直譯就是「撅脖子鯖魚」。

屋久島上還能吃到一種有意思的東西——龜足,看上去像是種貝類,但其實是和蝦蟹同宗的甲殼動物。龜足是藤壺的近親,幼年時期像蝦一樣在海水中遊泳,長大後固著在巖石上生活,與藤壺不同的是龜足軀體下方有一個短柄,柄中的肌肉就是可吃的部分了,煮熟以後口感像蝦肉,鮮味特別濃。據說龜足在西班牙是一種昂貴的海鮮,在屋久島也不便宜,這一小盤售價650日元,前邊那一整條烤飛魚才賣600,要問為什麼貴,那是因為它生活在潮間帶礁石縫中,採集費時費力。

02博 多 拉 面 / 各家店有各家風格 /

福岡市一帶以前叫博多,而說到博多,可能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東西就是豚骨拉麵。日式拉麵的湯大抵有醬油味、鹽味和味噌味三類,做法是在各店自己熬製的高湯的基礎上,分別加入醬油、鹽和味噌,博多的拉麵以鹽味居多,「豚骨」說是它使用的高湯。日本其它地方的拉麵,大部分用的是透明的清湯,而博多拉麵用的幾乎全都是用豬骨長時間熬製而成的濃湯,由於明膠都被熬出來了所以湯汁很黏稠,而且味道重、油多,吃的時候就先忘掉減肥大業吧。

博多的店老闆們並不是故意給客人增肥,而是因為他們的拉麵起初是面向魚市場員工提供的快餐,重油厚味才能滿足他們繁重忙碌的日常勞動需求。也正因如此,博多拉麵的麵條和吃法也別具一格,麵條大部分是極細面,稍微煮一下,硬著就吃,方便客人趕快吃完了去幹活。細麵條熟得快,泡在湯裡糟得也快,所以一碗裡面量很少,飯量大就單點加面(替玉),吃完碗裡的再續進去。

過去,博多拉麵店裡由於一直在熬豬骨湯,所以瀰漫著豬骨的臭味,而且顧客也都是無暇洗臉換衣服的體力勞動者,店裡的陳設和氣氛透著髒亂差,1985年才出現了以乾淨整潔為賣點的新式拉麵店,就是在我們國內也有分店的博多一風堂。這回從博多站出來,我就跑去吃了一次,他家的基本款拉麵叫「白丸」,加了辣醬等調料的叫「赤丸」,纖細的硬面配上脆韌的木耳絲,再加上醇厚的豬骨湯,熱乎乎的吃著很舒服。另外一碗是日式的擔擔麵,和四川擔擔麵除了名字之外幾乎完全沒關係,是一種加了肉醬的微辣湯麵,雖然沒有大片的叉燒,但是肉味很濃。

拉麵在鹿兒島的價格比其他地方都要高一點,而且沒有特別統一的風格,各家有自己的做法,有一家人氣比較高的連鎖店,名字乾脆就叫「我流風」,鹿兒島拉麵能算得上共性的大概有三點。首先是吃麵前先給每人送一份醋醃蘿蔔,另外這裡的拉面上桌前都會額外加一勺豬油,特別香,熱量也特高,還有就是鹿兒島拉麵的配菜中大量使用捲心菜。

有一家叫「三養軒」的店特別有意思,一進屋就看見老闆兼廚師舉著炒鍋和炒勺,熟練地下蔥花熗鍋,再抓大把的豆芽和捲心菜丟進鍋翻炒,最後加湯和紅味噌,現炒出深色的湯來下面,店裡炒湯的煙火氣令我霎時感覺這是中餐館而不是拉麵店。

03蔬 菜 和 水 果 / 鹿兒島獨有的特產 /

鹿兒島市的櫻島地區是火山地帶,大噴發幾十年一次,小噴發一年幾十次,豐富的火山灰培育出這裡最有特色的兩種物產:大號的櫻島蘿蔔和小號的橘子。櫻島人民對大蘿蔔的熱愛超乎尋常,碼頭裡的花壇中間就是一盆開花的巨大蘿蔔,將近一米高,根也不是一般白蘿蔔那種長條形,而是一個直徑將近半米的大球體,要問味道嘛……反正醃成鹹菜和普通的蘿蔔是沒啥太大區別。

