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囑"色變:市民法律意識提高 提早訂立遺囑或可避免糾紛

2021-01-08 湖南在線

糾紛案增多,不再談「囑」色變

市民法律意識提高,提早訂立遺囑或可避免糾紛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習慣把攢下的財富蔭及子孫,讓日子過得更好些。在改革開放前,房屋是以公有制為主導,那時的遺產繼承糾紛很少。但隨著私有房產的合法化,人們變得富足起來,同時因為法律意識的提高,這類官司近幾年正逐年遞增。■記者 楊昱 實習生 關茗予

現狀

因繼承問題到法院打官司不再「丟臉」

湖南融邦律師事務所婚姻家事團隊負責人鄒露璐認為,以前,人們受傳統社會「重男輕女」等觀念的影響,家產「傳男不傳女」,出嫁女多自願放棄父母遺產的繼承;過去人們認為「家醜不外揚」,即使因繼承問題產生糾紛, 也不願意訴至法院。「不過,隨著群眾法律意識的增強,男女平等觀念的普及,到法院打官司也不再是『丟臉』的事。」

鄒露璐說,在具體案件中,很多被繼承人由於生前未訂立遺囑,為繼承糾紛埋下了隱患。「很多老人忌諱談論生死,也對如何訂立有效的遺囑不了解,更擔心子女曉得遺囑內容後被誤解或被遺棄,他們很少會在生前訂立遺囑。即使他們生前立下了遺囑,也會有一些訂立得不規範導致繼承人糾紛或遺囑被判定為無效:比如有的在緊急情況下立了口頭遺囑,但緊急情況消失後沒有再次進行安排,口頭遺囑失效;代書遺囑的見證人都是繼承人;立遺囑人本身患了老年痴呆,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等。當然更多問題的就是自書遺囑,關鍵的財產分配部分出現歧義或漏洞。」

特徵

遺囑的內容與形式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

「繼承案件多涉及不動產繼承,特別是夫妻共有或家庭成員共有的,在權屬認定上比較困難,當事人出於各自利益難以協商一致,讓案件更為棘手。」鄒露璐說,繼承糾紛涉及複雜的家庭關係,特別是涉及被繼承人再婚的家庭,因親情基礎較為薄弱,在遺產問題上互不讓步。在涉及房產等價值較大的財產繼承問題上,雙方當事人矛盾易激化,很難從中調解。

「遺囑的訂立不規範,很難讓其他人信服。多數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均需進行筆跡鑑定 ,而因為被繼承人已死亡,繼承人難以提交被繼承人生前作出的符合鑑定條件的比對樣本,導致鑑定難以進行。」鄒露璐說,遺囑分為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五種形式,由於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這四類遺囑在製作上不規範形式上不完整,極易讓相關當事人對遺囑提出異議。

「 比如說我碰見過好幾起這樣的案件,其中一起案件是這樣的。立遺囑人坐在病床上,插著呼吸機。旁邊坐著1個繼承人,然後另外1個繼承人拿個攝像機拍。坐著的繼承人拿出一張紙事先列印好遺囑內容的紙,把這份遺囑內容念給老人家聽。念完問了幾個問題,最後老人家在紙上面籤字按手印。繼承人認為這個遺囑的效力完美無缺,但是這份遺囑最後被法院認定為不成立,不符合任何一種遺囑的形式要求。遺囑的內容與形式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

提醒

提早做好遺囑,未雨綢繆

「出於對家人的關愛,同時也為了減少繼承上的成本,提早安排訂立遺囑,是非常有必要的。」鄒露璐認為,尤其是現在大家的財富積累越來越多,一旦遭遇意外或風險,對家人和財產的影響特別重大,不但損失慘重,而且很難從頭再來。

「遺囑有很多功能,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定向傳承和定紛止爭。」鄒露璐說,遺囑的定向傳承功能可以防止財產旁落,讓你把你的財產給到你想給的人。定紛止爭功能則可以防止家人內鬥,讓繼承人理性選擇、停止爭奪,有利於維護家庭和諧。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只有專業規範的遺囑,才有可能實現這些功能,還能一定程度簡化未來辦理繼承的繁瑣手續。而如果不是專業的規範的權威的部門辦理的遺囑,則起不到這樣的效果。

數據

遺產糾紛案逐年遞增

8月16日,記者從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自2016年以來,遺產繼承糾紛全市兩級法院一審案件(含法定繼承糾紛、遺囑繼承糾紛、被繼承人清償糾紛、遺贈糾紛、遺贈撫養協議糾紛)共930件,其中 2016年為212件,月均17.7件;2017年為234件,月均19.5件;2018年為273件,月均22.8件;2019年1月至8月中旬為211件,月均30.1件(按7個月計算)。

街採

40後:沒必要立遺囑

今年75歲的代奶奶認為,如果家裡有紛爭,而繼承人又多,提前訂立很有必要,能確保一些後事儘快處理好。

「有財產才該立遺囑,自己也沒什麼財產沒必要立啊,要是兒女不孝順的話,就跟兒女說明白,把財產給誰不給誰,這個口頭說明白就行了,也沒必要寫出來,而且這都是自己家裡的事兒,沒必要跟外人說,就親人在場就行了。」71歲的張娭毑說,自己並不忌諱談論生死,但還是覺得「家醜不可外揚」。

