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盤中,有著「宇宙行」之稱的工商銀行股價收盤漲幅超過5%,創下最近5年來最大交易額。數據顯示工商銀行上一次創下天量交易額是在2015年9月2日,當日工行交易額達65億元。
不僅僅是工商銀行這個「大傢伙」最近表現強勢,昨日中國太保領漲,盤中股價漲幅接近7%,今日延續漲勢,截至收盤收漲1.66%,股價創出近期新高。
市場認為,金融板塊近期將有上漲行情。保險股「起舞」存在多個因素,主要在於保費「開門紅」符合預期,以及整個板塊估值較低;而銀行股,則是與銀行息差走穩、業績恢復的預期相關,市場認為估值將得到持續修復。
就銀行板塊而言,在剛進入四季度時,市場人士就判斷銀行股將有一輪行情,隨著經濟復甦,估值會得到修復。雖然中間有過反覆,但目前來看確實有一定修復。
今日收盤,A股上市銀行中,仍有三分之二的銀行股估值(PB)破淨,但同時分化十分明顯。寧波銀行估值最高,PB為2.47倍,華夏銀行估值仍然墊底,不到0.5倍。
消息面上,11月26日晚,央行發布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今年我國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亊件。未杢隨著經濟增速逐步向潛在水平回歸,宏觀槓桿率有望趨於平穩。
邏輯上昨日央行披露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顯示,貸款利率回升6bp,利率上行拐點趨勢確立,而銀行業績與利率趨勢是正相關的,利率上行,提升銀行資產端的收入。
中金公司發布報告認為,淨息差預期開始樂觀,重申「業績反轉,而非反彈」的行業判斷。向前看一至五個季度,該機構預計上市銀行業績逐步改善,銀行股將迎來一輪類似2016至2018年大幅度上漲的行情。
此外,粵開證券發表觀點:
一、貨幣政策逐步回歸常態化
首先,央行認為經濟增長好於預期,物價總體下行,不存在長期通脹戒通縮的基礎。其次,強調「把好貨幣供應閘門」、「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二、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
首先,外部風險仍存,海外新冠疫情反覆且持續時間可能超預期,財政可持續性風險、金融風險隱患上升。其次,貨幣政策突出直達性、精準性特點,央行積極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創設了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三、持續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
三季度按期完成存量浮動利率貸款的定價基準集中轉換工作,貸款利率隱性下限被完全打破。
四、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將繼續堅持市場化方向
退出常態化幹預,注重預期引導,在一般均衡下實現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