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二)系列深度⑤|進一步明確化妝品...

2021-01-21 澎湃新聞

問:化妝品中文名稱中使用原料名稱時,應當如何管理?使用的原料名稱為通俗名或植物全株名稱時,有何具體要求?

答:根據《化妝品命名規定》要求,產品名稱中使用具體原料名稱或表明原料類別詞彙的,應當與產品配方成分相符。產品名稱中使用具體原料名稱的,產品配方成分中應當含有該原料;產品名稱中使用原料類別詞彙的,產品配方成分中應當含有該類別能夠包括的具體原料。產品名稱中使用的原料名稱為通俗名稱的,該通俗名稱應當與產品配方中該原料的標準中文名稱具有一致性的對應關係。產品名稱中使用原料名稱為植物全株名稱的,產品配方成分中可以是該植物的具體部位原料。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二)

當今世界化妝品的發展趨勢是倡導綠色、天然、環保和安全,且追求功效。近年來,以作用溫和、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的植物組分作為添加劑應用於化妝品成為新產品開發的熱點。今年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草案)》,其中有關新原料管理政策的重大改變——新原料實行審批與備案管理相結合,給植物新原料的研發和應用帶來了巨大的利好。那麼,化妝品中植物組分是如何界定的?其規範的名稱如何命名?有必要進一步明確。

命名法規有助準確辨別植物

植物界是生物的一界,理論上講,植物包括藻類、地衣、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從《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年版)中可以看出,在化妝品中應用最多的植物是種子植物和藻類植物,在8783種已使用化妝品原料中有3000餘種植物組分,其中近97%是種子植物,近3%是藻類植物。種子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但藻類的構造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多為單細胞、群體或多細胞的葉狀體。

同一種植物在各國可能有不同的名稱,即使在同一國內,各地的叫法亦常有不同,如玉蘭在不同的地區又稱為「玉蘭花、迎春花、望春花、應春花、玉堂春、辛夷花」等。由於植物種類極其繁多,叫法不一,所以經常發生「同名異物」或「異名同物」的混亂現象。如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和檸檬過江籐(Lippiacitriodora),兩者都俗稱為「馬鞭草」;散沫花(Lawsonia Alba)和鳳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兩者都俗稱「指甲花」,但它們卻屬於兩種不同的植物;又如積雪草和雷公根,儘管名稱不同,但它們的植物基源均為傘形科植物積雪草(Centellaasiatica)全草,屬同一植物。有的植物外觀很相似,如玫瑰(Rosa Rugosa)和突厥薔薇(Rosa Damascena);有的植物英文名相同,如香檸檬(Citrus Aurantium Var. Bergamia)的英文名Bergamot,也常翻譯為佛手柑(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有的植物中文名相似,如橄欖(Canarium Album)和油橄欖(Olea Europaea);但實際上它們都是不同的植物。

為了科學上的交流和生產上使用的方便,國際上制定了國際植物命名法規,規定以「雙名法」作為植物學名的命名法。所謂「雙名法」是用兩個拉丁文單詞給植物命名,第一個單詞是屬名,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單詞是種加詞,全部字母要小寫,以此二名作為一種植物的學名。但是完整的學名,還應在雙名之後,附上命名人的姓氏縮寫,通常植物的拉丁學名都簡寫為雙名。如人參的完整學名應為Panax Ginseng C.A.Mey.,通常簡寫為Panax Ginseng。

提取物命名應兼顧多個維度

化妝品中應用較多的是植物組分。化妝品中所應用的植物組分是指直接來源於植物且沒有經過化學修飾的組分,如植物油屬植物範疇,而氫化植物油則不屬此列。植物組分在化妝品中的應用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提取物(Extracts)、汁(Juices)、水(Waters)、粉(Powders)、油(Oils)、蠟(Waxes)、凝膠(Gels)、液汁(Saps)、焦油(Tars)、樹膠(Gums)、不皂化物(Unsaponifiables)和樹脂(Resins)。實際上,植物組分不同形式的命名與其製備工藝直接相關,譬如提取物,是指經溶劑提取所獲得的產物,如甜橙(CITRUS SINENSIS)提取物;汁,是經機械壓榨獲得的產物,如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汁;水,是經水蒸氣蒸餾獲得的含揮髮油的水溶液,如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果水;粉,是經機械粉碎獲得的原植物粉,如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果皮粉;油,可以是經水蒸汽蒸餾獲得的揮髮油,如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果皮油,也可以是經機械壓榨獲得的脂肪油,如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籽油。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的提取物形式比較複雜,由於其功效性和安全性是由其所含化學成分決定的,因此來源於不同器官(植物部位)的提取物,因其所含化學成分種類和含量的不同,會導致其功效性和安全性也存在差異,如苦參種子禁用,苦參根可用。所以在植物提取物命名時需要明確其來源的具體部位,如人參提取物來源於根,則命名為人參(PANAX GINSENG)根提取物;來源於果,則命名為人參(PANAX GINSENG)果提取物。若來源於多個植物部位時,均需按英文字母順序標明,如來源於莖和葉,則命名為人參(PANAX GINSENG)葉/莖提取物。又如甜橙提取物,可根據其不同的提取部位,明確為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果皮提取物、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果提取物、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花提取物、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葉提取物、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籽提取物等。若為通過其它方式獲得的組分,也需明確其具體部位,如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果皮油、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花油、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花水、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果粉、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花蠟等。