櫻島的另一個特產小橘子,尺寸和我們的砂糖橘差不多,但由於季節原因我沒有吃到,吃了幾種當地的柑橘,也由於存放過久而不太好吃。但是在櫻島人的熱情招待下,我嘗到了另一種特產。

故事發生在櫻島當地的土產市場裡,當時我在琳琅滿目的柑橘中發現了一種從沒見過的東西,名叫「サワーポメロ」,個頭比橙子大、比柚子小,顏色淡黃,我問邊上的一位在挑水果的阿姨這水果是橘子還是柚子,她表示不太清楚,正在我們猶豫是不是要買一包嘗嘗時,那位阿姨喊來了一位大爺,細語幾句後大爺拿起這謎之水果直奔收款臺,交完錢剝開一個就塞給我們說「我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反正你嘗嘗吧。」我就在驚訝中嘗了一瓣,它內果皮很容易剝掉,類似葡萄柚,味道像是完全不苦的甜柚子,清香微酸,著實不錯,後來查了才知道這是九州特產的柚子品種,別名還有土佐柚子、大橘、珍珠柑和水晶柚子,柑橘屬的漢字差不多都被它用了。

到了福岡這個日本首屈一指的草莓產地,絕對不能錯過著名的博多甘王(博多あまおう),它是2005年培育出的草莓品種,名字是由紅(あかい)、圓(まるい)、大(おおきい)、甜(うまい)四個詞的首個假名拼在一起而成的,光看名字就能明白這是種什麼樣的草莓了。如果光看文字不太好想像,可以用我們熟悉的「紅顏」來做參照物對比一下。在日本對草莓的評價體系中,紅顏的甜味、酸味和硬度都是3分(5分制),甘王則是甜味4、酸味3、硬度2。

不要小看甘王這3分的酸味,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一般來說草莓總是越甜越受歡迎,有些高級品種能甜得像甜點心一樣,而甘王不管種得多好、糖度多高,果實總能嘗出恰到好處的酸味,配合濃鬱的草莓香,令人一個接一個地停不下來,回過神時盤中只剩果蒂。

