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累計提取廢油脂4萬多噸 餐廚垃圾為何能「變廢為寶」
「附近有一個集中收運點,我們店裡的餐廚垃圾每天中午和下午各送一趟,不費事。」肖先生在湘春路上經營一家小炒店,門面不大,生意還算紅火。2015年,全市小餐飲單位餐廚垃圾「分散收集、集中轉運」模式在開福區試點。作為首批籤約的商戶,肖先生和周邊的店老闆們很快適應了這種收運模式。
-
分類好的垃圾去哪兒?「圾不可失」變廢為寶
「大家都很樂意,拿來垃圾後還能帶走有機肥回去種花。」羅師傅說,廚餘垃圾送到驛站垃圾桶後,他們要對垃圾進行過濾、瀝乾,統一收集達到80公斤後就可以放進生化處理機,機器不斷「咀嚼」,24小時就能產生有機肥料。50公斤的廚餘垃圾可產出10多公斤有機肥,「佳佳」日處理廚餘垃圾量300多公斤。
-
垃圾分類時代下變廢為寶的也可以是服裝的面料
2019年6月25日,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初次提請審議。草案對"生活垃圾汙染環境的防治"進行了專章規定。
-
福建紅廟嶺是怎麼變廢為寶的?——垃圾分類不是無用功 每種垃圾都...
垃圾後端處置的「主戰場」——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自2017年啟動新一輪升級,短短2年多時間,已躋身全國同類型園區前列。紅廟嶺是如何變廢為寶的?昨日,記者第三次探訪產業園,發現除了可回收物運往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外,其餘各類垃圾在紅廟嶺都有自己獨特的變現軌跡。
-
臭氣烘烘的餐廚垃圾如何變廢為寶 1噸餐廚垃圾可變成80立方米沼氣...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消耗各種各樣的食物,同時產生了大量餐廚垃圾。餐廚垃圾處理是一個城市綠色能源建設的一個重要窗口。那麼,這些餐廚垃圾最終會如何處理?近日,記者走進市偉明餐廚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近距離了解餐廚垃圾變廢為寶的奇妙旅程。
-
「就近就地處置」——餐廚垃圾變廢為寶
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站。昭山服務區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示範項目位於湘潭市嶽塘區昭山服務區,2020年6月20日建成並投入運行。紅網時刻12月24日訊(通訊員 彭詩穎)12月22日,現代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志中到昭山服務區察看了現代環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現代環投」)研發的「網際網路+垃圾分類及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示範項目」運行情況,在詳細了解項目的工藝流程、處理效果後,給予了高度評價。
-
安徽建築垃圾將推行分類收集管理 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
安徽建築垃圾將推行分類收集管理 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北極星固廢網訊:除了生活垃圾外,安徽全省建築垃圾以後也將逐步推行分類收集和管理。近日,記者從安徽省住建廳獲悉,安徽五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加強建築垃圾管理及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規範城市建築垃圾管理,推進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有效解決建築垃圾汙染環境問題,維護好全省城鄉生態文明。規劃:推進全國建築垃圾治理試點建築垃圾,是城市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棄土、磚渣、棄料及其他固體廢棄物。
-
雲南大理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
雲南順豐洱海環保科技公司餐廚垃圾收運負責人趙紹斌說。 別人眼中的餐廚垃圾,在他眼中卻是寶貝。過去,餐廚垃圾排入下水道會汙染水質,如今依託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不僅能緩解環境汙染問題,而且實現了「變廢為寶」。 趙紹斌介紹,餐廚垃圾處理首先難在收集。
-
變廢為寶 前景無限——各地推進垃圾分類掃描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 題:變廢為寶 前景無限——各地推進垃圾分類掃描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鄭生竹 「綠色帳戶」吸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智能化垃圾分類、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國各地正在因地制宜採用激勵辦法和剛性約束手段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推進垃圾無害化處理
-
老外發明新型海洋垃圾收集船,全天24小時工作,為人類解決難題
國外發明新型海洋垃圾收集船,全天24小時工作,為人類解決難題如今要說到威脅人類生活的首要問題,環境問題絕對排名靠前,近些年來很多國家很多城市都非常注重對於環境的保護。其中海洋保護也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卻往往也是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部分。
-
吃2000噸垃圾吐96萬度電能!垃圾在這裡變廢為寶
這個地方森林環抱,鳥語花香,也許你會以為這裡是一個新開的郊野公園,但其實這裡是一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這裡每天會吃進2000多噸垃圾,吐出96萬度電,按照每個家庭一天六度的用電量來算,可以供給16萬戶家庭。這一切就發生在這裡。這裡是上海天馬生活垃圾末端處置綜合利用中心。
-
桃江:參觀垃圾焚燒發電廠 感受變廢為寶全過程
紅網時刻益陽10月16日訊(桃江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夏煒 劉劍)10月16日,桃江縣馬跡塘人民政府組織部分村民代表來到江蘇光大環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實地參觀了垃圾焚燒發電廠區全封閉垃圾吊控室、中央控制室、焚燒爐、煙氣處理系統等地,感受了生活垃圾「變廢為寶」的奇妙之旅。
-
每天「吃掉」15噸餐廚垃圾
這裡就是章丘市餐廚垃圾處理中心,3億隻蟑螂每天可吃掉15噸餐廚垃圾,開創了國內生活垃圾處理新模式。資料圖7月18日,記者在章丘餐廚垃圾處理中心看到,倉庫裡成堆的餐廚垃圾先被工作人員自製的製漿機運上傳送帶,被粉碎並打成漿狀後,便沿著輸送管道運至了隔壁的大型蟑螂飼養室。
-
全市日收廚餘垃圾714噸,較一個月前增加約572噸 垃圾強制分類...
