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律師┃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2021-01-08 騰訊網

【上海律師李華文,為您提供專業法律諮詢,聯繫電話:139 1803 0260】

隨著手機和電腦等電子證據的普及,被繼承人訂立遺囑時也會用到列印遺囑的方式,在頒布的民法典繼承規定中,錄音錄像也列入了遺囑的有效形式。這給當事人訂立遺囑提供了更多的方便,那麼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一、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的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而以錄音錄像形式訂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對照上述遺囑成立的條件,遺囑人在立列印遺囑時,是否在每頁列印遺囑上都籤了名註明年、月、日,是否在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就成了遺囑是否有效的形式要件。如果是錄音錄像遺囑,遺囑人和兩名見證人在錄音錄像時必須準確記錄其姓名或肖像才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規定,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規定,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二、有效遺囑需要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有效的遺囑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一)遺囑人必須要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後來有了行為能力, 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後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患有聾、啞、盲等生理缺陷而無精神病的成年人,他們是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因此他們也可以立遺囑。

(二)遺囑人所立的遺囑必須是其真實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不真實具體體現在如下幾種情況中:

1、脅迫遺囑人所立的遺囑;

2、欺騙遺囑人所立的遺囑;

3、被非遺囑人假造的遺囑;

4、被篡改的遺囑;

5、遺囑人在神志不清的狀態下所立的遺囑。

(三)遺囑人對遺囑所處分的財產必須是有處分權的。在現實生活中,常見到丈夫立遺囑不經妻子同意便處分了全部夫妻財產,遺囑人生前的行為與遺囑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遺囑處分的財產在繼承開始前滅失、部分滅失或所有權轉移、部分轉移的,遺囑視為被撤銷或部分撤銷。

(四)遺囑的內容必須合法。內容不合法的遺囑主要有三個情況:

1、遺囑取消了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2、遺囑沒有為胎兒保留必要的繼承份額;

3、遺囑內容違反其他法律;

(五)遺囑的形式必須合法。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列印遺囑作為一種新的遺囑形式,今後將不再嚴格區分是被繼承人自己列印的(自書遺囑),還是他人列印的(代書遺囑),只要見證人符合規定的條件,遺囑符合形式要求,就可以認定其合法有效。

來源:華律網

小編提醒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轉需
    (第278條、第281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民法典》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民法典》來了!千呼萬喚,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終於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高票表決通過。這部法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是調整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幾乎所有的法律,因此,《民法典》也被大家稱為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人民權利的寶典,每個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個企業的設立和運營,都離不開它。這次《民法典》的出臺,可以說亮點多多,從第一編的總則編,到第七編的侵權責任編,都有不少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新變化。
  • 中倫論典 | 《民法典》對私人財富規劃的十大影響
    此時,李先生就可以在遺囑中為弟弟設立居住權,房屋所有權則由自己的子女繼承。二、明確家庭成員的範圍及「家事代理權」本次《民法典》中,還對親屬、近親屬、家庭成員做出了明確的定義。而在目前的法律體系中,無論是《民法通則》、《民法總則》還是《婚姻法》或《繼承法》,都沒有對親屬、近親屬、家庭成員作出明確的法律界定。
  • 【轉播】《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政法學苑 | 《民法典》之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
    (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民法典學習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
    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法典,是真正意義上「以人民為中心」的民法典。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它規範各類民事主體的各種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民法典是「民事權利保障書」,體現了個人從生到死的基本權利要求。
  • 《民法典》,你get了嗎?
    《民法典》,你get了嗎?>今天的主講人韓林律師來自川西監獄,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2009年通過全國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資格A證,是四川省監獄管理局《民法典》宣講團的成員。
  • 監獄公職律師說法 | 《民法典》施行前後《三十而已》中的婚姻法律...
    今天我們來談談劇中有關婚姻的法律關係在《民法典》施行前後的差別。01劇中鍾曉芹和陳嶼的協議離婚公職律師說法離婚是指夫妻雙方通過協議或訴訟的方式解除婚姻關係,終止夫妻間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行為。《民法典》中新增「離婚冷靜期」,為「閃婚閃離」摁下「暫停鍵」減少草率離婚、衝動離婚,改變現行登記離婚即申即離的現狀,使申請離婚的當事人整理情緒、保持理性,經過適當時間的冷靜,更加理性地對待離婚的要求。
  • 【法律適用】《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另行規定。(第三百五十九條)13.居住權入法實現物盡其用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住房制度的要求,增加規定「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 《民法典》2021.1.1施行: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特轉載供大家參閱。
  • 公證遺囑不再是效力最高了?司法廳權威回復
    申請法律援助,只接到律師一個電話,這樣的法律援助合格嗎?今天上午,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張亦軍、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張武林走進《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全媒體直播節目,實時回應群眾訴求,答疑解惑。1公證遺囑、手寫遺囑,哪個更有效?南京的陳先生反映,爺爺奶奶有四個子女,老倆口曾公證一份遺囑,財產由四個子女平分。
  • 【監獄公職律師說法】 《民法典》對「霸座家族」說「不」
    【監獄公職律師說法】 《民法典》對「霸座家族」說「不」 2020-09-17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260條的《民法典》,不做法律工作的人要學習嗎,有必要學嗎?
    合夥指南公眾號第341篇文字一1260條的《民法典》要學習嗎?今天,搞法律的人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人大通過了,明年起實施。這個法律的重要性,這麼說吧,只有憲法可以高過它。這麼重要的法律,要不要學習呢?其實,很多的平臺和機構,早在一個月前就公布了民法典相關的培訓和學習課程,已經開始推廣和宣傳課程並且接受預約報名了,相信很多人也看到過這樣的內容。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民法典》規定:"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相關行為應當符合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五)徵用組織、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事由中增加"疫情防控"。《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因搶險救災、疫情防控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徵用組織、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
  • 《民法典》的88個重要變化
    (四)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民法典》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正式生效!這些與你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做好攻略了嗎?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生效實施,這次民法典的出臺,將對大家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哪些法律條款進行了調整:
  • 關於《民法典》,青海人一定收藏好!
    (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每日學法】民法典頒布後,法律年齡對照表(果斷收藏)
    編者按: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那麼《民法典》是什麼?與我們生活有哪些關係?《民法典》中又有哪些亮點?相信廣大讀者都非常關心。
  • 《民法典》: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要點
    《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4. 13歲的小剛在媽媽網購時偶爾看到付款密碼,他用媽媽的手機看直播,一時衝動私自給主播打賞8萬元,媽媽事後發現,能追回打賞嗎?答: 要求退回打賞有法律依據。
  • 民法典頒布後,法律責任年齡最新整理
    《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隨之改變從一個嬰孩出生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他的法律年齡也開始了其實8歲根據我國法律規定,18歲以下的為未成年人,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民法典》規定,8歲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齡分界線,把未成年人分成兩個階段:8歲前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8歲以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12歲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滿12歲的人可以合法地騎自行車、三輪車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