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一縣政府為企業出具假證明 環保部:嚴查失瀆職

2020-11-30 中國網

法制網北京2月14日訊 記者郄建榮 陝西省禮泉縣政府竟然為企業出具虛假證明,環保部在公開通報這一問題時表示已向陝西省政府發出建議,要求其堅決查處在禮泉縣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禮泉海螺)試生產和竣工驗收工作中涉嫌失職、瀆職和弄虛作假的單位和個人。

環保部在近日公開的通報中說,去年10月至12月,環保部委託陝西省環保廳對禮泉海螺進行調查,最終查明,2009年5月8日,禮泉海螺2×4500噸/天熟料水泥生產線(18兆瓦純低溫餘熱發電)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通過陝西省環保廳批覆。

陝西省環保廳批覆明確要求禮泉海螺以整條生產線的邊界確定項目衛生防護距離為600米,完成衛生防護距離內的下韓新村、下韓舊村、莊子村、東頁溝村、西頁溝村五個村莊253戶1199人的搬遷安置。

「在禮泉海螺申請試生產過程中,禮泉縣政府出具的承諾函(禮政函〔2011〕5號)承諾『已完成衛生防護距離內200多戶居民搬遷任務,現還剩餘6戶尚未搬遷,其中,主廠區衛生防護距離內2戶已經搬離,拆遷工作即將開始;皮帶廊道衛生防護距離內4戶已經基本談妥,近期可籤訂搬遷協議。』」環保部透露,在禮泉海螺申請竣工驗收過程中,禮泉縣政府出具《禮泉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搬遷情況證明》(無文件號),證明禮泉海螺該項目600米衛生防護距離內,除下韓村1戶、莊子村2戶搬遷工作在2012年5月份完成外,其餘250戶全部完成搬遷工作。

隨後,禮泉縣政府又出具《關於禮泉海螺項目衛生防護區搬遷有關情況的說明》(無文件號),說明禮泉海螺項目環評報告書中涉及搬遷的下韓新村124戶,在新村北邊重新規劃了三條街道實施搬遷完畢;下韓新村最南邊一條街道距離廠區約600米,且處在上風位置。

在禮泉縣政府先後出具了三份虛假證明後,2012年5月28日,禮泉海螺通過該建設項目的竣工環保驗收。

禮泉海螺系上市企業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2015年12月底,陝西省環保廳現場核實發現該建設項目需搬遷253戶居民,目前72戶居民已搬遷,181戶居民尚未搬遷。對禮泉縣政府公然出具虛假證明幫助企業矇混過關的行為,環保部已向陝西省政府發出通報,建議陝西省切實落實對本行政區環境質量負責的主體責任,督促禮泉縣政府儘快完成禮泉海螺建設項目涉及的181戶居民搬遷任務,並堅決查處禮泉縣政府弄虛作假問題。

