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藏的畫時間太短,這些畫創作於4萬多年前

2021-01-15 中國科學技術館

英國《自然》雜誌12日公開的一篇考古學論文,科學家報告了一幅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洞穴藝術畫作。這幅作品描繪了一些類人形象狩獵豬和水牛的畫面,至少可追溯至4.39萬年以前,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狩獵場景。

史前洞穴藝術為我們了解最古老的講故事方式提供了直觀的認識。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歐洲洞穴藝術(約2.1萬—1.4萬年前)包括了此前已知最早的描繪人類與動物在可辨認場景中互動的圖畫。這次發現的畫作還出現了一些兼具動物與人類特徵的抽象生物(又名半獸人),這些生物可能起到了某種敘事作用。

此次,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研究團隊描述了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Leang Bulu』 Sipong 4石灰巖溶洞內發現的一幅精美畫面。研究人員使用鈾系法,為這幅4.5米寬的巖石藝術作品進行了測年。

在這幅單色畫中,幾個看起來與人相仿的形象正在狩獵6個動物:兩頭豬和4頭倭水牛。動物的旁邊至少有8個拿著長矛或繩子的矮小類人形象。這些類人形象與動物的作畫時間、藝術風格、繪畫技巧以及使用的深紅色顏料均相同。畫中所有形象的風化程度都差不多。動物與類人形象「同框」,說明畫中描繪的是一幅狩獵「場景」。擬人化的形象經過了簡化處理,形式極具風格,有些面部的下半部分頎長,類似於動物的口鼻部,此外還有一些其它類似動物的特徵。