而那2分的硬度,描述的是甘王果實嬌嫩不耐磕碰,洗的時候水衝得太急都可能造成損傷影響美觀,好在草莓成熟前基本不會噴藥,所以輕輕地衝洗一下就可以吃了。

最後,我來像一個真正的旅行青蛙一樣,帶回來明信片和特產吧。

左邊是模仿蛙兒子拍的旅行紀念照,右邊的就是輕羹啦,蛙兒子會帶回來的那種

相關焦點

  • 日本頂級刺身,售價昂貴的飛魚,新鮮現做,排隊才能吃到!
    日本四面環海,是一個漁業資源極度豐富的國家,什麼稀奇古怪的海鮮日本人都敢吃,而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營養,日本人都會選擇生吃,即使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海鮮!飛魚就是其中一種,飛魚有著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就像鳥類的翅膀一樣,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
  • 《十二之天貳》傳說中的異獸 噬骨魚妖與正真的飛魚
    《十二之天貳》是一款武俠網遊,但是卻充滿了奇幻色彩,尤其是遊戲中那些稀奇古怪的怪物,都是只有在傳說與神話中才能見到的,這次要說的就是一個新手級的怪物——噬骨魚妖。傳說,在凌霄城,逍遙城和赤炎城三大主城附近,有一種吃人魚,這種魚可以把活生生的動物肉體吸收後為自己所用,就好像畫皮一般,必須吃人心,才能保持絕美的容顏,而這魚為了讓自己光華四射,並且能飛起來,所以不擇手段,連骨頭都不放過,自此,便有了噬骨魚妖。
  • 飛魚到底是什麼魚?
    繪/聶璜在康熙丁丑年(1697年)和巳卯年(1699年),聶璜曾兩次在福建菜市場目睹到一種魚。他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的文鰩魚。憑什麼呢?就憑它的胸鰭特別巨大,末端都到了尾巴,這正符合「翅與尾齊」的記載。除此以外,聶璜還記下了這種魚的其他特徵:一、周身鱗甲皆紅色,二、頭有刺。這就不對了。現實中,長成這樣的魚倒是有,但絕對不會飛,自然也不是古籍中的文鰩魚。
  • 日本大廚製作飛魚刺身,講究擺盤精美,會飛的魚做刺身你吃過嗎?
    日本大廚製作飛魚刺身,過程講究擺盤精美,會飛的魚做刺身你吃過嗎?在日本料理之中,最是以各種新鮮的刺身製作居多,日本人喜愛吃生食的習慣向來是由來已久的,因為所處環境的影響,所以日本人幾乎只要是廚師,都會做上那麼一兩道美味的刺身料理。
  • 幾百年難得一見的「血月」,原來還有這樣的一段傳說?
    幾百年難得一見的「血月」,原來還有這樣的一段傳說? 幾百年難得一見的血月,俄羅斯庫頁島地區,超級月亮現身天宇,震撼壯觀。血月,通俗點說就是天空出現紅色的月亮,血月是一種奇觀。紅色月亮一般是發生月全食的時候會出現的。
  • 傳說中的美人魚就是這種生物嗎?
    因為有人說傳說中的美人魚實際上是一種遠古遺存動物——儒艮。這種哺乳動物的祖先曾生活在陸地,後幾經滄桑,又適應了水中生活。儒艮全身呈紡錘形,長3米左右,圓頭大眼,幼崽靠吃母乳長大。雌儒艮在哺乳時用兩鰭抱住幼仔,頭部及胸部常露出水面,乳碩大,在晚霞映襯下可能使人誤認為「紅裳女人」,也就是所說的美人魚。儒艮是生活在海中的素食動物,以海草、藻類為食,而且是用肺來呼吸。
  • 傳說中的平行世界,真實存在嗎?看看這幾大難得一見的案例!
    傳說中的平行世界,真實存在嗎?看看這幾大難得一見的案例!一直以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間歇過,在1954年的時候,有一位物理學家提出平行宇宙的概念,他稱宇宙中或許存在多重宇宙,畢竟我們無法估量時間的盡頭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宇宙中到底有沒有時空旅行者,無法預知未來,也無法查看過去。這一問題一直延續至今,很多科學家一直在探索這個問題,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報導上說,人可以知曉前世的畫面。
  • 沒見過飛魚,但一定吃過飛魚魚子「沙巴海釣」帶你識魚食魚
    漁人捕捉這種魚的時候不用網,而是用六、七尺長的獨木舟,外面刷上白色的蠣粉,到了黑夜在船竿掛上一盞燈,然後魚就紛紛飛入舟中,當魚特別多的時候就趕緊將燈熄滅,不然的話船就沉了。飛魚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依靠長長的胸鰭,飛魚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能在空中停留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藍色的海面上,飛魚時隱時現、破浪前行的畫面十分壯觀。
  • 傳說中的「皇帝菜」,居然是「茼蒿」?簡直太意外了!
    傳說中的「皇帝菜」,居然是「茼蒿」? 簡直太意外了!茼蒿,對於我們生活中,並不陌生,是我們經常吃到的一種蔬菜。平時吃火鍋,炒菜等等,都很美味,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吃茼蒿可以安心氣,還可以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等等。茼蒿,含有多種維生素。
