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換發後的殲20機動性將超過F22,長頸鹿竟成意外大功臣

2020-11-25 騰訊網

2018年珠海航展上,矢量動力殲10那空中驚鴻舞一樣的完美機動瞬間折服了國人並震驚世界,然而很多人也會由此產生疑問:在落葉飄、眼鏡蛇等高過載機動下,飛行員在這種條件下又是如何準確避免自己無法動彈並做出準確敏捷的操縱呢?這就要歸功於長頸鹿了,這種優雅美麗又溫柔的動物不但是世界上最高的動物,也是人類仿生學的典型參考對象。

過載飛行時,紅視和黑視是飛行員面臨的一大危險隱患

一般人也會感受到過載這種現象,例如乘坐電梯上下啟動和停止的瞬間,所有人都會感到血液上湧或向下肢方向活動,這就是最輕微的反應。而在遊樂場體驗過山車,蹦極模擬或大擺錘時這種反應就明顯的多,雖然這種高度刺激的活動會讓一些人由此瞬間分泌大量腎上腺激素以至於十分暢快,但也有不少人會感到難以忍受。而戰鬥機飛行員或航天員在瞬間就會感受到9-10倍重力加速度的過載,其壓力可想而知,而由此就出現經常困擾他們的紅視和黑視現象。例如黑視就是在飛行員駕駛戰機上仰快速拉升時,巨大加速度和慣性會讓飛行員頭部血液向下流動導致腦部缺血,這時眼前會一片漆黑手腳麻木,這種現象直到過載結束後一段時間才會結束。由於這段時間很可能還會讓人失去意識,所以時間稍長就很可能導致機毀人亡!而紅視則相反,即戰機俯衝時飛行員下肢血液湧向頭部,視網膜受到此影響後除了一片血紅色什麼也看不見,如果情況嚴重甚至會導致眼球永久性損傷甚至腦出血,無疑也很可能出現嚴重事故。

現代的抗荷服已經發展到一體化的水平

從螺旋槳時代開始,各國就開始注意到這一問題並開始了針對性解決方案。首先,飛行員必須有健壯體魄,例如各國戰鬥機飛行員都要進行高強度仰臥起坐、跳繩和長跑來維持肌肉、肺活量和骨質量。根據研究仰臥起坐可以提高肌肉比例,增強腹肌對血液的控制進而延長過載時血液循環時間,避免血液慣性流動以最大限度延遲黑視。根據美軍研究,肌肉越發達的人黑視概率出現也更低。而長跑則有助於提高心肺機能,這可以確保飛機大動作機動時飛行員可以得到更多氧氣維持各器官以儘量避免黑視。而跳繩則有助於讓肌肉張力長時間維持高狀態,最終增厚骨外層密度進而提高整體的骨骼韌性,同時身體各個關節也會更為靈活協調,最終有助於血液可控性循環。然而隨著戰機技術性能進步,單純依靠鍛鍊提升人體自身調節力無疑局限性較大,所以飛行服外的抗荷服也由此應運而生。抗荷服嚴格意義上應當稱為抗荷褲,因為它沒有上衣,其結構由尼龍材料構成,其原理就是大過載飛行時可以通過充氣方式將飛行員下肢緊緊束縛,阻止血液湧入下身進而維持腦補血液供應。根據研究抗荷服可以讓飛行員的抗過載能力提高1.6倍重力加速度,而不穿抗荷服出現黑視的可能性可超過90%!