研究人員認為,畫中出現半獸人可能表明,印度尼西亞的洞穴藝術早在人類首次在歐洲進行藝術創作之前,就表現了關於人與動物聯繫的宗教式思考。

本文來自:科技日報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發現最古老洞穴畫:畫中疣豬可追溯至4萬多年前
    據外媒報導,4萬5千多年前,印度尼西亞的古代藝術家在山洞的牆上潦草地畫了一幅野豬的詳細畫像。研究人員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壁畫,也是已知的現存最早的動物世界描繪。據了解,這幅畫是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印尼婆羅洲東部的蘇拉威西島的石灰巖巖溶中發現的。
  • 醉心貝類收藏 獨創「魚鱗畫」
    「剛開始收集這些貝殼,我不是很贊同。因為剛打撈起來的海物都有很大的臭味、腥味,需要清洗很久,把家裡弄得味道很重,一些標本的製作過程也比較繁瑣。」王惠虹說,後來是丈夫不斷向她普及海洋方面的知識,告訴他這些收藏能夠讓下一代懂得去保護海洋,她才漸漸理解並支持丈夫這一愛好。
  • 最古老洞穴畫 :畫中疣豬可追溯至4萬多年前
    據外媒報導,4萬5千多年前,印度尼西亞的古代藝術家在山洞的牆上潦草地畫了一幅野豬的詳細畫像。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壁畫,也是已知的現存最早的動物世界描繪。 據了解,這幅畫是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印尼婆羅洲東部的蘇拉威西島的石灰巖巖溶中發現的。
  • 水晶畫的像玻璃?快來收藏這些素材!
    水晶畫的像玻璃?快來收藏這些素材!今天分享有關畫水晶的教程以及畫水晶的素材,畫水晶也是有方法的,想要畫好水晶的小夥伴,趕緊收藏哦,畫好水晶是很關鍵的,水晶也是動漫繪畫中重要的環節,開始今天的水晶資源與素材分享吧!
  • 300多年前西方人畫中的清朝各地,外國人眼中的清朝是這樣的
    這裡就是300多年前外國人眼中的清朝城市面貌,通過這些300多年前的畫作,帶你去看看當時清朝各地的城市。圖片來自300年前的南京,應該是在南京城外的一片景象。下面這幾幅畫是由300多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特使約翰·紐霍夫創作的,他在清朝境內旅行了兩年多,足跡遍及廣東、江西、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和北京。JohnNewhoff用畫筆記錄了當時的許多城市的面貌。那時的清皇帝是順治皇帝,荷蘭東印度公司此行正是為了拜見順治,敲開清王朝的貿易大門。
  • 倪萍畫的兩隻仙鶴估價1萬到1.5萬,仙鶴脖子畫軟了,缺乏精氣神
    倪萍畫的兩隻仙鶴估價1萬到1.5萬,仙鶴脖子畫軟了,缺乏精氣神。咱們都知道倪萍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但是她在書畫藝術方面的修養也是比較有層次的。說她的書畫藝術修養比較有層次,並不是說她的繪畫作品或者書法作品都達到了精益求精的水準。
  • 藝術家製造視覺陷阱,這些畫看2次,才能發現答案
    這些錯視覺藝術很有趣,不僅能鍛鍊人的眼力,還可以鍛鍊人的思維,讓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今天油畫醬要介紹的這位錯視覺藝術家從20多年前就開始創作錯視覺畫作,他的錯視覺作品十分流行,人們樂此不疲地從他作品中尋找答案,有的畫作一眼就能發現正確的答案,有些作品卻十分困難。
  • 手藝消失了十幾年 男子創作一幅玻璃畫要買幾十萬
    王老說,玻璃畫最好賣的時間,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原川東北地區家家戶戶都想有一幅玻璃畫匾。憑著這門手藝,王老養活了3個孩子,改造了老屋。 伴隨時代的發展,玻璃畫逐漸被新興裝飾物取代。上世紀90年代末,王老也不再畫玻璃畫了。
  • 圖文詳解:快來創作你的第一幅NFT加密畫
    也有許多普通人躍躍欲試,想要創作一幅 NFT 畫作。為此,律動 BlockBeats 就當前兩個較為熱門的網站為例,簡單的講解下如何在線創作 NFT 作品,並以加密藝術交易平臺 Rarible 為例,教大家將自己的作品上傳至平臺供大家查閱。
  • 玻璃畫 你還記得嗎?
    玻璃畫 你還記得嗎?  「這輩子最高紀錄留在了巫溪,一天畫7幅。」王老說,玻璃畫最好賣的時間,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原川東北地區家家戶戶都想有一幅玻璃畫匾。憑著這門手藝,王老養活了3個孩子,改造了老屋。  伴隨時代的發展,玻璃畫逐漸被新興裝飾物取代。上世紀90年代末,王老也不再畫玻璃畫了。
  • 冷軍畫生鏽水龍頭,畫5個才賣了7.1萬,畫1個反而賣了115萬