50後:會把房產提前過戶

「現在人身體還行,趁還有民事行為能力時,會提前把房產過戶,分配好存款。」64歲的楊先生表示,很多後事應該在自己還沒有老糊塗前就辦好。

63歲的曾女士則認為,老人還是得給自己留一套房產養老,不應該把所有的財產都提前分配了,一旦兒女因投資失敗、不孝順等原因,到時就悔之晚矣,「要是兒女不孝順,至少有個房子能安身。」

60後:可考慮立遺囑分配財產

「如果膝下無子,可以考慮立遺囑來分配自己的財產,給願意扶養自己的人。」51歲的白女士認為,立遺囑這件事很正常,自己的話就得看情況,一般是不會去考慮,但如果子女間有矛盾,有可能因為分配遺產時發生糾紛,她會選擇立遺囑。

70後:可以接受

「可以接受立遺囑,這能省去沒必要的麻煩。」41歲的肖女士說,曾聽在街道辦事處工作的朋友講過,在辦理公證時,核實需要多方證據來佐證,以發生意外為例,保險上的受益人都得到場,未到場的還要去公證,上門籤協議,流程很繁瑣。「目前我個人還沒有立遺囑的想法,身體上、經濟上都沒達到必須要去立的程度,而且自己的長輩和家裡人也沒聽說誰立了遺囑。」

80後、90後:暫不考慮

「遺囑肯定是要立,但是現在考慮這個還太早。」32歲的嚴女士表示,自己還很年輕,而且小孩剛2歲,立遺囑並不是頭等大事。她說,等自己到了退休年齡了,孩子也長大了,就會去考慮這方面的事。對於這一說法,22歲的黃同學也表示認同,「我現在還只是學生,又沒有自己的財產,立遺囑確實有點早。」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昱 實習生 關茗予

