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殷墟出土雅利安人陪葬墓,餘秋雨:他們「入坑」,有8個原因

2021-01-21 讀文匯

活人陪葬,這聽起來是一件比較殘忍的事情,即直接將活人放入墳墓(殉葬,就是在人自願/不自願死亡後,再放入墳墓,兩者不同),但是,在商朝的時候,卻是件很常見的事情。古人覺得,人死後的亡魂,也是需要福分的,將生前所享用的東西,不管是錢財也好,嬌妻美妾也罷,死後都一一帶去墳墓,這樣,即便是在死後,也依舊可以享用。這種制度發展到秦漢的時候,就漸漸開始「人性化」了,那時候,會用陶俑,或者是木俑來替代活人。

從遼開始,人殉的風氣便又死灰復燃了,公元926年9月6日,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去世之後,他的皇后述律平百年強迫了100多個大臣殉葬。一直到明朝的明英宗,才將這個制度給廢除,隨後,在清朝的初期,滿人又再一次將這個制度帶入,雖說在康熙時期就將皇室硬性規定的殉葬制度廢除,但是這種風氣卻一直都在,即便是在民間,也經常有婦女因為所謂的「貞節」等殉葬。這種風氣一直到辛亥革命後,才真正意義上,以法律條文的形式被禁止。

1976年的冬天,在河南的殷墟,便發現了一處陪葬的墓穴,當時,當地的一個村民在田裡鋤草的時候,便意外發現了這座墓。整座墓穴還是很講究的,在墓穴中,清清楚楚地記載了死者的信息:「辛巳卜,貞,登婦好三千,弇旅萬,乎伐羌」。原來,這個墓穴中的主人,便是商王武丁60多個妻子中的一個——婦好。但是,有一點卻相當的奇怪,在婦好的墓穴之中,還有好幾具相當高大的骸骨,相關的研究人員通過DNA的提取,發現這幾具人體的骸骨原身竟然是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是白種人,最開始的時候是發源於烏拉爾山南部,在當時建立了相當強大的波斯帝國,那麼,為何在商朝的墓穴中,會有雅利安人的骸骨存在?

在相關的史料中有記載,在當時「貞王勿乎婦好往伐鬼方」,「婦好率軍西出,斬白首兩萬餘」,由此便可以清晰的知道,這雅利安人,是婦好在率兵隊西徵的時候帶回來的。當時,因為雅利安人所生存的環境惡化,加上種族的發展,他們便逐漸向各地遷徙,當時位於東方的商朝,不管是在環境還是物產上,相對而言都是極好的,於是,雅利安人便將目光鎖住了商王朝。當時, 婦好親自率兵,將雅利安人的入侵粉碎。

原本那麼繁盛的文明,最終卻頹圮如此,落得個「入坑」的後果,那麼,為何中華文明卻可以屹立幾千年,依舊熠熠生輝呢?現當代的著名學者餘秋雨在考察古籍後總結了8個理由:

一,是因為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又人廣,擁有著相當大的文明滋生地,在某個區域難以生存的時候,便可以通過遷徙讓文明繼續發展;二,因為我們國家向來都是守在自己的疆域內,不會去遠徵,這樣,留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證了文明發展的穩定性;三,我們國家一直都是大一統的趨勢,歷代的君主也好,百姓也罷 ,基本上都形成了一種「民無二主」的觀念,因而,我們國家很少有分裂的情況;四,我們國家在秩序上有著高要求,不管是在哪個朝代,都會有嚴格的秩序,像「三綱五常」等,很是講究,這也保證了文明的一脈相承;

五,簡化思維,在我們國家,古籍中的很多事情,像《老子》等思想性書籍中,將事情和問題都描述得很簡潔,所以在傳承的時候,也沒有那般困難;六,競爭淡化,在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是講究「禮」的,人們首先注重的是倫理綱常,所以,也減少了很多無謂 的競爭對抗;七,中庸之道,所謂中庸,便是不把事情做到極致,剛柔並濟,這正是我們民族的特點,所以,這也很好地保障了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八,科舉制度,這個制度不僅僅是幫助國家選取了優秀的人才,更多的是,它將很多的精英集中在一起,專門為國家服務,這也就避免了知識分子獨自成隊帶來風險。