    導語在藝術市場上,每年都有很多優秀的油畫作品賣出高價,被收藏者攬入懷中。在眾多畫家裡,冷軍的作品一直備受關注,所以他的繪畫作品價格也很高。我們都知道冷軍畫畫選材一直都很獨特和奇怪,在零二年的時候,他曾畫了5個水龍頭,在零六年拍賣會上只賣了7.1萬。而他畫的另一幅畫中,只有一個水龍頭卻賣了115萬,這是為何呢?
  • 恐怕你沒見過這些震撼的立體畫
    這些極具生命力、充滿藝術感的3D畫都出自新一代視覺藝術領軍人物——萬氏兄弟。兩人作為「世界上最長3D地畫」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一直醉心於視覺藝術創作,以充滿幻想和創意的想法將3D地畫的視覺效果推上一個新高度,讓大眾享受更立體更刺激的3D視覺盛宴。
  • 著名畫家宋明遠創作的當代巨幅海洋畫《大洋新樂章》
    上世紀90年代始,宋明遠以中國畫傳統為基礎,以海洋為特定題材,開拓發掘海洋畫藝術新領域,探索、研究、建立起海洋畫的技法體系,創立海洋畫派,填補中國海洋畫科的歷史空白,帶動更多的藝術家投身中國海洋畫創作與理論研究,為奠定和推動中國海洋畫藝術形成、發展與傳承做出傑出貢獻。
  • 除了春宮畫、美人畫、風景畫,浮世繪還有……
    提起浮世繪,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露骨但卻不失美感的春宮畫? 歌川廣重-目黑千代池這些都只是我們了解到的浮世繪的冰山一角。 投扇興,中彩人物畫大開本,梅蝶樓二代國貞,萬延元年(1860年),金鱗堂尾張屋清七版
  • 掛飾靜物畫:紀念品、鰻魚簍、油燈的靜物畫-皮託|美術作品
    A.D 19世紀至20世紀美國畫家_約翰·弗雷德裡克·皮託(生於1854年5月21日至1907年11月23日)是一位美國錯視畫畫家。錯視畫是一種靜物畫,旨在「欺騙」觀者視覺,讓他們誤以為畫中的物體是真實的。錯視畫畫家利用人類感知的不可靠性,按照一套該流派特有的規則來描繪物體。
  • 齊白石畫水牛,畫得不像,還不畫牛頭,憑啥值500萬?
    具體很難統計齊白石到底畫過多少幅牛,但是從國畫拍賣資料庫查詢得知,目前在正規拍賣行有記錄可查的齊白石牛圖,大概有一百多次的記錄,差不多就是有一百多幅齊白石所畫的牛通過正規拍賣行被人收藏了,這還不包括那些沒有被資料庫收錄的牛圖、以及一些私人藏家手上從未公開過的牛圖。
  • 他畫青蛙賣336萬,畫只瘌蛤蟆賣出575萬?
    大師之作:他畫青蛙賣336萬,畫只瘌蛤蟆賣出575萬?中國畫題材中,一般最常見的有山水、花鳥、魚蟲、人物,在這幾類題材中,最普遍的又屬山水和花鳥,魚蟲,人物則次之。但相信你很少見到國畫大師們筆下的青蛙和瘌蛤蟆,尤其是瘌蛤蟆,雖然和青蛙長得挺像,卻渾身長滿毒瘤,形象非常醜陋,是有名的「五毒」之一。有趣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瘌蛤蟆除了毒物稱號之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招財金蟾」,而且只有三條腿的蛤蟆才能被稱為金蟾。齊白石也曾經畫過不少青蛙,但卻沒見過齊白石畫瘌蛤蟆。
  • 博特羅堅持畫胖子畫了幾十年,畫成為蜚聲世界的藝術家
    費爾南多·博特羅哥倫比亞藝術家費爾南多·博特羅最為國人所知的,要屬他創作於1978年的肥胖版《蒙娜麗莎》。80多歲的博特羅在接受《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專訪時說:「有爭議感也是藝術存在很重要的一點,這才會是一種極致的藝術。這樣你才會充分體現藝術家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意志。藝術信念應該矢志不渝。」
  • 世界歷史上最昂貴畫作
    這些畫作如此珍貴,以至於藝術愛好者在拍賣時願意花費數百萬美元。通常情況下,一幅畫的價值取決於它的年齡和背後的藝術家。因為它們是由文森特·梵谷或巴勃羅·畢卡索等世界著名藝術家所畫,就花費了數百萬美元。雜技演員和年輕的花衣小丑這幅畢卡索的畫作以3850萬美元的原價售出,成交價為6940萬美元。
  • 葉永青:藝術家畫什麼畫,畫個「鳥」!
    《畫個「鳥」》葉永青個展於207年6月03號在北京798藝術區方音空間開幕,觀者還未來得及仔細參觀,已經被這個充滿調侃的題目抓住了注意力。葉永青這些年創作的主題總是鳥。鳥在中國人的通常意識裡,是一種比較高雅的文人畫經常運用的形象,那麼「畫個鳥」就把另外一層意思帶出來了,這就是民間的一種俗話和粗口,比如畫你個鳥,畫你個頭,畫你個屁等等,這些題材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葉的心中圖像,來自於他對文人畫的喜愛和熱情。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水墨畫的影子,中國的山水、花鳥以捲軸或者豎幅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意識裡,不用臨攀,每個人都有些記憶和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