相關焦點

  • 山東嚴查「環保部督查組執法受阻」案 涉事企業停產整頓 4名涉案人...
    山東嚴查「環保部督查組執法受阻」案 涉事企業停產整頓 4名涉案人被依法傳喚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7年04月17日 14:41 A-A+   4月16日,環境保護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當天上午,環境保護部強化督查第十五督查組對位於濟南市歷城區仲宮的山東綠傑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依法檢查時受到阻撓,執法人員被扣留超一小時。直到公安機關到場後,才得以離開。
  • 環保部:2015年突發環境事件330起 重大事件3起
    原標題:環保部:2015年突發環境事件330起 重大事件3起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保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15年突發環境事件基本情況。2015年,全國共發生突發環境事件330起,較2014年減少141起,其中重大事件3起,較大事件5起,一般事件322起。
  • 環保部:4月份全國按日罰款達4100萬,移送案件201件
    :澎湃新聞 此次通報,環保部對廣東、浙江、江蘇、福建、山東、遼寧、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嚴查環境違法案件表示肯定。
  • 出具的檢驗檢測數據結果失實,一企業被處罰
    青島益康源職業安全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康源公司」)涉嫌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檢測數據、結果失實,該行為違反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依據該法,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益康源公司進行了處罰,處益康源公司罰款人民幣1萬元整。
  • [陝西新聞聯播]環保督察整改進行時-鹹陽:嚴查建築工地揚塵汙染...
    [陝西新聞聯播]環保督察整改進行時-鹹陽:嚴查建築工地揚塵汙染 拆除工藝落後磚廠 環保督察整改進行時-鹹陽:嚴查建築工地揚塵汙染,拆除工藝落後磚廠。
  • 觀點:以「客觀歸責理論」分析瀆職犯罪一則
    有這樣一起案件:被告人葉某利用其擔任某供水工程總指揮職務之便,將指揮部的兩筆1000萬元的定期存單分別為某兩家公司向銀行提供質押擔保,後因兩家公司到期無力還款,被銀行從存單中分別扣劃金額共1400萬元,損失至案發尚未追回。
  • 以「客觀歸責理論」分析瀆職犯罪一則
    在辦理本案過程中,對於被告人私自決定將本單位存單為他人做擔保行為是一種濫用職權的行為沒有爭議,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在於被告人的行為與造成國家損失1400萬元的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係,以此論證罪名和罪數問題。筆者以此案為依託,探析客觀歸責理論在瀆職犯罪中的適用。  如果適用客觀歸責理論分析本案,會清晰且明確地得出本案的損失應當歸責於被告人的結論。
  • 年前最後一次環保嚴查 山東、河南等農膜企業再次停工
    2019年下半年北方地區汙染天氣預警頻繁「串門」,環保嚴查已成常態。 據金聯創調研了解,山東省聊城市於19日發布重汙染天氣紅色預警,20日啟動I級應急響應,禁止下遊企業禁止使用國四及以下重型載貨車輛進行物料運輸,本次環保嚴查加強了對企業用車的管控,提高了車輛排放階段識別能力,加大路檢路查力度。
  • 假名、假指紋、假血樣,鑑定成了「親子關係」,「頂風作案」的司法鑑定所仍在招代理
    2020年9月新京報刊發《買來的「親生關係」:花3萬多,孩子被鑑定為「親生」》報導,揭露多家司法鑑定機構存在招代理、郵寄血樣等違規行為後,司法部再次發文嚴查親子鑑定中的「司法黃牛」。其工作人員表示,該所每月出具上千份司法親子鑑定報告,他們對婁底本市的被鑑定人採取上門取樣或要求到所取樣,但每月只有100份左右的業務量,其餘的是為各地代理或合作夥伴所出具的報告,「不查,你就一點問題沒有。」
  • 山西土煉油牽出硫酸大案 中央高層批示嚴查
    ­  當地老百姓印象中,類似「黑湖」「酸湖」不止一處。南方周末記者即發現兩處:一處位於交城青山河化工有限公司儲存場,一處位於交城小辛村太中銀鐵路旁。此前,交城青山河化工有限公司曾打廣告轉讓土煉油技術。­  山西省環保廳一位官員承認,最近山西省「雙打」辦召集各個部門研究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查處土煉油,但「還沒有專門針對硫酸專項治理」。
  • 陝西天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抓防疫促生產
    2月26日,早上8點正值上班節點,在陝西天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門口,兩名保安有序地給員工發放口罩、檢測體溫、消毒,並進行信息登記。該公司有員工165人,主要生產食品添加劑,產品質優價廉暢銷國內外。公司原計劃1月20日放春節假,突然接到大數量生產訂單,便取消放假,145名工人繼續上班。
  • 媒體調查陝西靖邊轉基因玉米:制種行業存暴利,違約現象普遍
    還得靠有關部門把種子市場好好管一管。縣政府完成了「規定動作」其實,關於轉基因種子的威脅,開春時靖邊縣政府已經有所感知,並開始防範。因為聽說東北和內蒙古地區出現了轉基因玉米,靖邊縣農業局開始擔憂,畢竟靖邊北部地區已經制種二十多年。考慮到自身力量的不足,靖邊縣農業局要求縣政府動員鄉鎮和村級共同防範非法轉基因和假種子。
  • 環保部發布八城市「限批令」 直指汙水處理
    環保部發布八城市「限批令」,直指汙水處理不善時隔華能、華電兩大電力巨頭被環境保護部實施「區域限批」僅1個月,新的一批區域限批令落在了8個地方政府頭上,起因是將未經「過濾」汙水直接排放江河湖泊7月23日,環保部公布,由於河北滄州市、山西晉中市、黑龍江綏化市、福建三明市和晉江市、湖北十堰市、湖南永州市和陝西商洛市8城市的城市汙水處理廠建設嚴重滯後、收費政策不落實、長期處於低負荷運行及無故不運行。因此,環保部決定實行區域限批制度。根據當日公告,對於這8個城市,環保部責令於今年年底前完成限期整改。
  • 有人以「石膏粉」賣假食鹽 安徽嚴查毒鹽入省
    中新社合肥六月二日電 (記者顧立軍)安徽省鹽務局為保障民眾吃上放心鹽,嚴防死守,嚴查毒鹽進入安徽市場。  二00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上午,安徽省鹽務局執法人員接到群眾舉報,私鹽販賣者從武漢市漢口站,用火車皮以「石膏粉」的名義販賣假食鹽到定遠縣爐橋站。
  • 陝西省環保廳嚴查黃陵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違法排汙問題
    陝西省環保廳嚴查黃陵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違法排汙問題 2018-04-16 07:25:00來源:陝西日報
  • 2月25日起,這樣轉帳將嚴查!
    其他各省(區、市)、深圳市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取消企業銀行帳戶許可工作。一、國務院和央行去年就已明確!2018年12月24日,國務院召開了常務會議,會議明確提出:在試點基礎上,2019年底前取消企業銀行帳戶開戶許可。
  • 你關注的夜間施工噪聲有結果了 甌海龍灣恢復出具證明
    記者在此前採訪中了解到,原本負責在技術方面把關是否確有連續施工需求的市區各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對於是否繼續出具「連續施工證明」反應不一。  其中,溫州市和鹿城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依舊出具連續施工證明,龍灣區和甌海區則不再出具。
  • 環保部:4月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件共201件
    環保部:4月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件共201件 2016-06-17 15:15:03   中新網6月17日電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
  • 環保部督查「2+26」城市大氣汙染近6成企業存在環境問題
    法制網北京8月9日訊 記者郄建榮 到8月7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督查已經進行了整整4個月,環保部8月8日夜間通報說,4個月來,28個督查組共發現22392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約佔檢查總數的56.3%。存在問題的企業中,涉氣「散亂汙」問題企業佔7109家。
  • 環保部攻堅京津冀秋冬季大氣治理 最高問責地市書記
    環保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介紹,這是第一次制定秋冬季的大氣治理方案,以往都是年度方案;也是第一次設定了秋冬季大氣治理改善比例的目標,對於各個城市,這是第一次「量身定做」量化的指標,過去原則性多,大尺度目標多,這次是目標精確到了每個市、區、縣。  劉炳江強調,行動方案不僅是改善空氣品質的攻堅戰,也是供給側改革和企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戰,方案創新提出了量化問責的配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