綜上8點,正是中華文明歷久不衰的緣由,也是雅利安人文明中斷最後「入坑」的緣由。

餘秋雨在《行者無疆》、《文化苦旅》、《千年一嘆》和《中國文脈》這幾本書中,也都有解答中華文明的各類問題。

相關焦點

  • 考古人員將提取DNA與殷墟數據進行比對
    總計約300座墓葬,總面積2萬餘平方米,相當於3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的總和。目前,考古發掘已完成近200座,出土器物600餘件。其中一些墓葬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這些墓葬裡面發現了腰坑、殉狗等現象,這是商族人的風俗特點。同時,出土器物中的白色彩繪陶器,其彩繪成分經檢測與殷墟出土物質成分一致,均是以錫為主要成分,這一類陶器又被稱為錫衣陶。」董文斌說。
  • 殷墟為何出土了大量類黑人頭蓋骨?幸虧婦好打敗了他們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國人都覺得我國的商朝以及夏朝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在一些西方歷史學家的眼中,並不存在這兩個朝代。證明一個朝代是否真實存在,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出土相關實物用以驗證。但是商朝以及夏朝年代久遠,存世的文物相當稀少。後來在河南安陽殷墟中的一些系列考古發現,證實了商朝的存在,尤其是商朝婦好墓的發現,震驚了中外考古界。
  • 河南考古六個「最」 最萌的是這個小玉龜 最耀眼的是這兩條小銀龍
    而今年的河南考古年度盤點,我們試圖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總結6個河南考古之「最」,將這一年來一些重要的、有趣的或者有爭議的發現及成果展示出來。  「4月的時候,我們發掘的墓葬裡豬下顎骨最多的只有30多個。而最近我們又發現了一個大墓,還有它的一個陪葬坑,豬下顎骨的數量非常多,目前我們還沒有數清楚,預計加起來至少得有300個以上。」馬俊才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根據他們掌握的信息,這個大墓陪葬的豬下顎骨數量,「目前來看,可能是全國範圍內最多的。」
  • 科普:河南安陽殷墟遺址蛇紋石玉器白化現象的兩大成因
    從材料利用史的角度考察,人類歷史可被劃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以及鐵器時代三個階段,其中石器約佔人類史的99%時光。而玉器,就是石器發展到磨製階段的產物。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玉是「石之美者」,這實際上是古代玉的廣義定義,古代玉的狹義定義是指和田玉。
  • 世界第九大奇蹟,三星堆13個未解之謎!
    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問號,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未解之謎六:為何會有赤裸人像的出現?這是金沙遺址最有特色的文物之一,目前已出土12尊,造型大致相似。表現的基本都是被捆綁的裸體男性跪像。他們大多雕刻細膩,人物的面部表情也非常豐富,它們有的與石蛇一起埋藏,有的與石虎、石璧等有規律地擺放在一起,這一切跡象說明它們是特殊的祭祀用品。
  • 始皇祖母陪葬墓發現已滅絕新種屬長臂猿遺骸
    2006年,考古人員在戰國時秦陵園挖掘了13個陪葬坑,其中12號坑內出土了很多明顯不是家畜的動物骨頭此前從未在墳墓內發現過長臂猿,從在墓中的放置表明它曾被當作寵物飼養,可能因此加速了它的滅絕。
  • 安陽發現「妲己墓」!「狐狸精」的真面目是什麼?人們都被封神榜騙了
    中國有個成語常在文人口中流傳,那就是「紅顏禍水」。這是形容在昏君當朝的時候,後宮裡為非作歹的美女佳麗。人們習慣用「狐狸精」稱呼這些美女,她們也被視為是造成亂世的罪魁禍首。最著名的就是《封神榜》之中的蘇妲己,她是商紂王的寵妃,是一隻「狐狸精」的化身,迷惑紂王葬送了江山。
  • 山東一土坡終年寸草不生,村民挖出大量青銅器,下面有商周大墓
    在山東青州市有個小山村叫蘇埠屯,山村的外面還有個小土山叫東埠嶺,面積也還算是很大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山真的是終年寸草不生,沒有任何的植物,一點生機都沒有,雖然有許多的專家前來進行調查,取土化驗,但是沒有得出任何的答案,反正山上也種不出活物,因此東埠嶺就變成了村民們專門用來取土的地方。