長頸鹿的身體結構給科學家重要啟示,由此發明了抗荷服

而抗荷服就是人類通過對長頸鹿的研究而發明的成果,長頸鹿作為目前世界最高的陸地動物,頭部和心臟距離往往達到2-3米,其重達十公斤的心臟可能產生300毫米汞柱的收縮壓,其每分鐘跳動達到150次,這種為大腦供血的生理結構讓長頸鹿按照人類標準看屬於絕對的高血壓,正常情況下高血壓患者劇烈運動時很快就會頭暈甚至出現危險,而且長頸鹿口渴時低頭喝水時幾乎相當於人類倒立,很快就會導致腦充血而十分不舒服。然而長頸鹿不但十分敏捷,長跑水平甚至超過獅子,而且低頭喝水時也沒有任何不良反應。這主要是由於其生理結構導致的,因為長頸鹿的表皮很厚甚至獅子都難以咬穿,而且其血管附近還有極為發達的肌肉,可以和厚皮一道能有效壓縮血管控制血流量,不但可以限制血液到下肢聚集也可以協助下肢血液向上流,這就避免了血壓發生劇烈變化。另外長頸鹿低頭時,靜脈內類似閥門的瓣膜還會自動關閉,猶如一個單向閥,這就避免了腦血管壓力過大。所以動物學家很快結合現代科技,最終形成了抗荷服。早期抗荷服是充氣模式,即發生過載時氣泵會向氣囊中充氣壓迫血管,避免血液大量流動,極大避免了紅視和黑視,但充氣式也存在反應速度慢的弱點,所以後來又出現了充液抗荷服。隨著戰機高空性能的提升,高空代償服也應運而生,它是在飛機密閉性破壞或飛行員跳傘後提供氧氣以防止因缺氧和人體內外壓力不足導致肺受損。而今,抗荷服已經發展到了一體化、通風和代償三位一體的水平。

充氣式抗荷服的工作原理

相比於充氣抗荷服,液體抗荷服帶來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因為現代化戰爭中飛行員必須幾秒鐘內就做出準確判斷,但此時巨大過載下往往會分散飛行員的精力進行充氣作業,這就難免讓本就處於腦力體力和心理抗壓極限的飛行員影響其執行任務的效率。而液體抗荷服就可以讓飛行員省略了抗荷動作,從而更為集中精力。根據測試研究,即使沒有輔助呼吸系統協助,身著液體抗荷服的飛行員也可以在飛行模擬實驗室中成功接受了12倍重力加速度測試。同樣的高過載飛行時他們的胳膊還能活動自如,身著在8-9G過載時他們還可以飲食和自如通話,結束測試後疲憊度也要低得多。人民空軍最初的抗荷服和很多其他武器設備一樣參考了蘇聯同類的技術,又在該基礎上研發了多種不同的充氣抗荷服。進入新世紀後新型戰機的性能也讓空軍對新型抗荷服的需求呼聲日益提高,例如殲10的最大過載達到9-10G,過載增長率6-10G/秒,其持續時間可達45秒,傳統的抗荷服自然難以滿足需求。

矢量動力殲10也體現了中國新型抗荷服的水平

隨著殲16服役,中國新型的一體化抗荷服也研發成功,它不但融合了高空缺氧代償能力和通風散熱功能,而且簡化了結構和操縱方式,抗荷效果也有提高。測試表明這種抗荷服在飛行員進行抗荷正壓呼吸和腿部適當緊張時可以達到9G防禦能力,其水平不亞於美軍現役的EAGLE和ATAGS兩種抗荷服。而殲20這種五代戰機的服役,對抗荷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變化,從目前資料顯示中國最新的液體抗荷服已經具備了低重量,抗荷敏銳,散熱快且舒適的特點,測試中4-5G過載時飛行員可以徹底放鬆,9-10G大過載時能迅速恢復正常,對正壓呼吸系統的需求也大幅降低。進行離心機測試時,甚至在15G驚人過載時也能讓飛行員頭腦清醒,從這種情況來看殲20很可能在換發後已具備了更勝美軍F22的超音速機動性,而且從其性能來看未來中國採用電磁彈射起飛作業的航母也多半會配備超強機動性的五代戰機,新型液體抗荷服也將成為中國未來艦載機飛行員的標配。