在玄武區新街口街道,除了督導員每天按時上崗,街道還通過多部門組成的巡查隊伍每天來回於35個小區的63個收集點位,用四分類收集設施到位、督導員到位、分類到位和督查檢查到位的「四到位法」,倒逼物業讓垃圾分類真正動起來。廚餘垃圾日收運量達714噸垃圾分類分得如何,廚餘垃圾量最有說服力。
-
【聚焦】國外餐廚垃圾的處理方法
北極星環保網訊:英國:變廢為寶將餐廚垃圾通過處理變為有機化肥的做法在英國很早就付諸實踐。這種變廢為寶的做法很簡單,就是把餐廚垃圾集中起來,堆肥發酵,最終成為有機肥料。新理念被民眾接受後帶動了餐廚垃圾處理設備的興起。大型酒店、飯店、食品連鎖店把餐廚垃圾收集起來,通過設備處理後生產出有機肥料在市面上出售。英國的一些閒置土地也被投資開發利用。英國的一家公司出資購買了一塊閒置土地,在土地上把收集的餐廚垃圾處理成有機肥,然後把施過肥的土地分配給社區居民種菜。
-
章丘用蟑螂吃垃圾:每天吃掉15噸 衛生種群控制存疑
來源:新京報章丘用蟑螂吃垃圾 衛生種群控制存疑3億隻「美洲大蠊」蟑螂每天吃掉15噸廚餘垃圾,網友擔心蟑螂成災,專家質疑種群控制與公共衛生問題工人在孵化室進行蟑螂卵鞘孵化。受訪者供圖蟑螂是人們公認的害蟲之一,近日,山東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利用「蟑螂吃掉垃圾」的生物無害化處理垃圾的方式引發熱議。
-
...市200個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3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介紹。記者從會上獲悉,經過5年來的工作,200個居民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市本級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
阿斯創鈦業(營口)有限公司年處理15萬噸鈦鋯礦砂選礦項目環境影響...
阿斯創鈦業(營口)有限公司年處理15萬噸鈦鋯礦砂選礦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作者: 2018-03-01 10:31 來源:東北新聞網
-
神秘黑水虻成為垃圾處理新技藝?——專吃餐廚垃圾
北京市餐廚垃圾主要來源於餐飲業、小吃店、快餐店、集體食堂等4萬多家餐飲服務單位。北京市餐廚垃圾年產生量約為80萬噸,預計2020年約106萬噸。目前已建成10座集中處理設施和30座就地處理站,總處理能力1402.8噸/日。 近日,一項利用「生物處理工藝」處理餐廚垃圾的新技術,正在東城區試點運行,目前每天可處理餐廚垃圾200噸左右,可謂既環保又高效。
-
我國建造的「吞噬獸」,每天吃掉5000噸垃圾,3天後變成「寶貝」
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之中處處都是可見垃圾的身影,中國作為一個超級人口大國,同樣也是垃圾製造大國,每年的垃圾產量可達3億噸,一直以來隨著我們國家的發展,很多人都考慮這些垃圾難道就真的一無是處了嗎?能不能將這些有害物品轉變成有利於人類發展的資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