  • 婦好墓出土「古怪」玉人,因他腰部的一件東西,它竟成考古難題
    在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中,曾經出土了一個特別古怪的玉人,之所以說它古怪,是因為它的身上多出了一個「發條杆」。也正是這根「發條杆」,讓專家們對玉人的形象問題爭論不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928年時,在河南省安陽市的一個小山村中,有村民偶然發現了一座古代人類文化遺址,經過專家們的考證,確定此地遺址的朝代為殷商時期,故此將其命名為「殷墟遺址」。在此之後,專家們也曾對殷墟遺址進行過數次發掘,每次都能收穫頗豐。
  • 河南簡稱為豫,古代河南到底有沒有大象?什麼時間不存在了?
    所以說,無論是什麼人,都要多讀書,不然只會貽笑大方。西伯利亞都曾經是溫暖溼潤的地帶,生活著大量劍齒象,為何遠古中國就不能有象呢?具體說河南,周朝之前,處在黃河中下遊地區的河南氣候還是很溫暖的,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這時候不僅是大象,現今只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鱷魚、犀牛都很常見。
  • 一個安徽少女被蒸煮過的頭顱卡在了河南出土的容器裡?原來這是王朝...
    有學者統計,在大型獻祭活動中,商朝人最多曾經一次殺死了500多人當作祭品。商朝人這種對死亡的偏愛並不僅僅局限於殯葬活動,而是滲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些手持兵器和盾牌的武士被埋葬在房屋和宮殿的地基裡,還被擺成了跪坐警戒的造型,當我在殷墟看著這些武士的骨骸時,忍不住感慨,他們守衛的宮殿和王朝早已化為塵土,但是數千年過去,他們依然沒能從自己的「崗位」上解脫出來。
  • 嬴政奶奶墓挖出神秘動物遺骸,形狀有點像人,專家:幾乎絕種了
    其中最為神秘的墓葬無疑是秦始皇陵了,作為古代第一個帝王秦始皇的墓葬,自然是吸引了世界無數關注考古的人的眼球,可惜的是至今我們都還不敢去發掘秦始皇陵,畢竟這可是祖龍的墓葬,稍有不慎到時候出現的損失是無人能負責的。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被雅利安人滅了3個,為何中國得以倖免?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我們中國,被並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但其中文明延續至今的有且只有中國。一個文明消亡的原因無外乎兩點,要麼是內部矛盾的激化,要麼就是外部文明的入侵。而其中毀滅一個文明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外來入侵,以上三個消亡了的古文明也全都是因為遭受了入侵。更加巧合的是,滅亡這三個古文明的,居然都是雅利安人。
  • 文化大觀園 南方青銅王國:新幹大墓發掘全紀錄
    彭適凡:這個475件青銅器裡邊呢,禮器是有48件,這裡擺的主要是三件禮器。王魯湘:三件禮器。彭適凡:一個是大圓鼎。王魯湘:大圓鼎,也是圓足的。彭適凡:也是圓腳鼎,柱腳,飛稜特別突出。王魯湘:飛稜很突出。彭適凡:腹部一圈獸面紋,這個紋飾圖是商代晚期和安陽殷墟出土的「丞」字目的這個紋飾是一個作風的。
  • 河南洛陽再現陸渾戎王級大墓 為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民族融合與...
    ,數量眾多的骨貝及陶、玉、金、瑪瑙、漆器……近日,在位於河南洛陽的徐陽墓地,隨著一系列豐厚的隨葬品相繼出土,一座2600多年前的陸渾戎王級大墓(編號M15)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也是徐陽墓地考古發掘的第二座王級大墓。
  • 殷墟博物館 3件文物將重磅亮相
    按照每期一家博物館,每個博物館推薦3件鎮館之寶的規則,河南安陽的殷墟博物館作為入選本季《國家寶藏》九大博物館之一,將攜哪三件重磅文物亮相?12月7日記者從殷墟博物館了解到,陶三通、亞長牛尊和YH127甲骨窖穴將「合體」出現在節目中,帶領觀眾了解3000多年前商王朝的「前世今生」。作為盛極一時的都邑,殷墟地下文物遺址十分豐富。
  • 河南考古70年:重現華夏文明基因譜系
    新華社鄭州8月29日電 題:河南考古70年:重現華夏文明基因譜系  新華社記者桂娟、韓朝陽  距今8000多年的賈湖骨笛、轟動考古界的二里頭綠松石青銅牌、殷墟卜骨卜甲……一件件文物出現在眼前,歷史悠久的華夏文明「活」了起來,70年的考古發現還原了華夏文明的真實面貌