相關焦點

  • 中國殲20與美國F22戰機相比機動性如何?專家的回答贏來滿堂喝彩
    在航展期間,我國殲10B裝載矢量發動機後進行了空中高難度動作表演,即「眼鏡蛇機動」,這意味著我國已經解決了困惑已久的心臟問題。除此之外,我國盼望已久的殲20表現也驚豔全場,在空中完成了一系列具有極高性能要求的動作,在殲20飛過的空中會留下一股強烈的脫體氣流,場面很震撼,瞬間成為全場的焦點。既然殲20性能那麼強大,那麼與美國F22戰機相比機動性如何呢?專家的回答贏來滿堂喝彩。
  • 5架陣風戰鬥機抵達後,印度全軍上下一片喜氣,戰力已超中國殲20
    根據參考消息報導,之前印度從法國採購的5架陣風已經抵達該國,印度全國上下一片歡迎,軍隊上下可以說是一片喜氣洋洋,印度媒體更是對這款戰機大肆吹捧,聲稱該戰機的戰力已經超越了中國的殲20。
  • 總師刊文:如果只比設計理念,殲20比F22先進了整整一代
    就憑超機動、超音速巡航、超級航電、超級隱身四個超S指標,然而,任何飛機的評價都是基於一定的時代背景的,F-22設計於80年代,30多年過去了,這款飛機早就不再稱得上全球領先了,最近,著名的殲-20總師楊偉院士在重磅期刊《航空學報》上刊文研討六代機設計標準時,對飛機代差的由來論述非常精闢,其觀點就可以被歸納為,殲-20的設計理念要比F-22整整先進一代。
  • 殲20將換裝國產航發,性能匹敵美國F22,俄制發動機將成為歷史!
    中國正在不斷改進渦扇-15發動機,以期殲20裝備後性能可匹敵美國F-22猛禽戰鬥機的性能。然而,由於疫情的影響,研發進度已經落後,現在改進型渦扇-10C渦扇發動機的性能已經可以與俄羅斯AL-31F發動機媲美,殲20將換裝國產航發,不受俄羅斯發動機的限制。
  • 殲20高速高機動隱身的核心設計,這樣學到F22的精髓
    和國內的一些觀點不同,F-22採用的融合化、多組渦流增升裝置複合的設計,是五代機兼顧高速飛行、高機動能力、隱身能力的核心技術,是人類飛行器設計史上的一次重要飛躍;這種思路被殲20所學習繼承,並成為其高機動性設計的核心源泉。
  • 為什麼說殲20比F22強?只因殲20靠一項獨門絕技能輕鬆圍毆F22
    這樣的話,和體系脫節,就勢必沒法將其戰力最大程度上發揮出來,那麼我們的殲20會不會也有這個問題呢?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我們憑藉後發優勢,已經完美避免了這個問題,而美國做到這一點卻用了10年時間。我們知道,殲20的隱身性能是很強大的,強大到一旦進入隱身狀態,自己人都發現不了,所以在某些情況之下,比如航空指揮管制當中,反而需要殲20主動將自身的隱身性破壞掉,讓我方雷達能夠看到自己。
  • 殲20B即將量產,新航發不輸渦扇15,三維推力矢量機動性大增
    二十年過去,由於資金、技術等問題的限制,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成功並完成五代機研製項目,推出殲-20系列和蘇-57一直以來,國際上對於我國是否掌握完整的五代機建造技術持懷疑態度,要知道五代機之所以被譽為現役中最先進的戰機,關鍵就在於第五代航空發動機的使用,以及對低可偵測性技術的全面運用。
  • 殲20尺寸終於首度曝光:那些詬病其不及F22的都沉默了
    近日一張殲-20與殲-16戰機同框的照片在網絡上曝光,隨著這張照片的出現,殲-20的尺寸也首度以最精準的樣式亮相了。中國五代戰機殲-20在尺寸方面的神秘面紗讓多少人心裡痒痒,之前美軍曾推測殲-20長度應該達22米,所以美曾一度認為殲-20空優能力絕對欠火候。
  • 美F22戰鬥機升力係數1.5,中國殲20有2.3?巨大誤解!
    長期以來,全世界對於F-22戰鬥機的認識一直在不停搖擺,最早90年代的看法,就是一個F-117攻擊機的升級版本,隱身性能強悍,但是機動性差,隨著2005年F-22A戰鬥機服役,美國空軍不停在公眾面前做飛行表演,優越性能直接讓所有人閉嘴,隱身沒有人懷疑,機動性也讓所有人佩服:迄今為止,F-22戰鬥機是地球機動性最強的戰鬥機!
  • 殲20的主要作用是什麼?截擊作戰只是一方面而已
    隱身是殲-20最大的特點,超機動性和隱身能力組成了殲-20戰鬥機的強大突防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則給殲噸,單發軍用推力為10噸左右,雙發20噸。
  • 查重軟體實錘!傅明論文抄襲率竟高達89%
    查重軟體實錘!傅明論文抄襲率竟高達89% 中超裁判傅明論文涉嫌抄襲事件引發熱議,今天知名論文查重軟體paperfree在官方微博上發布檢測報告,並表示:傅明論文抄襲率89%,已經實錘了,他的論文就是抄襲的。
