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立下「微信遺囑」,要把父親留給她的話傳給孩子
金羊網 2020-03-21
珍惜當下,關愛家人,即日起到清明節中華遺囑庫免費開放微信幸福留言。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甘韻儀
通訊員 龐幸華
大約一個月前,中華遺囑庫發布了「微信遺囑」功能,現再向全社會發出倡議:把每年的3月21日定為「幸福留言日」,為您深愛的人,留下美好的祝福和囑託。
21日當天,中華遺囑庫宣布,從即日起至清明節期間,免費開放「幸福留言」小程序,方便公眾留下「微信遺囑」。需注意的是,「微信遺囑」並非法律意義的遺囑,對於涉及房產、財產等分配的內容,還需在線下進行。
「微信遺囑」訂立頁面
另悉,中華遺囑庫已整理了《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將於3月28日上午通過網上直播的形式進行發布,將首次公布60周歲以下人群訂立遺囑的相關數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網絡諮詢量暴增
據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華遺囑庫考慮到員工以及市民的安全,暫停了全國各登記中心的現場接待和登記服務,但網絡諮詢、預約,包括新設置的「微信遺囑」,正常開放。記者從中華遺囑庫獲悉,目前線上諮詢、預約以及立「微信遺囑」的人數明顯增加。
中華遺囑庫管理服務部主任湯婷婷介紹,以往網上諮詢量每天只有十幾人次,但2月以來,每天諮詢量最高達400人次,進入3月,每天諮詢量也有200人次左右。
40至50歲這個年齡段的諮詢人數和預約人數最多,30至40歲的諮詢人數也有明顯增加趨勢。從性別比來看,諮詢人中女性明顯多於男性,性別比大約為6:4。
「微信遺囑」或將成為情感表達新渠道
在疫情防控期間,中華遺囑庫的工作人員得知,一些人萌生了為至親好友留下囑託與寄語的念頭。為此,他們專門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緊急開通「微信遺囑」服務功能,目前已運行約一個月。
市民留下「微信遺囑」已徵得市民公開同意
據悉,目前法律上並沒有「網絡遺囑」這一立遺囑方式。「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遺囑通常會被認為是一種對家人的囑託、對後人的寄語。中華遺囑庫推出此項服務也是基於廣大群眾的需求。」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表示,此次推出的「微信遺囑」服務實際上是一種「情感遺囑」。開通一個月以來,已有近千位網友訂立,既有八旬老人,也有剛成年的年輕人。
而「微信遺囑」的內容主要有「對子女的寄語」「交代親人相互照顧的囑託」「對親人表達自己情感」「回憶往事」等,傳遞對象最多是對子女。
年輕人中,對父母的寄語多於對戀人的叮囑。也有一些是對戀人或配偶的表白,但數量不多。「這一點也很符合中國人的情感表達習慣。」陳凱說,他同時強調,對於涉及財產內容的遺囑,還是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到線下辦理。
70後立「微信遺囑」將父親留言做家訓
「50歲的你,還好嗎?此刻想像著你的樣子、你的狀態,還是一樣的熱血沸騰嗎?還是一樣的登山跑步嗎……」
今年「321幸福留言日」,中華遺囑庫還邀請到一位訂立過「微信遺囑」的市民張女士,來參與官方宣傳視頻錄製。
「我記得去年5月20日,中華遺囑庫就推出了『幸福留言』小程序,那天我就做了留言,是寫給女兒的。」張女士一邊說,一邊打開手機微信,第一次寫留言時,她沒多想,就直接寫給了女兒,其中有一句話:女兒,媽媽希望你做一個善良正直、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句話是我父親留給我的,他在世時,一再給我們姐妹三人說這句話。他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父親兩年前去世,還做了遺體捐贈。」說到這裡,張女士留下了眼淚。
「我把這句話留給女兒,也希望她能夠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我覺得『幸福留言』留給孩子們的精神財富可能比物質財產更重要。」張女士說,她留言的同時還給女兒留下了三張照片,「一張是我們一家三口的合影,一張是我和女兒的合影,還有一張最珍貴,是我父親去世前我親手操辦的父母金婚的全家福,等她收到這份禮物時,我想她會明白媽媽的心意。」
今年,她再次留言,但是留給自己的。張女士是一位金融行業從業者,疫情發生後,對她的工作影響很大,但也由此為她換來了一個特別的「長假」。「疫情導致自己的工作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很焦慮,女兒給了我很大鼓勵。在女兒的幫助下,我搗鼓起抖音這些新玩意,在網上讀一些有關財富傳承方面的書給網友聽,最多的時候有1萬多人在線,我現在是樂此不疲了。」張女士說。
新聞加點料
1、中華遺囑庫是?
中華遺囑庫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於2013年共同發起的公益項目,作為地方分庫的廣東遺囑庫成立於2015年,廣東遺囑庫第一登記中心位於廣州越秀區五羊新城明月一路60號、第二登記中心在天河區華穗路保利克洛維中景A座2622室。該項目面向老年人進行免費服務:凡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填寫預約卡後,可以免費辦理遺囑諮詢、起草、登記和保管。
中華遺囑庫廣東分庫第一登記中心
2、「微信遺囑」可以寫什麼?
「微信遺囑」目前主要用於傳遞親人、朋友間的情感,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都可以。「微信遺囑」除了可以通過文字形式以外,還可以上傳錄音、視頻和照片。但需特別說明,「微信遺囑」並非法律意義的遺囑,對於涉及房產、財產分配的內容不合適放在微信遺囑中。
編輯: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