  • 遠古食譜——《山海經》,這種飛魚你見過嗎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上古奇書《山海經》是一部神秘的九州地理志,也是一部神話傳說的經典著作。據統計,《山海經》中出現了500多種珍禽異獸,並準確描述了它們的外形和生活習性。有一些細心的《山海經》愛好者發現,《山海經》在描述這些珍禽異獸的同時,始終不離「食」這個字眼。
  • 手工星球:星球小當家帶你尋找,傳說中的八大廚具!
    喲,小夥伴們大家好啊,歡迎來到手工星球,我是星球特級廚師小星星!今天小星星就要化身星球小當家,來帶領大家領略星球的各路美食~不過,想要烹飪出獨特的美味佳餚,好的廚具必不可少。星球上流傳著這樣一個古老傳說:在星球的各個角落散落著傳說中的八大廚具!誰能集齊這八件廚具,誰就可以做出帶有Buff加成的食物。
  • 一生難得一見!澳洲蜘蛛竟然把一整隻負鼠吃...吃了...
    大到小微第一次看到時以為自己戴的不是近視眼鏡、而是放大鏡...這張圖片是一位名叫Justine Latton的網友發到網上的。上周六,她和老公一起到塔州的Mount Field National Park度假,住在一間小木屋裡。原本兩個人是想著逃離城市的喧囂,置身大自然之中,享受靜謐而甜蜜的二人世界。
  • 泳壇飛魚閃耀奧運,自然界飛魚翱翔海天
    奧運賽場上,飛魚在閃閃發光,這期只要介紹自然界的飛魚,飛魚以「能飛」而著名,但飛魚不是飛翔,感覺上好像是在拍打翼狀鰭,其實只是滑翔。    飛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像鳥類的翅膀一樣。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整個身體像織布的「長梭」。憑藉自己流線型的優美體型,飛魚可以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運動。
  • 大話西遊2:誰說飛魚能變神獸?你騙了我18年!
    那是人生中第一次偷偷從學校溜出去,也是第一次打通宵,第一次接觸大話西遊2。雖然記不清那晚創建的第一個角色叫什麼名字了,但是還記得那天晚上就在漁村給漁村村長抓了一晚上飛魚做下酒菜,在珊瑚海島的迷宮裡跑過來跑過去砍蜘蛛跟蝙蝠。
  • 青鳥飛魚的愛情,告訴我們,愛要讓對方知道
    大家好,我是書生。今晚下班的時候在聽歌,聽回到一首仙劍3的歌曲,青鳥飛魚的此生不換,不知道多久沒有聽到過這首歌了,一直我都是隨機播放的。(不小心暴露年齡了)然後我就想起了青鳥飛魚的故事。當然,書生覺得那些故事都不夠美,來看我改版的青鳥飛魚!他是一條遊魚,喜歡仰望天空。她是一隻青鳥,最愛飛躍海邊。
  • 記得為《仙劍三》唱插曲的青鳥飛魚嗎?他娶了「宮羽」,幸福如此
    有人陷入吃睡無限循環,有人遊戲玩到天亮,也有人日日煲劇,無法自拔。追完了宋茜、宋威龍主演的《下一站是幸福》,全劇人設最滿分的應當屬宋雪。宋雪是個貌美膚白的高知女性,做著大學老師的同時,還兼著電視節目的情感顧問,與男友有著同一個丁克的夢想,倆人相戀十幾年沒結婚卻依然保持著愛情的新鮮感。
  • 世界真奇妙,這些難得一見的小動物真是太驚豔了!
    我的大眼睛,有沒有閃到你呢?尾巴居然比頭大這麼多!白化松鼠吃東西的樣子真是太可愛了!五彩的大螃蟹誰還捨得吃呢?世界真奇妙,這些難得一見的小動物真是太驚豔了!
  • 青年飛魚組合曾紅極一時,如今出現在螢屏上無人識,顏值變化太大
    甚至在《青年匯》之後,我一度都再沒有他們的消息,一位他們就像那個節目一樣,被時光遺忘了。直到後來,我愛上了胡歌,愛上了《仙劍奇俠傳》那個活潑而又有趣的故事。不知不覺,《仙劍奇俠傳》已經延到第三部了,然後一首歌經驗了我的耳朵,那就是《此生不換》。
  • 飛魚的季節 美麗的蘭嶼正在熱情招手
    等待飛魚、飛魚來了、飛魚走了!    蘭嶼夢幻的主角    每年3~7月,蘭嶼是屬於飛魚的季節,此時,蘭嶼展現出一種特別的活力。入夜漁船點點,有如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夢幻場景;太陽初升,飛魚滿掛在木桿上,人們談的吃的都離不開「飛魚」。此時,它是小島的唯一主角。    飛魚,是蘭嶼人最重要的食物,也是主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之一。
  • 農村一種「飛魚」,酷似黃辣丁,藏在石頭縫裡,吃過的都說太奢侈
    農村河裡一種野生「飛魚」,藏在石頭縫裡,常誤認是黃辣丁,野生的幾近絕跡,吃過的都說太奢侈魚肉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及蛋白質,營養豐富滋味鮮美,自古以來魚就作為食材被做成各種美食,被端上餐桌。關於食物在民間有「吃長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說法,這沒有腿的食物說的就是魚,如今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吃成為很多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食物。現在我們常吃的魚,比如鯽魚,鯉魚,黃辣丁,鰱魚可以人工養殖,但有更多的魚卻始終無法飼養。有的是因為其個頭太小性價比小,如黃黝魚,沙裡趴魚,有的是因為其習性,像餐條,麥穗魚,石爬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