  • 日本的零式戰機弄巧成拙,殲20卻完美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殲20有一個可以借鑑的對象,那就是日本的零式戰機,不過殲20並未模仿日本人當年解決問題的方式,而是走了一條自己的道路。,直到後來美國繳獲了一架完整的零式戰機後,才弄清楚零式戰機背後的貓膩。另外零式戰機沒有防彈鋼板,導致飛行員很容易被機槍火力殺傷,並且零式戰機沒有自封閉油箱,美軍戰機使用12.7毫米機槍發射穿甲燃燒彈,往往僅需1、2發子彈就能將零式戰機打爆。而美軍的F4F戰機雖然略顯笨拙,但是擁有極佳的防護性能,零式戰機的7.7毫米機槍往往命中100多發都很難擊落野貓戰機,野貓戰機帶傷返航的成功率也遠遠高於零式戰機。
  • 殲-20:是美標第4代隱形戰鬥機,超音速巡航能力有所欠缺
    所謂隱形戰鬥機「4S」標準,是指「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超強隱形能力」和「超視距打擊」等。 按美國他提出的「超音速巡航」,是指戰鬥機在不開啟加力的情況下,能夠持續在1.5馬赫以上進行超過30分鐘的超音速飛行。
  • 事後復盤,殲20戰鬥機一飛沖天,不辱使命
    中國航空工業和國家政府計劃幾乎同步,在65之前由於各種原因,規劃都不是很成功,實際上航空工業真正走入正軌快車道還是從2003年開始,殲10戰鬥機成功試飛裝備部隊,從此之後中國航空工業井噴,10年之內就成功研製了殲20雙發隱身重型戰鬥機和運20大型運輸機,去年直20通用直升機也開始頻繁露面,還剩下一個類似美國B2隱身轟炸機的轟20隱身轟炸機,也是遲早的事情。
  • F22猛禽最高爬升2萬米,蘇57最高1.9萬米,那我國殲20呢
    ,可殲20在爬升極限方面完全不輸美俄,甚至已經超過了俄羅斯,其爬升極限是2萬米,不過按照當前世界的科技水平來看,五代機能夠達到2萬米其實已經夠用了,這主要是因為當戰機可以爬升到2萬米的高空時,幾乎已經能夠做到不受任何來自地面的威脅。
  • 殲20換裝渦扇15後,性能將提升多少?最厲害的一點是它,沒有代差
    (原標題:殲20換裝渦扇15後,性能將提升多少?最厲害的一點是它,沒有代差) 近日,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稱,預計在2019年,中國自行研製的殲20,將試用國產渦扇15發動機,這將大大提高殲20的機動性和隱身能力,屆時,殲20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五代隱身戰機。
  • 殲20的飛彈命中率很低,陣風戰機勝算更大
    這份論文以AIM-120空對空飛彈為例,統計了這款飛彈在實戰中的表現,AIM-120在超視距空戰中擊落了6個目標,但是為了擊落這6個目標,卻消耗了12枚AIM-120,這意味著目前最先進的超視距空對空飛彈,單發命中(毀傷)概率只有50%。
  • 殲-14「雪鴞」與殲-20「威龍」競爭落敗的原因是什麼?看看
    因為殲14雪鴞戰鬥機的尺寸太大,而且隱身太差,另外氣動設計太過於保守了,可以看作是一個比俄羅斯的蘇57還差的飛機,但是殲20卻要強很多,比俄羅斯的蘇57先進很多,設計也更加前衛,因此選擇殲20是正確的。
  • 殲20換裝太行WS15發動機後,會取消機尾腹鰭嗎?
    殲20的腹鰭著實讓軍迷們看不順眼,但這是殲20隱身設計考慮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設計師們的神來之筆,不但不會減小隱身性,反而還有所加強。下面就具體說說 首先殲20的氣動布局已經定型了,即使安裝WS-15大推力發動機,腹鰭也會保留下來,這是殲20自身整體氣動布局決定的,而且這種布局是在F22超大垂尾基礎上的一種優化設計,而我們自己還是那麼不自信,總是懷疑自己!
  • 為何與殲20胞弟,沈飛「雪鴞」相似
    成飛最早製造單發殲-7戰鬥機時,沈飛製造雙發殲-8戰鬥機,兩架同樣發動機型號的戰機,成飛在90年代開始製造殲-10戰鬥機時,沈飛製造的殲-11戰鬥機,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發動機型號一樣,一個是單發,一個是雙發,進入新世紀,誰都想不到,形勢徹底改觀,成飛研製出雙發重型戰鬥機殲-20,沈飛卻走了偏門,搞了一款推力適中的FC-31突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