此外,某種植物在提取時,由於目標產物不同,其純化處理的程度也不同,獲得產物的理化性質、功效性及安全性會有很大差異,因此命名方式上也是有區別的。通常植物原料的研發者會根據提取目標及獲得產物的性質,對產物給出規範的命名。如光果甘草在提取時,目標僅是為了獲得粗提取物,通常以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根提取物進行命名;若提取的目標是為了定向獲取或富集其中的某一類化學結構明確的有效成分群「黃酮類成分」,此時已不能以提取物命名,而應以總成分的形式進行命名——甘草類黃酮,一類來源於光果甘草的黃酮類成分;若提取的目標是為了獲得高度純化的單體化合物「光甘草定」(純度通常≥80%),此時更不能以提取物命名,而應以化合物的名稱光甘草定進行命名。

上述情況在化妝品植物原料中也很常見,如人參(PANAX GINSENG)根提取物,人參皂甙(苷);三七(PANAX NOTOGINSENG)根提取物,三七總皂苷;庫拉索蘆薈(ALOE BARBADENSIS)葉提取物,庫拉索蘆薈(ALOE BARBADENSIS)葉多糖類;小麥(TRITICUM VULGARE)籽提取物,小麥(TRITICUM VULGARE)蛋白;野大豆(GLYCINE SOJA)籽提取物,野大豆(GLYCINE SOJA)甾醇類;燕麥(AVENA SATIVA)仁提取物,燕麥(AVENA SATIVA)肽,燕麥(AVENA SATIVA)Β-葡聚糖;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根提取物,黃芩素;積雪草(CENTELLA ASIATICA)提取物,積雪草酸、積雪草苷。

提取溶劑應納入考量

眾所周知,植物在提取時所用的溶劑不同,同樣會影響植物組分的理化性質、功效性和安全性。如茶(CAMELLIA SINENSIS)葉提取物,用水提取和用乙醇提取差異很大,水提取時主要為多酚類、花色素類、蛋白質和胺基酸類、多糖類等成分,傳統飲品,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而乙醇提取時主要為小分子生物鹼類、黃酮類、有機酸類等成分,不可食用,抗氧化作用較水提物弱。而從植物提取物的名稱上又無法體現出提取的溶劑,因此,建議植物原料的研發者在制訂植物原料的質量規格時,應予以明確;或在《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年版)修訂時,考慮補充植物提取物的相關信息;也可以考慮建立自願報告系統,鼓勵植物原料生產者在指定網站自願上傳原料相關信息,逐步規範化妝品級原料的分級和管理,使得植物原料的管理者和使用者都能充分了解植物提取物的有關信息,便於植物原料在化妝品中合規合理使用。

國外有關植物原料的一些做法,同樣值得借鑑。如由美國化妝品盥洗品香精協會(The Cosmetic, Toiletry, And Fragrance Association,CTFA,現在的美國個人護理用品協會,Personal Care Products Council,PCPC)出版的「國際化妝品成分字典手冊」(International Cosmetic Ingredient Dictionary And Handbook,INCI)中,對於植物提取物的名稱說明稱,提取物的INCI名稱代表了所提取的植物材料,若含有提取溶劑和/或稀釋溶劑時,需在技術名稱/商品名稱中列出。在具體植物原料INCI名稱項下,列出了該植物原料的來源、功能、技術名/商品名等信息。又如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醫藥部外品可用原料名單」,包括了醫藥部外品可以使用的有效成分和添加劑名稱及使用規格,對於生產醫藥部外品所用成分,此名單之外的為新原料。日本厚生勞動省對新原料實行嚴格的審批制度,被批准的不僅只是原料本身,還包括它的使用範圍、用量和使用規格等,在被用於生產化妝品或醫藥部外品時必須符合這些內容,如有突破必須重新申報。

