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遺囑要愛犬陪葬 這是愛就要被「殉葬」?

2020-12-05 川北在線網

立遺囑要愛犬陪葬 這是愛就要被「殉葬」?

時間:2019-05-26 13: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遺囑要愛犬陪葬 這是愛就要被殉葬 據英國《衛報》於5月23日報導,美國一隻狗今年3月在美國維吉尼亞州被執行安樂死後與女主同葬一事引發了強烈的社會輿論。 維吉尼亞州殯葬協會主席拉裡斯皮亞吉(Larry Spiaggi)公開表示對此類事件十分反感。目前,一位州議

  原標題:立遺囑要愛犬陪葬 這是愛就要被「殉葬」

 

  據英國《衛報》於5月23日報導,美國一隻狗今年3月在美國維吉尼亞州被執行安樂死後與女主同葬一事引發了強烈的社會輿論。

 

  維吉尼亞州殯葬協會主席拉裡·斯皮亞吉(Larry Spiaggi)公開表示對此類事件十分反感。目前,一位州議員正在考慮立法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今年3月,一名遺產執行人帶健康的寵物小狗艾瑪到動物收容所切斯特菲爾德動物服務中心執行安樂死。

 

  儘管動物收容所的工作人員花了兩周的時間試圖說服遺產執行人放棄安樂死計劃,但還是以失敗告終。

  最後,小狗艾瑪的遺體被送往裡士滿一家寵物火化中心火化,骨灰與其女主一同安葬。

 

  切斯特菲爾德動物服務中心表示,他們在對小狗艾瑪執行安樂死之前,曾多次提出他們可以很容易地幫助小狗找到新家,希望當事人再次考慮。

 

  但在維吉尼亞州,寵物被視為個人財產。根據美國獸醫協會的規定,在寵物主人死亡的情況下,獸醫可以對寵物執行安樂死。同時,一些墓地也是允許寵物與主人一起埋葬的。

 

  事件一經曝光,引發了強烈的社會輿論。Shady Grove動物診所的獸醫肯尼·盧卡斯博士在接受《世界新聞報》採訪時就堅決表示,他不同意為健康寵物執行安樂死的行為。

 