相關焦點

  • 上海律師┃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上海律師李華文,為您提供專業法律諮詢,聯繫電話:139 1803 0260】 隨著手機和電腦等電子證據的普及,被繼承人訂立遺囑時也會用到列印遺囑的方式,在頒布的民法典繼承規定中,錄音錄像也列入了遺囑的有效形式。
  • 你知道諾貝爾獎,卻不知道諾貝爾的遺囑糾紛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諾貝爾獎的設立,源自於一場家庭遺產糾紛。在1895年11月27日立的第三份遺囑中說:「在此我要求遺囑執行人用以下方式處置我可以兌換的剩餘財產:將上述財產兌換成現金,然後進行安全可靠投資;用這份資金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 老人去世後六份遺囑, 到底哪份是有效的?
    常報全媒體訊  市民老吳夫婦因病相繼去世後,留下了一套房子和若干存款,同時也留下了六份不同內容的遺囑。六個子女因遺產繼承起了紛爭。在這六份遺囑中,有公證遺囑、代書遺囑、自書遺囑,到底哪份具有法律效力?近日,鐘樓區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    老吳夫婦自2005年起共訂立了六份遺囑。
  • ​媽媽立下「微信遺囑」,要把父親留給她的話傳給孩子
    「微信遺囑」訂立頁面另悉,中華遺囑庫已整理了《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將於3月28日上午通過網上直播的形式進行發布,將首次公布60周歲以下人群訂立遺囑的相關數據「微信遺囑」已徵得市民公開同意據悉,目前法律上並沒有「網絡遺囑」這一立遺囑方式。
  • 良法善治 ▏赤峰市敖漢旗五篇法律援助案例成功入選司法部案例庫...
    近年來,敖漢旗法律援助中心立足本職,在服務弱勢群體的過程中,從審查、受理、辦案、歸檔等各個環節規範案件管理,狠抓案件質量,提高法律援助服務水平,保障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弱勢群體提供優質的、高效的法律服務,充分發揮了法律援助惠民生、促和諧的職能作用。
  • 民法典:哪些人可以做遺囑見證人
    讀者朋友們在訂立遺囑時,除了自書遺囑和公證遺囑外,其他遺囑形式,按照法律規定是需要有見證人在場見證的。對見證人的資格法律也是有具體規定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遺囑見證人的,我們先看一下法律規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條規定:「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見證能力的人;(二)繼承人、受遺贈人;(三)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係的人。」根據本條規定,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顯然是不可以做見證人的,還有就是存在精神障礙,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也不能做見證人。
  • 《海賊王》變收費漫畫,集英社被罵,提高版權意識負重致遠
    《海賊王》和《銀魂》都是由集英社出版的,因此此次變為付費漫畫主要也是因為集英社的要求,從漫迷們對於集英社這種做法的抱怨來看,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漫畫市場日趨成熟,但是漫迷們的版權意識依舊不足,而要提高人們的版權意識負重致遠。
  • 陝西金融糾紛_平流層法律服務
    陝西金融糾紛,平流層法律服務,海量案例經驗,遠超一個律師一生所辦案件。陝西金融糾紛, 大膽探索著廣東金融消費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金融糾紛調解也越來越受廣東省各金融機構、中小微企業和個人的青睞。以便其能夠恢復正常經營。在化解金融消費等涉民生糾紛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並率先實現了粵澳金融糾紛調解合作。
  • 什麼是法律事實?跟專家學法律知識,為您講解法律事實
    法律事實可以是自然現象,也可以是人的活動,前者是指法律事件,即與個人意志無關的客觀現象;後者是指人(自然人與法人)的有意識的活動。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自然現象和人的活動都可以成為法律事實。比如,颳風、下雨等自然現象;散步、看書等人類活動都不是法律事實,因為它不能引起民事法律關係的產生、改變和消滅。
  • 公證遺囑不再是效力最高了?司法廳權威回復
    申請法律援助,只接到律師一個電話,這樣的法律援助合格嗎?今天上午,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張亦軍、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張武林走進《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全媒體直播節目,實時回應群眾訴求,答疑解惑。1公證遺囑、手寫遺囑,哪個更有效?南京的陳先生反映,爺爺奶奶有四個子女,老倆口曾公證一份遺囑,財產由四個子女平分。
  • 杭州應收帳款糾紛_平流層(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應收帳款糾紛,平流層(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無套路,爭端解決詳細資料無私分享。杭州應收帳款糾紛, 本案實質是以應收帳款的債權轉讓及債權回購而產生的保理合同民事法律關係。基礎合同約定債權不得轉讓並不影響保理合同的效力。合同效力是法律對當事人之間合意的評價。
  • 童書「異性相吸」片段,引7千萬人關注:我們何時能不談性色變?
    在教育面前談性色變,在酒桌飯臺黃腔四起。一方面嫌孩子的性教育不夠,一方面又談性色變。關於性教育:家長早已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臺灣女作家林奕含的小說《房思琪的樂園》中,有這樣一段話: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
  • 你可以不懂法律,但一定要有證據意識!
    圖片來自wang'luo用戶:律師,我把錢借給朋友,給的是現金,沒有寫借條,現在朋友不承認借我錢,直接把我拉黑了,我該怎麼辦?求您支個招!這是一起真實的諮詢案例用戶自認遭受極大的不公,他幻想中,法官或法律該是電視劇中的包青天,怒目一瞪,誰黑誰白就水落石出。法治文明的一個重要進步便是重視證據沒有證據,便無談訴求證據能提高維權成本,可大幅減小被誣陷的風險,固定證據是每個人都可以作為的。只要養成證據意識,證據就能成為最好的維權武器。
  • 江門設備租賃糾紛選哪家_平流層法律服務只給您滿意的服務
    江門設備租賃糾紛選哪家,平流層法律服務只給您滿意的服務,平流層團隊紮根深圳,不虛誇、不妄辦,為委託人提供實實在在的法律專業報務。江門設備租賃糾紛選哪家, 其實很多人不清楚它的作用是什麼,也不知道拿到刑事諒解書能否從輕處罰。今天華律網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供您參考。你好我一表姐夫,盜竊被抓,聽說是多次。
  • 談癌色變怎麼破?防癌基因檢測助我們躲過癌症的襲擊
    談癌色變的年代,如何能躲過癌症的襲擊? 談癌色變的年代,如何能躲過癌症的襲擊?不僅是科學家們在研究,普通人也在尋覓。隨著科技的進步,「基因檢測」變成了熱門話題。
  • 江蘇省司法廳負責人走進政風熱線 努力提供更有溫度的法律服務
    「不見面」還可辦理很多業務。如今,涉及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處分財產的委託,包括其他人員之間不涉及處分財產的委託,以及不涉及轉移或放棄權利的聲明、籤名等公證事項,都可以用「不見面」的方式在平臺辦理。張亦軍介紹,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推出了「一攬子」便民服務舉措。
  • 省司法廳負責人走進政風熱線:努力提供更有溫度的法律服務_中共...
    「不見面」還可辦理很多業務。如今,涉及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處分財產的委託,包括其他人員之間不涉及處分財產的委託,以及不涉及轉移或放棄權利的聲明、籤名等公證事項,都可以用「不見面」的方式在平臺辦理。張亦軍介紹,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推出了「一攬子」便民服務舉措。
  • 馮小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 的法理與司法實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施工合同司法解釋二》)主要就施工合同效力、工期、工程質量、工程招投標、審理施工案件涉及的司法鑑定、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實際施工人權利義務等方面作出規定,就上述審理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中常見的法律爭點作出相關規定
  • 日本核洩漏目前對中國影響不大 市民無需"談核色變"
    復旦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陳建新教授在接受東方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風向及現有信息分析,核洩漏對中國的影響不大,市民無需「談核色變」。    據陳建新介紹,核洩漏發生以後,主要通過氣溶硝,就是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產生汙染,也會集中在雲層中,再經由下雨進入地面進行汙染。
  • 提高著作權法律意識 做好文博出版傳播文創工作
    文字整理:趙昀提高著作權法律意識 做好文博出版傳播文創工作——中國文物學會法律專業委員會與文博出版傳媒專業委員會共同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學習會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