鑑於植物名稱及來源的複雜性,作為植物原料的使用者,應當清楚地了解所使用植物原料的全部信息。為避免產生誤導,在涉及植物原料的宣稱,包括在產品中文名稱中使用到植物原料時,一定要注意名稱的準確性,且應當與產品配方成分相符。產品名稱中使用了具體植物原料名稱的,產品配方成分中應當含有該原料;如產品名稱使用了「人參」,則配方中應含有「人參(PANAX GINSENG)根提取物」。產品名稱中使用的植物原料名稱為通俗名稱的,該通俗名稱應當與產品配方中該植物原料的標準中文名稱具有一致性的對應關係;如產品名稱中使用了俗名「乳木果」,而配方含有「牛油果樹(BUTYROSPERMUM PARKII)果脂油」;產品名稱中使用了俗名「指甲花」,而配方含有「鳳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花提取物」,需說明兩者具有一致性的對應關係。產品名稱中使用的植物原料為植物全株名稱的,產品配方成分中可以是該植物的具體部位原料;如產品名稱中使用了「積雪草」,配方中應當含有「積雪草(CENTELLA ASIATICA)根提取物」或「積雪草(CENTELLA ASIATICA)花/葉/莖提取物」或「積雪草(CENTELLA ASIATICA)葉提取物」。