  他表示:「無論何時、何種情況,當我們執行安樂死時,都會產生一種非常複雜的情緒,超出了我們所談論的一切。做這種殘忍的事情,我們還必須要安慰自己這是合乎道德的。我們很可能把工作上的情緒和壓力帶回到家裡,影響自己的生活。」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媽媽立下「微信遺囑」,要把父親留給她的話傳給孩子
    ​媽媽立下「微信遺囑」,要把父親留給她的話傳給孩子金羊網  作者:甘韻儀  2020-03-21 珍惜當下,關愛家人,即日起到清明節中華遺囑庫免費開放微信幸福留言
  • 數百老人慾立遺囑 10人昨拿遺囑證 「幸福留言」中九成以上與房產...
    立遺囑分為兩個步驟:首先是老人預約,然後填寫預約卡,填好後就等待中華遺囑庫的通知然後是通知到現場辦理。現場辦理時,先取號牌,工作人員核實信息,然後工作人員會一對一的與老人進行遺囑諮詢,老人可以先起草遺囑,確定遺囑內容後,現場由第三方機構進行精神評估,在證明完全具有清晰認識和行為能力後,老人由工作人員引領到密室進行遺囑登記。
  • 八旬夫婦立遺囑要水葬:骨灰合一起伴玫瑰花撒河裡
    (原標題:西安82歲老夫妻立遺囑踐行生態安葬)華商報訊 不煩擾領導,不做遺體告別,將來要水葬。西安一對82歲的老夫妻日前立下遺囑:不買墓地,把骨灰撒到渭河。王老先生昨日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笑著說:「今年8月我生了一場病,當時就和老伴兒商量,得立個遺囑,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安葬,商量後我們決定死後水葬,誰先死就先把誰的骨灰放置到殯儀館,等老伴兒死後,一同把骨灰撒到渭河,再撒些玫瑰花瓣,讓其向東流入黃河,注入渤海……」面對記者的疑問,王老先生說,「因為渭河是西安人的母親河,向東流入黃河,而黃河是中國北方人的母親河,人死後可以再回到母親的懷抱
  • 陳逸飛去世未立遺囑 遺產分配成為懸念
    陳逸飛去世未立遺囑   昨日有陳逸飛的好友透露,由於陳走得太突然,尚未立下遺囑,現在陳逸飛家人集中在一起討論其身後事處理,主要就是財產分配問題,目前還沒有結果。不過昨日有消息稱,陳逸飛現年31歲並已介入其產業管理的大兒子陳凜,將可能成為這筆豐厚遺產的最大受益者,但記者昨日獲悉:陳逸飛的現任妻子宋美英也和他育有一子,現年5歲。年輕的後母和兩個同父異母的孩子,遺產的分配問題再次成為一個懸念。
  • 39歲知名女星立遺囑,內容曝光引爭議:上癮行為,正在害慘你
    前幾天,39歲的知名女星Selina任家萱,在接受採訪時坦言,自己已經考慮好立遺囑。 有一項數據顯示,90後立遺囑的人在近3年來翻了3倍。 在綜藝《我家小兩口》中,一位27歲的遊戲主播若風,新婚不久就立下了遺囑。
  • 「秦公一號大墓」直播發掘,出土3000多件文物,186人為之殉葬
    這話雖有些誇張,但西安人總是抱怨地鐵修得太慢,因為經常施工過程中就挖出什麼古墓,被迫要改變方案。前段時間修地鐵的過程中就找到了廢丘,這可是秦末章邯的都城。章邯在我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位將軍,他的地位自然不能和秦國歷代國君相比。秦公墓的發現,在考古史上無疑意義更重大。在寶雞的一個普通小村裡,有一片荒地一直與周圍格格不入。
  • 黃日華太太出殯日期確定,將用戲服和首飾陪葬,女兒夢見飛蛾不走
    至於壽衣還沒有選好,因為沒有特別規定,所以可能穿生前的衣服,而太太生前喜歡看粵劇,因此也會放一些粵劇戲服以及她喜歡的首飾陪葬。芷晴也表示,會幫母親選漂亮首飾。因為當前仍處於非常時期,黃日華稱,很多人都想見最後一面,所以也會儘量通知所有親友。
  • 親筆遺囑無效依法分割財產是什麼意思,為何親筆遺囑被判無效?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種民事關係就是繼承,一般都是法定繼承 ,有遺囑的要優先按照遺囑繼承。但是,親筆遺囑無效依法分割財產是什麼意思,為何親筆遺囑被判無效?網友諮詢:為什麼親筆遺囑會被判無效?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 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高仁剛律師解析: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指的是在法定繼承中確定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分得的遺產份額的基本準則。繼承法第13條對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做了明確規定,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