(作者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

原標題:《《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二)系列深度⑤|進一步明確化妝品中的植物組分及其名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新舊對照表
    對存在安全問題的化妝品新原料,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撤銷註冊或者取消備案。3年期滿未發生安全問題的化妝品新原料,納入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已使用的化妝品原料目錄。經註冊、備案的化妝品新原料納入已使用的化妝品原料目錄前,仍然按照化妝品新原料進行管理。第十五條 禁止用於化妝品生產的原料目錄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公布。
  • 無證生產化妝品?查! 通州查處《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實施後全省首案
    通州一家企業不但未經許可從事化妝品生產,其直營店內展示銷售的化妝品也沒有成分、使用期限等應當用標籤註明的內容。記者8日從通州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該局依法對這家企業進行了立案調查。這也是江蘇省範圍內首例適用新《條例》的行政處罰案件,打響了全省淨化化妝品行業的「第一槍」。
  • 網購化妝品應注意些什麼?如何查詢化妝品信息的真實性?化妝品會...
    2019年,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建設,強化哨點能力培養,推動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不良反應報告制度,完善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與評價機制,為化妝品安全監管提供技術保障。
  • 化妝品「EGF後時代」,功效護膚產品風向如何轉?
    文/夏雨近日,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該解答在化妝品界引起軒然大波。「藥妝品」屬於違法行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解答中明確了: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 ...1986年 原纖維 功能性化妝品 禁藥 化妝品原料 藥妝品 EGF-社會...
    但調查中還可以看到某些品牌精華素聲稱自己是「生物基因創新」可「修復多種問題肌」,在宣傳詞彙上打起擦邊球。而在線下,藥妝店依然「鶴立」於商業中心。據悉,國家藥監局從2010年起就把標識和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誇大宣傳、使用醫療術語的違規行為作為日常監督檢查的重點之一。今年有再次明確,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
  • 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14件化妝品抽檢不合格
    2019年12月23日,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2019年第2期化妝品監督抽檢質量公告。據公告,該局於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對本市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實施了質量監督抽檢,共完成檢驗1743件,合格1729件,合格率99.2%。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7家化妝品企業飛行檢查情況
    二、質量管理存在問題  1*.企業所建質量管理體系未能有效運行。  2*.  四、產品銷售存在問題  企業未明確產品運輸管理要求。檢查中,發現該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機構與人員方面(一)企業質量管理系統混亂,企業質量負責人未能按《化妝品生產許可工作規範》組織實施質量管理,企業不能提供質量負責人培訓學歷、上崗考核等從業資質證明。(二)企業不能提供檢驗員的培訓學歷、上崗考核等從業資質證明。二、質量管理方面(一)企業所建質量管理體系未能有效運行。
  • 牙膏將在法律上屬於「化妝品」類別了! 這是怎麼回事?
    前幾天,國務院法制辦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明確把牙膏等口腔護理用品納入化     原標題:牙膏將在法律上屬於「化妝品」類別了! 這是怎麼回事?     在超市裡,牙膏們永遠被擺放在洗漱用品的架子上;而在不久之後,牙膏將在法律上屬於「化妝品」這個類別了。
  • 陝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17批次化妝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4月30日,陝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化妝品質量公告稱,為進一步加強化妝品質量監管,切實保障公眾化妝品使用安全,根據2019年陝西省化妝品監督抽檢計劃,陝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在全省範圍開展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
  • 化妝品行業深度研究報告:從β和α解析化妝品供應鏈的確定性投資...
    1)2016 年以前國內化妝品行業的發展主要由商超、百貨、CS、電商等渠道推動,其中 2010年以後線上崛起擠壓線下渠道,佔比較大的商超、百貨渠道分別在 2014/2016年跌至負增長,行業增速也放緩至個位數;2)2016 年起供給驅動化妝品消費升級,一方面關稅、消費稅下調推動外資高端化妝品大舉入駐天貓旗艦店,另一方面新銳品牌借社媒營銷風口崛起,國內化妝品市場逐步形成從低端到高端的產品矩陣並隨著需求多樣化而持續擴充
  • 化妝品代加工所需要辦理的手續及常見問題
    醫康生物-生產車間首先化妝品代加工辦理手續分為以下三種情況:一、沒有營業執照和商標的客戶對於此類的客戶,建議可以委託化妝品加工廠代理註冊營業執照、商標;待商標及營業執照下來之後就可以進行相關的化妝品代加工等業務了
  • 化妝品現違禁成分「EGF」問題產品已全部下架
    化妝品現違禁成分「EGF」問題產品已全部下架   近日,荔枝新聞報導了某化妝品品牌違規以「藥妝」、「輕藥妝」概念進行營銷,甚至有產品裡添加了化妝品違禁成分「EGF」。
  • 國家藥監局發聲:EGF不可用於化妝品等資訊大放送
    2 Lauren Conrad Beauty 將正式登陸Kohl's百貨 美國電視名人同名品牌Lauren Conrad Beauty在8月份首次亮相了彩妝系列,迎來一致好評。
  • 2017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接觸性皮炎最多
    是指化妝品所引起的皮膚及其附屬器大面積或較深度的嚴重損傷,以及其他組織器官等全身性嚴重損害。  6、什麼是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  是指化妝品不良反應發現、報告、評價和控制的過程。通過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一方面能夠鑑別因使用者皮膚敏感而導致的個體反應,指導消費者選擇和安全使用化妝品,另一方面能夠及時發現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進一步提升化妝品質量安全監管早期預警控制能力。  7.什麼是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
  • @海南人 怎麼辨別假冒偽劣化妝品?這APP一鍵可查
    市民現場領取資料,了解化妝品防偽等知識。海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達延 攝  在活動現場,如何選購化妝品?如何辨別化妝品真假?成為市民想要了解的熱門問題,對此,海南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工作人員苗會青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化妝品分為特殊用途化妝品和非特殊用用途化妝品兩類,每一類都對應相應的批准文號或備案號。」
  • 山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於召開山西省化妝品標準化技術委員...
    二、會議地點山西省黃河京都大酒店(太原市平陽路19號)北京廳。三、參會人員1.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領導及工作人員;2.山西省化妝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體委員;3.山西省化妝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人員;4.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直屬單位標準工作負責人及工作人員
  • 2017年影響化妝品行業的十大政策
    據悉,《辦法》對化妝品違法違規等監管信息的曝光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公開信息的範圍更全面更透明、公開時限縮短為監管工作完成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建立「跨部門」溝通機制等。 自《辦法》徵求意見以來,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已公開19條化妝品監管動態。
  • 東莞市公布化妝品經營企業監督檢查結果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18日,東莞市食藥監局官網發布通告稱,根據2018年東莞市化妝品安全專項整治計劃和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檢查計劃,該局組織開展了化妝品經營企業監督檢查工作,7月1日至11月30日,共檢查40家企業,發現5家經營企業未履行好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現將監督檢查結果予以通告。
  • 解密「醫用化妝品」背後的真相
    在新概念層出不窮的化妝品市場,「醫用護膚品」突然爆紅,尤其是各種「膠原貼敷料」、「透明質酸敷料」,聽起來高深莫測,和平時接觸的化妝品完全不同。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方法,讓不少消費者一下短路,很多皮膚遇到問題的小夥伴,以為遇到了大救星。那麼,這些所謂的「醫用護膚品」到底是什麼呢?甄垚今天就來解開背後的真相。
  • 國家藥監局:將開展化妝品「線上淨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
    來源:央視原標題:國家藥監局:將開展化妝品「線上淨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 記者14日從國家藥監局2021年首場新聞吹風會上獲悉,今年國家藥監局將在全國範圍內深入開展化妝品「線上淨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清理網上銷售的違法產品,嚴厲打擊利用網絡銷售違法化妝品的行為,維護化妝品網絡消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