  • 印度男子立遺囑把幾十畝地留給兩頭大象:不想它們遭受苦難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6月12日電一名印度男子立遺囑將自己的大部分土地留給兩頭大象,這項決定讓他的妻子和孩子們感到傷心。據法新社6月11日報導,來自印度比哈爾邦州東部一個村莊的阿赫塔爾·伊瑪目(Akhtar Imam)表示,他將遺囑改為把2.5公頃(37.5畝)的土地留給自己的兩頭大象Moti(珍珠)和Rani(女王)。今年50歲的伊瑪目稱:「我根本不想讓我的Moti和Rani遭受苦難,他們和我的家人不相上下。我不想我的大象面臨變成孤兒或被遺棄的命運,然後因為缺乏照顧慘死街頭。」
  • 河南殷墟出土雅利安人陪葬墓,餘秋雨:他們「入坑」,有8個原因
    活人陪葬,這聽起來是一件比較殘忍的事情,即直接將活人放入墳墓(殉葬,就是在人自願/不自願死亡後,再放入墳墓,兩者不同),但是,在商朝的時候,卻是件很常見的事情。從遼開始,人殉的風氣便又死灰復燃了,公元926年9月6日,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去世之後,他的皇后述律平百年強迫了100多個大臣殉葬。一直到明朝的明英宗,才將這個制度給廢除,隨後,在清朝的初期,滿人又再一次將這個制度帶入,雖說在康熙時期就將皇室硬性規定的殉葬制度廢除,但是這種風氣卻一直都在,即便是在民間,也經常有婦女因為所謂的「貞節」等殉葬。
  • 金亨七的賽馬「殉葬」與「動物權利」
    本屆亞運會上,韓國賽馬師金亨七在比賽中不幸墜馬身亡,他的愛馬「黑色班達堡」隨後被實施安樂死。對此有人認為是用動物作殉葬,因而是多哈亞運會上「最無恥的一幕」。是否殉葬?是否無恥?就需要了解為什麼要對賽馬進行安樂死。  出事後,黑色班達堡同時受傷,後腿(有的報導是前腿)骨折,而且是一匹12歲的老馬,不能再參加比賽。
  • 你知道諾貝爾獎,卻不知道諾貝爾的遺囑糾紛
    諾貝爾生前經營油田業務,因此積累了大量財富,這也成為日後諾貝爾獎的經濟來源基礎。然而,你不知道的是,諾貝爾獎的設立,源自於一場家庭遺產糾紛。諾貝爾生前立過三次遺囑。甚至於一些瑞典的知名人士公開出面批評這份遺囑忽略了瑞典的利益。而最大的糾紛源於諾貝爾家族,眾所周知,諾貝爾是單身且沒有子嗣,所以散居在世界各地地的諾貝爾的親屬聯合起來,想要推翻這份遺囑。諾貝爾生前立的第二份遺囑寫於1893年3月4日,遺囑中說,在他去世後將他遺產的80%,用來支持各國傑出的科學家、文學家和致力世界和平的人士。遺產剩餘的約20%將由諾貝爾的親屬繼承享有。
  • 上海律師┃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這給當事人訂立遺囑提供了更多的方便,那麼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一、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的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而以錄音錄像形式訂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 古代殉葬有多恐怖,還沒死就被太監往腦袋裡注入水銀
    一次,他們在盜掘一座古墓時,"見百餘屍,縱橫相忱籍",該墓覆蓋著一丈多厚石堊,一尺多深雲母,挖開時屍體保存完好,"或坐或臥,亦猶有立者,衣服形色,不異生人"。墓中"唯一男子,餘皆女子"。原來這是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的墳墓,這一百多女子全是為幽王生殉的妃妾。
  • 不談"囑"色變:市民法律意識提高 提早訂立遺囑或可避免糾紛
    「有財產才該立遺囑,自己也沒什麼財產沒必要立啊,要是兒女不孝順的話,就跟兒女說明白,把財產給誰不給誰,這個口頭說明白就行了,也沒必要寫出來,而且這都是自己家裡的事兒,沒必要跟外人說,就親人在場就行了。」71歲的張娭毑說,自己並不忌諱談論生死,但還是覺得「家醜不可外揚」。
  • 活人祭,殉葬...!膽小慎入!
    殉葬是印度一種葬禮習俗。但是在如今的印度殉葬是十分稀少的,並且認為殉葬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人們猜測殉葬的做法是殉葬者心甘情願的,根據現有的資料證實她們大多數人都是十分自願的。第三決鬥切腹是武士道的重要精髓,這是作為一名勇士的守則。切腹一般用在以防勇士落入敵手或是減少恥辱的一種方式。武士也會聽從與他們的領袖執行切腹。因此隨後,也出現了一些受辱的武士甘願切腹也不願死在一般人手下的情況。
  • 陪殉葬的那種,看宣太后生猛的「黃昏戀」
    這其實是對應真正歷史上宣太后晚年的男寵——魏醜夫。宣太后很喜歡魏醜夫,就想讓他時刻陪著自己,甚至要陪著她共赴黃泉。這可把這個年輕的小鮮肉嚇壞了,急得是焦頭爛額想對策,具體怎麼回事呢?原來,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年),宣太后病重,自知將不久於人世,就擬下遺命,囑咐一定要讓魏醜夫殉葬,看來,太后是捨不得和魏醜夫分開了,愛到要讓他為自己殉葬——不過這生猛的愛可把魏醜夫嚇壞了,自己正值青春年華,可沒想這麼早就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